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中国80后诗人十年经典诗句
- 格式:doc
- 大小:6.93 KB
- 文档页数:2
2010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古风,幻想曲(1000字)汴梁将军老他乡,万里漂泊在苏杭。
苏杭清泠冷寒霜,淡烟疏雨间残阳。
岁月如流可无恙?一夜青灯白发长。
但见平生泪两行,苍生美人不能忘。
忆昔夜宴高台上,谁可与我诉衷肠?夜来秋风响回廊,枕上江南梦徜徉。
游丝飞絮满眼望,孤帆高悬去潇湘。
翠柳风清红杏香,黄莺碧树春草芳。
风尘天外卷飞沙,日暮塞外啼寒鸦。
不见群雄纷逐鹿,千年烽烟观走马。
回首却恨西洲曲,已误故侯东陵瓜。
谁把哀筝入素弦?小怜纤指拨琵琶。
桥边绿水映桃花,落雁佳人倾天下。
年年长安新柳发,征人断魂绕胡沙。
为何纷争辨戎夏?飘摇故园惟残瓦!干戈寥落忆繁华,千里万里帝王家:纷纷往事随流水,江山亘古美如画。
看取新人眉似柳,魂梦相依为君守。
已作雁门太守客,不慕燕京万户侯。
团扇新置掩双眸,美人久病形神朽。
西风袅袅是金秋,江上飞来双沙鸥。
本是年少展风流,岂知怨慕满汀洲。
红酥手捧黄藤酒,饮罢清泪不能收。
君当挥戈下河洛,切莫呢喃酣高楼。
不取故土守边关,西湖歌舞梦犹酣。
不向关中兴霸业,闲来湖滨寻钓船。
清笳声起清宵半,杨花落尽杨柳岸。
宴饮饮罢人尽散,长夜未央倚栏杆。
长恨此生已蹉跎,回首泪下望霄汉。
霄汉苍茫空浩叹,临事方知死生难。
揽镜自照鬓斑斑。
出师一表可曾谙?关山远隔漫胡尘,塞上落雪满雁门。
壮士雄心泯江南,已负社稷负此生。
我族发祥自昆仑,洪荒从来皆无痕。
中原万里虎狼奔,河洛至今少行人。
苍穹一叹笑沉沦,乘舟日边学垂纶。
血色漫漫月黄昏,旧鬼掩泣泣新魂。
英杰陨落如星辰,飞沙走石天地浑。
何年一雪靖康耻,今朝重见越王孙。
王孙远游随铁蹄,黄龙府变烟雨迷。
帝都故宫黍离离,神舟梦里雨凄凄。
战残白骨与草齐,丹枫叶落乌夜啼。
西湖湖边岳王墓,千古遥指采石矶!悲风呼啸绕战旗,将军拔剑南天起,长城泣血江山一。
不叫九鼎与狼子,铁索千寻沉江底。
人生短促驹过隙,乌衣巷口梦依稀。
新亭堕泪何时已?青磷白骨夜夜哀,几人重登越王台?盘马弯弓踏故土,时穷节现忠魂在。
敌军已自殁边塞,长城南北生新麦。
优秀作文经常引用的诗人及诗句
《优秀作文经常引用的诗人及诗句》
嘿,大家都知道,在那些优秀作文里啊,经常会出现一些诗人和他们超级经典的诗句呢!就说李白吧,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哇塞,多霸气呀!每次读到都感觉自己也豪情万丈了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上语文课,老师讲到李白的诗。
当时阳光正好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有点懒洋洋的感觉,而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着李白的潇洒不羁。
突然老师问我们,如果我们穿越到唐朝遇到李白会跟他说什么。
我当时就想啊,我肯定得跟他说:“李白大大,你的诗太厉害啦,我超喜欢!”嘿嘿,就这么简单直接。
还有杜甫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忧国忧民的心呐,真让人感动。
咱写作文的时候,引用上这么一句,那格调蹭蹭就上去了。
再说说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哎呀,这豁达的心境,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我就曾经在一个下雨天,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突然就想起了这句诗,感觉自己也能像苏轼那样洒脱自在了呢。
这些诗人和他们的诗句啊,真的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作文之路,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更加有魅力呀!哎呀呀,以后我可得多记点这些诗人的好诗句,让我的作文也能闪闪发光!嘿嘿!。
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大道至简“的诗人眼里只有面包、真理、酒和梦,只有沿着这条朴素的道路,诗歌才能重返广阔的天地。
”那个被喻为复苏了整个大地的命运与梦想的诗人聂鲁达如此定义诗歌。
的确,诗歌总是靠日常的温情打动读者,而真理往往藏在至简的生活现象中。
有人在自然中发现了蝴蝶效应,有人在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有人在石头剪刀布中发现了社会循环规律,有人在口红的销售中发现了经济学道理。
每一个看似荒诞无理的现象背后一定会有共同的原理支撑――这是我们称之为真理的东西,而在它被称为真理之前,亦不过是普通至极的现象。
大道至简,我们必须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生活的真谛。
正如搞笑诺贝尔奖的创办者马可?亚伯拉罕斯,你能够不屑于它的庸俗和搞怪,却无法否认那些新奇的创意和想法给观众带来的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
每一项发明像是对平庸世界的一场颠覆,每一场颠覆背后又是对这个平凡世界的全新理解。
而思维与意识的交锋中,世界焕然一新。
不可否认,在发现与实践中有着难以逾越的鸿沟,绝大部分人总是对习以为常的事物投以不屑和鄙夷的眼光,殊不知熟悉的事物换个角度看又是新事物,新事物总有一天为众人熟知。
伴随着“80后”成长的汪国真也曾因为诗歌过于浅薄通俗遭受非议,他总是直白地写下“既然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这样充满正能量的诗句,没有使用玄虚的咬文嚼字,没有炫耀文采似的堆砌辞藻,没有精彩晦涩的大道理。
这是因为他知道生活并不是修辞比喻的组合体,而大多仅仅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并无烦杂,大道至简,人间最平凡的故事,真理就在其中。
人生的以前也许不再记得懵懵懂懂的青春之际,留下的点点滴滴,翻阅着一页一页的故事,流逝的过往不再复返,正如扬起的一粒粒沙尘被风轻抚而去,便无处寻觅。
她轻悄地走在这熟悉的路上,青砖铺成的路已被平坦的水泥路覆盖,她抬头仰望着道路两旁金黄的枫树,随着一阵长长的叹息,仿佛一切都随之消散……那一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崭新,踏足未踏足过的地方,欣赏未欣赏过的风景,天空依旧是那么的湛蓝,倒也像是刚刚刷过漆的一样清新、透亮;清风拂过她两鬓的刘海,她慌忙地整理着微乱的头发,只见他走过身旁,微微的笑着,这也是她与他的第一次相见,她怔在那里许久,莫名的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一瞬而过,又仿佛被定格千年,突然一阵急促的铃声响起,回过神的她便跟随着匆匆的脚步,一同走进了这陌生的教室,周围面孔的陌生让她有些不安,有说有笑的,她不知道该怎样去合群,当正有些无法拿捏的时候,就像上天安排好的那样,他又一次的走入了眼帘,她凝视着门外一脸朦胧的他,此刻,身高与他稍有些差别的中年女人,用手稍稍抚了一下厚厚的眼镜,快步走上了讲台,只见他再次看了看班级的牌号,当他眼光回到那讲台上正扫视他的女人身上时,他低着头一脸的不好意思的离开了,班里的目光都在跟随着门外离开的男孩,此刻,台上的一声润咳,打破了见到此状神情沮丧的她,她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正在演讲的老师身上,大概三十出头吧,皱纹不多,语气平缓,和蔼可亲,她深舒了一口气,遇到的老师挺好。
诗歌十年高考2014新课标I卷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8、【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气氛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2014新课标II卷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宋]郭震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曾流离吴越等地。
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
卷作文器最经典十首诗句一、李白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诗句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啊。
就好比你在参加一场比赛,前期投入了好多精力和财力,结果却不尽人意,这时候你可不能灰心,要像李白说的那样,坚信自己肯定是有用之才,失去的那些东西早晚还会回来的。
这诗句能给人无限的力量和信心呢。
二、杜甫里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哇塞,这感觉就像你努力爬上了最高峰,俯瞰周围一切的那种霸气。
比如说你在学习上遇到很多对手,不要怕,你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攀登,等你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再看那些对手,就会觉得他们都不足为惧了,就像站在泰山之巅看其他小山一样。
三、苏轼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多感人啊。
想象一下,你和远方的朋友很久没见了,思念得不行。
这时候就可以用这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就如同你和朋友虽然相隔千里,但是你们的情谊就像那明月一样,始终相连。
这诗句里满满的都是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呢。
四、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哎呀,这就像是和即将远行的好朋友分别的场景。
比如你好朋友要去国外读书了,你在机场送行的时候,就很有这种感觉。
这杯酒里包含了多少不舍和担忧啊,感觉这一分别就很难再遇到像彼此这样知心的人了。
五、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那是一种多么坚定的决心啊。
就好比你参加一个很艰难的项目,困难重重就像战场上的黄沙一样,但是你要像那些戍边战士一样,不把项目完成就绝不放弃,身上的压力和困难只会让你的意志更加坚定。
六、李商隐中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诗句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就像你做了一个很美的梦,醒来却有些恍惚,不知道是梦是真。
你和朋友讨论的时候,就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那种似真似幻的感觉,好像自己也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的境界。
七、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哇,这是多么宏大的景象啊。
假如你站在海边,看着那浩瀚的大海,就会觉得天地之间仿佛都被大海包容。
申论作文素材诗人诗句大全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正气歌》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冰鱼小引》3.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登鹳雀楼》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之涣《登鹳雀楼》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黄庭坚《题菊花》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1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杨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1. "千载谁堪伯仲间,首从败走趋天庭。
"——白居易《长恨歌》1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1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14.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杜牧《秋夕》15.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杨万里《登飞来峰》1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7.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18.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19. "腊酒泉头石,寒梅雪著枝。
十年诗歌鉴赏集锦2006-2015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汇编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6全国卷1)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
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6全国卷2)南柯子王炎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答:(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2006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①艭(shuāng):小船。
②海幢(chuáng):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答: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6分)(2006福建卷)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8分)(2006山东卷)晓上空泠峡王罔运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十年(2013-2022)高考题中的古代诗歌名句1.[2022·上海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我和父亲》:“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出处】离骚屈原……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2.[2021·天津卷]语言文字运用题:(1)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
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出处】暮春浐水送别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2)语言文字运用第3题C项:《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句,写出了由天色已暗到夜深人静的时间变化。
【出处】孔雀东南飞……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3.[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读‹拉奥孔›》:(1)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
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
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
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
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遗情”。
【出处】史画吟邵雍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
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
诗史善记意,诗书善状情。
状情与记意,二者皆能精。
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
形容出造化,想像成天地。
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
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
诗书吟邵雍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
丹青人巧思,万物无遁形。
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
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诗者人之志,言者心之声。
志因言以发,声因律而成。
多识于鸟兽,岂止毛与翎。
多识于草木,岂止枝与茎。
……(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第2题C项:“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中国80后诗人十年经典诗句“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语《荒漠之死》)。
一代人的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的历史。
光阴易逝,十年一梦,或赞同或争议,这些都已无关紧要。
80后诗人如今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岁月的车轮滚滚驶过,他们依然在历史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
我们查阅大量“80后”诗人诗作,精选了10位较有影响力的诗人诗句,并加以解读。
我们只是出于历史的责任,试图呈现出他(她)们的时代精神特征,或一代人的声音。
2001年崔澍:《2001年西安的秋天》“幻象升起的早晨人们来到大街上/乘坐交通工具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或更远的地方”解读:此诗句让人仿佛亲身伫立在后工业时代一座城市,也更早的折射出了“后工业时代的新美学”。
崔澍,一位出生在1980年,然而又在2003年早逝的诗人,终年仅23岁。
这颗诗坛“璀璨的流星”,在他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发出了令人们长时耀眼的光芒。
他绝对称得上是“80后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歌精神叛逆、尖锐、颠覆传统,常常揭露出当今物欲社会,人性道德伦理的失衡面。
2002年阿斐:《众口铄金》“我的孩子都快出世了/而我昨天还是一个孩子”解读:这是阿斐在2002年写下的《众口铄金》里的诗句,曾在网上流传一时,被称为“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和特殊命运”的真实写照。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2002年正是网络、经济新浪潮席卷中国社会的高潮之时,前“80后”们刚刚步入社会,正经历着过去的理想与今天的现实的迎头抗拒,这正是成长的哀叹与无奈。
昨天的孩子,今天的父亲或准父亲。
2003年肖水:《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不得不向你陈述时代的遭遇”解读:肖水,一位典型的“新学院派”诗人,身(深)居高校,在象牙塔内消磨着“下沉又飞翔”的青春,或许这也是整个“80后”一代人的青春。
“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向时间伸出手/我知道,我比粮仓更加饥饿/更加困倦,使你要为我而哭”,这体现的不正是这一代人的一种承受苦难使人崇高的价值吗?2004年丁成:《广场》“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解读:2004年,“80后诗歌运动”正在悄悄落幕之时,丁成写下了长诗《上海,上海》、《广场》,无疑为80后诗歌贡献了厚重的文本。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诗词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诗词篇」古典诗词的引用,一直是作文文采的体现,今天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是最美古典诗词50句,希望对同学们高考写作有帮助哦~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佚名《凤求凰·琴歌》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郑愁予《赋别》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18、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2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2010年高考作文素材——中国80后诗人十年经典诗句
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罗森堡语《荒漠之死》)。
一代人的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的历史。
光阴易逝,十年一梦,或赞同或争议,这些都已无关紧要。
80后诗人如今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岁月的车轮滚滚驶过,他们依然在历史的道路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迹。
我们查阅大量80后诗人诗作,精选了10位较有影响力的诗人诗句,并加以解读。
我们只是出于历史的责任,试图呈现出他(她)们的时代精神特征,或一代人的声音。
2001年崔澍:《2001年西安的秋天》
幻象升起的早晨人们来到大街上/乘坐交通工具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或更远的地方
解读:此诗句让人仿佛亲身伫立在后工业时代一座城市,也更早的折射出了后工业时代的新美学。
崔澍,一位出生在1980年,然而又在2003年早逝的诗人,终年仅23岁。
这颗诗坛璀璨的流星,在他极其短暂的生涯中,发出了令人们长时耀眼的光芒。
他绝对称得上是80后诗歌的先驱。
他的诗歌精神叛逆、尖锐、颠覆传统,常常揭露出当今物欲社会,人性道德伦理的失衡面。
2002年阿斐:《众口铄金》
我的孩子都快出世了/而我昨天还是一个孩子
解读:这是阿斐在2002年写下的《众口铄金》里的诗句,曾在网上流传一时,被称为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和特殊命运的真实写照。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2002年正是网络、经济新浪潮席卷中国社会的高潮之时,前80后们刚刚步入社会,正经历着过去的理想与今天的现实的迎头抗拒,这正是成长的哀叹与无奈。
昨天的孩子,今天的父亲或准父亲。
2003年肖水:《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不得不向你陈述时代的遭遇
解读:肖水,一位典型的新学院派诗人,身(深)居高校,在象牙塔内消磨着下沉又飞翔的青春,或许这也是整个80后一代人的青春。
我们的粮食不多了/我向时间伸出手/我知道,我比粮仓更加饥饿/更加困倦,使你要为我而哭,这体现的不正是这一代人的一种承受苦难使人崇高的价值吗?
2004年丁成:《广场》
我们不知道还能以年轻的名义坚持多久
解读:2004年,80后诗歌运动正在悄悄落幕之时,丁成写下了长诗《上海,上海》、《广场》,无疑为80后诗歌贡献了厚重的文本。
是的,我们不得不承认80后这一代人的青春年华,在与物质的巨大力量抗争之下,还能坚持多久?面对这样豪迈的青春与命运哀叹,我们只有无语。
丁成也不愧为一代人的精神
旗手。
2004年郑小琼:《给予》
黄麻岭,你给我的只有疼痛、泪水,以及一个外乡无法完成的爱情
解读:郑小琼应是新世纪中国诗坛的一个奇迹或现象,她在诗坛内外都赢
得了巨大声誉与尊重,这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女打工者,而更
重要的应是她的诗歌深刻体验了生命与青春的疼痛,真实地告知了当下中国底
层群体的生存真相,她更是勇敢地在东莞·世界工厂发出了血与泪的南方嚎叫,因为她知道更多的80后只是沉默者。
德令哈之于海子,黄麻岭也之所以郑小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