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机设计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72.66 KB
- 文档页数:9
咖啡机的人机分析【摘要】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兴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于是“咖啡”越多的走进我们平日生活中,随着我国的改革与开放,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意大利特浓咖啡(Espresso)、卡布其诺(Cappuccino)以及拿铁(Latte)牛奶咖啡等也摆到了国人的餐桌上,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随之而来的“咖啡机”也变得越来流行,而咖啡机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由于咖啡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咖啡机上的按键也参差不齐、越来越复杂,30岁以下的人多数对按键了解较多,他们基本掌握大部分按键的功能和使用,在不小心按错的情况下还可以自行操作恢复原装。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按键的了解就越来越少,到了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除了开关按键外其他的都不是很了解,一旦按错便不知所措,还要通过其他人的帮助来恢复原状。
所以对咖啡机按键的改良设计分析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咖啡机分析咖啡机的历史西元二十世纪初,住在意大利拿坡里附近的一位“急性子工程师”,因为对滴漏煮咖啡的时间过长感到不耐烦,所以在等待时间想出一个方法,以高温,高压的方式煮咖啡以缩短时间,于是发明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意大利咖啡快速调理,Espresso也开始风行. 这位急性子工程师发明的意大利快速调理方式,不但可以节省煮咖啡的时间,而且煮出的咖啡风味香醇浓郁,因此被意大利人称为Espresso 来纪念这位工程师的发现。
Espresso 念起来很具意大利艺术气质,但是在意大利文中所代表的意思却很简单就是“压力之下”,与英文的under pressure是同一个意思. 之后,我们就在许多的书里、各大BBS的精华区里看到上面这段话,被当成意大利咖啡(Espresso)的起源流传着。
上面那段叙述说的‘二十世纪初的急性子工程师’,指是很可能是Luigi Bezzera。
他在1901年制造出以蒸气作为压力的咖啡机,绝对不只是因为‘对滴漏煮咖啡的时间过长感到不耐烦',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冲煮时间过于缓慢会直接影响到咖啡的品质──由于酿造时间过久,所以咖啡粉末不可以研磨得太细,而粗糙的研磨意味着可以萃取出的芳香成分也比细致粉末来得少。
【人机工程学案例】人机工程案例分析(优秀案例)人机工程学案例话题:人机工程学案例休闲阅读案例分析作业一,检验作业岗位设计为了给检验人员创造一个方便、舒适的作业岗位,以保证检验效能,对检验作业岗位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
①使检验人员尽可能采用向下的观视角,而不用向前的和向上的观视角。
②让被检产品向检查人员方向移动而不是离开检查人员方向移动,见图5-1。
如果产品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横过检查人员的视野,不会出现很大差别。
对每分钟移动18m 的产品至少应有30cm 观视范围,并排除观视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
③工作面高度应由人体肘部高度确定。
统计研究指出,人的肘部高度约为人体身高的63% ,而工作面的高度在肘下25 ---76mm 是合适的。
④坐姿作业比站姿作业要好,因为心脏负担的静压力有所降低,而且坐姿时肌肉可承受部分体重负担。
如选择坐姿作业,必须提供舒适的、且可调节的座椅。
⑤选用可调座椅时,可能会造成检验者脚不着地的情况,此时必须使用脚踏板支持下肢的重量。
⑥无论坐姿或站姿作业,都应给检查人员用辅助活动来中断检查周期的机会,以便调节视力和体力,减轻作业疲劳。
通常一次连续监测时间不超过30min 。
二,汽车司机车椅的设计为了使驾驶着舒适的驾驶车辆,其设计必须要符合人体骨骼的最佳轮廓线,从而可以缓解驾驶的疲劳和增加舒适度,以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三,牙刷裙设计牙刷产生的泡沫会沿着牙刷手柄流到手上,难看不舒服不说,有些不注意的人还会导致泡沫流到衣服上,这样人们就不得不清洗手和衣服,即浪费了时间,还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装置在牙刷上,可以自由调动来阻挡牙膏泡沫。
四,对公共木椅的分析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休闲、娱乐等方向发展。
公共设施也如此。
按照人机工程学来讲,休闲座椅的各部分最佳尺寸分别为: 座高:380mm~450mm 座宽:380mm~480mm 座深:420mm~450mm 座面角度:15~200 靠背高:46Omm~61Omm改进措施很简单,分为两方面。
关于自动咖啡机造型设计的分析发表时间:2020-02-25T13:19:48.3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作者:庄伟健[导读] 摘要:由于现今的人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身份证号码:44018119860305781851XXXX摘要:由于现今的人们处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都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咖啡作为一种能够缓解疲劳、令人愉悦的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来说,自动咖啡机在功能设计上已经初具规模,但在其造型设计上仍然不够成熟。
特别是在人们普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咖啡机的设计不该只是局限于单纯的使用功能,而应充分拓展产品的外观造型等设计的外延,使咖啡机在拥有强大功能的同时也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关键词:自动咖啡机;造型;设计;艺术引言:自动咖啡机的造型设计其实是技术与艺术相互妥协的过程。
设计需要的是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它受到市场、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要求造型、材料、功能等尽可能简化,而人们又厌倦千篇一律的产品形式,对产品有着较高的审美需求,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重点也是难点。
要想协调好这一平衡点,就需要设计师不仅要清楚自动咖啡机的设计要素,还要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1、自动咖啡机概述及现状分析1.1自动咖啡机概述自动咖啡机指的是人们只需按下按钮,咖啡机便可以主动进行从咖啡豆磨粉到用热水冲煮出咖啡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从而自动制作出一杯咖啡的全自动化过程。
目前,市面上咖啡机的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从简洁的几何形到饱满的弧线形以及奇异形,造型大多以简洁为主流,通常以金属材质诠释产品的品质感。
市面上的自动咖啡机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方便实用的特点,咖啡机大多都可以制作出样式、口味丰富多样的咖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但是很多时候,市面上的大多数咖啡机只是单纯作为一种制作咖啡的机器,在情感化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冷冰冰以及千篇一律的外壳使其丧失了温情而感性的一面。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
它起源于欧洲,形成和发展于美国。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机工程案例分析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人机工程案例分析 11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日本称为人间工学,或采用欧洲的名称,音译为 Ergonomics ,俄文音译名Эргнотика 在我国,所用名称也各不相同,有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工效学、机器设备利用学和人机工程学等。
为便于学科发展,统一名称很有必要,现在大部分人称其为人机工程学,简称人机学。
人机工程学的确切定义是,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研究的基本对象,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根据人和机器的条件和特点,合理分配人和机器承担的操作职能,并使之相互适应,从而为人创造出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使工效达到最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人机系统(Man-Machine systems)人机系统,就是人和一些机器、装置、工具、用具等为完成某项工作或生产任务所组成的系统。
更确切地说,这种系统还应包括环境条件在内。
所以,人机系统实际上是指人机环境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机系统的范围是很广阔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如人用铅笔书写,就是一个简单的人机系统;又如船员驾驶轮船,飞行员驾驶飞机,司机开动汽车,就是一些较复杂的人机系统。
在人机系统中,包括人、机器和环境三个组成部分,而每个组成部分可称为一个分系统或子系统。
机器分系统具有控制器和显示器(显示器的种类很多,有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
人,这一分系统在看到(或听到,触到)显示器的显示时,就要决定如何去控制,如何去操作。
如果有必要调节时,即可通过人体的动作去进行操纵。
整个人机系统是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工作。
而环境条件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分系统的工作。
可见,在人机系统中,人同机器、环境的关系总是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但人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为了能充分地发挥人和机器的作用,使整个人机系统可靠、安全、高效,以及操作方便和舒适,设计人机系统时就得充分考虑人和机器的特征与功能,使之相互协调配合,构成有机整体,达到生产和工作的最佳效果。
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第一部分:引言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提升用户体验。
本案例分析将深入探讨一个人机工程学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案例名称:某公司呼叫中心的人机工程学改进项目背景:某公司是一家大型呼叫中心,负责处理客户的咨询和投诉。
由于呼叫中心的工作环境特殊,员工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进行电话沟通和处理客户信息。
然而,员工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身体不适、操作不便等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员工满意度降低。
人机工程学改进措施:1. 工作站布局优化:根据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身体特点,重新设计工作站布局,确保员工能够舒适地操作电脑和电话设备,减少身体疲劳和不适。
2. 显示器高度和角度调整:调整显示器的高度和角度,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减少眼睛疲劳和颈椎问题。
4. 培训和指导:提供人机工程学培训,帮助员工了解正确的坐姿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错误。
改进效果:通过实施人机工程学改进措施,某公司的呼叫中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了优化,身体不适和疲劳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人机工程学在呼叫中心的应用不仅限于工作站布局和设备改进,还包括工作流程和员工培训等方面。
本部分将深入分析某公司呼叫中心在实施人机工程学改进项目中的具体案例。
案例名称:呼叫中心员工培训计划背景:培训内容:1. 沟通技巧培训: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模拟对话等方式,培训员工有效的沟通技巧,提高与客户沟通的效果和满意度。
3. 问题解决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员工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应对复杂问题和客户投诉的能力。
培训效果:通过实施人机工程学员工培训计划,某公司的呼叫中心员工在沟通技巧、压力管理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员工与客户的沟通更加顺畅,客户满意度得到提高。
咖啡机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一、咖啡机系统水箱———水箱盖———链接水箱的管———胶圈↓ ↓ ↓保护水箱 输送水 防止漏水出水口———链接电热器———密封卡位 ¦ 喷雾口———压力管 ↓ 保护水压水箱———水箱盖———链接水箱的管———胶圈 ↓ ↓ ↓ 保护水箱 输送水 防止漏水 保护加压↑电动机———加压———加压管———链接电热管¦管夹→保护与阻止漏压漏水出水口———链接电热器———密封卡位 ¦ 喷雾口———压力管 ↓保护水压 电磁动力机→加压水 防止水倒流¦ ↑上下运动———形成水流———加压单向阀¦产生震动———震动胶↓减少震动电线———输送电力———接通电源电线———开关———控制按键———指示灯¦¦ 喷雾管¦加热器———加热水———形成高压———产生水蒸汽¦冲出咖啡———咖啡出水口咖啡机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兴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于是“咖啡”越多的走进我们平日生活中,随着我国的改革与开放,随之而来的“咖啡机”也变得越来流行,咖啡机的种类很多,而一杯高品质的意大利特浓或卡布其诺咖啡的生成,咖啡机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二、人与咖啡机的关系1、人与咖啡机水箱的关系水箱主要是用来装水的,使用者会拿出水箱去装水,所以水箱的移动性会很多,为了让使用者更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水箱的尺寸和握持关系上下功夫。
如果设计不合理,让手负担过重或受到挤压,必会损伤结构,如果水箱设计合理,将会避免这些损伤,并提高产品的使用性。
图2-1人体手部尺寸2、人与咖啡机高度的关系咖啡机高度主要体现人把杯子放在出水口装咖啡这一动作上,所以必须在咖啡机尺寸上研究,由于人体在尺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尺寸。
中国人群身高及各肢体高度参数:(平均值)由人体主要尺寸表可得男性平均身高1678,女性平均身高1570上臂长:男性平均上臂长313,女性平均上臂长284前臂长:男性平均前臂长237,女性平均前臂长213眼高:男性平均眼高1568,女性平均眼高1454肘高:男性平均肘高1024,女性平均肘高960中国人群普遍身高为男:1678,女:1570,平均眼高为男:1568,女:1454平均肘高为男:1024,女:960,由此分析可以总结下问题:1、一个正常身高的人如果拿杯子接水必须弯腰一定度数2、眼睛观察水位高低受角度和障碍物等多方位因素影响不能直观清晰看到水位3、身体弯曲导致两臂工作难度加大,出水开关较难掌控4、水杯放置平台高低不适结合以上问题分析改进方案:由国标中部分人体尺寸项目的应用场合举例表可得立姿下,上臂下垂、前臂大体举平时,手的高度略低于肘高,这是立姿下手操作工作的最适合高度,因此设计非常重要操作,厨房炒菜,教师讲台高度等都要考虑它,对于日常饮水问题更需要考虑,结合立姿人体尺寸表可得男性平均肘高1024,女性平均肘高960;男性平均上臂长313,女性平均上臂长284;前臂长:男性平均前臂长237,女性平均前臂长213;提出以下改良方案:设计分析:此设计对饮水机机身高度提升到1500mm,出水口高度提升为1100mm,水杯托盘高度为992mm,这样对于一个身高在1650mm的中等身高的人使用起来最为方便。
人机工程案例分析3篇文章一:人机工程案例分析:航空公司机舱设计改进概述:本文将分析一家航空公司的机舱设计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通过人机工程学的方法,我们将关注机舱布局、座椅设计和安全设施等方面,以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和飞行安全性。
一、机舱布局优化1.1 问题描述:该航空公司的机舱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如坐位之间的间距不合理、行李架位置不便利等。
这些问题导致乘客在进出坐位和存放行李时遇到难点,影响了整体的舒适度和效率。
1.2 解决方案:- 调整坐位间距: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调整坐位间距,确保乘客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伸展。
- 优化行李架设计:增加行李架的数量和容量,并将其位置合理安排,方便乘客存放和取出行李。
二、座椅设计改进2.1 问题描述:该航空公司的座椅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座椅硬度不适宜、靠背角度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导致乘客长期坐着时感到不舒适,甚至影响健康。
2.2 解决方案:- 舒适的座椅硬度: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座椅硬度,使乘客在长期坐着时感到舒适。
- 合理的靠背角度:调整靠背的角度,使乘客的脊椎得到良好的支撑,减轻腰椎压力。
三、安全设施改善3.1 问题描述:该航空公司的安全设施存在一些问题,如紧急出口标识不清晰、安全带使用不方便等。
这些问题可能影响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逃生。
3.2 解决方案:- 清晰的紧急出口标识:在机舱内明显位置标示紧急出口,并确保标识清晰可见,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找到出口。
- 方便的安全带设计:优化安全带的设计,使其易于使用和调节,提高乘客在飞行中的安全性。
结论:通过对该航空公司机舱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方案的提出,可以提升乘客的舒适度和飞行安全性。
机舱布局优化、座椅设计改进和安全设施改善是提升机舱设计质量的关键。
航空公司应重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不断改进机舱设计,提供更好的乘坐体验和飞行安全保障。
文章二:人机工程案例分析:智能手机界面设计改进概述:本文将分析智能手机界面设计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第一篇: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报告摘要:高校宿舍公寓的设计合理性、舒适性越受重视。
本文主要是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从国家标准以及全国高校宿舍情况出发对于我校 5 号宿舍楼的内部的尺寸、方位上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字:宿舍公寓人机工程学分析评价我校女生公寓的人机学评析和改进设计选题背景当今中国高校的学生宿舍己经公寓化,服务性设施也在改进。
了解高校学生宿舍的发展情况,将使本文的评析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
1)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以前,学生宿舍每层有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
2)1977 年文化大革命后,新学生宿舍楼采用砖混结构中廊式布局,通常 6-7 层,每层采用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
中央走道两侧排列房间和公用的盥洗室及卫生间。
3)2000 年以来宿舍分三类:①每层采用集中的盥洗室和卫生间;②旅馆式学生公寓,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盥洗室和卫生间,;③高层学生公寓,是为解决高校扩招学生增多问题而建,设施设计上受很多条件限制,电梯、盥洗室和卫生间。
我校女生公寓楼属我校女生公寓的人机学评析和改进设计不应小于0.35m。
6)层高和净高(1)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层高不宜低于2.8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层高不宜低于3.60m。
(2)居室在采用单层床时,净高不应低于2.60m;在采用双层床或高架床时,净高不应低于3.40m。
7)门窗和阳台(1)宿舍门窗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宿舍的外窗窗台不应低于0.90m,当低于0.90m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3)宿舍居室外窗不宜采用玻璃幕墙。
(4)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距本层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m。
当低于2m时不应妨碍交通,并避免视线干扰。
(5)居室的门宜有安全防范措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室的门宜具有保温性能。
(6)宿舍宜设阳台,阳台进深不宜小于1.20m。
各居室之间或居室与公共部分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室隔板。
机械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与实践案例在机械设计领域,人机工程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旨在改善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机械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实践应用。
一、人机工程学原理1. 人体工学原理人体工学是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研究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体的尺寸、力量、灵活性和感觉等因素。
设计师应在产品设计时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人体工学特征,以确保产品的舒适性和适用性。
2. 操作界面设计操作界面是人与机器之间的桥梁,决定着用户对机器的控制和反馈效果。
在机械设计中,操作界面的设计应基于人体工学原理,以确保用户的操作方便、准确和高效。
例如,在设计一个机械设备的控制面板时,应将常用功能按钮置于易于触及的位置,并采用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的按钮尺寸和排列方式。
3. 动作分析动作分析是研究人体动作特征和动作过程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人体动作的分析,设计师可以优化机械设备的操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在设计一个手持工具时,要考虑到使用者手部的握持方式和运动轨迹,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措施,以减少手部疲劳和伤害的风险。
二、实践案例1. 工业机器人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工业机器人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人机工程学设计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ABB公司开发的IRB 2600工业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了人体工学原理,使得操作员可以直观地进行编程和控制。
此外,机器人的操作界面设计简洁明了,操作按钮和手柄的布局符合人体工学标准,大大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2. 汽车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汽车座椅是人机交互中的重要环节,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举个例子,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针对长时间驾驶对颈椎的影响,设计了具有人体工学支撑功能的可调节头枕。
这种头枕能够根据个体的身高和颈椎曲度进行调整,减少颈部受力,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和乘坐舒适性。
家电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则运用在家电产品的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原则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机工程学原则:1、可视性原则:家电产品的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等应该被设置在用户能够轻易看到的位置,大小和亮度也要易于辨识。
2、可操作性原则:家电产品的按键、旋钮和手柄等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比如大小、形状、握持力度等都需要人体工程学的分析和考虑。
3、安全性原则:家电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用户的安全,在设计中要避免尖锐的边角和太小的组件,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用户受伤或者产生意外情况。
4、易于维护和修理原则:家电产品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后期的维护和修理,并且让用户可以不需要专业知识就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和维护。
5、人性化原则:家电产品的设计应该注重用户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化的交互界面,简化操作流程,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总之,在家电产品的设计中,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原则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的舒适性,从而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品牌信誉。
家电背景分析一、全球家电市场概况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原材料价格波动之一是金属价格的激增,而家电行业对于铁、铜、铝、锌等非稀有金属的依赖度非常高。
加之消费需求放缓,市场饱和等因素,全球家电市场增速放缓。
根据Euromonitor国际市场研究机构指出,2019年全球家电市场价值达到1.5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前一年下滑0.5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以22%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第一大家电市场。
(一)全球家电市场发展趋势1、智能化随着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90%,全球各大家电制造商都加入了智能家电生产领域,家电设备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互联互通、信息储存等多项操作。
从2013年开始,智能家居市场开始迅速发展,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逐年攀升。
预计至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679.3亿美元。
咖啡杯人机工程分析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发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人机工程学作为交叉学科,在工程设计和人类行为之间建立了连接。
本文将以咖啡杯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人机工程方面的设计和应用。
二、背景介绍咖啡杯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在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的设计和使用过程涉及到人机交互、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咖啡杯在人机工程方面的分析,可以为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咖啡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咖啡杯使用分析1. 咖啡杯外观设计咖啡杯的外观设计应符合人的审美需求。
比如,整体外观要符合人的视觉习惯,不易产生视觉疲劳感。
在色彩搭配上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喜好,尽量使之符合人的心理需求。
2. 咖啡杯材质咖啡杯的材质应考虑到人体工程学,手持的舒适性和稳固性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轻便易碎的材质会带来不好的用户体验。
3. 咖啡杯容量咖啡杯的容量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容量太大可能会使用户不好把握,容量太小则会导致用户频繁添加。
此外,杯口的设计也要考虑到饮用的舒适性和卫生性。
4. 咖啡杯底部设计咖啡杯底部的设计应尽量使咖啡杯稳固地放置在桌面上,对防滑设计进行考虑。
四、咖啡杯人机工程设计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咖啡杯的手柄设计。
手柄的设计要符合人的手型,使其能够舒适地握持。
同时,手柄的材料和表面处理也要考虑到手的舒适度。
2. 咖啡杯使用过程分析在咖啡杯使用过程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饮用动作,比如抓杯、提杯、倒水等动作。
在这些动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小用户的劳累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3. 咖啡杯材料选择咖啡杯的材料选择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比如采用不易烫手的材料,以及良好的保温效果。
五、咖啡杯人机工程分析方案1. 设计咖啡杯模型首先,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咖啡杯的模型,包括外观设计、手柄设计、底部设计等。
可以利用CAD等工具进行建模和设计。
2. 进行人体工程学分析第二步,我们需要对上述模型进行人体工程学分析,比如对手柄的握持力进行测试,对咖啡杯的重心进行分析等。
智能咖啡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引言本文介绍了一款智能咖啡机的设计方案,旨在为咖啡爱好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科技化的咖啡冲泡体验。
本设计将涉及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
硬件设计智能咖啡机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箱、咖啡粉仓和杯子托放置的位置和容量:设计一个合适的存储和放置位置,以便用户能轻松地将水箱、咖啡粉仓和杯子放置到设计好的位置上,而不会产生漏水或倒咖啡的情况。
2. 咖啡冲泡机构:设计一个合适的咖啡滤网和咖啡滴水机构,保证咖啡的浓度和口感达到最佳状况。
3. 嵌入式电子元器件:选择适合的单片机、传感器、执行器等电子元器件,以确保咖啡机的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顺畅性。
软件编程为了实现咖啡机的智能化和人机交互的顺畅性,我们需要编写一些软件程序。
其中,咖啡机的主要功能包括:1. 咖啡的冲泡和送水功能:设计简单易用的咖啡冲泡流程,让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掌握如何使用机器。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喜爱的咖啡浓度和口感。
2. 清洗和维护功能:设计一系列智能清除程序,帮助用户完成清洗和维护工作,增加机器的寿命和卫生度。
3. 远程操控和状态反馈功能:实现智能手机远程控制咖啡机和咖啡机向用户提供冲泡状态反馈等功能。
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是本设计的重中之重,其设计目标是使用户更直观、更快捷、更便捷地使用咖啡机,操作过程更舒适、更自然。
因此,具体的用户体验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 UI设计:通过蓝牙和WIFI等技术,打造出一套简约、明了的手机应用程序界面,让用户可以快速高效地使用和控制咖啡机。
2. 操作体验设计:让用户可以通过单一的操作和轻松的方式完成所有咖啡机的操作,而不需要多余的步骤。
3. 感觉体验设计:让用户感受到咖啡冲泡的浓郁香味和深度滋味,加强用户对该品牌的品牌印象和忠诚度。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款智能咖啡机的设计方案,并详细阐述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等方面。
通过这些方面的设计优化,咖啡机将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高效、更科技化的咖啡冲泡体验。
DOI:10.15913/ki.kjycx.2024.07.016智能咖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范雨婷1,余卓航2,徐羽粲2,刘晓阳1,张元祥1(1.衢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浙江衢州324000;2.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衢州324000)摘要:随着人们对咖啡需求的不断增加,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智能咖啡机。
为了迎合人们对智能咖啡机的需求,基于冲泡咖啡的制作原理,应用四自由度仿生机械臂及蓝牙远程控制系统,设计了一款高智能、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智能咖啡机器人。
这款咖啡机可用于自动研磨咖啡豆、定量输送咖啡粉、萃取咖啡液,同时具备自动倒咖啡和自动清洗功能,并满足了用户远程控制的要求。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在咖啡粉输送上选用了定量螺旋给料装置;其次根据工作需要,对电机进行了分析预选;最后着重针对机械臂进行了详细描述,尤其对四自由度机械臂进行了运动学分析。
本咖啡机通过舵机驱动关节型机械臂实现咖啡工艺,在解放人类双手的同时,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生动性。
关键词:咖啡冲泡;咖啡机器人;四自由度机械臂;自动化中图分类号:TP242;TP39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7-0064-04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喝咖啡成为中青年人尤其喜爱的休闲项目。
在许多专业人士及机构的研究中指出,喝咖啡可以摄取膳食纤维并有益于心脏健康,与一些疾病的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相关性,包括帕金森病、癌症、糖尿病、肝脏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等[1-2]。
其中,现磨咖啡因其醇香浓郁备受大众喜爱,然而冲泡工艺复杂,大部分人没有时间进行手工冲泡。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老式咖啡机大部分功能需要手工操作。
市面上现有的智能咖啡机虽然具有冲泡、研磨咖啡等多种功能,但操作原理简单,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完成一整套完整的咖啡工艺要求,且交互性较差[3-4]。
基于用户的全面需求,本文设计了一款可实现自动研磨、送料、咖啡液萃取和自动洗杯等功能,通过四自由度关节型机械臂来还原手冲咖啡工序的智能咖啡机器人,并搭载蓝牙模块实现了远程操控,大大提升了生动性和交互性。
(完整版)非计划性拔管咖啡机骨图引言随着咖啡文化的兴起,咖啡机成为了许多人日常生活必备的电器之一。
然而,非计划性拔管问题却给使用咖啡机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一款非计划性拔管咖啡机骨图。
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开发一款咖啡机,能够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发生。
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咖啡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减少用户因为饮料外溢而造成的烫伤和清洗困难。
骨图设计我们基于现有咖啡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咖啡机的稳定性和防止出现非计划性拔管问题。
以下是我们骨图设计的主要特点:1. 增加稳定支撑我们在咖啡机的底部增加了更多的支撑脚,以增加咖啡机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震动和晃动,从而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
2. 增加密封性能我们对咖啡机的接口和连接部分进行了密封处理,确保水流只能通过预定的路径流动,避免外漏。
同时,我们还使用了优质的密封材料,提高了咖啡机的密封性能,减少水泄露和外溢的风险。
3. 定制泵浦系统我们设计了一套定制的泵浦系统,以更好地控制咖啡机的水流。
这个系统具有高效的水泵和精确的控制阀,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整水压,确保水流平稳、无法意外溢出。
4. 智能感应技术我们采用智能感应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咖啡机的状态。
当咖啡机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时,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预期效果通过以上的设计改进,我们预期非计划性拔管咖啡机能够带来以下效果:1. 减少用户烫伤的风险:改进的密封性能和稳定性能确保咖啡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减少用户因此受伤的可能性。
2. 降低清洗困难度:优化的泵浦系统和控制阀使得咖啡机的水流更加稳定,减少外溢和泼洒的情况,简化了用户清洗咖啡机的步骤。
3. 提升用户体验:具备智能感应技术的咖啡机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帮助用户及时解决非计划性拔管问题,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结论通过此次设计,我们提出了一种非计划性拔管咖啡机的骨图,通过改进结构和引入智能控制技术,我们希望能够解决非计划性拔管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咖啡机设计中人机工程学案例分析
一、咖啡机系统
水箱———水箱盖———链接水箱的管———胶圈
↓ ↓ ↓
保护水箱 输送水 防止漏水
出水口———链接电热器———密封卡位 ¦ 喷雾口———压力管 ↓ 保护水压
水箱———水箱盖———链接水箱的管———胶圈 ↓ ↓ ↓ 保护水箱 输送水 防止漏水 保护加压
↑
电动机———加压———加压管———链接电热管
¦
管夹→保护与阻止漏压漏水
出水口———链接电热器———密封卡位 ¦ 喷雾口———压力管 ↓
保护水压 电磁动力机→加压水 防止水倒流
¦ ↑
上下运动———形成水流———加压单向阀
¦
产生震动———震动胶
↓
减少震动
电线———输送电力———接通电源
电线———开关———控制按键———指示灯
¦
¦ 喷雾管
¦
加热器———加热水———形成高压———产生水蒸汽
¦
冲出咖啡———咖啡出水口
咖啡机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它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兴奋。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于是“咖啡”越多的走进我们平日生活中,随着我国的改革与开放,随之而来的“咖啡机”也变得越来流行,咖啡机的种类很多,而一杯高品质的意大利特浓或卡布其诺咖啡的生成,咖啡机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二、人与咖啡机的关系
1、人与咖啡机水箱的关系
水箱主要是用来装水的,使用者会拿出水箱去装水,所以水箱的移动性会很多,为了让使用者更省力和有舒适感,必须在水箱的尺寸和握持关系上下功夫。
如果设计不合理,让手负担过重或受到挤压,必会损伤结构,如果水箱设计合理,将会避免这些损伤,并提高产品的使用性。
图2-1人体手部尺寸
2、人与咖啡机高度的关系
咖啡机高度主要体现人把杯子放在出水口装咖啡这一动作上,所以必须在咖啡机尺寸上研究,由于人体在尺寸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要了解人体各部分的尺寸。
中国人群身高及各肢体高度参数:(平均值)
由人体主要尺寸表可得男性平均身高1678,女性平均身高1570
上臂长:男性平均上臂长313,女性平均上臂长284
前臂长:男性平均前臂长237,女性平均前臂长213
眼高:男性平均眼高1568,女性平均眼高1454
肘高:男性平均肘高1024,女性平均肘高960
中国人群普遍身高为男:1678,女:1570,平均眼高为男:1568,女:1454平均肘高为男:1024,女:960,由此分析可以总结下问题:
1、一个正常身高的人如果拿杯子接水必须弯腰一定度数
2、眼睛观察水位高低受角度和障碍物等多方位因素影响不能直观清晰看到水位
3、身体弯曲导致两臂工作难度加大,出水开关较难掌控
4、水杯放置平台高低不适
结合以上问题分析改进方案:
由国标中部分人体尺寸项目的应用场合举例表可得立姿下,上臂下垂、前臂大体举平时,手的高
度略低于肘高,这是立姿下手操作工作的最适合高度,因此设计非常重要操作,厨房炒菜,教师讲台高度等都要考虑它,对于日常饮水问题更需要考虑,结合立姿人体尺寸表可得男性平均肘高1024,女性平均肘高960;男性平均上臂长313,女性平均上臂长284;前臂长:男性平均前臂长237,女性平均前臂长213;提出以下改良方案:
设计分析:此设计对饮水机机身高度提升到1500mm,出水口高度提升为1100mm,水杯托盘高度为992mm,这样对于一个身高在1650mm的中等身高的人使用起来最为方便。
首先在使用时手臂弯曲接近90°,操作较方便,视线与水杯水位面保持40°夹角,能较为清晰直观的看到水位高度,从而即使操控水闸开关。
3、人与咖啡机按键的关系
以普遍使用的咖啡机为例,结合人体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分析其设计中的造型、按键、信
息显示、功能排布等方面的人机因素。
人手的肌群分布(图1),人手的肌肉主要分3部分,指球肌、大小鱼际肌、掌心及指骨间肌。
其中掌心部分是人手最薄弱的肌肉,分布着众多血管,供应手指的血液循环和营养,如果掌心受压,势必会影响人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所以按钮不能背面鼓起,使掌心受压;鱼际肌可做主要施力肌群,可作为手持工具的主要夹持着力点;指球肌分布在5个手指的指端,由于大多数人只用大拇指按键,因此只需满足大拇指灵活应用即可,其他四指可做支撑作用。
由于手的动作精细准确,灵活多变,所以人机系统中使用的控制器绝大多数都是用手操作的手动控制按钮,而按钮在产品中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常见的有:按钮、旋钮、手柄、扳动开关、控制杆等。
结合以上分析得出按键的设计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