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微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语文《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更加了解中心句,能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
(体现学科性)2.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并能围绕中心句写片段。
(体现创新性)3.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体现教育性)教学重难点:理解中心句的作用并能围绕中心句写片段。
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在三年级下册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松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个片段。
(PPT展示)师: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2.出示句子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一起读3.这句话是这个段落的——?(中心句)这句话就可以概括全段的中心,像这样能概括全段或者全文的意思,全部文字都围绕着这一句话来写,这个句子就叫做中心句。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课题板书)二、学习课文,提炼写作训练点学习第1自然段1. (PPT出示1自然段)快速浏览这个自然段,这句话是围绕着哪个词语来写的吗?学生发言(美丽)(过渡)这样的词语我们把它叫做关键词。
我们谈到的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常常指的是围绕中心句中的关键词来写。
(板书:关键词)学习第1自然段4.师生合作读。
5.第1自然段围绕关键词“美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详细描写?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6. 教师小结:通过第1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围绕“美丽”详细描写了松鼠的四肢、小面孔、小眼睛、毛、大尾巴。
这就叫做抓典型。
(板书:抓典型)小结:为了把中心句写具体,需要抓住相关的典型来介绍。
7.一起学习《小虾》片段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们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地摆动着,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围绕中心写话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围绕中心写话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激发学生对围绕中心写话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介绍围绕中心写话的概念和定义。
2. 强调围绕中心写话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中心和主题。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询问学生对写话的体验和感受。
2. 讲解围绕中心写话的概念和定义。
3. 举例说明围绕中心写话的应用场景。
4. 学生分享对围绕中心写话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章:理解中心思想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明确中心思想在写作中的核心地位。
2. 培养学生提取和表达中心思想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解释中心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教授提取和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来理解中心思想。
1. 讲解中心思想的定义和作用。
2. 示范提取中心思想的方法和步骤。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取和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4.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练习围绕中心写话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中心思想进行写话的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围绕中心写话的基本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围绕中心写话的步骤和技巧。
2. 教授如何运用中心思想来组织文章结构。
3. 引导学生进行围绕中心写话的练习。
教学活动:1. 讲解围绕中心写话的步骤和技巧。
2. 示范如何运用中心思想来组织文章结构。
3. 学生进行围绕中心写话的练习。
4.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
第四章:拓展思维和创造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中心思想进行创新写话的能力。
1. 介绍如何拓展思维和提高创造力。
2. 教授如何运用中心思想来进行创新写话。
3. 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写话的练习。
教学活动:1. 讲解如何拓展思维和提高创造力。
2. 示范如何运用中心思想进行创新写话。
3. 学生进行创新写话的练习。
4. 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教师进行指导。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围绕中心写话的重要性和技巧。
《围绕中心句写》教学设计桂平市垌心乡回龙小学张美钊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自选教材)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什么是中心句”。
学习围绕中心句写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顺序把夏季炎热的特点写出来。
教学重点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把夏季炎热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围绕中心句,按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
教学准备1.范文《冬》和习作要求材料2. Ppt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要上作文课,我的一个朋友特高兴,他的网名叫妙笔生花。
听到这个名字,你们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生:很厉害、奇思妙想、很会写文章……师:今天他托我带给我们班的同学几分礼物,想要吗?生;想二、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师:第一份礼物:是一篇范文《冬》,已经放在你们桌面上了,请大家迅速读一读,想一想: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也就是中心句生:这篇短文是围绕“冬天真冷啊!”这句话写的。
师:再看看,围绕“冬天真冷啊!”写了哪些例子?生1:两个女孩顶着寒风走在大街上。
从头到脚“全副武装”。
头戴羊绒帽,身穿羽绒衣,脚蹬雪地靴,脖子上还绕着厚厚的围巾。
师:板书(行人)生2:一位阿姨站在水果摊旁,戴着耳罩,捧着热水袋,身子瑟瑟发抖,鼻子和手冻得通红。
师:板书(摊贩)生3: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专心上课,时不时响起“啊,阿嚏”的打喷嚏声和嗖地抽鼻涕声。
师:板书(学生)生4:百货商场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里面温暖如春,商品琳琅满目。
而一些顾客似乎不是来买东西的,只是在这里避避风,享受免费的暖气。
师:板书(顾客)师:除了这这些,还有哪些例子?生5:放学后,我回到家中,到处都找不到我心爱的小狗狗。
咦,它躲到哪里去了?哦,原来它正蜷缩在暖烘烘的火炉旁呼呼地睡大觉呢。
就连树木也缠上了一圈圈草绳,活像是穿上一件厚厚的毛衣师:板书(小猫、树木)师:总结写作方法。
作者围绕“冬天真冷啊!”这一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室外到室内),通过人物、动物、植物的为具体例子,把冬天的冷写出来。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1、超市里真热闹。
货架上的商品琳浪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
男女老少都在精心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
看,一位售货员正在认真地为一位老奶奶热情介绍着最新上市的按摩机“你看,这产品……”老奶奶则边听边试着按摩机的功能。
几个小学生在学习用品区里东瞧西望,看见中意的就跑去央求爸爸妈妈买下。
副食品区永远是孩子的天堂。
瞧,一位孩子正对着想买的食品和妈妈撒娇,“不嘛,不嘛,我要买!”而在日用品区,一位年轻的姐姐正坐在柜台试着化妆品,售货员在一旁热心地销售着自己的商品。
2、雨下得真大。
豆大的雨点打在窗前,瓦上,地上,天地顷刻间挂起了一片珠帘。
街上的行人匆匆忙忙往家里赶。
街边的小贩一边收拾着自己的货物,一边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
风、闪电和雷也来凑热闹。
风呼呼地咆哮着,路旁的小树弯着纤细的腰枝,就快要被它刮断了。
闪电在天边跳着舞,雷声大作,“轰,轰!”把摇篮里的宝宝给吓哭了。
雨点毫不留情地把窗户打得噼叭作响,似乎要把它打碎。
屋里的小狗吓得汪汪乱叫,想找个地方把自己藏起来。
雨水汇成了一条小溪,不停地冲刷着柏油路。
3、公园里的花开得真美。
有玫瑰、月季、菊花、三角梅、茉莉……白的似雪,粉的赛霞,红的如火,黄的似金。
瞧,玫瑰那柔嫩的花瓣摇曳在风中,那鲜艳的颜色好像用红黑水涂过一样;看,菊花那稍卷的花瓣好似外国人那金黄的卷发,微风拂过,它的“头发”随风飘摆;茉莉那乳白的花瓣飘在风中,如雪,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4、操场真热闹。
同学们有的打球、有的跳绳、有的跳皮筋、有的在远跳。
看,一位小朋友正和她的小伙伴比赛跳绳,她身轻如燕,绳子在她的手上飞快地甩动着,旁边的同学都为她加油鼓劲:“加油!加油!”瞧,男生们抱着心爱的篮球在操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球赛。
一个男生灵活地躲过对方的阻拦,熟练地把球运到篮下,手一抬,球随着一道优美的弧线应声入网,场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5、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中心句微课教案教案标题:中心句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和作用;2. 学生能够分析和确定给定文本中的中心句;3. 学生能够运用中心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心句的定义和作用;2. 分析和确定给定文本中的中心句。
教学难点:1. 运用中心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段包含中心句的文本;2. 学生准备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心句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学生讨论中心句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详细介绍中心句的定义和作用。
2. 教师提供几个例句,让学生分析和确定其中的中心句。
实践活动:1. 教师分发一段包含中心句的文本给学生,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
2. 学生独立分析和确定文本中的中心句,并将其写在纸上。
3. 学生互相交换纸张,比较自己的答案,并讨论其中的差异和原因。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确定中心句的方法和技巧。
拓展应用:1.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并分析和确定其中的中心句。
2. 学生根据中心句,撰写一篇短文,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结反思: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心句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他们在分析和确定中心句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教学延伸:1. 学生在日常阅读和写作中,积极运用中心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分析和确定中心句活动中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完成拓展应用中的任务,并通过写作展示自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包含中心句的文本;2. 纸和笔。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心句的概念和作用,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将学会分析和确定给定文本中的中心句,并通过实践活动和拓展应用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的引导和评价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心句的分析和运用技巧。
三、从扶到放,练练
(一)请根据后面的内容补出中心句。
有玫瑰、月季、菊花、三角梅、茉莉……白的似雪,粉的赛霞,红的如火,黄的似金。
瞧,玫瑰那柔嫩的花瓣摇曳在风中,那鲜艳的颜色好像用红墨水涂过一样;看,菊花那稍卷的花瓣好似外国人那金黄的卷发,微风拂过,它的“头发”随风飘摆;茉莉那乳白的花瓣飘在风中,如雪,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二)找出与中心句意思不相符合的句子。
中山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
公园里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鱼儿活泼乱跳,惹人驻足观赏。
湖底的水草婀娜多姿,像舞蹈家在翩翩起舞。
一阵微风吹来,镜子似的湖面上便泛起一条条波纹。
“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
”与风景优美这一中心词不相符。
(三)哪些句子符合中心句的意思的,请打勾。
中心句:秋天的果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1. 那如胭脂般的苹果,羞红了脸。
(√) 2. 那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
( )
3. 那一串串紫葡萄,紫得那么晶莹,像一颗颗光亮的宝石。
(√)
4. 那稻谷沉甸甸得笑弯了腰。
( )
5. 那黄澄澄的梨就想一只只葫芦挂在那儿。
(
√)
6. 圆而扁的橘子,在枝头上荡秋千,多么惹人喜爱。
(√)
秋天的果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从苹果、葡萄、梨、橘子这四个方面来描写。
多种形式的练习,环
环相扣,方法渗透其中,这样也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大家好,我本次的微课主题是“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部编版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在教材中发现,四年级在读写方面的语文素养要求,特别是小练笔的设计,尤其关注“关键句”。
从找关键句到用关键句理解课文,再到引导学生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
四年级学生虽对习作并不陌生,但对于“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很多学生的习作过于笼统、概括,不够形象具体。
本次微课设计我旨在达成以下两方面目标1.能围绕中心句选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的方面写。
2.围绕中心句表达时,能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具体。
那么,在习作中怎样才能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呢?1、要明确表达的中心,也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中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中的体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明末清初人魏禧说:“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本丰则末茂。
”意思是写文章必须先确立中心,好像树木一样,它的根深,枝叶也就茂盛了。
比如,写人的话,要明确写这个人的哪些品质或者性格特点;写事呢,要明确这件事是有意义的,还是难忘的;如果是写景的话,要明确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只有明确了中心,才能围绕这个意思去组织语言在段落结构上,我们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这样会使文章条理更加清晰。
2。
其次学会选择典型的材料,与中心无关的话不写。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
我们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那些与中心相关的,最能突出中心的,并且新颖别致的材料。
想一想:如果我们围绕这句话来写,从以下事例选材,哪些句子会偏离文章的中心。
小华病了,她陪小华去医院看病。
叶萍忘了带水彩笔,她把自己的借给叶萍用。
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
一天下午,她走在路上,看见两位农民伯伯吃力地拉着一辆装满蔬菜的板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
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通过朗读,我们不难发现,她对人很有礼貌,见到每位老师都主动问好。
以及她还是全班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这两句话与要表达的的中心无关,所以选择典型的材料对表达中心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同时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及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三、从扶到放,练练
(一)请根据后面的内容补出中心句。
有玫瑰、月季、菊花、三角梅、茉莉……白的似雪,粉的赛霞,红的如火,黄的似金。
瞧,玫瑰那柔嫩的花瓣摇曳在风中,那鲜艳的颜色好像用红墨水涂过一样;看,菊花那稍卷的花瓣好似外国人那金黄的卷发,微风拂过,它的“头发”随风飘摆;茉莉那乳白的花瓣飘在风中,如雪,那幽幽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二)找出与中心句意思不相符合的句子。
中山公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
公园里湖水清澈见底,湖里的鱼儿活泼乱跳,惹人驻足观赏。
湖底的水草婀娜多姿,像舞蹈家在翩翩起舞。
一阵微风吹来,镜子似的湖面上便泛起一条条波纹。
“门口有很多小摊贩在卖东西。
”与风景优美这一中心词不相符。
(三)哪些句子符合中心句的意思的,请打勾。
中心句:秋天的果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1. 那如胭脂般的苹果,羞红了脸。
(√) 2. 那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
( )
3. 那一串串紫葡萄,紫得那么晶莹,像一颗颗光亮的宝石。
(√)
4. 那稻谷沉甸甸得笑弯了腰。
( )
5. 那黄澄澄的梨就想一只只葫芦挂在那儿。
(
√)
6. 圆而扁的橘子,在枝头上荡秋千,多么惹人喜爱。
(√)
秋天的果园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从苹果、葡萄、梨、橘子这四个方面来描写。
多种形式的练习,环
环相扣,方法渗透其中,这样也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