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12.00 KB
- 文档页数:18
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及原理
硫化氢(H2S)是一种有毒、有臭味的气体,常被用作工业原料和化学试剂。
在实验室中,常用的制法有以下几种:
1、硫酸与钠反应制法:将硫酸和钠混合在一起,加热至80-90°C,即可生成硫化氢气体。
具体反应方程式为:
H2SO4 + Na → NaHSO4 + H2
NaHSO4 + Na → Na2SO4 + H2
2、硫酸与铜反应制法:将硫酸和铜混合在一起,加热至80-90°C,即可生成硫化氢气体。
具体反应方程式为:
Cu + H2SO4 → CuSO4 + H2
3、硫酸与铁反应制法:将硫酸和铁混合在一起,加热至80-90°C,即可生成硫化氢气体。
具体反应方程式为:
Fe + H2SO4 → FeSO4 + H2
这三种制法的原理均为还原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硫酸的硫原子被还原为硫化氢分子。
注意:制备硫化氢时要格外小心,因为它是有毒的。
使用时应注意安全措施,并且使用时应穿戴防毒面具。
硫化氢的制取实验
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
橱中操作上排气,氧化性酸概不用。
解释:
1、硫化亚铁稀酸逢,启普器中气体生:"稀酸"在此指稀盐酸或稀硫酸。
这句的意思是说,在实验室中常用硫化亚铁(FeS)跟稀盐酸(HCI)或稀硫酸(H2SO4),在启普发生器中发生反应来制取硫化氢(H2S)[联想:"关闭活塞查密性"]。
2、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
3、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这句的意思是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根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酸氧化(H2S+ H2SO4浓=S↓+SO2↑+2H2O,H2S+ 8HNO3浓= H2SO4+8NO2+4H2O,3H2S+2HNO3=3S↓+ 2NO↑+4H2O)。
硫化氢实验室制法及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原理及方程式:
硫化氢
①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②制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装置——启普发生器
④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⑤除杂质——先通入饱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体CaCl2(或P2O5)(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
②制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④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
⑤除杂质——通入浓H2SO4(除水蒸气)
⑥收集——向上排气法
⑦尾气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化学初三上鲁教版-用蜡烛制硫化氢
石蜡是固态石蜡烃的混合物,凡士林是液态和固态石蜡烃的混合物,它
们差不多上由碳和氢组成的。
把硫黄与石蜡(或凡士林)放在一起加热,就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硫黄、石蜡和凡士林差不多上专门容易得到的,因此用这种方法制硫化氢是专门简便的。
取一支试管,配上一个带尖嘴玻璃管的橡皮塞,在试管中加入1 克硫黄
粉和1 克石蜡(可将小段蜡烛切碎),把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即产
生硫化氢气体。
在玻璃管的尖嘴处把硫化氢气体点燃,它的火焰是蓝色的。
假如用一张
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火焰上方(不接触火焰),蓝色试纸就会变红,说明
硫化氢气体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具有酸性。
假如将一支试管放在硫化氢的火焰上(试管的外壁与火焰接触),不久,
你就会看到试管的外壁上显现了一层黄色的固体。
上面两个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反应呢?我们明白,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
燃烧时,假如空气是充足的(第一种情形),就产生二氧化硫和水:
2H2S+3O2=2SO2↑+2H2O
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
假如空气不足时(第二种情形),它只能把硫化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