精神病学(8.5)--神经症
- 格式:pdf
- 大小:313.09 KB
- 文档页数:35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神经症及癔症试题预测三1、多选癔症发作与癫痫大发作的鉴别要点有()A.癫痫大发作时意识存在B.癫痫大发作时瞳孔多散大且对光反应消失C.癫痫大发作有强直、痉挛和恢复三个阶段,呈有规律(江南博哥)的抽搐D.癫痫大发作常有咬破唇舌,跌伤和大小便失禁E.癫痫大发作后能够回忆,脑电图检查没有特征性改变正确答案:B, C, D2、问答题试述癔症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癔症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下述三类。
(1)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分离性障碍,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以下几种:①意识障碍癔症患者的意识障碍包括周围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
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又称意识改变状态,主要指意识范围的狭窄,以朦胧状态或昏睡较多见,严重者可出现癔症性木僵,也有的患者表现为癔症性神游;自我意识障碍又称癔症性身份障碍,包括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等,也较常见。
②情感爆发是癔症发作的常见表现,患者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呼天撞地、吵闹不安,有的自伤、伤人、毁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
在人多时,可表现得更明显,内容更丰富。
历时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多伴有选择性遗忘。
③癔症性痴呆为假性痴呆的一种。
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者,称Ganser综合征;表现为明显的幼稚行为时称童样痴呆。
④癔症性遗忘又称阶段性遗忘或选择性遗忘,其遗忘往往能达到回避的目的。
表现为遗忘了某阶段的经历或某一性质的事件,而那一段事情往往与精神创伤有关。
⑤癔症性精神病为癔症性精神障碍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通常在有意识朦胧或漫游症的背景下出现行为紊乱、思维联想障碍或片断的幻觉妄想以及人格解体症状,发作时间较上述各种类型长,但一般不超过3周,缓解后无遗留症状。
(2)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性障碍,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神经症(Neurosis)俗称神经官能症。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版》(CCMD-Ⅱ)中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组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降低,情绪波动与烦恼,体感性不适增加。
体查⽆器质性基础。
⾃知⼒良好,⽆精神病性症状。
病前有⼀定素质与⼈格基础,起病与⼯作学习负担过重或与精神应激因素有关,但精神就激因素没有在⼼因性精神障碍中那样严重,病程迁延,病程不⾜3个⽉者诊断为神经性反应。
”由于各国学者理解神经症病因学观点不⼀致,多年来对本症的命名、概念、分类等争议较多。
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病分类中删除了神经症。
我国学者仍认为神经症是⼀客观存在的临床实体,在CCMD-Ⅱ中将神经症分为⼋个亚型:焦虑症、癔症、恐怖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疑病症、强迫症及其它神经症。
其共同点是①起病常与素质和⼼理社会因素有关;②病前多有某种性格特征;③临床相呈现出精神和躯体⽅⾯的多种症状,但⽆相应的器质性基础;④除部分癔症患者外,⼀般意识清楚,与现实接触良好,⼈格完整,⽆严重的⾏为紊乱;⑤病程较长,⾃知⼒完整,要求治疗。
神经症是常见病,患病率相当⾼。
WHO根据各国和调查资料推算:⼈⼝中的5%~8%有神经症或⼈格障碍,是重性精神病的5倍。
西⽅国家的患病率100‰~200‰,我国为13‰~22‰。
神经症也是门诊中最常见疾病之⼀。
第⼀节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指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容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些⼼理⽣理症状的⼀种神经症。
神经衰弱⼀词最先由美国医⽣(Beard 1868)提出,近年来⼜在分类中取消这⼀名词。
在我国和国际疾病分类中均保留神经衰弱这⼀诊断。
⽬前,国际上有把神经衰弱的症状局限于容易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倾向。
青壮年期发病较多,脑⼒⼯作者较常见。
占门诊就诊神经症患者的半数以上。
[病因及发病机理] ⼀、精神因素是诱发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凡能引起神经活动过度紧张并伴有不良情绪的情况都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致病因素。
精神病学: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问题,有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
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心身疾病:与精神紧张有关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
性质难描述,部位难确定。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虚幻的知觉内脏幻觉:患者对体内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存在于外界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
功能性幻觉: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觉器官处于活动状态时,另一器官出现幻觉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说话主题随境转移,也有音联,意联。
思维散漫:思维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
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间缺乏内在联系。
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描述。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替代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逻辑到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因果倒置,推理离奇,不可理解。
强迫观念: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种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必要,但无法摆脱。
妄想:病理性歪曲信念,内容与患者本人利害相关,有个人独特性,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虽与事实不符,无客观基础,但患者深信。
1、选择题(25分)1.违拗症多见于A.抑郁症B. 神经衰弱C. 恐惧症D. 精神分裂症2.关于病态焦虑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主观感觉紧张不安 B. 可见于恐惧症B.可出现濒死感、失控和呼吸困难 D. 焦虑的对象常为现实中的人和事3.正常遗忘的规律为A.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近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远事遗忘B.遗忘的发展总是由远事遗忘逐渐发展为近事遗忘C.近事遗忘和远事遗忘同时受损D.无明显规律4.下列哪项不属于思维障碍A.被害妄想B. 嫉妒妄想C. 评论性幻听D. 词语新作5.蜡样屈曲是在什么基础上发生的A.木僵 B. 违拗症 C. 情感淡漠 D. 情绪不稳6.关于假性痴呆,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常有强烈的精神创伤刺激B.可见于癔症和反应性精神障碍C.一般预后较好D.假性痴呆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变成真性痴呆。
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A.脑部病理或病理生理学改变所致的一类精神障碍B.脑部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C.继发于全身疾病或障碍,使脑部间接受到“侵害”或影响的精神障碍D.智力、记忆和人格的全面损害8.痴呆综合征又称A. 急性脑病综合征B.慢性脑病综合征C.遗忘综合征D.精神发育迟滞9.一患者脑外伤后出现人格障碍,最有可能累计的部位是A.枕叶 B. 颞叶 C. 额叶 D. 顶叶10.以下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哪项不正确A.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B.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C. 慢性病人可能有意识障碍D.多起病于青壮年11.下列何种症状不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A.思维贫乏B.假性幻觉C.动力缺乏D.情感平淡12.关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常急性发病B. 可表现精神运动性兴奋C. 可出现木僵D. 发病多在中老年13.心境障碍一般具有以下特点A.发作一次加重一次,残留阴性症状B.一次发作,永不缓解C. 一次发作,终生不发D.反复发作,大多数能缓解14.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A.情绪症状B. 感觉过敏C. 妄想D. 躯体不适症状15.神经衰弱最主要的症状是A.睡眠障碍B. 情绪易烦躁C. 易疲劳D. 头晕16.碳酸锂中毒的早期表现是A. 发热、定向障碍B.震颤、共济失调C. 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D. 癫痫大发作17.SSRI类药物不包括A.麦普替林B. 舍曲林C. 氟西汀D. 帕罗西汀18.恐惧症的首选疗法是A.行为治疗B. 认知治疗C. 抗抑郁药治疗D. 抗焦虑药物治疗(19-20题共用题干)女性患者,23岁,工人。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神经症及癔症考点巩固五1、判断题强迫回忆指病人意识中不由自主的反复呈现出经历过的事情,无法摆脱,感到苦恼。
()正确答案:对2、多选在神经症的脑功能失调症状中,精神易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南博哥)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均可使患者浮想联翩或回忆增多B.不随意注意增强,极易被周围的细微变化所吸引,以致注意很难集中C.患者的感受阈值增高,对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减弱D.不同于精神运动性兴奋,常不伴有言语和动作的增多E.精神易兴奋常与精神易疲劳同时存在正确答案:A, C, D, E3、单选神经衰弱最主要的症状是()A.腹痛B.情绪易烦恼C.易疲劳D.头痛头晕E.肌肉酸痛正确答案:C4、单选某女,28岁,中学文化,已婚,乡村干部。
1年前行绝育术,手术顺利;但在术中,患者回忆说听到医生说了一句“夹断了”的话。
之后即感到全身无力,出现双腿不能走路,曾经过针灸等治疗而有所好转,但某日听一医生说“半年不下床,好腿也会瘫的”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以至双腿不能活动。
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病前性格争强好胜。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A.精神分裂症B.重症肌无力C.癔症D.隐匿性抑郁症E.心因性精神障碍正确答案:C5、问答题如何鉴别神经症与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伴发的神经症症状?正确答案:(1)器质性精神障碍各类器质性精神障碍均可出现神经症的症状,尤其是在疾病的早期和恢复期,但其有几个特点是神经症所不具备的:①生物源性的病因,如脑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的存在及其引起的脑功能性改变,依赖或非依赖性精神活性物质的应用等;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如意识障碍(最常见为谵妄)、智能障碍、记忆障碍、人格改变等;③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情感淡漠等。
(2)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性障碍中最常需要鉴别的是精神分裂症。
一些精神分裂症早期常表现为神经症样症状,如头痛、失眠、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情绪出现一些变化,或出现一些强迫症状。
神经症(讲义)其次章神经症第一节心理矛盾的常形和变形心理矛盾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互相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冲突心理状态。
从现象或事实的角度来说,心理矛盾有常形和变形之分。
一、心理矛盾的常形心理矛盾的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生活大事和境况直接相联系,外行人和局外人彻低可以理解;二是它具有显然的道德性质或道德含义。
所以,常形矛盾,就是正常心理矛盾,例如“鱼与熊掌不行兼得”这样的符合正常规律的心理矛盾。
比如浮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冲突,这就与现实大事直接联系,并能区别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
二、心理矛盾的变形心理矛盾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境况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普通人认为不值得为它操劳,在局外人和不懂精神病理学的人看来,是难以甚至无法理解的。
二是它不带有显然的道德颜XXX。
比如一个人成天想着睡前该吃药还是不吃药;反复检查保险柜锁好没有等,与现实大事无直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别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些就是变形。
心理矛盾的变形可以表现为相当神奇的形式,它由常形改变而来的过程,不通过心理治疗专业工的分析,是弄不清晰的。
三、精神分析理论对矛盾的分析首先是矛盾大事的产生。
矛盾大事引起了常形心理矛盾和正常的行为反应,例如:焦虑,心情低下等。
经过长时光的得不到解决,慢慢的就会压到人的潜意识中去,在潜意识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回到意识层面后便成为变形心理矛盾和不合规律行为的体现。
这个过程是不行逆转的,人又不能从现实中转变这种变形的心理矛盾,只能通过转变潜意识中不合理的主意,回到之前的常形心理矛盾。
然而已经从变形心理矛盾回到了常形心理矛盾,假如不能更好的解决,时光一长则又会产生变形心理矛盾,甚至比之前更严峻。
精神动力理论认为,那些在特定情景下引起人们冲突情感的大事,会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去。
布洛伊尔曾用催眠法治疗过一个癔病女患者安娜。
精神病学(医学高级):神经症及癔症考试题二1、判断题社交恐惧症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60%()正确答案:错2、判断题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伴有焦虑,即使发现有分裂症症状,也要考虑焦虑症的诊断()正确答案:错(江南博哥)3、多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A.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两个层次B.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按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行事C.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症状,如果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症D.神经症的产生实际上是通过条件反射导致的病态行为E.神经症究其本源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正确答案:B, C4、问答题简述神经症的病因。
正确答案:神经症的病因是多源性的,精神应激因素和内在的素质因素在其发生中缺一不可。
(1)精神应激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较他人遭受更多的的生活事件,主要以人际关系、经济、家庭、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多见。
(2)素质因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神经症患者的个性特征或个体易感素质对于神经症的病因学意义可能更为重要,亲代的遗传影响主要表现为易感个性。
一般认为,患者的个性特征首先决定着患神经症的难易程度。
如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类型为弱型或强而不均衡型者易患神经症;Eysenck等认为情绪不稳定和内向性格的人易患神经症。
其次,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着患某种特定的神经症亚型的倾向,如巴甫洛夫认为,在神经类型弱型者中间,属于艺术型(第一信号系统较第二信号系统占优势)者易患癔症;属于思维型(第二信号系统较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者易患强迫症;而中间型者易患神经衰弱。
5、问答题简述焦虑症的治疗。
正确答案:焦虑症的治疗包括心理和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1)心理治疗①健康教育:焦虑症患者一般容易接受新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有助于解释或减轻焦虑程度的信息。
因此,对这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对疾病性质的讲解,如焦虑的本质,为何会产生焦虑等,让病人明白疾病的性质,消除某些顾虑。
神经症概念: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能体验到这种冲突并感到痛苦,影响其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神经症共同特征: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总称。
神经症共同特点:(1)神经症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神经症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3)神经症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光有精神症状,没有躯体症状叫精神痛苦)(4)神经症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5)神经症各亚型有其特征性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7)神经症患者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相对于精神障碍而言)(8)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充分。
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
各种神经症性症状或其组合可见于感染、中毒、内脏、内分泌或代谢和脑器质性疾病,称神经症样综合征。
[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1项:①恐惧;②强迫症状;③惊恐发作;④焦虑;⑤躯体形式症状;⑥躯体化症状;⑦疑病症状;⑧神经衰弱症状。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促使其主动求医。
[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惊恐障碍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及心境障碍等。
恐惧症(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神经症。
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第十章 神经症与癔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各种神经症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3.掌握各种神经症的治疗。
4.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5.了解神经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6.了解神经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7.了解神经症的病程和预后。
8.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疾病。
多数神经症患者首诊于综合科,而有些综合科医生对于此类疾病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有限。
因此,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识别神经症,并能提出合理的治疗建议,以减少误诊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二、各部分应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神经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了解国内外神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一些具体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
2.了解神经症的病因。
3.了解神经症在国内外诊断分类系统中的大体变迁。
4.简要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神经症理论(精神分析的神经症理论、行为主义的神经症理论、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和森田的神经质理论)。
第二节 神经症的临床表现1.掌握神经症病人常出现的几大类症状群的特征,包括脑功能失调症状群,情绪改变症状群,强迫症状群,疑病症状群,躯体不适症状群及睡眠障碍症状群。
2.掌握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学基础、症状范围及其组合方式等等,认识到神经症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尚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第三节 神经症的诊断与治疗1.掌握神经症的诊断原则与鉴别诊断。
2.掌握神经症的治疗原则。
第四节 神经症的常见类型1.掌握焦虑症的临床表现: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和惊恐障碍两种主要形式。
掌握焦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
2.掌握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掌握强迫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应了解到慢性强迫症患者由于出现了对病态体验的适应行为方式,此时病人的求治要求可能会变得并不十分迫切。
3.掌握恐惧症的临床特点: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自知这种反应是过分或不合理的,但难以控制,以致极力回避该事物或情境。
掌握恐惧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了解恐惧对象的通常分类。
了解恐惧发作时可以伴有抑郁、强迫、人格解体等症状。
4.掌握躯体形式障碍的主要特征:病人反复陈述躯体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阴性结果,不相信医生的无躯体疾病的再三保证。
掌握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了解躯体形式障碍的类型,其中疑病障碍(症)的诊断在我国应用较多。
5.掌握神经衰弱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脑功能失调症状、常伴有情绪症状及心理生理症状,其核心症状是精神疲劳。
掌握神经衰弱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第五节 癔症1.掌握癔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在精神因素的促发下急性起病,可表现多种精神障碍和躯体功能异常。
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色彩等特点,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倾向。
2.掌握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3.掌握癔症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了解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5.了解癔症的预后特征。
三、练习题【多选题】(一)A型题1.关于神经症的的流行病学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国外报道在3%左右B.国内1982年流调资料报告为2.2% B.男性高于女性D.以20-3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E.不属于高发疾病2.关于神经症的病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A.精神因素是主要的B.内在的素质因素是主要的C.已发现有可疑的器质性改变D.神经症具有遗传性E.外在的精神应激因素与内在的素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神经症的神经质理论由下述哪位学者提出A.弗洛伊德B.克雷丕林C.A.BeckD.森田正马E.罗杰斯4.神经症性疼痛,以什么部位最为常见A.头颈部B.腰背部C.胸部D.四肢E.上腹部5.在神经症的症状中,不包括A.情绪症状B.感觉过敏C.妄想D.躯体不适症状E.精神易兴奋6.以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焦虑症时,下述哪项说法不对A.一般从小剂量开始B.达最佳有效治疗量后维持6-8周后逐渐停药C.停药过程不应少于2周,以防症状反跳D.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的药物E.合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考虑有无哮喘史等禁忌情况7.治疗强迫症时,氯米帕明的每日治疗量一般为A.100-200毫克,分2次服用B.150-250毫克,分2次服用C.200-400毫克,分2次服用D.150-300毫克,分2次服用E.300-500毫克,分2次服用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对象包括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B.对身体畸形(虽然根据不足)的疑虑或先占观念也属于疑病障碍C.所有强迫症患者的自知力存在,故其求治要求都十分迫切D.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且疗效持久E.在神经症的等级诊断中神经衰弱应优先考虑9.关于神经症的药物治疗,以下哪项说法不当A.控制靶症状起效较快,可促进心理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遵医行为B.抗焦虑药、抗抑郁药以及促大脑代谢药等可用于神经症的治疗C.不要将药物的副作用预先向患者说明,以免对患者造成不良的暗示D.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和药物的作用特点,可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E.早期与心理治疗合用,有助于缓解症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10.神经症,旧称A.神经官能症B.神经质C.歇斯底里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E.神经病11.以下哪种疾病可出现意识障碍A.神经衰弱B.强迫症C.疑病症D.癔症E.焦虑症12.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A.躁狂症B.精神分裂症C.焦虑症D.疑病症E.儿童多动症13.美国心理学家Beck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适当的认知方式,下述哪项不正确A.焦虑症——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识B.惊恐发作——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验C.强迫症——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恰当,穷思竭虑D.疑病症——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E.恐惧症——认为某些实际无危险的环境有危险14.神经衰弱最主要的症状是A.睡眠障碍B.情绪易烦恼C.易疲劳D.头痛头晕E.肌肉酸痛15.某神经症患者在看见或听到“和平”二字时,马上想起“战争”二字;看见或听到“安全”二字时,便想到“危险”二字,此症状称之为A.强迫性穷思竭虑B.牵连观念C.强迫意向D强迫性对立观念E.以上均不对16.关于神经症的睡眠障碍,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失眠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入睡困难、易惊醒B.早醒是抑郁症的症状,而不是神经症的症状C.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短或质量差,或者是对睡眠缺乏自我满足的体验D.神经症患者以易惊醒为主诉最为多见E.应用地西泮治疗神经症的失眠,疗程3-6个月为宜17.神经症的诊断标准中,其病程标准是(除了惊恐障碍另有规定外)A.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B.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个月C.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D.符合症状标准至少12个月E.符合症状标准至少4个月18.在CC M D-3中,关于广泛性焦虑症的病期要求是A.至少6个月B.至少3个月C.至少1个月D.至少10个月E.至少1年19.有关癔症性瘫痪,以下何种说法正确A.为紧张型硬瘫B.病理反射阳性C.病程再长也无肌肉萎縮D.暗示治疗一般无效E.以上都不对20.关于惊恐障碍的叙述,以下哪项不对A.通常起病急骤,终止也迅速B.每次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C.诊断要求1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首发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D.症状不是继发于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E.发作期间大多意识清晰21.以下哪种疾病较少出现焦虑症状A.心脏疾病B.甲状腺疾病C.药源性焦虑D.精神疾病所致焦虑E.慢性精神分裂症22.当抑郁和焦虑严重程度主次分不清时,应优先考虑A.抑郁的诊断B.焦虑的诊断C.抑郁和焦虑同时诊断D.其他诊断E.暂不诊断,观察23.关于强迫症的描述哪项不对A.强迫观念B.强迫意向C.强迫行为D.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E.病前癔症性格多见24.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与强迫症的强迫症状的区别哪项不对A.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不为强迫症状苦恼,无主动克制或摆脱的愿望B.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症状常无自知力,无明显治疗要求C.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内容多荒谬离奇D.最主要的特点是分裂症患者具有其它精神病性症状E.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持续时间长25.用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1-2周开始显效B.一般治疗时间不宜长于3-6个月C.效果与SSRI类抗抑郁药相似,但其副作用较少D.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E.对难治性强迫症,合并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能取得较好的疗效26.恐惧症中最常见的是A.场所恐惧症B.社交恐惧症C.单一恐惧症D.强迫性恐惧症E.以上均不对27.关于癔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癔症又称歇斯底里B.一般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基础C.近年来把癔症划出神经症的意见已占大多数D.一般认为癔症的预后较好E.起病常与心理应激有关28.癔症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A.行为治疗B.镇静药物C.抗精神病药物D.暗示治疗E.抗抑郁药物治疗29.癔症性痴呆中,对简单的问题给予近似回答,称为A.Gans e r综合征B.童样痴呆C.诈病D.病理性说谎E.C otard综合征30.患者女,30岁,已婚,教师。
10个月前行诊断性刮宫,术后有阴道出血。
当听到同事说有癌症的可能时,感到紧张、心慌、气促。
之后反复出现紧张、烦躁、坐立不安、心悸、气急、怕疯、怕死,且间歇期逐渐缩短。
家族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病前性格多疑多虑、易急躁。
自知力存在。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强迫症B.焦虑症C.恐惧症D.疑病症E.心因性精神障碍31.某女,32岁,初小文化,已婚,乡村干部。
2年前行绝育术,手术顺利;但在术中,患者回忆说听到医生说了一句“夹断了”的话。
之后即感到全身无力出现双腿不能走路,曾经过针灸等治疗而有所好转,但某日听及另一医生说“半年不下床,好腿也会瘫的”后病情又逐渐加重以至双腿不能活动。
既往史、家族史及生长发育无特殊,病前性格争强好胜。
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深浅反射异常未引出病理征。
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A.多发性硬化B.重症肌无力C.隐匿性抑郁症D.癔症E.心因性精神障碍32.恐惧症首选疗法是A.抗焦虑药物治疗B.抗抑郁药物治疗C.认知治疗D.行为治疗E.精神分析治疗33.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A.出现焦虑反应B.明知不对难以控制C.是否回避D.有无精神因素E.有无自主神经症状34.神经衰弱的病程特点A.进行性加重B.逐渐减轻C.波动性D.始终维持原样E.发作性35.恐惧与焦虑的区别A.有无惊恐发作B.有无具体的环境或情境C.有无精神焦虑D.有无焦虑情绪E.有无躯体焦虑36.关于森田疗法主要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患者不良或错误的认知方式B.用“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方法,来致力于改变病人的疑病基调,打破精神交互作用,发挥人生的欲望来战胜疾病C.放松自己,抑制欲念D.通过自我暗示,如“我的病会好的”,来增强信心E.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改变不良的精神状态(37-38共用题干)某男,22岁,大四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