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二次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320.38 KB
- 文档页数:12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1S—LM. 该模型要求同时达到下面的两个条件: (1)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i)+L2(Y)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两条曲线交点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如图所示,政府支出的增加将使IS曲线右移,由IS1右移至IS2。
而LM曲线不变。
这样,IS-LM模型预测经济将从点A移至点B,GDP 增加,利率上升。
这也正是1965年至1966年美国的实际情况:GDP 从24710亿美元增至26160美元,增加了1450亿美元,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从3.95%升至4.88%。
当时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应该提高税收以免经济过热,并使IS曲线重新向左移动以降低利率。
但不幸的是,约翰逊总统认为通过提高税收来支付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战争,在政治上是行不通的,因此直到1968年仍未提高税收。
而到那时,过热的经济已造成通货膨胀和前所未有的高利率:1968年通货膨胀率为4.7%,1969年达到6.9%,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升到1968年11月的5.45%,严重影响了经济运行,使美国逐渐陷入“滞胀”困境。
金融学第二次作业在学习金融学的过程中,每一次作业都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理解的机会。
这第二次作业,让我对金融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货币的时间价值。
简单来说,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今天的一块钱和未来的一块钱在价值上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货币具有机会成本,今天的一块钱如果投资得当,在未来会产生更多的收益。
比如,把一块钱存入银行,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一年后可能会变成一块多。
这个概念在个人理财和企业决策中都非常重要。
对于个人而言,在考虑是否要提前还款、选择何种储蓄方式等问题时,都需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对于企业来说,在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必须要计算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以判断项目是否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
接下来,再说说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在金融世界里,一般来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以股票投资为例,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有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亏损风险。
而债券投资相对较为稳定,收益也相对较低。
这就要求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
如果一个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却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高风险的投资品种中,一旦市场出现不利变化,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反之,如果一个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但过于保守地投资,可能会错失获取更高收益的机会。
然后是金融市场的有效性。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如果金融市场是有效的,那么股票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用的信息,投资者无法通过分析历史价格和公开信息来获得超额收益。
但在现实中,金融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这就为一些投资者提供了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但同时也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再讲讲金融衍生品。
金融衍生品是基于基础资产而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如期货、期权、互换等。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对冲风险或者进行投机。
以期货合约为例,企业可以通过签订期货合约来锁定未来原材料的价格,从而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第二次作业答案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1、乘数的概念最早由(C )提出。
A.汉森B.索洛C.卡恩D.凯恩斯2、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B.反向变动C.相等D.不确定3、平方根定律认为当利率上升时,现金存货余额( C)。
A.上升B.不变C.下降D.不确定4、立方根定律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
A.同向变动B.反向变动C.相等D.不确定5、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
A.储蓄是收入的负函数B.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C.投资是收入的正函数D.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6、在IS-LM模型的古典区域,货币投机需求(B )。
A.为正B.等于零C.为负D.不确定7、当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8、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LM曲线正确的是(C )。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9、当增加政府税收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10、在凯恩斯区域,政府主要通过(B )达到目标。
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物价政策11、债券的违约风险与利率是(A )变动的。
A.同方向B.反方向C.同步D.不确定12、根据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 )。
A.在预期利率上升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斜率更小B.在预期利率不变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更向下倾斜C.在预期利率下降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平坦些D.在预期利率不确定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变动幅度更小13、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D )。
A.利率B.收入C.当前收入D.终生收入14、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是(A )。
―、信用与利率的关系1、信用是与商品经济和货币紧密联系的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生产与交衡口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信用关系是在商品货币关系基础上产生的,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也为商品货币经济所共有。
同货币一样,信用也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
从史料记载看,信用在历史上长期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共存。
无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信用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都是私有制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大量剩余产品的出现。
显而易见,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信用与货币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在产生的问题上是否有相互促进或制约关系:首先,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的发展,为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离创造了条件;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来表现,使价值可以从观念上独立于使用价值之外;而这种观念的强化,就为信用交阕是供了可能,至少是信用范畴接近原始的推动力。
其次,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使商品让渡同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
这种分离意味着商品的买者要先让渡商品,然后才能得到商品价值的支付,商品买者只是作为未来货币的代表而赊购商品,形成了卖者作为债权人和买者作为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
综上所述,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定在原始位置到底是货币先于信用产生,还是信用先于货币产生,却可以从整体上肯定,早期的货币是信用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换言之, 信用在历史上以货币流通为其发展之基础。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运动。
对它的本质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1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2)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价值运动的形式有多种,而信用是通过—系列的借贷一偿还——支付过程实现的。
价值单方面的车装多同传统的对等转移形成鲜明对照。
(3)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的统一。
(4 )、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联的经济范畴。
货币银行学第二次普通作业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第二次作业一、选择填空题1、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
A 国家信用B 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 国际信用2、货币的产生是( C )。
A、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的发明创造C、商品交换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D、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3、利息是( C )的价格。
A、货币资本B、外来资本C、借贷资本D、银行存款4、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发生在( C )。
A、金本位制B、银本位制C、金银双本位制D、银行平行本位制二、简答题1: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1)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融资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和间接融资。
二者各具优点,也各具局限。
(2)的优点在于:①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益;②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
③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关系,加强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④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
但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①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②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的制约;③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与直接融资比较,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①灵活便利;②安全性高;③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①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②要从经营者的利润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从而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4)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行发展,相互促进。
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
因此,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必须给予同样的关注和重视。
(5)市场化融资不等于直接融资,而是按市场原则进行的融资。
《金融学概论》第二阶段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套期保值:如果某一种行为不仅减少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减少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套期保值。
2、保险:所谓保险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并对投保人负有合同规定范围的赔偿和给付责任的一种商业行为。
3.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指人们分散投资于多种风险资产之上,而不是将所有的投资集中于一项资产。
4、有效资产组合;是风险相同但与其收益率最高的资产组合,即效益边界。
效益边界及其阐明的观点,是资产组合理论精髓之所在。
5、所谓的最优资产组合事实上就是无差异曲线族与有效边界相切的切点所对应的组合。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是为协调国际间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关系,加强货币合作而建立的政府间的金融机构。
7、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外来资金两部分。
8、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央行的存款、存放同业的资金以及托收中的现金。
(二)简答题:1、风险分散的三种方法是:(1)套期保值如果某一种行为不仅减少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也减少了未来可能产生的收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是套期保值。
(2)保险所谓保险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并对投保人负有合同规定范围的赔偿和给付责任的一种商业行为。
(3)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指人们分散投资于多种风险资产之上,而不是将所有的投资集中于一项资产。
2、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趋势(1)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逐渐融合发展,出现了全方位全能型的金融中介机构(2)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契约型储蓄机构和投资型中介机构的重要性日益加强。
(3)以商业银行和储蓄机构为代表的金融中介机构的相对重要性下降。
3、中国现行的金融中介体系是:(1)我国现行的金融中介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为监管机构,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答:(1)"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也称"希克斯-汉森综合"或"希克斯-汉森图形"。
按照希克斯的观点,灵活偏好(L)和货币数量(M)决定着货币市场的均衡,而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既决定于利率(i),又决定于收入(y)的水平。
由此,在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座标平面上,可以作出-条LM曲线(如图1)。
(1) 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2) M/P=L1(i)+L2(Y)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持有现金的愿望和货币数量相等,即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一致,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一致。
希克斯又认为,社会储蓄(S)和投资(I)的愿望,决定资本市场的均衡,而储蓄和投资又必须同收入水平和利率相一致。
由此,在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的座标平面上,又可作出一条IS曲线(如图1),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储蓄等于投资,并且同既定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相适应。
通过以上分析,希克斯对收入的决定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收入(Y)的均衡水平是由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决定的,即凯恩斯体系的四大根基--消费函数、资本边际效率、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同时决定收入的均衡水平。
在收入均衡点上,同时存在着以LM表示的货币市场的均衡和以IS表示的资本市场的均衡。
如图1-5中,(1)IS曲线表明:①I(i)=S(Y) 即IS, Investment - Saving ②M/P=L1(i)+L2(Y)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 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i为利率。
第二次作业答案二、单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1、乘数的概念最早由C 提出;A.汉森B.索洛C.卡恩D.凯恩斯2、托宾认为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A.同向变动B.反向变动C.相等D.不确定3、平方根定律认为当利率上升时,现金存货余额 C;A.上升B.不变C.下降D.不确定4、立方根定律货币预防动机需求与利率之间存在B 关系;A.同向变动B.反向变动C.相等D.不确定5、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D ;A.储蓄是收入的负函数B.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C.投资是收入的正函数D.投资是利率的负函数6、在IS-LM模型的古典区域,货币投机需求B ;A.为正B.等于零C.为负D.不确定7、当资本边际效率上升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8、当货币需求增加时,关于IS-LM模型中LM曲线正确的是C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9、当增加政府税收时,关于IS-LM模型中IS曲线正确的是A ;A.向右上方移动B.向右下方移动C.向左上方移动D.向左下方移动10、在凯恩斯区域,政府主要通过B 达到目标;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收入政策D.物价政策11、债券的违约风险与利率是A 变动的;A.同方向B.反方向C.同步D.不确定12、根据纯预期理论、流动性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 ;A.在预期利率上升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斜率更小B.在预期利率不变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更向下倾斜C.在预期利率下降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平坦些D.在预期利率不确定时,LP理论比PE理论的收益曲线变动幅度更小13、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主要取决于D ;A.利率B.收入C.当前收入D.终生收入14、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是A ;A.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B.否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C.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D.从微观角度阐明宏观经济政策15、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C 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A.从宏观角度说明微观主体行为B.从宏观角度解释宏观经济政策C.从微观角度说明宏观经济政策D.从微观角度解释微观主体行为16、不完全信息的信贷市场通常是在B 的作用下达到均衡;A.利率B.利率和配给C.利率和政府干预D.政府干预17、被新奥国学派、伦敦学派、芝加哥学派、弗莱堡学派推为代表人物的经济学家是A ;A.哈耶克B.萨缪尔森C.弗里德曼D.凯恩斯18、关于中立货币的条件,下列正确的是A ;A.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货币供应的总流量不变B.哈耶克认为保持货币中立的条件是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C.哈耶克与维克塞尔在这方面是一致的D.哈耶克认为变动货币供应量若对一般物价没有影响,则对商品相对价格没有影响19、哈耶克认为货币制度改革的最好办法是D ;A.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B.统一区域货币C.金本位D.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20、哈耶克认为根治通货膨胀的措施是D ;A.放任不管直到经济瓦解B.对工资和物价加以管制C.促进出口D.停止货币数量增长三、多选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请将其编号填入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新古典综合”主要是CD 的结合;A.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B.新剑桥学派理论C.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理论D.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E.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理论2、惠伦认为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是BDE ;A.人们的心理B.持币成本C.社会保障体系D.收入状况E.支出状况3、新古典综合派的复杂货币乘数模型里ABCDE 对货币供应量起决定性作用;A中央银行政策B.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C.公众对各种金融资产的偏好程度D.利率的变化E.收入水平的变化4、以下属于托宾等人关于货币供给理论的“新观点”的是ACDE ;A.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B.定期存款也是决定存款货币扩张的形式之一C.金融机构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实际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D.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不是控制货币扩张的唯一措施E.宏观金融控制的目标和手段应该改变5、立方根定律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与ABDE 等因素有关;A.持币的机会成本B.转换现金的手续费C.转换现金的时间D.转换现金的可能次数E.收入和支出的状况6、预期理论主要有ACD 等几种形式;A.纯预期理论B.稳定预期理论C.流动性理论D.偏好习性理论E.期限结构理论7、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储蓄CD ;A.始终为正数B.在未成年期为正C.在未成年期为负D.在成年期为正E.在老年期为正8、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影响个人储蓄行为的因素ABCDE ;A.个人收入的生命周期B.家庭规模C.工作期和退休期的长短D.流动性抑制E.对将来的考虑9、根据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下列正确的是CE ;A.储蓄能全部转化为投资B.只有现金储蓄对经济有促进作用C.只有实物储蓄对经济有促进作用D.货币经济中人均投资高于实物经济E.实物经济中人均投资高于货币经济10、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成本推动说所涉及的成本有ABCD ;A.工资成本推动B.间接成本推动C.垄断价格推动D.出口成本推动E.进口成本推动11、萨缪尔森等人认为滞胀的原因主要有ACD ;A.部门供给说B.货币过多说C.财政支出说D.市场结构说E.市场疲软说12、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主张主要有ABDE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汇率政策D.收入政策E.人力政策13、关于托宾的货币政策的资产传导论,下列正确的是ABCD ;A.各经济主体的实际资产结构取决于当期各种资产的利率结构B.各经济主体的实际资产结构取决于当期各种资产的价格水平C.各经济主体的实际资产结构取决于当期各种资产的预期因素D.货币是非中性的,政府干预是必要的E.银行增加贷款会使股权资产价格下跌14、属于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是BD ;A.古典学派B.新古典综合派C.瑞典学派D.新剑桥学派E.新凯恩斯主义学派15、按交错合同论,下列正确的是BE ;A.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定货合同交错签订B.一个社会中所有的劳动合同交错签订C.中央银行调整货币量时所有工人的工资都要调整D.中央银行调整货币量会影响所有的实际工资E.交错合同使货币非中性16、按新凯恩斯学派利率理论,下列正确的是B ;A.均衡利率即为银行最优利率B.当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利率高于银行最优利率C.当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利率低于银行最优利率D.当资金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利率等于银行最优利率E.理性的银行一定按市场利率贷款17、关于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政策主张,下列正确的是BCD ;A.政府不应干涉信贷市场,而是通过信贷配给达到市场均衡B.政府应该干预信贷市场,以实现市场效率最优C.政府可以提供小额信贷补贴,以降低市场利率D.在政府担保的情况下,市场利率变为无风险利率E.社会效益高、风险大的项目也可以凭借市场力量实现18、哈耶克认为静态的均衡经济是以下比例的相等ABE ;A.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量和购买资本品的货币量的比例B.消费品需求量和资本品需求量的比例C.货币供应量和货币需求量的比例D.投资和储蓄的比例E.周期内所生产的消费品量与资本量的比例19、关于经济危机,下列正确的是ABCD ;A.凯恩斯认为原因在于需求不足B.哈耶克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供给不足C.凯恩斯认为解决办法是采用膨胀性的财政货币政策D.哈耶克认为解决办法是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E.哈耶克认为在危机阶段也要无为而治四、判断并改错分别用“×”、“√”表示错误和正确1、鲍莫尔认为在企业最适度现金余额的决定中,有着规模经济的规律在起作用;√2、鲍莫尔认为国际储备应与国际贸易量成同一比例增减;×正确的应是:鲍莫尔认为国际储备不必与国际贸易量成同一比例增减;3、惠伦认为非流动性成本比较高;×正确的应是:惠伦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非流动性成本高低不一;4、传统的货币供给理论认为只有商业银行才能创造存款货币;√5、凯恩斯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基本不受利率的影响;√6、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风险和收益是同方向变化、同步消长的;√7、IS-LM模型中货币市场中的货币供给是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生变量;√8、IS-LM模型具有稳定均衡的特征;√9、在其他情况不变时,资本边际效率与国民收入、利率水平同方向变动;√10、当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LM模型表明收入的变化量少于乘数效应的理论值;√11、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必须是同方向的;×正确的应是:新古典综合派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不一定必须是同方向的;12、当利率和收入水平都很低时,货币政策效果不大;√13、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未来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正确的应是:纯预期理论把当前对未来利率的预期作为决定当前利率期限结构的关键因素;14、市场分割理论与预期理论有关不同期限债券是否可以完全替代的假定正好相反;√15、根据储蓄生命周期论,一个国家的储蓄率完全与它的人均收入无关;√16、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观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不应唯一定位在利率指标上;√17、哈耶克同意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提出的单一规则;×正确的应是:哈耶克不同意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提出的单一规则;18、哈耶克不同意弗莱堡学派主张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19、在人们处于强迫性节约的状态下,经济不能维持均衡;×正确的应是:在人们处于强迫性节约的状态下,经济勉强能维持均衡;20、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设想只会是一种幻想;√。
Economics of Money,Banking,and Financial Markets, 11e,Global Edition (Mishkin)Chapter 2 An Overview of the Financial System2.1 Func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1) Every financial market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A) It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interest rates.B) It allows common stock to be traded。
C) It allows loans to be made.D) It channels funds from lenders-savers to borrowers-spenders.Answer: D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2) Financial markets have the basic function ofA) getting people with funds to lend together with people who want to borrow funds. B) assuring that the swings in the business cycle are less pronounced。
C) assuring that governments need never resort to printing money.D) providing a risk-free repository of spending power。
Answer: AAACSB: Reflective Thinking3) Financial markets improve economic welfare becauseA) they channel funds from investors to savers。
引起我国新阶段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班级:姓名:学号: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指“货币总量”相对“物品总量”不断增大而导致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即CPI指标长期的、持续的超过3%的警戒水平。
下图显示了我国最近CPI指数的走势。
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我国的CPI上涨4.8%,已经超过了3%的警戒水平。
而且,从CPI指数的变化趋势来看,这种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已经形成。
从2009年9月以来我国CPI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达6%以上。
无论是从国内的情况来说,还是从全球市场的情况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6%以上都是很高的。
这说明以物价的持续普遍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在我国已经出现。
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是一种宏观经济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在我国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个:1.我国的通货膨胀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货币现象。
我国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量过多引起的,但并非过多的货币同时以同等的幅度流向社会的各个部门,而是先流向强势部门,由这些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拉动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引起关联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收入增加,相应地其投资和消费增加,再推动这些行业或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品的价格上涨。
最后,价格上涨的效应由最初的几个强势部门延伸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当最弱势的经济部门、产业和终端产品,如农产品,食品及日用消费品。
它们的商品和价格上涨的时候,全面的通货膨胀也就显现了。
2.投资增长过快。
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过快的投资又会促使经济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我国实施了,万亿投资计划和一系列区域振兴规划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投资需求,较高的储蓄率和较低的利率造成投资的信贷冲动。
以前的传统理论把利率问题局限在实物市场上分析,凯恩斯则把利率放到货币市场上来研究,新剑桥学派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借贷资金决定利率论。
古典综合派在研究利率决定时批判的吸收了凯恩斯货币供求决定论和新剑桥学派的借贷资金决定论,又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从总体上说明利率是由储蓄、投资、货币需求、货币供应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并在国民收入的配合下决定的。
商品市场的均衡和IS曲线: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资本的供求相等。
储蓄(S)构成资本的供给,投资(I)构成资本的需求,因此商品市场上的均衡条件是S=I。
在商品市场上,储蓄是收入的正函数,即储蓄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投资是利率的反函数,即投资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是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正函数,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反函数,货币供给则是货币当局决定的外省变量。
两曲线交叉与两市场同时均衡:由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分析整个经济的均衡时,应当把两个市场结合起来考察。
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I=S);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L=M),将这两条曲线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两曲线相交的均衡点E同时满足两个条件:I=S,L=M。
从理论上说,E 点决定了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
但在现实中,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不一定总是与E点相对应,原因是两市场的同时均衡是暂时的,经常的总有一个市场是不均衡的,甚至两个市场都不均衡,但由于国民经济体系内存在着均衡的力量,能在经济的变动中自动将两市场调整至均衡,因此这个模型具有稳定均衡的特征。
影响该模型的主要因素:影响两市场同时均衡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即资本边际率、消费倾向、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
在具体分析时他做了两个假定:(1)分析某一因素时其他因素保持不变;(2)考虑了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升降,在利率水平一定的情况下,若资本边际效率上升,企业家的预期收入增加,会刺激其扩大投资,增加生产,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货币金融学第五、六章练习一、选择题1、根据资求需求理论,下列何种因素将会导致资产需求量的降低?(C )A、购买者财富总额的提高B、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某项)资产预期回报率的提高C、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某项)资产风险水平的提高D、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某项)资产流动性的提高2、根据债券的供给曲线,债券价格的上升将会导致(B)A、利率降低和债券供应量提高B、利率降低和债券供应量下降C、利率上升和债券供应量提高D、利率上升和债券供应量下降3、如果债券价格低于其均衡价格,那么将会出现何种过剩情况?(D)A、是债券供给量过剩,将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并且利率提高B、是债券供给量过剩,将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并且利率下降C、是债券需求量过剩,将会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并且利率提高D、是债券需求量过剩,将会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并且利率下降4、下列何种因素将会导致长期债券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A、股票市场的风险水平降低B、人们预计未来的利率水平将会降低C、经纪公司降低了其股票交易的佣金费率D、人们提高了对其通货膨胀的预期值5、下列哪种情形将会导致利率水平上升?(D)A、股票市场波动更为剧烈B、厂商对新工厂和新设备投资的盈利前景变得悲观C、社会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降低D、政府的财政赤字扩大6、在流动性偏好理论框架中,利率是由下列哪项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D )A、债券B、股票C、产出D、货币7、债券的风险溢价不会受到下述何种因素的影响?(D)A、流动性B、违约风险C、所得税政策D、到期期限8、如果企业债的违约率提高,企业债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哪个方向移动?(D )A、右方,而美国债券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左方移动,风险溢价提高B、左方,而美国债券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右方移动,风险溢价下降C、右方,而美国债券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左方移动,风险溢价下降D、左方,而美国债券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右方移动,风险溢价提高9、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期望理论,如果1年期债券的利率为3%,2年期债券的利率为4%,那么下一年债券利率预计为(C)A、3%B、4%C、5%D、6%10、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如果人们倾向于持有短期债券而非持有长期债券,那么收益率曲线将会( B )A、平行于X轴B、向上倾斜C、向下倾斜D、垂直于X 轴11、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流动性溢价理论,如果在未来3年中的1年期债券利率的期望值分别为4%、5%、6%,而3年期债券的流动性溢价为0.5%,那么3年期债券的利率应该是(D)A、4%B、4.5%C、5%D、5.5%E、6%二、综合题1、在下列情况中,请描述债券供给或者需求的变动情况,并描述债券价格和利率的变动情况。
货币金融学第二篇作业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第二篇作业题第五章商业银行一、概念结算业务: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一种传统业务。
租赁: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出让财产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转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谨慎的原则,代委托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财产,并为受益人谋利的活动。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或融资支付的业务。
信贷额度:是一种非合同化的贷款限额,在这个额度内,商业银行将随时根据企业的贷款需要进行放款。
贷款承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表外业务,是保证在借款人需要时向其提供资金贷款的承诺。
分为开口信用、备用承诺、循环信用以及票据保险。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筹资人通过发行短期票据或筹资。
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出售:贷款出售:是指银行将已发放的贷款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
贷款证券化出售: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浪潮中出现的金融创新方式,最早见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
商业信用证与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担保业务的一种类型,是银行为其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商业信用证: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传统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买房要求,按其所提条件卖方开具的付款保证书。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资财的业务。
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
二、思考题:1、商业银行有哪些特征和主要职能?答:特性: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管理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现代货币金融学第1次作业名词解释: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它表现为一种计算单位,这种计算单位用符号或称号来表示,经济生活中的债务和一般购买力就是通过这种计算单位的符号来表现。
2.管理货币:指由国家控制其发行条件的货币,或者准许这种货币兑现为商品货币,或者采取其他方法使其与某种客观标准相联系,以保持一定的价值。
3半通货膨胀: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凯恩斯称这种情况为“半通货膨胀”。
4现金余额人们用通货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称为实物余额,与保持的实物价值相应的通货数额叫现金与额。
5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
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6资本边际效率是指增加一笔投资所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7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8.流动偏好: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它决定了货币需求。
9.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的以后,货币需求曲线就变成了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后人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为“流动性陷阱。
10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二,单选题1、在直接影响物价水平的诸多因素当中,费雪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A 。
A.货币的数量B.货币的流通速度C.存款通货的数量D.存款通货的流通速度2、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以解决( B 问题为中心。
A.需求B.就业C.货币D.价格3、凯恩斯认为现代货币的生产弹性具有以下特征( B 。
A.为正B.为零C.为负D.不可确定4、凯恩斯认为( A 是变动货币供应量最主要的方法。
A.公开市场业务B.再贴现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D.财政透支5、凯恩斯认为货币交易需求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 。
第二篇作业题第五章商业银行一、概念结算业务:是银行代客户清偿债权债务、收付款项的一种传统业务。
租赁:是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出让财产使用权的经济行为。
信托:即信任委托,是指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即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转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谨慎的原则,代委托人管理、运用和处理所托管的财产,并为受益人谋利的活动。
代理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事务的业务。
承诺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作出承诺,保证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根据一定条件,随时应客户的要求提供贷款或融资支付的业务。
信贷额度:是一种非合同化的贷款限额,在这个额度内,商业银行将随时根据企业的贷款需要进行放款。
贷款承诺:是商业银行传统的表外业务,是保证在借款人需要时向其提供资金贷款的承诺。
分为开口信用、备用承诺、循环信用以及票据保险。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承诺帮助筹资人通过发行短期票据或筹资。
贷款出售与贷款证券化出售:贷款出售:是指银行将已发放的贷款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
贷款证券化出售:是银行资产证券化浪潮中出现的金融创新方式,最早见于美国的住宅抵押贷款。
商业信用证与备用信用证: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提供的信用担保业务的一种类型,是银行为其客户开立的保证书。
商业信用证: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传统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买房要求,按其所提条件卖方开具的付款保证书。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尚未偿还的经济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资财的业务。
银行信用业务的一种。
二、思考题:1、商业银行有哪些特征和主要职能?答:特性:首先,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其次,商业银行又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风险管理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再次,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