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14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结构图】【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与生活①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③哲学的功能(作用):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④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一般知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B区别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联系①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小结: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B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B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可知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休谟、康德)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为什么是基本问题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高二《生活与哲学》哲理全书结构:第一单元结构:《辩证的唯物论》——关键字:物质、意识、规律知识结构哲理(共8个)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二、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要承认自然的客观性,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重点掌握】1、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的规律性。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意识能动作用【重点掌握】【原理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原理】意识的能动性原理: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3①意识具有计划性、目的性、②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生活与哲学》部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知识梳理】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知识梳理】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一单元综合探究【知识梳理】走进哲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正确思维指导社会实践【知识梳理】物质的概念世界的物质性探究世界的本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基本要素的客观性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运动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知识梳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人脑特有的机能物质决定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知识梳理】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与谬误在实践中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知识梳理】_______________世界统一于物质把握思维的奥秘客观存在在人脑 中的主观映象意识的能动作用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 关系要发挥 主观能 动性衣据 求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追求求理是务实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主观能动性客观物质性求索真理的历程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梳理】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梳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知识梳理】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梳理】T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用对立统一的观 点看问题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 持 唯 物 亠、亠辩 证 法反 对 形 而 上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结构】【知识梳理】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梳理】实现人生的社会历史的主体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坚定理想,铸就辉煌【知识结构】立场。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全册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一般概论
第一至三课哲学基本思想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构建网络]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构建网络]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与哲学》4个单元知识结构图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美好生活的向导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本义 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含义世界观的含义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具体知识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百舸争流的思想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并决定各种哲学的性质和方向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未来,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其自然科学基础直接理论来源与时代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毛泽东思想及其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况和总结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代精神的总结和精华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社会变革的先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生活智慧和时代精神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的本的一切事物老师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物质定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体系 社会历史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含义自觉遵循物质动力的规律 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产生意识的厂房和机器——人脑 产生意识的原材料——客观存在意识的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仗态度的统一既反对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的思想求索真理的历程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含义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含义真理与谬误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是具体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主体和客体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随认识对象、主体、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实践在发展真理在不断地发展和超越自身而发展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思 想 方 法 与创 新 意 识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发展观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
第一单元生活才智与时代精神(哲学概论)核心提示:哲学的产生哲学的起源哲学的作用哲学的本义哲学的任务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两个对子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课美妙的生活导向1课1框生活到处有哲学P41.哲学的产生:P4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的起源:P5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
3.哲学的作用:P5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的本义:P6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5.哲学的任务:P6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课2框关于世界观的学说P73.详细科学与哲学:P8①从本质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从特点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详细学问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爱才智或追求才智。
其次课百舸争流的思想2 课1框哲学的基本问题P101.哲学的基本问题:P10-2课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21.哲学的基本派别:P123课1框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P163课2框哲学史上的宏大变革P1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P18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P18其次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辨证唯物论)核心提示:物质运动规律意识相识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4课1框世界的物质性P281.自然界的物质性:P282.物质:P294课2框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P31一.运动:1.运动的含义:P3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更和过程。
3.运动的特点:P32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确定的。
静止的特点:静止是有条件的,短暂的和相对的二.规律:1.规律的含义:P332.规律的特点:P33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5课1框意识的本质P352.物质确定意识:P37 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确定意识。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知识点补充哲学是什么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1世纪教育网哲学与具体科学区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么?(依据)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各自观点)唯物主义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阴阳、气、五行)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孤立、静止,否认内因的根本作用。
(代表:德谟克利特“原子论”)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即自我意识)夸大成第一性。
(代表: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夸大成第一性。
《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 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等) 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神等)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