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历史答题卷
- 格式:docx
- 大小:381.12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试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下图是甲骨文中的“史”字:“一个人手里拿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两只脚叉开站着”,指负责记录事情的人。
“史”字的造字方法是( )A. 象形B. 指事C. 形声D. 假借2. 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
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分封诸子以拱卫王室廷尉李斯:武王分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刺史制D. 行省制3. 今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以町、番、目为单位。
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 )A. 严格的坊市界限B. 丰富的都市生活C. 开放的社会风气D. 先进的典章制度4. 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A. 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 儒家思想的正统性D. 民族隔阂完全消失5. 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同时兼管地方,设置三路宣慰司,管理军务、民事或兼管军民。
宣政院兼管的地方是( )A. 新疆B. 西藏C. 云南D. 台湾6.作品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强。
烈要求个性自由,堪称明朝戏曲之冠。
该作品是( )A. 《窦娥冤》B. 《长生殿》C. 《牡丹亭》D. 《红楼梦》7. 下图是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
这反映了清朝中期( )A 人地矛盾突出 B. 农业生产恢复 C. 阶级矛盾激化 D. 土地兼并严重8.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
2019-2020年中考文综(历史部分)真题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3.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4.“生产之要素有三:曰土地,曰劳力,曰资本。
我国土地劳力皆胜居优,惟苦乏资本……故利用外资,诚为中国今日生计政策之最妙法门”。
在此,梁启超着重强调A.发展工业以工立国 B.发展商业争夺市场C.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D.学习西方君主立宪5.下列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发展资本主义6.“这次会议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7.“它创立了一种世俗主义的、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模式,引发了14—17世纪欧洲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变革”。
这里所说的“它”是指A.百家争鸣 B.文艺复兴 C.启蒙运动 D.浪漫主义8.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这两次改革相同的内容是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D.提倡教育文明开化9.“欧洲国家必须走正当联合之路,才能实现大欧洲的理想,才能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
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A. 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B. 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C. 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 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2. 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
这些措施有利于()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强军队战斗力C. 提高行政效率D. 强化旧贵族特权3. 西汉以后,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传入大宛、安息,甚至西传至更远的罗马。
这主要得益于()A. 丝绸之路的开辟B. 文成公主入藏C. 江南地区的开发D. 市舶司的设立4. 下图是小云同学学习隋唐这一单元后绘制的思维导图。
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5. 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
这些措施意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削弱宰相权力C. 丰富市民生活D. 发展海外贸易6.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D. 行省制7. 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
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目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判断题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人。
[参考答案]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21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参考答案] √ [12年湖南怀化中考]第23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参考答案]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22题孟子当时看到战争的残酷性,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非正义战争。
[参考答案] × [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第17题西汉时,湖南耒阳人蔡伦对造纸术作了创造性改进,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参考答案] × [12年湖南怀化中考]第25题东汉时期邵阳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轻便廉价的植物纤维纸。
[参考答案]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29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参考答案]√[06年湘潭中考]第32题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
[参考答案] √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22题“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
”赞颂了嬴政开创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局面的伟大功绩。
[参考答案]√[2007年湘潭中考] 第31题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发动者是陈胜吴广。
()[参考答案] √ [09黔东南州]第14题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参考答案]× [10年湖南湘潭中考]第21题西汉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司马光所著《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参考答案]×[2007年湘潭中考] 第32题“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一成语是出自使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关键性事件中。
[参考答案]√[06年株洲中考]第22题隋朝工匠李冰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参考答案] √ [12年湖南怀化中考]第24题唐太宗认为“致安之本,惟在得人”,因此非常重视选官和用人。
【内容标准(试验稿)】(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内容标准(2011版)】(6)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一、选择题1.(2015·江苏南京·8)大革命失败后,在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秋收起义②创建中国工农红军③遵义会议④长征的开始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答案】A2.(2015·江苏连云港·34)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②“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答案】C3.(2015·江苏常州·6)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确立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4.(2015·山东德州·6)据右图判断该“读书摘要”中的“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5.(2015·山东烟台·7)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纪念日。
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确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方针C.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D.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A6.(2015·山东菏泽·11)下面的一组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答案】C7.(2015·山东威海·4)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雅克萨之战一.选择题1.(2013·湖北黄冈卷·1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雅克萨之战【答案】C2.(2013·广东卷·6)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诗中的“危”指( )A.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B.台湾被殖民者强占C.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D.东南沿海倭患严重【答案】D3.(2013·福建泉州丰泽区卷·8)在抗倭斗争中作出贡献的泉州籍人物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俞大猷 D.施琅【答案】C4.(2013·山东滨州卷·7)“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答案】C5.(2013·江苏扬州卷·4)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抗击了下列哪个国家对台湾的侵略( )A.荷兰 B.日本 C.美国 D.英国【答案】A6.(2013·江苏南京卷·7)“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描述的郑成功的历史事迹是( ) A.西行天竺 B.抗击倭寇 C.七下西洋 D.收复台湾【答案】D7.(2013·河北卷·6)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小丽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为这组图片拟定了一个共同的标题。
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答案】B8.(2013·广西南宁卷·22)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列事件中,能反映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设置台湾府 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驻藏大臣【答案】B9.(2013·内蒙古包头卷·5)历史上曾经占领过台湾的资本主义列强是( ) A.英国美国 B.法国俄国 C.荷兰葡萄牙D.荷兰日本【答案】D10.(2013·江苏盐城卷·7)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7年级中考试卷历史【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出现的是?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造纸术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五四运动4.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A. 公元前221年B. 公元前206年C. 公元前202年D. 公元前195年5. 下列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度?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
()2.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
()3.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中期。
()4.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
()5.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
3. 明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
4. 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书是《_______》。
5.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2. 介绍一位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3. 请简述“贞观之治”。
4.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5. 请简述“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并简要说明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2. 请说明唐朝的开明民族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3. 请分析北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4. 请简述明朝的“一条鞭法”。
5. 请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元朝行省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2. 请分析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绘制一张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地图,并标注出重要的地点和路线。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给图1拟定标题,合适的是A.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B.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C.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D.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2.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广泛通行。
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衰微B.井田制废除C.商业活动较为活跃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
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A.“推恩令”B.兴办太学C.盐铁专卖D.北击匈奴4.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A.确立分封制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C.张骞通西域D.蔡伦改进造纸工艺5.唐朝时期,拔河在宫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
这体现出唐朝A.开放的社会风气B.开明的民族政策C.多彩的文学艺术D.频繁的中外交流6.日本学者薮内清指出:“在一部书中讨论了中国技术的几乎所有部门,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可与其相比。
不但它在中国是唯一无二的,就是在17世纪以前也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比的欧洲著作。
”材料评述的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7.图2空白方框处应填A.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B.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C.清朝的文学艺术D.清朝的科学技术8.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
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历史部分(共80分)图1图2戏剧小说《红楼梦》的内容和创作特点昆曲的发展演变京剧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9.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
2023年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2023年中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1. 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是:- A. 前255年- B. 前223年- C. 前260年- D. 前202年- 答案:D2. 下列选项中,属于汉朝的皇帝是:- A. 刘邦- B. 曹操- C. 刘备- D. 王莽- 答案:A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措施包括:- A. 灭亡诸侯国- B. 科举制度- C. 建立长城- D. 实行兵役制度- 答案:A4. 下列哪位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圣君”:- A. 唐太宗李世民- B. 明成祖朱棣- C. 清乾隆皇帝- D. 唐玄宗李隆基- 答案:A5. 下列哪个事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形成:- A. 亚述人发行纸币- B. 明朝禁止借贷- C. 英国工业革命- D. 印度推出金本位制- 答案:C...第二部分:简答题(共40分)1. 请简述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答案:宋朝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这些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2. 请解释“一国两制”政策:- 答案: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种治理方式,指在中国统一的前提下,香港、澳门可以保持自身的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并享有高度自治权,这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海外地区的利益。
3. 请介绍丝绸之路的意义:- 答案: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传到了欧洲,同时也传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对中西方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请说明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 答案: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现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无产阶级专政则是指劳动人民通过国家机构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最终达到消灭阶级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第三部分:论述题(共20分)请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角度,论述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