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单元测试题(有答案)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 1,小文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游艇 B,湖岸 C,湖水 D,岸边的树 2,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3,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时,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 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6,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匀速行驶中的客车突然刹车,乘客向前倾,这是由于惯性引起的;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7,如图所示,M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两边用细线通过滑轮与吊盘相连。
若在左盘中放重为G 的砝码、右盘中放重为2G的砝码时,物体M恰好以速度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右盘中砝码不变,物体M在水平桌面上以速度2υ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则左盘中砝码重应为(吊盘重不计,绳子与滑轮摩擦不计)() A,3G; B,2G; C,G; D,4G 8,载重气球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受到1000N的浮力。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从诗句分析可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行船。
2. A 解析:选项A,超速或超载时,若遇到紧急情况,由于惯性,汽车不容易刹住车,易造成交通事故,符合题意;选项B,车辆超载时,地面所受的压力和压强会随之增加,从而加快路面的损坏,与惯性无关,不合题意;C、D中的现象都和惯性没有联系。
3.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结论,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概括出来的。
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物体总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力,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
4. D 解析: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那么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进行测量。
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5. D 解析:字典处于静止状态,属于平衡状态,字典此时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那么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6. 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探测器在外力消失之前是运动的,那么在外力消失之后,由于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只能沿直线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7. D 解析:选项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
选项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是因为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有质量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踢出去的足球和短跑运动员都有惯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8. C 解析:设小宇的百米成绩为t,知道小宇每次都比小丽提前15 m到达终点,则小宇在时间t内跑100 m、小丽跑85 m,可求出二人的速度;若让小宇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15 m,小丽仍在原起点处与小宇同时起跑,因速度不变,可分别求出二人所用时间,然后即可得出答案。
9. D 解析:施力和受力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一个受力物体,究竟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还是受力物体,一般来说,由研究对象来决定。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D、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2、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旁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3、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内的速度是()A、40m/sB、20 m/sC、10 m/sD、5 m/s4、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D、以江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5、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6、寓言<<龟兔赛跑>>中说,兔子在和乌龟赛跑的过程中,因为骄傲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在整场比赛过程中()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7、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B、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当它由运动变为静止时才有惯性C、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三要素相同,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D、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站在车上的人在水平方向一定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接由猜想得到的B、直接由日常经验得到的C、直接由实验得到的D、通过分析事实、概括、推理得出的9、起重机吊着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F的关系为()A、货物匀速上升时,F>GB、货物匀速下降时F<GC、只有当货物静止时F=GD、上述三种情况,都应为F=G10、下列用于防止因惯性造成事故的交通规则是()A、车辆靠右行驶B、桥梁设有限重标志牌C、红灯停,绿灯行D、严禁超速超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空中加油机在空中给飞机加油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此时两者彼此处于相对状态。
初三物理运动和力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小明从滑梯上匀速下滑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赛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
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4.某同学用正常速度匀速步行30m,需40s的时间,若以正常的速度用6分30秒的时间沿操场跑道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A.400mB.300mC.200mD.150m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明显形变的是()6.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
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7.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
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8.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这句诗似乎是为今天的太阳帆吟诵的。
现代科学发现,光对被照射物体确实具有力的作用,科学家正力图用这一原理制造“太阳帆”,用它为太空飞船提供动力,以实现星际旅行。
吹动太阳帆的“风”,不再是吹动普通风帆的气流,而是太阳光形成的“光子流”。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试题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试题第1二章锻炼和力量测试题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一.中学生的体长约为160 ______;;物理教科书是3 ___;;一场足球赛大约是赛后90分钟;100米赛跑的世界纪录是9.8米___2.一个物体以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100m,则需________s;此物体在第5s时的速度是________km/h.3.“水涨船高”中的“船高”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船是________.4.学生想测量自己走路时的平均速度。
他可以使用平均速度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看到图中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到达北京,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时间需要________min.40北京30公里6在风景区,有两艘漂流船A和B顺流而下。
以a船为参考,B船是,如果B船想赶上a船,那么乙船上的人必须用力向________划水,由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水反作用力推乙船,使乙船加速前进,此时若以乙船为参照物,则甲船向________运动(填“前”“后”).7.如果一名学生在100米赛道上以6米/秒的速度跑48米,然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完剩下的距离,他完成整个课程所需的时间是多少?在这段时间内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8.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有时我们可以近似测得雷电发生地距自家有多远.在测量中,因为________速度太快,我们可忽略它的________,当我们看到闪电后立即开始用________计时,当听到雷声时记录此时的具体时间,两次的时间差就是雷声传播的时间,再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利用公式________,可算出雷电发生距我们有多远.10.100米比赛的计时员应该看到发令枪出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时员将计算运动员的得分(填写“增加”和“减少”),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应为。
《运动和力》单元过关测试题一、选择题,共35分。
(下列各题中1—10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11—15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2.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 B.桥 C.人 D.地面4.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5.如图所示弹簧秤及细绳重力不计,砝码G重100N,静止时弹簧秤示数为()A.200N B.100N C.0N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 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汽车速度太慢 B.汽车转弯C.汽车突然启动 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碰撞7、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 m/s B、9 m/s C、10 m/s D、11 m/s 8.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小明从滑梯上匀速下滑B.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C.赛车在弯道上匀速转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9.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明显形变的是()10.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的一面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D.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11用脚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12.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速度较大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大C.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速度越大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13.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受力物体通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可能有力的作用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5、下列对汽车行驶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汽车就难以停下B、刹车后,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因而汽车的速度逐渐减少C、只要后面汽车的行驶速度小于前面的汽车,就无需对行车间距加以限制D、汽车行驶速度、车距、路面情况等均是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二、填空题(24分)1.根据图示,写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厘米,它准确到_____。
第12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总分:一、填空题。
(每空3分,共36分)1、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
2、有一句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支朵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的。
3、10km/h=___________m/s4、某人用一刻度尺三次测量一木板长度分别为14.50dm、14.51dm和14.52dm.则该木板的长度为______dm。
5、一位同学测量时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6、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7、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8、汽车在1500N牵引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向东做匀速运动,汽车受摩擦力为______N,方向向_______。
9、烧锅炉时工人用铲子送煤,当铲子停在炉前,煤由于_______继续运动而进入炉内.10、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绳子突然断了,小车将做_____ 运动。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行驶,一个人在人行道上也向东行走,如以汽车为参照物,这个人的运动状态是()。
A、向东运动;B、向西运动;C、处于静止;D、不能确定。
1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A、80m/sB、10 m/sC、5 m/sD、无法判断13、"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A.一个人的身高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14、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原因的是( )A.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B.房间里的家具,没人搬动总留在原处;C.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D.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里的乘客,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倾.15、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班别;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0.96 nm=0.96×10-3μm=9.6×10-4μm B.9.6 cm=9.6÷100=0.096 m C.9.6 cm=9.6 cm×10 mm=96 mm D.96 cm=9.6 cm×10=96 mm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物体的惯性为零B.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的性质C.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对司机或乘客的伤害D.惯性都是有害的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赶月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C.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0.5dm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5、下列哪种现象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突然开动的汽车B、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C、降落的飞机D、射出的子弹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00cm,分度值0.5mm8、关于力与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改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A. 9米/秒B. 12米/秒C. 4.5米/秒D. 无法确定10、我们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一: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方法二: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方法三:比较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A 卷)一、选择题侮题3分,共24分)1. 在站台前停有甲、乙两列火车。
当甲车开动后,甲车上的乘客觉得乙车正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这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车站B.地面C.甲车D.乙车2. 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 : 3,所用时间之比为2 : 1,则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 1 : 3B. 3 : 4C. 4 : 3D. 3 : 13. 一个物体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C 做由慢到快的变速直线运动。
测得它通过AB 段所用的 时间为0.5s, A 、B 两点相距3叽 此物体在从A 点到C 点这段路程上平均速度一定( )A.小于6m/sB.等于6m/sC.大于6m/sD.无法判断4. 交通法规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A.车速太大 B.车速太小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5. 一个小球以0. 5m/s 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A.小球在水平方向受1N 的拉力B.小球在水平方向受2N 的推力C.小球在水平方向不需熒力D.小球在水平方向一定熒力6. 下列现象中,受力而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A. 被拉长的弹簧C.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车B. 正在空中运动的足球D.被起重机吊起静止在空中的楼板7. iS = 300N,用= 900N 。
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 300N二、填空题(毎空2分,共38分)9.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_________ ,用速度来表示物体 ____________ 。
10. 某人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0.5 min 他通过150m 的路程,车速是 _______________ m/s;他 以此速度通过3. 6 km 的路程需用 ___________ h,合 _________ min 。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____的.2.在平静的湖面上行驶的游船上坐着的乘客,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 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m.4.用钢丝绳系上一个质量是50kg的物体,当钢丝绳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_N,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_____N.5.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6.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 内通过的,写成公式是:。
108km/h=___ _m/s 5 m/s=_ ___km/h7.小明用手拍了一下小红,小明、小红都感到疼,这说明___ ___,使小明感觉疼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8.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这几个力就彼此平衡。
9.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并且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0.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
1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改变物体。
12.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得的四次结果如下:5.45cm、5.44cm、5.45cm、5.43cm,则这个物体的长度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3.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n内的路程都是300 m,在这3 min内做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B.变速直线运动C.变速运动D.无法确定14.坐在逆水航行的轮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A.河岸上的树B.船舱C.迎面驶来的船D.河水15.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 mB.170 mC.200 mD.230 m16.人在火车车厢里立定跳远,在下列情况中,如果人用力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静止的火车里向前跳,跳得较远B.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向车行进的方向跳,跳得较远C.在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里,向车行进的反方向跳,跳得较远D.在以上三种情况里人跳的距离均相同17.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18.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外力F 的作用下,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撤去,则物体 ( )A .立即停止B .继续以5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D .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19.如下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的是 ( )20.磁铁靠近铁钉的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磁铁吸铁钉的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铁钉。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 长度的测量是基本的测量,种原理制造的测量仪器。
2. 如图1物体的长度是 cm 。
3.______为参照物的,的.
4. 一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质量为70kg 时运动员(包括伞)受到的阻力为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 个物体在前10 s 内的速度是____m/s.
6.火车的速度是54 km/h ,子弹的飞行速度为100 m/s ,那么______的速度大.
7.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8. 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课桌的高度是0.8 ; 新铅笔的长度是18 ; 火车的行驶速度是100 ; 普通人走路的速度是1 。
一瓶可乐的容积355
9.人推车时,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车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若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物体是 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
10.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若运动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它将做 运动。
11. 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二号线全长26.4km ,设计最高速度80km/h,平均速度35km/h 。
若列车以平均速度运行全程,所需要时间为 。
列车在进出站过程中,其运动状态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12.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50个周期,所用时间是40 s ,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______s.
二、选择题
13.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
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
C.不能测量
15 N 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 C.20 N D.15 N A.石块继续运动是受到向前的冲力作用 B.石块继续运动是受到惯性作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8.当汽车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生倾倒,在这两种情况中
A.前者有惯性,后者没有惯性
B.后者有惯性,前者没有惯性
C.两者都有惯性
D.两者都没有惯性
19.坐在车内的乘客发觉,原来静止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小球突然向车头方向运动,这说明
A.车速越来越大
B.车速越来越小
C.车速不变
D.与车速的变化无关
20.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 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21.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飞龙7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速度达500 m/s ,其射程超过32 km ,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超音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15 km 处的来犯舰,则敌舰最多只有
A.64 s 防御准备时间
B.30 s 防御准备时间
C.34 s 防御准备时间
D.94 s 防御准备时间 22用脚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它不受力 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 2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D.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 四、作图与实验题
24.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11—10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物体的长度是
______.
25.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用6 N 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 N 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11—11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26、赤峰是“巴林石”之乡。
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2乙所示,质量为 g 。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22丙所示,体积为 cm3。
则巴林石的密度是 kg /m3 .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向上跳起的乘客会落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五、计算
28.重8×104N 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卡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大?
29.已知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如图11—12所示的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 、B 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图2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