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3
脱氢乙酸钠用量标准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在中国,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规定,脱氢乙酸钠在不同食品中的用量标准如下:
1. 熟肉制品、预制肉制品、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最大使用量为0.5g/kg。
2. 腐乳、酱菜、复合调味料:最大使用量为0.3g/kg。
3. 面包、糕点、焙烤食品:最大使用量为0.5g/kg。
4. 果酱、果冻:最大使用量为0.5g/kg。
5. 其他杂粮制品(仅限杂粮灌肠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3g/kg。
6. 饮料类(包装饮用水除外):最大使用量为0.3g/kg。
以上用量标准是针对一般食品的规定,特殊食品或有特殊规定的食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在使用脱氢乙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指标要求1 铅表1铅限量指标食品类别/名称限量(MLs)/(mg/kg)检验方法谷类及其制品(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除外) 0.2 GB5009.12 麦片、淀粉类制品、面筋0.5蔬菜及其制品GB5009.12蔬菜(球茎蔬菜、叶菜蔬菜、豆类蔬菜除外)0.1球茎蔬菜、叶菜蔬菜0。
3豆类蔬菜0.2蔬菜制品1。
0水果及其制品水果(浆果、葡萄除外)0.1浆果、葡萄0.2水果制品1.0食用菌类食用菌1。
0食用菌制品(干制食用菌除外) 1.0干制食用菌2.0豆类及其制品干豆、豆粉0.2豆类制品(豆浆除外)0.5豆浆0.05薯类及其制品薯类0。
2薯类制品0。
5藻类1.0(干重计)坚果及籽类0。
2肉及肉制品肉类0.2肉制品0。
5内脏及其制品0。
5水产品及其制品鱼类、甲壳类0。
5贝类、头足类及其他水产品1.0 GB5009.12水产品制品(干制海蜇、干制贝类除外) 1.0干制海蜇、干制贝类2。
0乳及乳制品液态乳(生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调制乳等)、奶油0。
05乳粉、非脱盐乳清粉0。
5其他乳制品0。
3蛋及蛋制品(皮蛋除外) 0.2皮蛋2.0脂肪、油和乳化脂肪制品0。
1调味品(食用盐除外)1。
0食用盐2.0甜味料食糖、淀粉糖0.5花粉0。
5蜂蜜1.0焙烤食品0。
5饮料类包装饮用水0.01mg/L果蔬汁(浓缩果蔬汁(浆)除外)0。
05mg/L浓缩果蔬汁(浆)0。
5mg/L碳酸饮料、茶饮料0。
3mg/L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0.05mg/L固体饮料1.0其他饮料0。
3mg/L酒类0。
2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以及糖果1。
0冷冻饮品0.3 GB5009。
12特殊营养用食品婴儿配方食品0.15(以粉状产品计)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藻类的产品除外)0。
2添加藻类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0。
3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产品除外)0.25 以水产及动物肝脏为原料的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0。
餐饮消费环节使用食品添加剂汇总一、糕点、面食类食品1、此类食品中可以使用膨松剂、色素、防腐剂(1)膨松剂。
通常在和面时加入,面点加工时,膨松剂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松发,在内部形成均匀密集的多孔形状,从而使食品酥脆膨松。
餐饮业面点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氢铵(臭粉)、硫酸铝铵(铵明矾)、硫酸铝钾(钾明矾)、酒石酸氢钾(塔塔粉)、发酵粉(泡打粉)。
使用剂量见下表。
(2)色素。
通常在和面时加入,使食品呈现出特殊食品原料的颜色,例如大枣馒头、紫薯馒头等。
常见的可以使用的食用色素的种类和最大使用量如下:注:苋菜红只能用于糕点上彩装,不能用于糕点制作。
(3)防腐剂。
糕点制作时允许使用防腐剂,餐饮环节制作面食馒头花卷类食品时不允许使用防腐剂。
常见的可以使用的防腐剂种类和最大使用量如下:2、面食类食品易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形①面点、裱花食品的彩装:着色剂、乳化剂;②面点、月饼:馅中乳化剂的超量使用(蔗糖脂肪酸酯等),或超范围使用乙酰化单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剂,违规使用着色剂,超量或超范围使用甜味剂;③面条、饺子皮:面粉处理剂超量,甚至出现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硼砂、硼酸;④面点:超量使用水分保持剂磷酸盐类(磷酸钙、焦磷酸二氢二钠等);超量使用增稠剂(黄原胶、黄蜀葵胶等);超量使用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⑤饺子皮:使用防腐剂乳酸钙;烧麦皮使用着色剂栀子黄。
⑥馒头:违法使用漂白剂硫磺熏蒸;⑦煮粥:超量使用乳化剂(蔗糖脂肪酸酯等);⑧油条:使用膨松剂(硫酸铝钾、硫酸铝铵)过量,造成铝的残留量超标准。
二、肉及肉制品1、肉丸类食品不得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尤其不得加入硼砂(有防腐的作用)。
2、烧、烤肉和卤水肉类。
餐饮单位常加工制作的烤鸭、烧鸭、烧鹅、烤鸡等烧烤类和盐焗鸡、卤水鸭等卤水类,属于现场制售食品,一般不必使用防腐剂。
该类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①色素:红曲红、高粱红、辣椒红、辣椒橙;②其他:焦磷酸钠、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双乙酸钠、亚麻籽胶(富兰克胶)、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乳酸链球菌素。
颜料在水产养殖和水产食品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水产养殖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随着技术和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也越来越高效、规模化化。
在水产食品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颜料作为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也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颜料在水产养殖和水产食品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一、颜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产养殖中的颜料主要用于控制和调节水产品的颜色,增强其美观性,以提高产品的销售价值。
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颜料主要包括三种:类胡萝卜素、黑色素和黄色素。
1. 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天然的油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黄色和橙色的植物中。
它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具有改善免疫力、促进生长等功能。
在水产养殖中,类胡萝卜素主要用于增加虾、鲜鱼、螃蟹等水产品的颜色,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黑色素黑色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鳗鱼、青鱼等深海鱼类中。
在水产养殖中,黑色素可以通过添加黑色素来源的虫草花等天然植物,来增加鱼类的色泽。
3. 黄色素黄色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多存在于果蔬中。
在水产养殖中,黄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颜料,可用于增加某些水产品的色泽,如螃蟹和鲍鱼等。
二、颜料在水产食品中的应用1.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色素,主要用于调整水产品的颜色和外观,增加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水产品中,胡萝卜素的应用十分广泛,如用于河虾、鲜鱼、明虾、河蟹等的调色,并可以增加它们的美观性和口感。
2. 白色素白色素是一种天然的无色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食品质地和增加产量。
在水产品加工中,白色素可用于浮肉加工,提高产量和肉质的松软程度,适用于深加工水产品如鱼丸、鱼皮、鱼饼等。
3. 染色素染色素是一种添加在水产品或其他食品中的染料,可用于改善颜色和美观度。
在水产品加工中,染色素可用于鱼丸、鱼皮、鱼饼等加工中的染色,以增加产品的色泽。
三、颜料在水产食品中的质量控制颜料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
1.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 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4种.3. 能降低水、溶液、悬浮液等的表面张力,防止泡沫形成,或使原有泡沫减少或消灭的物质。
4. 抗氧化剂是阻止氧气不良影响的物质。
它是一类能帮助捕获并中和自由基,从而祛除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一类物质。
抗氧化剂是指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5. 漂白剂是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退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一些化学物品,透过氧化反应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而把一些物品漂白即把它的颜色去除或变淡。
常用的化学漂白剂通常分为两类:氯漂白剂及氧漂白剂。
6. 膨松剂指食品加工中添加于生产焙烤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中,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坯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一类物质。
通常应用于糕点、饼干、面包、馒头等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制作过程中,使其体积膨胀与结构疏松。
(膨松剂是在以小麦粉为主的焙烤食品中添加,并在加工过程中受热分解,产生气体,使面胚起发,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咸的一类物质。
)7. 胶姆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
一般以高分子胶状物质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为主,加上软化剂、填充剂、抗氧化剂和增塑剂等组成。
8. 着色剂又称食品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主要目的,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
按其来源和性质分为食品合成着色剂和食品天然着色剂两类。
9.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或助色剂,是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和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10. 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化合物。
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给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针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减少或防止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1. 采掘区域受到污染水产资源众多,而且供应渠道非常多样化。
然而,一些采掘区域正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河流、湖泊和海洋。
废水排放、化学品使用不当、生活垃圾乱倒等问题都会对采掘区域的水质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使得采掘的水产品可能被污染。
2. 养殖环境管理不当鱼类和虾类等水产品的养殖一直是水产业重要的经济来源。
然而,一些养殖场的管理不善,导致水质污染。
过度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过度投药、过密养殖等问题都会增加水产品的病原体感染和农药残留,给存在其中的养殖水产品带来安全隐患。
3. 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水产品中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和漂白剂等,如果使用过量或使用不当,将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会使用添加剂超标或违禁添加剂。
而一些消费者对于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性了解有限,容易成为不法商家欺骗的对象。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对采掘区域的监管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采掘区域的监督力度,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水质监测和建立排污许可制度,确保采掘区域的水质达到相关标准。
同时,鼓励推广生态养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 加强养殖场管理政府要加大对养殖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制定科学的养殖标准,并加大对养殖场的技术指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
加强对养殖水质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问题,减少养殖环境污染。
同时,鼓励水产品养殖场进行现代化综合管理,加强科学的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者的素质。
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剂行为,对违规行为要进行重罚。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大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力度,确保产品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焦亚硫酸钠技术上确有必要和在水产品罐头(鲍鱼罐头)中使用效果的资料一、焦亚硫酸钠简介:焦亚硫酸钠在中国是已批准的一种食品添加剂(收录于GB2760-2011中)。
因此,原则上其使用的标准已符合要求(即不以任何形式损害人体健康,不为掩盖腐败和变质的食品,不掩盖质量缺陷而作出掺杂、造假、和伪造的目的等等)。
使用焦亚硫酸钠加工鲍鱼的研究已经及其广泛。
焦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钠:Na2S2O5+ H2O → 2NaHSO3亚硫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气体):2NaHSO3→ 2SO2+ H2O + 2Na+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取决于温度、pH、时间及鲍鱼与水的比例。
控制这些参数达到所要求的二氧化硫的指标标准,即小于等于1000mg/Kg。
二氧化硫在鲍鱼中的使用已经得到WHO, JECFA 及 CODEX 的批准。
政府食品安全当局,包括但不是限于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和香港,已接受这些国际组织的建议,生产鲍鱼(abalone)产品并得到消费者认同。
其他化合物如辅酶Q10、鞣花酸、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和过氧化氢也已被进行了评估,但未能成功生产出一个同具味觉与观感享受的产品.备注:-WH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JECFA: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CODEX: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二、二氧化硫在水产品罐头(罐头鲍鱼)中的作用二氧化硫在水产品罐头(罐头鲍鱼)中的使用目的是为了生产具味觉与观感享受的高质量产品。
产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罐头鲍鱼中的二氧化硫的使用量不会超过已提出的允许使用的最大限量。
推荐最大使用量为1g/Kg。
世界上很多鲍鱼品种属于Haliotis genus,每个品种的不同在于鲍鱼的肉及外壳。
因此,要获得理想的成品要求的加工过程将会根据鲍鱼肉的初始颜色的不同而不同。
附件1
水产品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注:加粗处为变更部分。
GB2760(征求意见稿)中涉及到水产品的修订内容主要有:
1. 调整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将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09.0水产及其制品”减少为“09.03.02腌制水产品(仅限海蜇)”,用量为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2. 在表A.1中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适用范围使用量,删除了其在表A.2中的使用规定;
3. 增加了焦磷酸一氢三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4. 扩大了山梨酸及其钾盐的适用范围,可在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中使用;
5. 扩大了磷酸,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一氢三钠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可在冷冻水产品中使用等。
GB2760-2007查询使用的基本方法(一)查找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的方法在查找一种已知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时,应该结合查看表A .1和表A .3,建议首先查表A .3,再查表A.1。
根据附录A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表A .3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为除表A .4中列出的食品类别以外的所有食品类别,最大使用量为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根据第A .1章的标准条文规定,表A .1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为表A .1中该添加剂可用的“食品名称/分类”的内容,按照相应的最大使用量规定使用。
建议在查询某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时可按照下述流程图进行,查询结果可能出现四种情况(见图1)分别举例说明如下:图1 查询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流程图2 既在表A .1中有规定,又在表A .3中有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查找黄原胶的使用规定,首先查表 A.3,可以在GB2760-2007标准文本的第180页表A .3中找到该食品添加剂,再查表A .1,可以在标准文本的第26页表A .1中找到。
因此,黄原胶的使用规定按图1中第1)种情况执行,它的使用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除表A .4以外的食品类别,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为表A.1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3只在表A.3中有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查找甘油的使用规定,首先查找表 A.3,可以在GB2760-2007标准文本的第180页表A.3中找到该食品添加剂。
再查表A.1,没有在表A.1中查到该添加剂。
因此,甘油的使用按照图1的第2)种情况执行,即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除表A.4以外的食品类别。
3.只在表A.1中有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查找磷酸的使用规定,首先查表A.3,发现该添加剂不在表A.3名单中,再查表A.1,可在GB2760-2007标准文本的第43页找到该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因此,磷酸的使用规定按图1中第3)种情况执行,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按照表A.1的规定执行。
4.在表A.1和表A.3中都没有规定如果一种物质在表A.1和表A.3中都没有规定,则其不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例如溴酸钾。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2007年8月23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七年八月七日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7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现将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使用规定调整如下,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2008年12月1日前,按照以往《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使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食品可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二00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4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焦糖色(不加氨生产)等11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6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抗坏血酸等22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一月二十八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表所列D-异抗坏血酸钠等17种食品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
特此公告。
二○○八年四月七日扩大使用范围、使用量的食品添加剂注:各类食品不包括附件所列食品类别附件:各类食品不包括的食品类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名称:赤藓糖醇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 功能:甜味剂(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各类食品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1)生产工艺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餐饮业常见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一、食品分类名称:冰淇淋类编码:03.01 (2)二、食品分类名称:风味冰、冰棍类编码:03.03 (5)三、食品分类名称:果汁(果味)冰编码:03.05.01 (8)四、食品分类名称:果糕类编码:04.01.02.08.06 (12)五、食品分类名称:煮熟的或油炸的水果编码:04.01.02.12 (15)六、食品分类名称:腌渍的蔬菜编码:04.02.02.03 (15)七、食品分类名称:经水煮或油炸的食用菌和藻类编码:04.03.02.05 (16)八、食品分类名称:非发酵豆制品编码:04.04.01 (16)九、食品分类名称:生湿面制品(如面条、饺子皮)编码:06.03.02.01 (18)十、食品分类名称:发酵面制品编码:06.03.02.03 (20)十一、食品分类名称:面糊、裹粉、煎炸粉编码:06.03.02.04 (22)十二、食品分类名称:谷类和淀粉类甜品(如米布丁、木薯布丁)编码:06.09 (32)十三、食品分类名称:粮食制品馅料编码:06.10 (32)十四、食品分类名称:面包编码:07.01 (33)十五、食品分类名称:中式糕点(除外月饼)编码:07.02.01 (37)十六、食品分类名称:西式糕点编码:07.02.02 (42)十七、食品分类名称:月饼编码:07.02.03 (46)十八、食品分类名称:糕点上彩装编码:07.02.04 (52)十九、食品分类名称:焙烤食品馅料编码:07.04 (58)二十、食品分类名称:调理肉制品(生肉添加调理料)编码:08.02.01 (61)二十一、食品分类名称:腌腊肉制品类(如:咸肉、腊肉)编码:08.02.02 (62)二十二、食品分类名称:酱卤肉制品类编码:08.03.01 (64)二十三、食品分类名称:熏、烧、烤肉类编码:08.03.02 (67)二十四、食品分类名称:油炸肉类编码:08.03.03 (69)二十五、食品分类名称:冷冻水产品及其制品编码:09.02 (72)二十六、食品分类名称:预制水产品(半成品)编码:09.03 (72)二十七、食品分类名称: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编码:09.04 (73)二十八、食品分类名称:油炸食品编码:16.05 (74)附表: (75)各类食品(生湿面制品、预制水产品除外)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 (75)餐饮业常见食品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一、食品分类名称:冰淇淋类编码:03.01食品分类描述:以饮用水、乳、乳粉、奶油(或植物油脂)、食糖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等工艺制成体积膨胀的冷冻饮品。
附件1
水产品中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注:加粗处为变更部分。
GB2760(征求意见稿)中涉及到水产品的修订内容主要有:
1. 调整硫酸铝钾、硫酸铝铵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将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使用范围“09.0水产及其制品”减少为“,用量为100mg/kg(干样品,以Al计);
2. 在表A.1中增加了β-胡萝卜素的适用范围使用量,删除了其在表A.2中的使用规定;
3. 增加了焦磷酸一氢三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规定;
4. 扩大了山梨酸及其钾盐的适用范围,可在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中使用;
5. 扩大了磷酸,焦磷酸二氢二钠,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磷酸氢钙,磷酸三钙,磷酸三钾,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焦磷酸一氢三钠食品添加剂的适用范围,可在冷冻水产品中使用等。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