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5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语文:《曼谷的小象》课堂实录(教学方案)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语文:《曼谷的小象》课堂实录(教学方案)【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
先写一个……(生接:日)日下面是个……(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
但是,什么叫首都呢?生: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领导人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领导人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美国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美国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生:国家领导人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领导人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
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
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
窦桂梅《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5篇范文)第一篇:窦桂梅《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窦桂梅《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册学生: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二班地点: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礼堂说明:丰满区教师培训观摩课师: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生:北京。
师:泰国的首都在哪?生:曼谷。
师:对了,曼谷(板书)。
此时的东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今天早上七点左右,新闻联播说到我们东北今天的‘零下十一摄氏度,又说到泰国曼谷的气温,高达零上34摄氏度,可以说,它现在是全世界最暖和的一个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曼谷去游一游。
生:行。
师: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坐好汽车。
那的路和咱们这的可不一样,咱们这儿那么平坦,那儿的路要是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撞个大包(众笑)。
现在坐好了吗?生:坐好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已经进入角色)师:快往外望一望,把你看到的泰国曼谷的景色,给大家讲一讲。
(用眼神提示学生读课文)“在曼谷近郊——”生:“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泰国曼谷的近郊景色怎么样呀?生:美。
师:是很美,具体说说怎么美?生:有紫色的野花。
生:绿油油的禾田。
生:海边。
师:同学们往这儿看,这是什么地方呀?(画图)生:禾田。
师:老师这儿的禾田和曼谷的禾田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你们看到的泰国曼谷近郊的禾田什么样?说一说。
生:我看到的泰国曼谷的禾田是绿油油的。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吧,同学们,绿油油的禾田,这是不是绿油油呀?生:不是。
师:这绿油油的禾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们说,老师来画,停不停呀?生:不停。
师:看来这“绿油油”指的不是一小块,是一大片绿,同学们感悟的真好。
生:停。
师:真是绿油油,我还不满意,注意看绿油油的“油”,三点水的油,这草光是一大片长得像,还得怎么样?生:还有亮光,阳光一照放着光泽。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这绿油油的禾田,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生:绿油油。
语文课文《曼谷的小象》的教学实录语文课文《曼谷的小象》的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是指围绕本课课堂教学实际展开的主要场景记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语文课文《曼谷的小象》的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一、导语:从今天开始,我要给两个班的同学上课。
印象中我始终觉得咱班的同学表现最好。
今天我要真正地见识一下,看看到底哪个班的同学表现好?同学们有没有决心赛过一班?(有!因一班的老师告假。
校长命令我从今天开始上两个班的语文课,于是,脑子一转,便有了这样的开头)同学们的情绪真高!那就展示一下咱们的才能吧。
上课!二、共同学习师:昨天晚上,我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自由朗读课文)生:这篇课文写了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上来和把汽车冲洗干净。
师:是小象主动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吗?生:不是,是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把时间和地点再加上就更好了。
生:这篇课文写了一天早晨,在曼谷近郊的公路上,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师:你们读了一遍课文就把文章理解的这么好!看来同学们昨天晚上真是下功夫预习了,所以,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坚持。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这篇课文都写了小象的哪些特点?(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生:有的说“聪明”,有的说“乖巧”。
师:聪明什么意思?生:脑子机灵,转得快。
师:说得真好!“乖巧”是什么意思呢?生:听话、机灵,善解人意,讨人喜欢(课前预习中查来的意思)。
师:那“乖巧”包括“聪明”的意思吗?生:包括。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文章中描写小象“乖巧”的语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请同学们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争取把这方面的意思画全。
生: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
师:孩子,你读的真好,把“掀”和“撬”的动作都读出来了。
一、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及反思29曼谷的小象_人教版二、导语:师:从今天开始,我要给两个班的同学上课。
印象中我始终觉得咱班的同学表现最好。
今天我要真正地见识一下,看看到底哪个班的同学表现好?同学们有没有决心赛过一班?(有!因一班的老师告假。
校长命令我从今天开始上两个班的语文课,于是,脑子一转,便有了这样的开头)同学们的情绪真高!那就展示一下咱们的才能吧。
上课!二、共同学习1、昨天晚上,我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自由朗读课文)生:这篇课文写了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上来和把汽车冲洗干净。
师:是小象主动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吗?生:不是,是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如果把时间和地点再加上就更好了。
生:这篇课文写了一天早晨,在曼谷近郊的公路上,阿玲指挥小象帮助司机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并冲洗干净的事。
师:你们读了一遍课文就把文章理解的这么好!看来同学们昨天晚上真是下功夫预习了,所以,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坚持。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画:这篇课文都写了小象的哪些特点?(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生:有的说“聪明”,有的说“乖巧”。
师:聪明什么意思?生:脑子机灵,转得快。
师:说得真好!“乖巧”是什么意思呢?生:听话、机灵,善解人意,讨人喜欢(课前预习中查来的意思)。
师:那“乖巧”包括“聪明”的意思吗?生:包括。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文章中描写小象“乖巧”的语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
)请同学们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争取把这方面的意思画全。
生:聪明的小象走到坑边...很快就把汽车从泥坑中拉出来。
师:孩子,你读的真好,把“掀”和“撬”的动作都读出来了。
能给同学们做做这两个动作吗?(同学做动作)她理解的很好,请同学们做做这两个动作,像她一样一起感情朗读这段话。
曼谷的小象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阿玲很美,他读了阿玲的穿着打扮和她的笑容。
大家打开书,再看看这一段。
这一段他读了,读得还不够太美。
你们再把这段练习一下,看能不能比他读得还美。
(学生各自练习)师:大家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至“整齐的牙齿”)师:嗯,挺美,你们是不是觉得读一个妇女,就应该温柔一点?生:是。
师:所以就太温柔了,再响亮一点,开始。
(学生一起重读,教师时而指导)师:阿玲就这么美吗?就外表美吗?还有别的地方没有?生:她的心灵美。
师:读一读我听听怎么美。
生:(读)“阿玲绕着汽车……泥坑的轮子。
”(其间,教师纠正了一个读错的字,并解释了读错的原因)师:他读得比较吃力,谁能读好?(指一位学生起立)谁想当阿玲?(众笑)好,你来,阿玲来,到台前来。
我当小象,(众大笑)啊!和这位阿玲站在一块儿,我不像小象,倒像只大象。
(笑声)不管像不像,我还是小象。
这是我的长鼻子,(指右臂)这是我的大耳朵,(顺手拿了一本课本,放在脸旁)你(指站起来的学生)来读课文,你(阿玲)做动作。
她读一个动作,你做一个动作。
读得慢一点,留给阿玲做动作的时间。
啊,还缺一辆汽车,就用它代替吧!(搬了一个坐凳放在台边)好,开始。
(学生慢读,阿玲表演,笑声不断)师:阿玲一共做了五个动作:走一圈、沉思片刻、拍小象的鼻子、贴耳朵、用手指轮子。
你觉得哪个动作最能表现她心灵美呢?生:我觉得“沉思片刻”最美。
师:沉思片刻最能表现阿玲心灵美。
为什么?生:她在想,想办法,怎么往出拉车。
师:说得对,还有吗?生:我认为阿玲绕着汽车走一圈最说明她内心很美。
她走一圈是想看一看汽车出了什么问题,(师插话:要调查研究一番,对吗?)对,调查清楚了,才好想办法解决。
所以“走一圈”最重要。
师:啊,又变成“最重要”了,说得过去。
生:阿玲拍小象的鼻子说明她办法想出来了,她让小象用鼻子去拉车。
师:我想知道这个动作能不能表现阿玲的内心美。
生:能。
她想办法帮助别人拉车,肯帮助别人,很善良,就是心灵美。
《曼谷的小象》课堂实录学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老师:好的,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学生:我想了解一下曼谷的小象。
老师:很好!小象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可爱的动物。
他们在曼谷很常见。
学生:曼谷为什么有这么多小象?老师:曼谷是泰国的首都,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因为小象是泰国的国宝,它们在曼谷的街道和旅游景点中随处可见。
学生:我在电视节目上看到曼谷的小象能够画画,这是真的吗?老师:是的,曼谷的小象非常聪明和有才华。
许多小象在曼谷的动物园接受训练,可以完成各种惊人的技艺,例如画画、弹钢琴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前去观赏。
学生:那么曼谷的小象的生活条件如何呢?老师:曼谷的小象的生活条件有时候确实不尽如人意。
他们经常被用作旅游表演的一部分,可能需要长时间站立,而且环境条件不一定适合它们。
这引起了一些保护小象权益的声音。
学生:那么我们能够为小象做些什么吗?老师:当然可以!你可以选择支持慈善机构,例如泰国国家象学会,他们致力于保护和照顾这些小象。
此外,你还可以通过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小象的困境,提高大家对他们的关注。
学生:谢谢您的回答,老师。
我会为小象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师:不客气!小象是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所有人都应该为他们的保护共同努力。
保护动物也是保护我们的环境!学生:老师,我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您。
老师:当然,请随时提问。
学生:听说曼谷有一个特别的庙宇,叫做“象寺”,他们会照料流浪的小象,是真的吗?老师:是的,你说的没错。
在曼谷有一座名为“象寺”的寺庙,它提供庇护所给流浪的小象。
这个庙宇的僧侣们照顾这些小象,确保它们得到良好的食物和医疗照顾。
学生:这听起来很棒!我希望有机会去看看那里的小象。
老师:确实,如果你有机会去泰国,不妨安排一次参观“象寺”的行程。
除了可以近距离欣赏小象,你还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事情。
学生:那么,为什么小象这么受欢迎呢?老师:小象在泰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被视为好运和财富的象征,同时还被视为国家的象征。
《曼谷的小象》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泰国曼谷的风土人情,拓宽国际视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法,深入了解课文背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泰国曼谷的风土人情,拓宽国际视野。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查阅字典,学习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课文的感受和收获。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交流,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理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曼谷的风景画。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
(2)写一篇关于曼谷的小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和绘制曼谷风景画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4【第二课时】第二部分师:还有美吗?小象出现的时候生:(读)橘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阵悦耳的铜铃声。
师:什么美?生:雾美。
师:怎么还是雾?生:铜铃声美。
师:铜铃声美。
怎么美我还不知道呢,一起来读,哪儿美,通过读来告诉我,让我理解,这个铃声哪儿美?开始。
(学生齐读这句)师:我一下就明白了,因为这个铃声怎么样啊?师:什么叫悦耳?生;就是听了不是很剌耳的声音。
生:就是好听。
师:对,声音悠扬,优美、很好听。
课文上说飘来悦耳的铜铃声。
如果这样说:从战场上飘来手榴弹的爆炸声。
远处飘来火车的隆隆声。
行吗?生:不行,那些声音太大了,震耳朵,不悦耳,不能说飘,说传过来还行。
师:我再说:晚上我正在看书,从窗外飘来叮叮咚咚的钢琴声。
行吗?(生答行)是这样。
那我再问,刚才说的是什么美?生:铃声美。
师:如果说铜铃美行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因为铜铃美是代表它的样子,铃声美是代表它的声音。
师:要说铜铃美,那是它的样子,铃声美是悦耳的声音。
他回答得很好,我们给他一个鼓励。
让他在黑板上写下来,到前面来,应该写什么?生:铃声美。
师:对,写到黑板上,(学生板书:铃声美)大家拿起书,一起读一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师:我们通过读书,寻找美、发现美、而且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欣赏了美。
大家看黑板,同学们找到了禾田美、草地美、晨雾美、阿玲美、小象美和铃声美。
那么总起来可以说是什么美呢?(学生议论,但无人举手)师:你可以这样想,如果你就处在这个故事所描述的情景中,你觉得怎么样?生:很舒服。
生:心中很高兴。
师: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生:愿意。
师:这样的生活美不美?生:很美。
师:那么归结一句话,所有这一切,表现了什么是美好的?生:生活。
师:对,生活是美好的。
(板书生活美)可是,我又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和你们商量吗?生:可以。
师:那就是:道路高低不平、泥泞不堪、汽车陷进泥坑、溅满污泥,弄得人们那么烦心。
这样的生活也美吗?生:不美。
曼谷的小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曼谷的小象》,了解泰国曼谷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故事中的画面,体验阅读的乐趣。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曼谷的小象》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展现的曼谷风情。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曼谷生活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对泰国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图片展示:展示曼谷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泰国风情。
(2)问题导入:你们知道曼谷有什么特色吗?作者为什么喜欢曼谷的小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曼谷的小象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讲解曼谷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感受泰国的独特魅力。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曼谷小象片段,并说明理由。
(2)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交流感悟。
5. 课堂小结:(2)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关爱动物,珍惜友谊。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让学生绘制一幅曼谷风土人情的画,展示自己对曼谷的了解。
2. 写一篇关于曼谷小象的感悟作文,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综合素养: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成果,综合评价学生在关爱动物、尊重文化等方面的素养。
六、探索曼谷的文化遗产1. 教学目标:了解曼谷的文化遗产,如大皇宫、玉佛寺等。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曼谷的小象》【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师:大家告诉我,今天我们讲什么课文?生:《曼谷的小象》。
师:谁想上台露一手?(一学生举手)好,你来,请你把课题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他那个“曼”字怎么写。
先写一个… …(生接:日)日下面是个… …(生接“四”)最下面是什么字?(生接:“又”字)“曼谷”是什么意思?生:曼谷是泰国的首都。
师:对,从这儿坐火车到上海,然后坐轮船一直往南走,进入南海,绕过越南往北拐,一进泰国湾,就快到曼谷了。
但是,什么叫首都呢?生:国家住的地方就叫首都。
师:国家住的地方,不一定吧?我们国家住在中南海,中南海是我国的首都吗?总统住在白宫,白宫就是的首都了?俄罗斯总统住在克里姆林宫,克里姆林宫就是俄罗斯的首都吗?究竟什么是首都?生:国家办公的地方。
师:还不太确切,应该说国家最高政府所在的城市,国家办公的那座城市叫首都。
其实“首都”这两个字中,有一个字就是城市的意思,知道是哪个字吗?生:“都”字。
师:对,用“都”字组个词,表示城市的意思。
生:都市。
师:对。
生:成都。
师:也能说得过去,可以理解为“成功之都”嘛!生:首都。
师:当然对了,国家的第一城市,首要城市嘛!生:都城。
师:可以,就是首都。
过去也叫国都、京城,有时还可以叫京都。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生:曼谷。
师:再说一遍,曼谷是泰国的什么城市?生:泰国的首都。
师:我们讲的是曼谷的什么?生:小象。
师:(指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学生)她写字写得好不好?生:不太好。
师:太苛刻了,我就觉得她写得不错。
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曼谷的小象”。
师:你们只是把这五个字读出来了,我从你们读的声音中没有听出来对这个小象的喜爱。
能不能让我在你们的语言中听出来你们对这个小象的喜爱?生:能。
师:谁来读一下?(一学生读课题)师:好不好?生:好。
师:谁能比他读得还好?(一学生重读)师:这次读得不好,再读一次。
(学生重读)师:这次好。
窦桂梅《曼谷的小象》教学实录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册学生: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二班地点: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礼堂说明:丰满区教师培训观摩课师: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生:北京。
师:泰国的首都在哪?生:曼谷。
师:对了,曼谷(板书)。
此时的东北,北国风光,万里雪飘。
今天早上七点左右,新闻联播说到我们东北今天的‘零下十一摄氏度,又说到泰国曼谷的气温,高达零上34摄氏度,可以说,它现在是全世界最暖和的一个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曼谷去游一游。
生:行。
师: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坐好汽车。
那的路和咱们这的可不一样,咱们这儿那么平坦,那儿的路要是一不小心脑袋就会撞个大包(众笑)。
现在坐好了吗?生:坐好了!(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已经进入角色)师:快往外望一望,把你看到的泰国曼谷的景色,给大家讲一讲。
(用眼神提示学生读课文)“在曼谷近郊——”生:“在曼谷近郊绿油油的禾田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一直延伸到海边。
”师:用自己的话说说,泰国曼谷的近郊景色怎么样呀?生:美。
师:是很美,具体说说怎么美?生:有紫色的野花。
生:绿油油的禾田。
生:海边。
师:同学们往这儿看,这是什么地方呀?(画图)生:禾田。
师:老师这儿的禾田和曼谷的禾田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你们看到的泰国曼谷近郊的禾田什么样?说一说。
生:我看到的泰国曼谷的禾田是绿油油的。
师:那我们就来看看吧,同学们,绿油油的禾田,这是不是绿油油呀?生:不是。
师:这绿油油的禾田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们说,老师来画,停不停呀?生:不停。
师:看来这“绿油油”指的不是一小块,是一大片绿,同学们感悟的真好。
生:停。
师:真是绿油油,我还不满意,注意看绿油油的“油”,三点水的油,这草光是一大片长得像,还得怎么样?生:还有亮光,阳光一照放着光泽。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这绿油油的禾田,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
生:绿油油。
(非常投入、陶醉地)师:还有什么?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
师:谁到前面来点缀点缀。
师:这里有深紫色,也有淡紫色。
请选择选择。
生:(上前选择)师:这是什么颜色?生:深紫。
师:跟它相比较,这个就叫做——:我要问你,你画这个花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距离呢? 生:因为挨在一起就不叫点缀了,就叫连着了。
(笑声)师:对,所以你画的草地上盛开的花是——生:星星点点。
师:你们看啊,这样一片草地。
有这样星星点点的淡紫色的野花,就叫——生:点缀。
师:这一点缀呀,我们的草地就更美了。
师:那你们看,今天为了让你们体会,窦老师穿的衣服是一种颜色,你们看我的衣服上点缀了什么?生:窦老师外衣的领子上点缀了一朵小花。
师:怎么样?生:漂亮。
师:对了,这也叫什么?生:点缀。
师:你们看看,你们穿的校服,要是只有白色、黄色,多难看啦。
于是设计师们,用上一条红色、黄色,这么一点缀,真是漂亮。
师:同学们这回你们再读这个词,感受可就不一样了。
生:“绿油油的和点缀着淡紫色野花的草地一直延伸到海边。
”(生美美地)师:这景色真是太美了。
师:我们坐在车上可有另一番感受,把你坐在车上的滋味告诉老师,好不好?(暗示继续读课文)生:我们乘坐的汽车轮子陷进泥沟走不动了。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公路,怎么样?生:高低不平。
师:而且还——生:坑坑洼洼。
师:而且还——生:泥泞不堪。
师:所以我们坐在汽车上,上下——生:颠簸,身子东摇西摆。
师:忽然身子一歪,轮子——生:陷进泥坑。
师:结果怎么样呀?生:走不动了。
师:怎么办?快动脑筋想办法,看谁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生:去找人。
师:还有办法吗?生:找个棍子把车撬起来。
师:这个办法很好,其实,用棍子把车撬起来是用什么原理?你知道吗?生:杠杆原理。
师:你真厉害。
还有没有办法?生:采点叶子放在车轮底下。
师:可是如果车要是一动的话,叶子还是会被压乎的。
不过,你也很有创造力,善动脑筋。
生:曼谷是盛产象的,可以找象来帮忙。
师:你了解泰国风情,要去找大象来帮忙,真是个好办法。
咱们去找,仍然需要时间。
生:弄来沙子或石子垫上。
师:看来呀,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都很聪明,但是非常有经验的司机看了看四周的环境,叹了口气,对我说——生:“我到前面找几个人来帮忙。
”师:司机好像很自信吗?是叹了口气,你们再告诉我一遍。
生:“我到前边找几个人来帮忙。
”(叹气的语气)师:看到司机很着急,我们都很着急,赶快想办法,来解决样的困难。
生:对。
师:就在我们这么着急的时候呀。
(老师演示一段铃声)师:听,什么声音?生:悦耳的铜铃声。
师:悦耳的铜铃声,就像有些同学预感的那样,带来了希望。
是谁呀?快说说吧。
生:大象。
师:(放乐曲)在桔红色的晨雾中,伴着优美的铜铃声,和阿玲出现在我们面前。
快把你看到的景象倾吐出来。
生:“正在这时候从橘红色的晨雾中……”(出示小象和阿铃挂图)师:你看到的小象给你什么感觉,什么印象?用自己的语表达,同学们表现的非常踊跃,你想说就站起来吧。
生:我看见小象鼻子非常长,小象还非常高兴。
阿玲摸着小象的鼻子也非常高兴。
生:我感觉小象非常可爱。
生:小象身体特别胖,就像用海绵做的似的。
生:我看到的小象非常巨大,像一个巨人,能把车轮抬起。
师:把“巨大”改一个词“庞大”,别看是小象,看起来也很庞大。
师:说说阿玲吧。
生:阿玲摸着小象的耳朵。
生:阿玲穿着绣花上衣。
生:穿的非常漂亮,长得也非常漂亮。
师:阿玲微笑的看着你,露出整齐的牙齿。
师:小象可爱,阿玲漂亮。
那么就把你看到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正在这时候……”师:同学们,他有一个地方是这么读的,啊!是一头小象,刚才我们遇到这个困难,心情着急吗?生:着急。
师:正在着急的时候,小象来到了我们面前,你们说这个啊”应该怎么读?生:啊!是一头小象。
(啊字读得很平)师:非常内向的孩子,但是你心里热乎乎的,小象出现在你面前,你真的很高兴。
生:啊!是一头小象。
(啊读得很重,很有激情)师:不错,说明你当时的心情怎样?生:很激动,很高兴。
师:有没有和他读的感情不一样的?生:啊!是一头小象。
师:窦老师看到这头小象,既惊奇又高兴,于是呀,我就啊读的语调上扬,表示吃惊之后的惊喜)是一头小象。
师:实际上,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不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也不一样,当然读的就不一样,你们就带着你自己的感受,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从桔红色的晨雾中,飘来一声铃声——生:(读略)师:现在窦老师呀,想放一段电影,想看的同学举手,这同学举手,谁想看,谁就闭眼睛。
师:(配乐朗诵)“从桔红色的晨雾中……叫她阿玲。
”师:你们看到了吗?你们在哪儿看到的?生:头脑中。
师:其实呀,有时我们读书,方法很多,比如刚才我们用看的方法,就是一边读句子,眼睛一边“过电影”,画出现了,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画了。
实际上这一段书要求背诵,你们过一遍电影,离背诵就只差一步之遥;同学们不信,你们就试试,把你们在脑子里看到的,咱说说,给老师们听听,好不好?我可以帮你们,准备始。
生:“正在这时候……”师:你们也跟阿玲打打招呼吧。
(口语交际训练)生:你好,阿玲!师:丰满第二实验小学三年二班的同学们,你们好!师:阿玲听到了你们的问候,会觉得你们班的孩子真有礼貌呀,她笑眯眯的看着你们,露出整齐的牙齿。
师:同学们,小象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阿玲就要指挥小象硼我们解决眼前的困难。
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些事呀?这次你们可就要快速的浏览课文,老师要求你读书要有效率,则体上看看,小象帮我们做了哪两件事,用概括的语言说说。
生:拉车、洗车。
师:当然呢,我们得夸小象。
请你这回细读课文,要眼到、心到,看看我们夸小象的句子,请用单行线把它来,眼离书本一尺远,谁画完,谁就可以说。
生:“啊!多么乖巧的小象;我们心中暗暗赞叹。
”生:“奇迹、真是奇迹,小象的绝技真令人佩服。
”师:太好了,你们真是读书很用心呀,我们再读一读。
生:(读略)师:这回可要思考了,看第一句,第一句也是文章的一句重点句,看到这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自己试试看。
生:文章中为什么出现了两个奇迹呢?师:你真动脑筋。
生:小象的绝技是什么呀?师:祝贺你发现的问题。
生:小象的绝技为什么令人佩服?师:也祝贺你的问题很深刻。
师:孩子们太了不起了,我也相信这些举手的同学们都能从这句中提出个为什么。
对吗?生:对。
师: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其实呀,在读书中发现难懂的重点的句子,你都可以问个为什么,细读一读就会明白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不信我们就试试,咱们来想想小象是怎样把车从泥坑里拉出来的,好不好?生:好。
师:找个同学来讲讲吧。
生:聪明的小象用长鼻子东一掀,西一撬把汽车从泥坑里拉出来了。
师:小象到底是怎么掀,怎么撬的呢?有没有体会,给大家讲一讲。
生:小象用鼻子往起一抬。
师:你用你的手给在座的老师和同学演示一下。
生:把鼻子塞进轮子底下,使劲往上一抬。
师:这就叫什么?生:掀。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这个掀的动作,把手拿出来,是象鼻子,放到车轮底下,开始一掀。
师:撬呢?生:它把鼻子放在轮子底下一压。
师:使劲儿往上使,往下使?生:往下使。
师:对了,我们一起做一做,把手伸出来,把象鼻子放到骂底下,准备车上去了。
小象东一掀,西一撬,一下子把车从泥坑里给拉出来了。
我们司机说的,需要十多个人来帮忙,小象用它的鼻子就完成了,所以我们说这就是的——生:绝技。
师:所以我们说是聪明的小象。
和老师来写写这个词。
师:你们看老师写这个聪明的时候是一笔一画写的,我们就样,写字也一样,因为我们要用心来看待这头小象。
但我还不满意,这头小象只是动作上的聪明吗?它到底在哪?我让男生扮演小象,全体女生来读第五自然段。
小象听好了,问题就在第五自然段中,一会接受采访,看你们聪明不聪明,女生准备,“阿玲”开始。
生:阿玲绕着汽车走了一圈,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
师:好,现在愿意接受采访的小象可以上场。
(许多“小象”上台前来)师:小象你好。
生:你好。
师:小象啊,阿玲绕着汽车走一圈,然后给你做个动作,什么意思?生:让我拉车。
师:拍拍你的鼻子,贴贴你的耳朵,然后又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干吗?这是什么意思?阿玲在跟你说什么?生:小象啊,你用鼻子把汽车给拉出来吧。
师:你看这“小象”领会了阿玲的意思,同学们你们不送它一个词?生:聪明。
师:多聪明的小象呀,领会了主人的意图。
(继续找男同学上台前扮演小象)师:听好了,小象,阿玲的动作是:拍拍你的鼻子,贴贴你的耳朵,然后又指了指陷进泥坑的轮子。
这个动作在你身上,你有什么感觉呀?生:痒痒。
(众大笑)生:舒服。
师:我再问你,如果阿玲呀是非常使劲的拍了拍你,你愿意去不?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生:太狠了。
师:你们看,它明白阿玲的意思了吗?阿玲对它的爱它感受到没有?生:感受到了。
我还问问其它的小象。
你们就用了一个掀,一个撬,于是我们就情不自禁的发出——生:赞叹,说是奇迹,真是奇迹。
师:这里为什么重复二次呀?生:因为一次比一次意思更深一点。
生:说明非常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