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法作品赏析(拓片排照版)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55
颜真卿的代表作品1、《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残石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2、唐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碑文代表作品。
碑文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用笔时出“蚕头燕尾”,多有篆籀笔意。
《麻姑仙坛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典范之作,是我们学习楷书的优秀范本之一。
3、《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颜真卿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书信手稿。
行草书,传有七纸,约64行古诗。
5、《东方画赞碑》晋夏侯湛撰,颜真卿书,(碑阴)颜真卿撰并书及题额。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是宋代的一件拓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颜真卿的代表作1、传世颜真卿的代表作品 1:《竹山堂联句诗帖》、《告身帖》;行草书有《祭侄文稿》、《刘中使帖》、《湖州帖》等。
2、而且颜真卿一生书写的碑刻极多,流传至今的有《多宝塔碑》,结构端庄精密,秀美多姿;《东方朔画赞碑》,风格清远雄浑;《勤礼碑》,雄迈清整。
他的书法刻帖也很多,历代汇集的中帖一般都会有他的作品,单帖有《争座位帖》《奉使帖》等。
3、颜真卿著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
后人辑其诗文为《颜鲁公文集》15卷。
4、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
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
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
颜真卿楷书代表作是什么1、《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中国历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星文化2017-08-20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今晚21:30分,东方卫视中心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品画》邀请到了学者丁迪蒙,一起聊一聊颜真卿的书法。
丁迪蒙颜真卿像“颜体”开创书法新风颜真卿,中唐时期名臣、杰出的书法大家。
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他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谓之“颜筋柳骨”。
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他的书法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自创“颜体”,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书法精妙,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道劲秀挺、神采飞动。
其《麻姑山仙坛记》史评为“天下第一楷书”,《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五十岁前初步确立“颜体”笔法;中期以篆入楷,形成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晚期颜字更趋完美,行笔雄健有力、朴素丰茂,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颜真卿《多宝塔碑》传世之作著名的“颜书三稿”——《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和《祭伯文稿》是颜真卿中年时行书造诣非常高的作品。
丁迪蒙认为颜真卿在《祭侄文稿》中的涂抹反映出了他当时那种悲愤的情绪,而这种流露是率真的,随心所欲的。
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晚年最出名的作品是《麻姑山仙山坛记》,同时也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
丁迪蒙认为《麻姑山仙坛记》的风格真正代表了颜真卿的书风风格。
他的字宽博且大气,看起来也特别容易。
《麻姑山仙坛记》实际上是颜真卿成熟时期楷书的代表作。
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颜勤礼碑》与《麻姑山仙山坛记》并称为颜真卿楷书的两座高峰。
《颜勤礼碑》里的横竖格外彰显出颜真卿的楷书之美。
作品中颜真卿的字体风格很明显。
一是横比较细,竖比较粗,字会有特别稳重的感觉。
二是他的字属于“蚕头燕尾”,带有了一点篆书的意味。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3000字左右颜真卿(709年-785年),字子明,号颜鲁公,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
他是“颜氏三家”中的第一代,被誉为“颜筋络,为唐初一绝”,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多以楷书为主,具有刚劲有力的风格,被称为“颜勒墨”。
以下将对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进行一一欣赏和解析。
首先,我们欣赏到的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这是颜真卿自唐代开元十八年(730年)创作的书法作品,全文之中,点画相当丰满,气势雄浑,字迹工整,端庄而不失秀美。
他的作品以结构、用笔、意境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祭侄文稿》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厚的艺术享受。
它不仅是颜真卿成熟艺术风格的代表,也是他最具个人艺术风格的一部代表作。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颜真卿的《颜勒墨兰亭序》。
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了纪念王羲之而创作的作品。
全篇书法明快有力,富有雄踞纸面的气势。
作品中的铁灰颜色和外溢的气息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颜勒墨兰亭序》充分展示了颜真卿刚劲有力的特点,具有较大的艺术价值。
它在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发展。
再来欣赏一下颜真卿的《九成宫醴泉铭》。
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大历四年(770年)为了纪念唐太宗李世民而创作的书法作品。
这幅作品是颜真卿晚期创作的,其笔法狂草之中透露出一种凌厉刚劲之感。
作品力求质朴简洁,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浑厚而有力的魅力。
《九成宫醴泉铭》通过对李世民功绩的歌颂,体现了颜真卿崇高的人格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我们欣赏到的是颜真卿的《赵飞燕碑》。
这是颜真卿在唐代大历五年(771年)为了纪念赵飞燕而创作的作品。
这幅作品题材感人,情感丰富。
在作品中,颜真卿充分运用了行草的特点,用尽全身力气去书写,力度犹如山雨欲来,煞有介事。
整个作品散发出浓厚的悲愤之情,令人为之动容。
《赵飞燕碑》被誉为颜真卿晚年创作的杰作,其精美程度以及艺术意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经典碑帖——颜真卿《李玄靖碑》高清全文(附释文)展开全文碑帖简介《李玄靖碑》雄浑壮美,高古苍劲,气势追人,具有篆隶笔意。
用笔平正遒婉,圆健浑厚,笔画疏密得当,规整稳定。
笔力深沉含蓄,结字开张舒展。
正如梁谳《承晋斋积闻录》说的那样:“颜鲁公茅山《李玄靖碑》,古雅清圆,带有篆意,与《元次山碑》相似,乍看去极散极拙,多不匀称,而其实古意可掬,非《画像赞》、《中兴颂》所可及。
”原帖欣赏颜真卿《李玄靖碑》碑文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金紫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先生姓李,氏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以孝敬皇帝,庙讳改焉。
廿一代祖宏,江夏太守,避王莽,徙居晋陵,遂为郡人。
高祖文嶷陈桂阳王国侍郎,曾祖荣,皇朝雷州司马,祖师龛隐居以求其志,徙于江都,父孝威博学古雅,修彭聃之道,与天台司马练师子微为方外之交,尤以笃慎著于州里,考行议,谥曰:正隐先生,母琅琊王氏,贤明有德行,先生孩提,则有殊,诵习坟典,年十八,志求道妙。
遂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初,以清行度为道,过哀口不尝甘旨之味,食唯穬麦而已。
封植膳羞,皆出其手。
号毁骨立,亲族莫不伤之。
开元十七年,从司马,览无遗,综核古今,该诏先生,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岁余,请居茅山,纂修经经法。
频玺书征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谘禀,必先斋沐,他日,请传道法,先生辞以足疾,不任,玄宗知不可强而止,先生尝以茅山灵迹翦焉。
将坠真经秘录,亦多散落,请归修葺,旧居紫阳以宅之,仍赐绢二百疋,法衣两御,制诗及序以饯之,猎食荤血者不得辄入,公私祈祷,咸绝牲牢,先生以六载秋到渥泽,频繁辉映,崖谷初,山中有上清真人、许长史、杨君陶隐居,时遭丧乱,散逸无遗,先生捧诏搜求悉备其迹而进上之先时,元宗将求大法请先生为师,先生竟执谦冲辞疾而退泊。
七载春,元宗又欲受肖洞真经,其年春之二月中官贤玺书云,其月十八日,克受经诰。
是日于大同殿洁修其事遂,遥礼先生为元师井赐衣一袭以伸师资之礼。
【经典碑帖】颜真卿《颜勤礼碑》高清图《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残石175×90×22厘米。
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
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
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
《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
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
元明时被埋入土中,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
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
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
其后“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
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碑文: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曾孙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君讳勤礼,字敬,琅邪临沂人。
高祖讳见远,齐御史中丞,梁武帝受禅,不食数日,一恸而绝,事见《梁》、《齐》、《周书》。
名帖赏析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版)均附译文(建议收藏)颜体《多宝塔碑》颜真卿《多宝塔碑》全称为《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是唐天宝十一年(752年)由当时的文人岑勋撰文、书法家徐浩题额、书法家颜真卿书丹、碑刻家史华刻石而成,是楷书书法作品。
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此碑共三十四行,满行六十六字,内容主要记载了西京龙兴寺禅师楚金创建多宝塔之原委及修建经过。
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
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锋,转折多顿笔。
结体严谨道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又碑版精良,存字较多,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多宝塔碑》完整高清版如下。
颜真卿《多宝塔碑》高清原帖高清图加载较慢,请耐心等候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1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
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
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
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
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
诞弥厥月,炳然殊相。
岐嶷绝于荤茹,龆龀不为童游。
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
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
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
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也。
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
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
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
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
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
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颜真卿是中唐时期的书法创新的代表性人物,“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其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其行书有着遒劲郁勃风格,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一、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亦称《论坐帖》、《与郭仆射书》,行草书。
此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精品。
通观全篇书法,一气贯之,字字相属,虎虎有生气。
此稿系颜真卿因不满权奸的骄横跋扈而奋笔直书的作品,故通篇气势充沛,劲挺豁达、刚烈之气跃然纸上。
忠义之气充之于心、赋之于文、形之于书,全篇理正、词严、文厉、书愤,洋洋千文,如长水蹈海,无可阻挡,遂使历代书家无不为之服膺倾倒。
迄今一千余年,读之莫不令人肃然起敬。
《争坐位帖》是一篇草稿,写得满纸郁勃之气横溢,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以此帖与《兰亭序》合称“双壁”。
《争坐位帖》因是手稿,其书法随意自如,挥洒有度,更为历代书家所重,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并称行书“双璧”。
颜书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以后很多名家,都从颜真卿变法中汲取经验获得成功的。
冯班在《钝吟书要》中称“宋人行书,多出颜鲁公”,当时颜书流传之广,摹习之众,可见一斑,我国辑录颜书最早最完善的《忠义堂帖》出现在宋代,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
颜真卿书法作品欣赏【争坐位帖】1《争坐位帖》是颜真卿56岁时于唐广德二年(764)十一月十四日写给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义的信函。
郭英义为了献媚宦官鱼朝恩,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两次把鱼朝恩排于尚书之前,抬高宦官的座次。
为此颜真卿出于对朝廷纪纲的维护、对功臣秉义的佑护、对奸佞骄横的摧折书写此稿,字里行间横溢着粲然忠义之气,显示了颜真卿刚强耿直、朴实敦厚的性格。
颜真卿的字宛如其人,自始至终均用正锋,因此所谓颜法的定型化笔法其艺术价值较少,但此笔法却能充分发挥男性的沉着,刚毅。
【学颜】颜真卿的全部楷书,在这里让你一次看个够!弘扬鲁公文化传承颜体书法在颜真卿的老家——西安,开启了一场名为“丰碑-颜真卿名碑拓片特展”,展出了颜真卿碑石拓片二十四件组,其中不乏日本展览被遗漏的两大碑拓藏品《宋璟碑》和《殷夫人碑》。
这场展览基本上把颜真卿现存的名碑拓片都展了。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欣赏,我们将这24件名碑拓片高清图片一一刊登,敬请各位颜粉欣赏!敬请欣赏:0133岁书《王琳墓志》初拓镜心这是此次展览中颜真卿最年轻的作品,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书,2003秋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
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边长90厘米。
32行,行32字。
陈根远老师介绍说是王琳是唐代的润州刺史徐峤的太太,徐是颜真卿的远房表兄,他比颜真卿大很多,当时就是正省级干部,而且是著名的文人。
许太太去世了,他非常难过,特别请了自己的远房弟弟33岁的颜真卿给自己的太太写了墓志铭。
0241岁书《郭虚已墓志》初拓镜心上世纪末出土的《郭虚已墓志》,是颜真卿为他的老领导郭虚已写的墓志,郭虚已的官做到工部尚书,大家知道唐有三省六部,所以工部尚书是一个较大的官衔,郭请颜真卿为他写墓志。
这是颜真卿41岁所写,已经展现出了他的才华。
这个时候他的书法特点还在形成期,但是已经有接近《多宝塔感应碑》的风范。
此碑书写于唐天宝八年(749年)书。
墓志长104.8厘米,宽106厘米。
0344岁书《多宝塔碑》清拓立轴此拓本就是大名鼎鼎的《多宝塔感应碑》,是当时长安一个寺院高僧邀请颜真卿来写的。
原碑最早立在西郊的西安西站。
碑的撰文人是岑勋,大家不一定熟悉岑勋,但是他有个兄弟大家一定知道,叫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那个作者。
这时,颜真卿是武部员外郎,今天的话讲就是国防部下面的副局级干部。
这个碑有一个隶书的额,篆额者是比颜真卿大6岁的徐浩,也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他写的《不空和尚碑》是中国书法史上另外一个杰出的作品。
当然我们最终看重的是颜真卿的所写的碑文了,当时他44岁,已经展现出雄健之气。
颜真卿多宝塔碑赏析王禹博 021410726颜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多宝塔碑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多宝塔碑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多宝塔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多宝塔碑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唐玄宗时佛教发展达于极盛,。
盛唐颜真卿《多宝塔碑》佛教楷书是唐代佛书的冠上明珠。
多宝塔碑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四十四岁时写的。
碑文结体严密,严整庄重,挺健雄伟,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
《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
”此碑现仍藏于西安碑林。
颜真卿精力弥漫,酷爱书碑,一己之手,就可以建构巍巍碑林。
他的书迹作品众多,传世之碑刻与作品有数十种。
宋代欧阳修说:“唐人笔迹见于今者,惟公为最多。
”(《集古录》)他的书迹作品众多,据说流传下来的有130多种。
《多宝塔碑》现存有不同的拓本。
1996年,朵云轩拍卖一册《多宝塔感应碑》,旧拓经折装,估价1200~2000元。
有人认为,颜真卿的书艺可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五十岁以前立坚实骨体,求雄媚书风。
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自己的“颜体”面目。
天宝十一年书有《多宝塔碑》和《郭虚己碑》等。
天宝十三年又有传世名作《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碑阴记》等。
这一阶段,颜真卿追求“雄”中有“媚”的境界:“点画皆有筋骨”,“点画净媚”,“其劲险之状,明利媚好”。
颜真卿主要书法作品
摘要:
一、颜真卿简介
二、颜真卿的书法风格
三、颜真卿主要书法作品
1.多宝塔感应碑
2.麻姑仙坛记
3.东方朔画像碑
4.颜勤礼碑
5.颜氏家庙碑
6.祭侄季明文稿
四、颜真卿的书法影响
正文:
颜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著名书法家。
他创立了雄浑厚重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颜真卿的书法风格独特,注重笔力,笔画厚实,结构端庄。
他的楷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作品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等。
《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书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碑文记述了唐太宗为怀念母亲而修建多宝塔的经过。
颜真卿的楷书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笔画丰腴,气势雄伟。
《麻姑仙坛记》是颜真卿的另一部代表作,书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碑文记述了麻姑仙坛的传说,以及唐代道士张果在此修炼成仙的故事。
这部作品笔画厚重,结体紧密,气度恢宏。
此外,颜真卿的书法作品还包括《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
《东方朔画像碑》是颜真卿为赞美东方朔的才智而作,碑文书法流畅,笔画轻盈;《颜勤礼碑》和《颜氏家庙碑》则是颜真卿为其先祖颜勤礼和颜氏家庙所立,书法端庄秀美,气势磅礴。
颜真卿的书法影响极为深远。
他的颜体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被尊奉为“楷书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