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东南亚专题
- 格式:ppt
- 大小:8.47 MB
- 文档页数:66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东南亚)一、单项选择题东南亚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B.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C.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D.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2.琳琳计划暑假与父母一起去东南亚旅游,为此搜集了许多该地区的资料,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B.旅游业发展迅速,吴哥窟、巴厘岛是著名的旅游景点C.盛产稻米和小麦D.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读东南亚略图,回答3~5题。
3.图中A、B、C、D四地气候类型不同的一个是 ( )A.AB.BC.CD.D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岛是所在国人口最多的岛屿B.C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多火山C.D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D.D所在半岛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5.湄公河是D所在半岛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贵州省B.云南省C.青海省D.西藏自治区读某区域图,完成6~7题。
6.图中②国常常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B.龙卷风C.寒潮D.沙尘暴7.对该区域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普遍B.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大C.人口出生率低,劳动力普遍不足D.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重要读图,回答8~10题。
8.城市①所在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9.图示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有 ( )①火山②地震③风暴潮④寒潮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0.①城市是图示国家的最大城市,2005年该国将首都由①处迁往②处,有关迁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②增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③扩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④把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某跨国纸业集团计划在下图地区投资办厂。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专题东南亚练习题(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 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
中国于2016 年3 月15 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
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图14 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15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15 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 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昌都,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冬暖夏凉,这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地处高原)(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降水(雨水),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水位季节变化大,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4(或3~4)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生活用水困难;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读越南北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明红河干流在河口以下河段以航运作为主要开发利用方向的理由。
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河道较为平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与中国接壤,且红河中上游流经中国云南省,中越两国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量较大;水运的运费低廉。
2.红河下游平原地区是开发已久的水稻种植区。
东南亚一、东南亚的范围1.东南亚:半岛+岛屿2.东南亚的国家: 唯一的内陆国:老挝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二、东南亚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热带地区。
2.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大洋洲之间的十字路口。
三、马六甲海峡与克拉地峡①“十字路口”的“咽喉”;1.马六甲海峡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③日本的“海上生命线”;①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2.克拉地峡 ②开凿克拉运河的意义:缩短航程,节省时间、费用;③开凿克拉运河对我国的意义;四、东南亚的地形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河流下游形成河口三角洲。
2.东南亚的河流①红河:上游:元江;流经国家:中、越;注入:太平洋;城市:河内②湄公河:上游:澜沧江;流经国家:中、缅、老、越、泰、柬;注入:太平洋;城市:万象、金边③湄南河:流经国家:泰国;注入:太平洋;城市:曼谷④萨尔温江:上游:怒江;流经国家:中、缅;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⑤伊洛瓦底江:上游:独龙江;流经国家:中、缅;注入:安达曼海(印度洋);城市:仰光3. 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拦蓄洪水 淹没农田灌溉农田 迁移居民发展航运 水库淤积 养殖水产 诱发地震 调节河流径流 积极作用 负面影响 地下水位变化发展旅游业 水库富营养化 调节库区气候 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提供廉价清洁 导致水库周边生态的能源 环境的变化4.马来群岛:多山,地形崎岖,河流短,平原少(集中于沿海狭窄地区)且多火山、地震 。
五、东南亚的气候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终年高温多雨。
河流开发2.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终年高温、有旱雨两季。
六、东南亚丰富的物产1、东南亚的气候湿热,土地肥沃,有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金鸡纳、蕉麻、胡椒、木棉等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热带种植园农业)。
橡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油棕:马来西亚、印尼椰子:菲律宾、印尼蕉麻:菲律宾金鸡纳霜、胡椒:印尼2、东南亚水稻种植广泛,稻米是各国居民的主要粮食。
区域地理东南亚知识点1、位置与自然环境:p 赤道两侧,s—n之间,主要坐落于热带。
2、十字路口的位置①、坐落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②、马六甲海峡是本区的咽喉,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3、地形与河流p 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湄公河平原是本区最大平原,生产稻米。
p ②、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平衡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就是世界火山最少的国家。
4、气候p ①、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p ②、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5、居民和经济①、人口a、世界人口稠密回去之一,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原产在爪哇岛;b、宗教:佛教(泰国将佛教作为国家);印尼和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做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②、经济——农产、矿产a、农产:经济作物较为丰富a、东南亚就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金鸡纳霜等经济作物最小产地b、水稻是主要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平原。
泰国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国;b、矿产: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最为知名a、锡矿: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尼;b、石油:印尼、文莱。
印尼现已沦为东南亚关键石油输出国(主要进口日本);6、东南亚——国家地理①、印度尼西亚:※ ※※a、位置:东7区,千岛之国,火山之国。
b、气候:热带雨林气候c、资源:矿产、地热、森林丰富,石油出口。
d、人口:人口一半在爪哇岛,多改信伊斯兰教e、城市: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f、旅游:巴厘岛就是知名游览区②、“狮子城”——新加坡:※ ※ ※a、边线:赤道附近,°e,东七区;b、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c、城市岛国:地人造奶油仁和,华人多,坐落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交通要道上,港口条件不好,资源贫乏,粮食进口、淡水依靠邻国供给。
②、“狮子城”——新加坡:※ ※ ※d、利用有利条件快速发展经济:a、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b、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生产、电子电器等工业;c、利用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