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第二章
- 格式:pdf
- 大小:17.32 MB
- 文档页数:45
第二章植物学根底知识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执行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合成及转化等营养代谢功能。
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的生殖过程。
第一节植物的根一、根的功能二、根的类型和根系三、根系的生长特点四、根的变态五、根瘤与菌根六、根的欣赏一、根的功能1.吸收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吸收作用最活泼的区域仅限于根尖局部。
2.固定和支持作用固定植物;固定土壤;3.输导作用根到枝叶;叶到茎和根;4.贮藏和繁殖作用如大丽花、小丽花、胡萝卜、红薯、山药等。
二、根的类型和根系1.根的类型种子植物的根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按来源分类,根可分为主根和侧根。
按发生部位分类,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
2.根系一株植物地下局部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植物的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直根系:指主根粗壮兴旺,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快速生长的直根系,它能够使植物很快地在土壤中向下穿入,以吸取深层的水源。
有些植物的直根系明显超过植物地上局部的高度,具有这种根系的植物叫深根性植物,如马尾松成年后主根可深达5 m以上,还有其他松树、柏树、广玉兰,也属于这类根系。
须根系:主根和侧根无明显区别的根系,或者根系全由不定根组成。
单子叶植物多为须根系。
例如禾本科植物,主根长出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胚轴和茎基部的节上生出许多不定根组成须根系。
一般直根系分支层次明显,根系分布在土壤的深处;组成须根系的根粗细差不多,根系分布在土层的浅处。
3.根系深浅与环境的关系根系的深浅不但取决于植物的遗传性,也取决于外界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如土壤水分、土壤类型等。
长期生长在河流两岸或低湿地区的树种.如柳树、枫杨等,在土壤表层就能获得充足的水分,所以根系发育为浅根性。
生长在干旱或沙漠地区的植物,只能在土壤深层吸收水分,一般成深根性,如沙漠中的植物,根可达5 m深。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根系分布于较深土层;反之,那么多分布在较浅的土层。
1、气孔:气孔是植物体表面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能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
P35(平轴式气孔、直轴式气孔、不等式气孔、不定式气孔)
2、周皮:一种次生保护组织,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分化产生木栓层,向内分裂分化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者形成的复核结构。
P39
3、绿皮层:栓内层由生活的薄壁细胞组成,通常细胞排列疏松,茎中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有称绿皮层。
P39
4、填充细胞:皮孔处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生大量的非木栓化薄壁细胞,细胞呈椭圆形,圆形等,排列疏松,细胞间隙比较发达,称为填充细胞。
P39
5、侵填体:植物导管相邻的薄壁细胞膨胀,并通过导管壁上未增厚部分或纹孔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同的囊状突出物,这种突入生长并堵塞导管的囊状突出物称为侵填体。
P45
6、联络索:筛板两边的原生质丝通过筛孔而彼此相连,与胞间连丝的情况相似,但较粗壮,称为联络索。
P46
7、胼胝体:筛板形成后,在筛孔的四周围绕联络索可逐渐积累一些特殊的碳水化合物,称为胼胝质。
随着筛管的不断老化,胼胝质不断增多形成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P47
8、维管束:是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疏导系统,为束状结构,贯穿于整个植物体的内部,除了具有疏导功能外,同时对植物体还有支持作用。
维管束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