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一般防治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1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一系列措施和管理策略,旨在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病防护:制定职业病防护方案,包括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监测、职业病预防培训、工作场所环境监测等。
2. 安全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预防知识、防护装备使用方法等。
3. 职业防护设备: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危害特点,配备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
4. 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合理布局工作区域,控制噪音、震动、光照等危害因素。
5. 危险品管理:建立危险品管理制度,对危险化学物品进行分类、标识、存储和使用,并提供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应急预案。
6. 职业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症状,进行干预和治疗。
7.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及时整改隐患。
8. 应急预案: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和逃生路线,并定期组织演练。
9. 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进行工作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具体的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二)一、前言公司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了全面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司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对该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 职业危害评估公司在开展各项工作前,都会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评估,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等各种危害因素。
评估过程中,首先是明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可能对员工造成的伤害,其次是评估员工受到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公司在各个工作区域设立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包括通风设备、防护网、安全防护栏等。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案一、预防措施:1.确保用人单位履行法定职业卫生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实施职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3.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4.采取技术措施,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和释放,降低职业病危害;5.采取物理措施,如安装通风设备、隔离屏障等,控制有害物质的扩散;6.使用有效的防护设备,如防护面具、手套、防护服等,保护职工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7.定期进行职业危害评估,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二、识别和评估措施:1.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2.根据职业危害因素的性质、浓度、接触剂量、暴露时间等相关因素,评估职业危害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3.识别并记录可能产生的具体危害,如化学品的毒性、噪音的强度、粉尘的浓度等;4.制定相关监测计划,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三、控制措施:1.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2.通过材料替代或工艺改进来降低有害物质的风险;3.定期清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减少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散发;4.在有害物质的产生源头进行控制,如加装密闭设备、喷雾装置等;5.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清新;6.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面具、安全眼镜、手套等;7.建立健康监护制度,进行职业病筛查和健康体检;8.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
四、监督和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2.加强对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能力;3.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检查,检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4.及时处理职业危害事故,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5.进行职业危害防治的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措施和工作;6.推广先进的职业卫生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防控水平;7.加强与职业卫生相关的科学研究,为职业危害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是指工作过程中可能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1. 防止物理危害:对于存在物理危害的工作环境,应采取相应的防护设施和措施,如戴安全帽、防护手套和眼镜等。
2. 防止化学危害:对于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作,应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化学面罩、防护服、手套等。
同时,要加强通风和排放,确保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低于安全标准。
3. 预防生物危害:提供必要的慰藉发,汽灯止幡、随风扑蝶摘王帘, 酱凉竹萧,项阀附司如露含; - 茨菰甘,千蕃蓼薄,茱菀满,重叠见青丝墨....
4. 防止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提供适当的工作设备和工作环境,以减少重复动作、不良姿势和力量过度施加对肌肉和骨骼的负荷。
同时,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了解正确的工作姿势和动作。
5. 管理职业性精神危害: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鼓励员工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工作压力。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员工处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6. 掌握应急处理方法:受伤或事故发生时,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7. 健康监护: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早期症状,减少工作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总之,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工作环境、工作设备、个人防护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全方位考虑,以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各种措施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岗位需要进行具体的定制。
2024年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____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危害问题将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以应对____年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
1. 制定全面的职业危害评估计划: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一项全面的评估计划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逐一评估不同危害源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对员工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用于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政策。
2. 强化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分析有关职业危害的数据和信息。
借助新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职业危害的实时监测和快速预警。
监测结果将用于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和决策。
3. 加强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职业危害教育培训是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基础。
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手段,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4. 推动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建立职业危害信息共享平台,各类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可以分享职业危害相关的数据和研究成果。
通过共享信息,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应对新出现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员工。
5. 提升职业危害防护装备: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危害防护装备也在不断创新。
在____年,应注重研发和推广更先进、更高效的防护装备,如智能防护面具、抗菌防护服等。
同时,应加强对防护装备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6. 制定完善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
政府部门应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和评估力度,确保其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落实。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
7.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提高违法成本。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遵法意识。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耳塞等,根据不同的职业危害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2. 工作环境控制: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职业危害物质的积聚;使用防护设备,如机械手臂、机器围栏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3. 岗位轮换与休息:避免员工长期亲密接触职业危害物质,对于需要长时间进行特定工作的员工,应进行岗位轮换,确保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4. 健康监测与定期体检:对于需要接触职业危害物质的职业,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的迹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健康教育与培训:提供相关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学习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和掌握应急措施。
6. 管理制度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绩效评估。
综上所述,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需要从个人防护、工作环境控制、岗位轮换与休息、健康监测与定期体检、健康教育与培训以及管理制度和监督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1.选用无毒、低毒、无害的原辅料: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选用无毒、低毒、无害的原辅料,减少对工人健康的危害。
2.优化工艺流程:对于可能产生危害的工艺,应优化其流程,降低危害风险。
比如,在一些有害气体的生产流程中,可以改变工艺条件,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
3.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对于有毒、有害物质,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减少其排放量。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封闭式生产设备,控制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
4.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应具备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例如,在机械设备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防止工人因操作不当而受伤。
二、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工人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例如,在有毒气体环境中,应佩戴防毒面具;在噪音环境中,应佩戴耳塞或耳罩。
2.培训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3.定期体检:企业应定期为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诊断职业病的早期症状,确保工人的健康。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长期过度劳累会增加工人患职业病的风险。
企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减少工人的劳累程度。
1.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明确危害防治的责任和义务。
2.加强职业危害监测: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监测体系,实时监测工作场所的危害物质浓度和工人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推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4.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培训:企业应开展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和知识水平,增强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能力。
总之,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涉及到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个人防护和管理方面的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为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防止职业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 (劳动者) 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一、职业危害因素、职业病1、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劳动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各种有害因素的总称。
本企业施工现场易产生粉尘、焊接弧光、产生噪声等企业职业危害因素。
2 、职业病,本企业是指施工作业人员在接触粉尘、焊接弧光、产生噪声等有害因素产生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我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职业病的主要种类、危害工种及预防措施:1 、粉尘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
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砼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电 (气) 焊等工种;预防措施: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2、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施工现场生产性毒物主要是铅、锰、苯、二氧化硫、亚硝酸盐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油漆工、喷漆工、电焊工、气焊工、电镀工等工种;预防措施有: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要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3、噪声施工现场噪声主要是来源于搅拌机、电动机、木工加工机械等;主要受危害的工种有打桩机工、推土机工、平刨工等工种;预防措施: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
三、防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导言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场所可能对工人健康和安全造成潜在风险的因素。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采取一系列的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工作环境的改善、职业病宣传教育和职业危害监测措施。
一、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工人免受工作环境中危害的关键措施之一。
企业应该根据工作岗位的特点,为工人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首先,企业应进行风险评估,明确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方案。
其次,企业应向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护目镜、耳塞等,并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培训工人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也至关重要。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工人对个人防护装备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教授正确佩戴和使用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危害。
二、工作环境的改善改善工作环境是预防职业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企业应通过采取合理的工艺措施和工程设施,降低工作环境的危害程度。
首先,企业应确保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减少事故和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企业应积极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化学物质的浓度。
另外,在噪音、光照等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危险品的控制,规范化储存和处理,并以优先使用无害物质替代有害物质。
三、职业病宣传教育职业病宣传教育是提高工人职业危害意识和知识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向员工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危害因素、防护知识等。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工人工作相关,针对性强,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
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讲座、培训班、宣传展览等,以吸引工人的参与。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内部通讯、企业网站等媒体向员工传播职业卫生知识,提醒他们注意潜在的职业危害。
四、职业危害监测措施职业危害监测是及时发现和评估工作环境中潜在危害的重要手段。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预防职业病的管理措施1、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
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
2、采取通风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
3、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4、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发生意外事故;5、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质进人体内;6、合理安排休息制度,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7、对接触生产性有害作业的工人,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和定期体格检查,及早发现禁忌症及职业病患者,及早进行处理;8、根据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卫生标准,定期检测作业环境中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加强施工现场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机率。
10、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员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频率,如在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里工作的员工,可以限定工作时间;较长时间接触危害因素的员工,可以变换工种,以减少危害。
二、预防职业病的技术措施1、振动的危害与控制A、振动的危害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全身振动是由振动源(振动机械、车辆、活动的工作平台)通过身体的支持部份(足部和臀部),将振动沿下肢或躯干传布全身引起接振动为主;局部振动通过振动工具、振动机械或振动工件传向操作者的手和臂。
施工现场的振动主要是局部振动。
主要是使用振动工具的各工种,如振捣工、电锯、电刨的使用者、手持电动工具等作业。
局部接触强烈振动主要是以手接触振动工具的方式为主的,由于工作状态的不同,振动可传给一侧或双侧手臂,有时可传到肩部。
长期持续使用振动工具能引起末梢循环、末神经和骨关节肌肉运动系统的障碍,严重时可患局部振动病。
可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系统、骨组织、听觉器官等造成影响。
职业危害的防治措施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对劳动者健康和安全产生的不良后果。
针对不同的职业危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来减少和预防危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防治措施的介绍。
1. 噪音危害防治措施: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引起听力损伤、心理疾病等问题。
对于噪音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噪音产生处进行技术措施,如改善设备和工艺,降低噪音的产生。
- 在噪音传播途径进行隔离措施,如在噪音产生源周围设置隔音墙等。
- 对于无法降低噪音的情况,可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设备。
2. 化学物质危害防治措施:化学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中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甚至致命。
防治化学物质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工作场所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毒气体的浓度。
- 使用封闭式系统或设备,减少化学物质泄漏和扩散。
- 采用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手套等。
- 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替代工作,如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替代品。
3. 尘肺危害防治措施:尘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颗粒而导致的肺部疾病。
针对尘肺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对粉尘进行湿润处理,减少粉尘的扬尘。
- 使用防尘设备,如除尘器、吸尘器等。
- 强制要求劳动者佩戴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
-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环境清洁无尘。
4. 物理因素危害防治措施:物理因素包括辐射、电击、高温等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对于物理因素危害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有辐射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屏蔽和隔离措施,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 对于电击危害,确保用电设备的安全可靠,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施。
- 针对高温环境,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冷却设备、提供适当的水和饮料等。
5. 劳动强度和心理危害防治措施:劳动强度和心理危害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职业危害一般防治措施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措施规定了工程项目基础施工、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作业、高处作业、料具存放及化学危险品存放的安全防护要求。
2、本措施适用于施工项目范围内一切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等工程项目。
二、引用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三、基础施工安全防护1、土石方工程安全防护1.1 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的操作方法。
1.2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
当采用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M,并应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1.3 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
1.4 开挖深度超过2M,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加可靠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1.5 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1.6 槽、坑、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2、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径桩及扩底桩的施工安全防护。
2.1 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2.2 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3 下孔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面上有监护人。
2.4 人员上下必须从专用爬梯上下,严禁沿孔壁或乘运土工具上下。
2.5 桩孔应备孔盖,深度超过5M 时要进行强制通风,完工时应将孔口盖严。
2.6 人工提土需要用垫板应宽出孔口每侧不小于1M,板宽不小于30CM,板厚不小于5CM,孔口大于1M时孔上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
2.7 挖出的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M 以外,且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M,孔口边不得堆放任何物料。
2.8 容器装土不能过满,孔上任何人不准向孔内投扔任何物料。
四、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1、脚手架的材质要求:1.1 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1.2 木脚手架应用小头有效直径不小于8cm、无腐枯、折裂、枯节的杉篙。
脚手杆件不得钢木混搭。
1.3 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它材料绑扎。
1.4 杉篙脚手架的杆件绑扎应使用8#铅丝,搭设高度在6m以下的杉篙脚手架可使用直径不小于10mm的专用绑扎绳。
1.5 脚手板的材质要求:木脚手板应用杉木或松木制成,厚度不小于5cm,宽度20~25cm,板长3~6mm,有腐朽、劈裂的不能使用。
钢脚手板用2~3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厚度5cm,宽25cm,长度3~4m,脚手板端头有连接卡;钢板厚度小于2mm,不是用Ⅰ级钢板做成的不能使用。
2、脚手架搭设:2.1 脚手架基础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以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避免脚手架整体或局部沉降。
2.2 脚手架底部必须垫不小于5×15×200cm 的通板,内外立杆加绑扫地杆。
杉篙立杆埋地深50cm,加绑扫地杆。
2.3 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
2.4 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杉篙不得大于1.8m,钢管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
2.5 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
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铅丝的强度。
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
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进行拉接。
2.6 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20cm,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
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
脚手板对接处必须设双排小横杆,两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30cm。
2.7 脚手架操作面个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
防护高度应为1.5m,严禁用竹芭作脚手板。
2.8 凡高度在20m 以上(含20m)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也叫十字盖),剪刀撑应随架子同步支搭,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2.8.1 架子的剪刀撑应从脚手架纵向两端和山墙处搭起。
搭设宽度为不超过7 根立杆,每隔6~7 根立杆设一组。
2.8.2 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
2.8.3 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与立杆相交点能加扣件的一定要加扣件。
剪刀撑应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少于60cm,且在搭接处加至少两个扣件。
2.8.4 脚手架高度在20m以下时可设置正反斜支撑。
2.9 架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2.10 脚手板操作面的端头(或叫断面)处应绑扎两道护身栏杆。
2.11 脚手板非作业层不铺板时,小横杆可部分拆除,要求是每步保留,相间抽拆,上下两步错开。
抽拆后小横杆的距离为:结构架子不大于1.5m,装修架子不大于3m。
2.12 因施工需要立杆不能伸到基础时,应经过计算在断杆处加八字撑,将此断杆处的力分卸到的两侧架子上。
2.13 建筑物顶部脚手架要高于坡屋面的挑檐板1.5m,高于平屋面女儿墙顶1m,高出部分要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
2.14 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m以上(含20m)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
高度10m 以上20m 以下的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有措施和交底。
2.15 结构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时荷载不得超过2646N/m2(270kg/m2),脚手架上放砖不允许超过单行侧摆三层砖。
装修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960 N/m2 (200 kg/m2)。
2.16 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外电线路电压1KV以下1~10KV 35~110KV 154~220KV 330~500KV 最小安 4 6 8 10 15 全距(M)2.17 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固特殊情况无法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
3、斜道的搭设:3.1 人行斜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m,坡度1:3(高:长);运料斜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以1:6 为宜。
3.2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防护栏杆及挡脚板或满挂立网,立网与斜道绑牢,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加防滑条,其厚度2~3cm,间距不大于30 cm。
3.3 斜道立杆间距1.5m,大横杆间距1.2~1.4m,小横杆置于斜横杆上间距不大于1m。
在拐弯平台处的小横杆还应适当加密。
3.4 斜道两侧和端部应设置剪刀撑。
对于独立搭设的斜道应加密连墙杆。
3.5 斜道入口处应设置护头棚。
3.6 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4、满堂红架子的搭设:4.1装修用满堂红架子,立杆间距不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4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0m。
4.2满堂红架子高度在6m以下时,可铺花板,间隙不大于20cm,板头要绑牢,高度在6m以上时,必须铺严脚手板。
4.3当基础为土质时,立杆的底部应平整夯实垫通板。
4.4四角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4 根立杆沿纵长方向搭设一道剪刀撑,所有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4.5上料井口四角设安全护栏,上下架子要设爬梯。
4.6满堂红架子临边外线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
5、独立柱子架子的搭设:5.1立杆间距为1.8~2m,水平横杆间距不大于1.8m。
5.2作业面要满铺板,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一道防护栏杆满挂立网,作业面的宽度不得小于60cm。
5.3独立架子四边设剪刀撑,与水平角度应为45~60 度,上下架子要设爬梯。
6、墙体、梁的防护6.1 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凳。
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3m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6.2使用马凳进行钢筋绑扎时,必须满足两块跳板,不准允许有探头板、飞板,严禁使用5*10 的木方代替跳板使用,操作工人应佩带安全带。
6.3沿墙、梁搭设操作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
两侧设剪刀撑,与水平角度应为45~60 度,上下架子要设爬梯。
6.4作业面要满铺板,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一道防护栏杆满挂立网,作业面的宽度不得小于60cm,距墙距离不大于20cm。
6.5作业面满铺跳板下方如有人员必须作业时必须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拴挂牢固、严密。
6.6绑扎梁的钢筋时,梁下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兜设。
6.7脚手架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杆件滑脱。
6.8满铺跳板端部必须用铅丝绑扎牢靠。
使用铅丝型号不得小于10#。
五、工具式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1、插口架子1.1插口架子的负荷量(包括荷载)不得超过1176N/m2(120kg/m2),架子上严禁堆放物料,人员不得集中停立,保证架子受力均衡。
1.2插口架子提升或降落时,不准使用吊钩,必须用卡环吊运,任何人不准站在架子上随架子升降;别杆等材料随架子升降时,必须放置在妥善的地方,以免掉落。
1.3架子长度不得超过建筑物的两个开间,最长不得超过8m,超过8m的要经上一级技术部门批准,采取加固措施。
1.4插口架子的宽度以0.8m~1m 为宜,高度不能低于1.8m,最少要有三道钢管大横杆。
1.5插口架子外皮要高出施工面1m,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并加剪刀撑,安全网从上至下挂满封严并且兜住底部,并与每步脚手板下脚封死绑牢。
1.6插口架子安装就位后,架子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0cm,间隙得应用盖板边接绑牢,立面外侧用安全网封严。
1.7插口架子须要悬挑时,挑出长度从受力点起,不准超过1.5m,必须超过1.5m时,要经过技术部门批准,采取加固措施。
1.8插口架子的别杠应别在窗口的上下口。
别杠应用10*10cm 的木方,别杠每端应长于所别实墙20cm,插口架子上端的钢管应用双扣件锁牢。
1.9凡建筑物拐角处相连的插口架子大小面用安全网交圈封严。
2、吊篮架子:2.1吊篮的负荷量(包括人体重)不准超过117N/m2(120kg/m2),人员和材料要对称分布,保证吊篮两端负载平衡。
2.2严禁在吊篮的防护以外和护头棚上作业,任何人不准擅自拆改吊篮。
2.3吊篮里皮距建筑物以10cm为宜,两吊篮之间间距不得大于20cm,不准将两个或几个吊篮边在一起同时升降。
2.4以手板葫芦为吊具的吊篮,钢丝绳穿好后,必须将保险搬把拆掉,系牢保险绳。
并将吊篮与建筑物拉牢。
2.5吊篮长度一般不得超过8m,吊篮宽度以0.8~1.0m为宜。
单层吊篮高度以2m、双层吊篮高度以3.8m为宜。
2.6用钢管组装的吊篮,立杆间距不准大于2m,大小面均须找戗。
采用焊接边框的吊篮,立杆间距不准超过2.5m,长度超过3m的大面要打戗。
2.7单层吊篮至少设3 道横杆,双层吊篮至少设5 道横杆。
2.8承重受力的预埋吊环,应用直径不小于16mm 的圆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