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比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28.50 KB
- 文档页数:5
法大法硕(非法学)考研经验——唯有努力,方能成功先说说我的基本情况吧:毕业时候在人才市场被筛选千万遍之后,方知学历这块敲门砖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考研。
考研的时候在选专业的时候徘徊许久之后,决定考一个法大的法硕。
原因是:一是深知本科四年的逃课睡觉浪费掉自己的时间,并不热爱自己的本科专业,内心一直向往法学;二是名校情结,想要去一个最好的法学院校感受一下学习氛围。
我报考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笔试成绩为:政治64,英语77,专业课一112,专业课二113,专业笔试成绩总分366;外语复试64,专业课笔试83,专业课面试73.6,复试成绩74.5.总成绩73.85。
写下这篇经验贴,一是为了给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二是感谢在我考研期间给予我指导帮助老师和学长学姐,希望可以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
一、法硕和法考能否同时准备认为绝大多数战友都不适合法硕和司考一起准备,因为知识点冲突、时间冲突。
1.知识点冲突法硕刑法的犯罪构成是四要件传统理论,而司考却是二阶层理论,一些司考老师天天抨击法硕的四要件,但是,咱们法硕就是要四要件。
司考的宪法、法理、法制史占比很少,而在法硕考试中,这三门可是专业课半壁江山。
2.时间冲突鉴于法考的改革,由一次考试改为两次考试,司考时间跨度太长,客观题时间在九月二十号左右,主观题考试结束后十月份二十号左右,如果你司考结束之后在准备考研,时间肯定来不及。
现在法硕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你想考一个还不错的学校,建议你一心一意准备。
如果你想准备法考,那建议你就不要分精力到法硕上了。
哪怕你是二战或者是法本的同学,我也如此建议。
法考通过率,在法硕考生当中是非常高的,且法考客观题全国通过率50%左右,主观题通过率也在30%以上。
二、英语我的英语基础相对来说一般,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说,整个备考期间,我都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复习。
我的复习规律一般是每天早晨7点左右我都会先背80个量的单词,划出其中不会的。
考研选择学校时,除了考虑各个学校的实⼒强弱外,每个学校的录取率是第⼆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因素直接反映了这些学校报考的难易程度。
北京⼤学虽然报的⼈很多,03和04年都在2400左右,但是他的录取率并不是最低的,⼀般在11%以上,尽管如此,但是北⼤基本上每年的录取分数都是全国的,从这⾥也可以看出北⼤的影响⼒和吸引⼒。
中国⼈民⼤学每年报的⼈在2500以上,录取率相对来说是⽐较低的,7%左右。
清华⼤学由于03年招⽣⼈数⽐较少,才招50⼈,却报了1600⼈,导致了录取率降为最低3.13%,04年招⽣⼈数上升到200⼈,录取率上升为10.14%,由于清华的法学相对较弱,其中每年的不稳定性也是显⽽易见的,05年⼀开始也跟着北⼤、⼈⼤定了340的初试分数线,结果不到⼏天就作修改。
中国政法⼤学⽐较稳定,报名⼈数⼀直维持在2000⼈左右,招150⼈,录取率在7%-8%.对外经济贸易⼤学也较稳定,报名⼈数⼀直维持在1000⼈左右,招100⼈,录取率在8%-9%.
吉林⼤学招⽣⼈数120左右,2004年吉林⼤学法学院曾经在考研加油站上专门开了个专栏介绍吉⼤的法硕项⽬,由于吉林⼤学的积极宣传,04年报名⼈数上升到2200⼈,所以录取率从11.42%下降到5.91%.
复旦和华东政法这两所报名⼈数和录取率都⾮常稳定。
华东政法学院报名⼈数在1700,录取率维持在10%以上。
复旦⼤学每年都招150⼈左右,报名⼈数在1600以上,录取率在8%左右。
兰州⼤学两年报名都有1000⼈左右,招100⼈,录取率在9.5%.。
报考法律硕士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2006-11-2211:02:35来源:标签:法律硕士报考法律硕士如何选择称心如意的学校,是考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报考法律硕士入学考试,因人而异,很难人为地划定一个统一的标准。
或者说,报考什么学校本来就是考生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权衡的结果。
下面是考生应当注意的一些重要因素,希望我们的分析对准备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而又苦于不知道如何选择学校的考生有所裨益。
(一)熟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是每一个打算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因为,如果考生不知道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特点、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内容,就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地适合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即使勉强报考之后也比较盲目,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熟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还有助于考生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学习法律,也有助于自己在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报考法学硕士学位、报考自己本科专业的硕士学位等三者之间作出更为合理的选择。
近年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报考日渐升温,成为文科类的热门专业,竞争比较激烈,但如本书第一章的分析,法律硕士专业也是一个就业前景看好、未来发展趋势良好的专业。
考生切不可被这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不在充分了解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就随波逐流式地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
毕竟,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好坏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
请考生记住,任何专业适合别人未必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对于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来说最好的专业。
因此,考生在报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之前,一定考虑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地适合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以免像现在的许多法律硕士研究生那样,在经过艰难的考试并最终如愿以偿之后,就不知所以然,以为未来前途就高枕无忧了,结果在正式接受法律硕士教育时,猛然间发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甚至抱怨有的老师把自己当成法学本科生一样来教育,自己不仅没有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到那时,后悔已晚。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好就业么?法学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法学就业的寒冰期已到来。
这种现象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一般本科生就业的情况中,而且一些知名的法学院校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法学,真的就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专业好就业难的专业吗?我国正处于由行政体制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法学专业正经历着阵痛与新生,法学还是有那么一系列的就业热门方向,正在升温回暖。
律师依旧的黄金职业。
律师这个词总会让人想起思维敏捷、风度翩翩等词语,与枯燥的公检法从业环境相比,一直是年轻的毕业生们的理想选择。
律师也作为社会公认的高收入阶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加入WTO,律师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懂英语和国际法的律师职业前景十分看好。
律师的收入根据能力大小,高的年薪能拿到30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低的可能只有1万元左右。
根据经济法、劳动法、知识产权的专项不同,收入也会有差别。
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全国司法考试。
法律顾问毕业生们的新选择。
法律顾问是我国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部分。
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法律咨询部门,但是这一部分不是一般本科生能够做到的,一般政府部门对咨询人员的学历要求较高。
至于薪水,外企中的法律服务人员年薪10万左右,要求精通英语或某国语言;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开价在年薪在5至7万左右,但是对于不同的大学和专业也有所不同;小型企业开价则在年薪2万左右。
单学科就业:让优势发挥到最大。
除了律师和法律顾问人员之外,由于法学概念上的广泛涵盖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单学科优势就业。
一般此类职位对专业要求较高,人数较少,但薪水绝对高。
一、会计师、审计师等财会人员三峡工程的审计风暴让人们意识到了审计师的威力,其实这类财会人员早已在我国展示着自己的专业优势。
此类从业人员一般是经济法专业出身,民商法和行政法出身也是被允许的,但是要成为注册会计师则需要考试。
中国政法大学捅破高招名额窗户纸徐显明校长成功地把“两会”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所在的中国政法大学。
2006年3月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身为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教授透露说,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将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省人口比例确定。
具体说,该校今年的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是:将2000个计划招生指标除以13亿,再乘以各地省份的人口数,基本上就得出下达到各省的指标数。
这样,山东、河南、四川三个人口大省的招生人数都将历史性地突破百人。
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历来,高校招生指标在各省的分配原则,都是不公开操作,而且,也是舆论界指责教育不公平的一个焦点简单说,在北京考大学和在河南考大学,录取比例会相差甚远,在北京,这个比例会比在河南高出许多。
徐的表态瞬间传遍全国。
许多年来围绕着高校招生指标分配的争论终于进入了实质性的一步。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是打破高考录取地域差异的破冰之举,使得中国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第一次有了一个公开的规则。
”长期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就是考试与录取制度的改革,这么多年大家的注意力主要还集中在考试制度的改革上,而实际上真正要害的还是在录取制度上。
”中国政法大学将招生名额分配问题提出,使得录取制度改革成为公众话题。
然而在3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主任刘琳琳对记者说,“前几天几十所高校的招办主任聚在一起开会,没有一个人提及中国政法大学改革的事情,问的也没有。
”到记者发稿为止,根据媒体的相关报道,无论是北大校长许智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还是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都明确表示不会考虑类似的改革。
而南开校长侯自新、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宗光、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等虽然认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是个好事”“应该得到尊重”,但同样表示本校没有这方面的改革。
3月21日,教育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政法大学提出要按照人口比例招生的问题,教育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集体讨论过。
法律硕士(法学)培养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对北京9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分析徐胜萍;田海鑫【摘要】通过对北京9所培养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法律硕士(法学)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工作职业导向不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师资配备及教学方法运用不够得当、实习环节缺乏有效安排,此外,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对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一视同仁对待的问题.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应当明确职业化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安排,完善师资组成结构,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优化配套政策措施.【期刊名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法律硕士(法学);职业化;课程设置;研究生教育【作者】徐胜萍;田海鑫【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诉讼法教研中心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1996年我国正式招收法律硕士生,其时并未限制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
从2000年开始,我国法律硕士生的招生对象限定为大学非法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常称其为法律硕士(非法学)。
教育部2009年3月11日下发文件《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为积极配合政法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该项计划中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全部面向法学专业背景的考生〔暂称为‘法律硕士(法学)’〕招生,从报考法学专业的考生中调剂录取。
”由此,我国法律硕士(非法学)之外出现了新的类型——法律硕士(法学)。
2010年,教育部正式将法律硕士(法学)纳入硕士研究生常规的招生计划,至今已有4年。
法律硕士(法学)的招生和培养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应对法学本科生就业难的权宜之计,但是这也是我国法律教育从理论培养转向实践培养的信号,从而使法律教育能够进一步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
由于法律硕士(法学)教育起步较晚,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至今没有专门就法律硕士(法学)出台指导性培养方案,导致一些学校不能明确区分法律硕士(法学)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培养,有些学校对法律硕士(法学)的培养套用类似于法学硕士的学术人才培养模式,有些学校则照搬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培养模式,使得法律硕士(法学)教育没有形成独立的培养定位与培养特色,出现了诸多弊端。
法学类专业法学类专业之名片法学类专业设置一种是专门的法学院学院;还有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等。
专门的法学院学科划分较细,专业化程度高,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教育;综合性大学里的法律系或法学院的特色在于可以发挥多学科优势,学生可以跨系选课,有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法学类的三大体系即: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思想政治教育系的专业和就业前景进行分析,希望对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起到一些指南作用。
法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法学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司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法学学士相近专业: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附:中国学科法学科目分类国家标准理论法学法理学法哲学法律逻辑学法律社会学立法学法律心理学法律教育学法律史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法律解释学比较法学外国法学部门法学:六法全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事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环境法学婚姻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金融法学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法学刑法学司法鉴定学刑事侦察学军事法学安全法学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国际刑法学国际环境法学国际知识产权法学国内法学诉讼程序法学边缘学科法律信息学法经济学科技法学法医学司法精神病学法律统计学犯罪侦查学证据学刑事证据学民事证据学行政证据学法律系统工程学交叉学科网络法学新闻法学交叉法学科专题到底要不要学法学法学专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法学学科在2009年获批为“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2013年,“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进入全国首批“2011计划”。
学校直属于教育部,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地处北京市海淀区,系我国首批法学硕士、博士授予点,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名列全国第一。
学校拥有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共有博士生导师近200名,硕士生导师600余名。
已培养各类研究生万余名,在国家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校研究生近7000人,其中硕士生近6000人,博士生近1000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始终坚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注重研究生在价值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培养培育,在全国各级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以及各大型国企和金融机构,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近千个;设置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项目,鼓励、支持研究生在项目研究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每年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境)游学、攻读学位,或与国(境)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中国政法大学一直致力于适应国家与社会对于高端人才的全新需求,以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重心,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为重点,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以法学教育为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生院。
目录一、培养目标二、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三、报考条件四、报名流程五、资格审查与准考证发放六、考试(初试、复试、调剂复试)七、健康检查八、录取九、学制和培养十、学费、奖助学金、助学贷款十一、毕业就业十二、信息发布和其他事项十三、附录(招生专业目录、初复试命题范围)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法治建设,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凯程法硕,国内领先的法硕法学辅导机构,法硕考研,首选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近几年的报录比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报录比专业学位教学地点报名人数报名人数录取人数联考报录比联考推免援藏联考推免援藏合计法律硕士(非法学)北京1567301597172302029 :1法律硕士(法学)苏州7420945020702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报录比专业学位教学地点报名总人数录取人数统考报录比联考推免援藏合计法律(非法学)北京1296162241867.9:1法律(法学)苏州1462035555.6:法学院:(2008年招收211人,2009年招收216人)2010年总共录取186人,其中推免56人,单考8人,统考122人。
(法律硕士(非法学)推免27人,联考177人;法律硕士(法学)推免12人,联考84人)2017年总共录取173人,其中推免73人,统考100人。
(名额总体有所减少)(法律硕士(非法学)推免30人,联考172人;法律硕士(法学)推免20人,联考50人)据发布的2017年拟录取推免生人数,本校外校一共推免86人。
加上(可能的)单考招生一定名额。
法律硕士(非法学)推免38人;法律硕士(法学)推免39人)预计2017年统考招生在90人到100人。
比上年减少部分凯程法硕优势: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
全国法律硕士院校近年招生情况及复试分数线(含2016年)全国法律硕士院校近年招生情况及复试分数线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中国政法大学4.清华大学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北京师范大学7.中央民族大学8.中国人民公安大学9.北方工业大学10.中央财经大学11.中国社会科学院12.北京交通大学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北京理工大学15.北京科技大学16.北京工商大学1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8.中国地质大学19.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中共中央党校21.复旦大学22.华东政法大学23.上海大学24.同济大学25.上海交通大学26.上海财经大学27.上海海事大学28.上海师范大学29.上海对外贸易大学30.华东理工大学31.南开大学32.天津师范大学33.天津财经大学34.河北大学35.河北经贸大学36.中央司法警官学院37.内蒙古大学38.山西大学39.山西财经大学40.山东大学41.青岛大学42.烟台大学43.中国海洋大学44.山东科技大学45.山东政法学院46.安徽大学47.安徽财经大学4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9.浙江大学50.浙江工商大学51.宁波大学52.南京大学53.苏州大学54.东南大学55.南京师范大学56.扬州大学57.中山大学58.华南理工大学59.深圳大学60.广东财经大学61.暨南大学6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3.华南师范大学64.厦门大学65.福州大学66.华侨大学67.海南大学68.广西师范大学69.广西大学70.广西民族大学71.武汉大学72.华中科技大学7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4.华中师范大学75.中南民族大学76.武汉理工大学77.河南大学78.郑州大学79.湘潭大学80.湖南大学81.中南大学82.湖南师范大学83.江西财经大学84.江西师范大学85.南昌大学86.东北财经大学87.大连海事大学88.辽宁大学89.沈阳师范大学90.中国刑事警察学院91.黑龙江大学92.吉林大学93.东北师范大学94.吉林财经大学95.延边大学96.西安交通大学97.西北大学98.西北政法大学99.新疆大学100.兰州大学101.甘肃政法学院102.西北民族大学103.青海民族大学104.重庆大学105.西南政法大学106.四川大学107.西南财经大学108.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09.西南交通大学110.西南科技大学111.西南民族大学112.云南大学113.云南财经大学114.云南民族大学115.贵州大学116.贵州民族大学117.北京联合大学118.上海外国语大学119.上海政法学院120.广州大学121.浙江工业大学122.浙江理工大学123.江苏大学124.中国矿业大学125.江苏师范大学126.南京农业大学127.西南石油大学128.泸州医学院129.四川师范大学130.湖南商学院131.长江大学132.安徽师范大学133.合肥工业大学134.中国民航大学135.西藏民族学院136.大连海洋大学137.青岛科技大学138.河北师范大学139.河北科技大学140.河北联合大学141.燕山大学142.河南师范大学143.东华理工大学144.福建师范大学145.重庆工商大学146.石河子大学147.西北师范大学148.兰州理工大学149.云南师范大学150.昆明理工大学151.内蒙古科技大学152.中国传媒大学153.外交学院154.国际关系学院15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56.广西师范学院157.石家庄铁道大学158.河南财经政法大学159.长沙理工大学160.湖南商学院161.南华大学162.吉林师范大学16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64.江西理工大学165.南京理工大学166.东北大学167.山东师范大学168.山东财经大学169.太原科技大学170.华东师范大学171.西华师范大学172.天津大学173.东北林业大学174.哈尔滨理工大学北京:20所招生院校1.北京大学(一区自主划线211985)院校年份总分基础课专业课政治外语招生情况备注北京大学2016年(非法学)38090905050法硕(非法学)230人(含推荐免试生120人)2016年(法学)35090905050法硕(法学)50人(含推荐免试生50人)2016年(深圳非法学)35090905050法硕(非法学)75人(含推荐免试生37人)法硕(法学)20人(含推荐免试生10人)2015年(非法学)35590905050法硕(非法学)240人(含推荐免试生130人)2015年(法学)33590905050法硕(法学)40人(含推荐免试生40人)2014年(非法学)36085855050法硕(非法学)240人(含推荐免试生130人)2014年(法学)36085855050法硕(法学)40人(全部以推荐免试方式招生)2013年36090905050法律硕士260人(含推荐免试130人)。
法硕领衔!报考人数最多的5大专业,竞争激烈惨不忍睹!高考选志愿的时候,在网上百度哪个专业最热门,哪个专业以后就业赚钱多···结果一入热门专业深似海,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就是给未来的自己挖了个坑,找工作不好找,考研竞争大还难考。
今天Messi就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9考研报考数据报告给大家整理一下五大热门专业,看看你的专业是不是其中之一~1报考专业数据分析从招生人数来看,工学招生比例最大,管理学次之,第三是医学。
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专业的报录比数据,工学类报录比相对较低,而管理类、经济类等专业报录比相对较高。
根据19年部分高校的报考数据:南开大学:19157人报考,学术型研究生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金融学、药物化学、中国古代文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专业学位报考人数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分别是应用心理、工商管理、金融、公共管理、法律(非法学)。
上海师范大学:13039人报考。
其中教育学院报考人数最多达到4737人,应用心理报考人数最多达到787人,小学教育报考503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469人,课程与教学论报考438人。
江苏大学:今年成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人数为10232人,从报考我校各学科门类的考生数来看,工学类、医学类、管理类的报考人数最多,分别为4875人(47.7%)、1711人(16.7%)和1561人(15.3%)。
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9965人,其中学科教学(英语)报考687人,应用心理(专硕)报考485人,学科教学(语文)报考450人,持续成为报考热门专业。
2考研热门专业介绍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是专硕,法学硕士是学硕。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有什么区别,法律硕士共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法律硕士(法学)和法律硕士(非法学)。
其中法律硕士(法学)只能由法学类专业本科生就读,法律硕士(非法学)只能由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