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必读书籍有哪些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7
以下是心理咨询师常看的书籍:
1. 《心理学与生活》(作者:理查德·格里格斯、菲利普·津巴多):该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心理学入门读物,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并涵盖了丰富的案例、实践建议等内容。
2. 《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该书是一本经典心理学著作,通过真实的案例故事,揭示人类通常会犯的13种错误,以及如何避免或根除这些错误。
3. 《情绪智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该书讲述了情绪智商的概念、构成、功能,以及如何培养和运用情绪智商。
该书对于加强情绪管理、提高应对能力和恢复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4.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艾伦·伯克):该书探讨了人类群体行为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关系,揭示了大众智慧、合群、信仰、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心理机制。
对于掌握群体领导、认知失调等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5. 《古老的智慧:心理治疗的故事与技术》(作者:鲍德温):该书通过生动详实的心理治疗案例,向读者展现了心理治疗的历史、理论和技术动态,是一本很好的启发性读物。
总之,以上这些书是心理咨询师常用的读物,也适合其他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阅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阅读这些书籍之外,还需要不断地跟进新进展、新研究,更新专业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素养。
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史瑞君2010年3月发展心理学知识结构:第一节概述单元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心理学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发展的规律。
内涵、基本性质、研究任务一、心理发展的内涵: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广义¡ª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个体心理发展狭义¡ª¡ª个体心理发展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方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关键期⏹●也称敏感期、最佳学习期。
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名词。
⏹●用来表示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
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Lorenz,K﹒1937)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
单元二发展心理学简史一、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ª¡ª19世纪后半叶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普莱尔(德国),1882年发表《儿童心理》。
三、儿童心理学的发展¡ª¡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四、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ª¡ª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单元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一、横断研究二、纵向研究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交叉设计单元四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一、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中最具根本性的问题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1、单因素论高尔顿、霍尔、詹森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华生2、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施太伦、吴伟士3、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二、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ª¡ª发生认识论一、心理发展观二、心理发展建构说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四、心理发展阶段说一、心理发展观1、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2、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3、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认识的起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4、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二、心理发展建构说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师必读心理学书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阅读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推荐几本教师必读的心理学书籍。
首先推荐的是《心理学与教育》。
这本书是由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李光耀教授编写的,内容涵盖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情绪管理技巧、学习动机激励等内容,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活动。
其次推荐的是《教师的情绪管理》。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绪问题及应对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会面临来自学生、家长、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情绪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推荐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存在学习焦虑、社交问题、自卑等心理问题,了解这些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对我们的教学工作非常有帮助。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最后推荐的是《教师的自我成长》。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方法。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心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阅读以上推荐的教师必读心理学书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心理健康有关的书教师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需求以及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们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以下是几本与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书籍,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1.《教师心理健康指南》这本书是一本针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实用指南。
书中介绍了教师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自我认知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处理各种困难和挑战,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
2.《教师的心理成长》这本书从教师的心理成长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心理成长的方法和技巧。
书中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帮助教师们认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提高自身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
3.《教师的自我调适与心理调整》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并提供了一些自我调适和心理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阅读这本书,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提高自身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
4.《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质量》这本书从教师心理健康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了教师心理健康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并提供了一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建议。
书中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激发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动力。
以上是几本与教师心理健康有关的书籍推荐。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心理咨询技巧的五本经典教材推荐心理咨询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来说,掌握一定的咨询技巧至关重要。
而寻找合适的心理咨询教材是提升自己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推荐五本学习心理咨询技巧的经典教材,帮助读者在学习咨询技巧的道路上获得更全面、深入的掌握。
一、《心理咨询基本技巧与方法》这本由郭川、周子纯合著的教材是心理咨询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针对初学者,系统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给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咨询技巧的运用。
二、《咨询心理学导论》《咨询心理学导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里·R·伯伦和理查德·G·伯伦合编的教材。
该书系统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咨询师的角色与职能,以及咨询过程中的关键技巧等。
该书在国内外都广受好评,被誉为咨询心理学领域的权威教材。
三、《咨询心理学与心理咨询》该书由著名心理学家杨维中教授主编,是一本较为系统和全面地介绍咨询心理学与心理咨询的教材。
书中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咨询与沟通技巧、咨询过程管理等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
四、《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这是一本由谢义雄编写的心理咨询教材。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心理咨询基本概念、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咨询实践。
全书内容详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了解不同的咨询技术和技巧的运用。
这本书适合已有一定咨询经验的人士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能。
五、《心理咨询与治疗技巧》该书是由汤卫华著作的一本关于心理咨询技巧的实用教材。
内容涵盖了常见的心理咨询技巧,如倾听技巧、询问技巧、反馈技巧等。
全书语言简洁,思路清晰,适合初学者。
另外,该书在每章的结尾都附有案例与实践练习,有助于读者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学习上述五本经典教材,读者可以系统、全面地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巧。
心理咨询领域的参考书籍有很多,选择最好的书籍通常取决于你的兴趣、专业需求以及学习背景。
以下是一些建议,这些书籍在心理咨询领域中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1.《心理咨询过程与技能》(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Theories and Interventions)- David Capuzzi, Douglas R. Gross-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技能和理论,适合初学者。
2.《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Gerald Corey-是一本经典的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的教材,涵盖了多种心理治疗方法。
3.《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 Richard Sharf-通过案例展示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很好的呈现。
4.《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Charles J. Gelso, Bruce E. Wampold-着眼于咨询心理学,探讨了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实践和研究。
5.《情绪智商:心理学的艺术与科学》(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Daniel Goleman-探讨了情商的概念,对于理解和提高情绪智商有一定的帮助。
6.《存在主义心理治疗》(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Irvin D. Yalom-这本书介绍了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对于追寻意义和自由的咨询方法有深入的讨论。
7.《心理治疗的初学者指南》(The Beginner's Guide to Counselling & Psychotherapy)- Stephen Palmer, Ray Woolfe-面向初学者,提供了心理治疗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想成为心理咨询师需要真正的阅读|书单推荐走在心理咨询师的路上,读书与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自我成长任务。
心理咨询是带有专业设置和伦理的、基于系统的心理理论的、受过咨询技能训练的会谈。
所以要成为心理咨询师,要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读书,更应该读好书!首先从基础的心理专业书开始看!那些什么地摊上卖的《10天成为心理学大师》这类书就不要看喽基础专业类书:《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统计心理学》、《测量心理学》心理学基础科普读物:《这才是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天生变态狂》其次,心理咨询师新手入门,除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推荐看这几本书:《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登天的感觉》、《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
其中《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对新手咨询师很有帮助,整本书从实例出发,进行分析和点评,手把手地教新手该怎么做。
这是一本来自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的实践、发自内心、有自己独到看法的书,是中国学者送给心理咨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
《登天的感觉》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哈佛大学的心理咨询案例,语言浅显易懂,让人了解“心理咨询”的实质之余,又可在作者的引导下体验个案咨询经历,感受到咨询思路和技巧的巧妙。
《日益亲近》细致地再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可以让咨询师了解“咨访关系”,了解咨询师和来访者对于同一个咨询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是精神分析领域中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书籍。
书中阐述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所应该学习和获得的能力——不是机械性地重复一些前辈用过的技术或僵化地执行所谓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原则,而是学习成为一名独一无二的、具有个人风格的治疗师。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具体介绍了咨询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咨询理论和技术,咨询理论和方法的整合与应用,以及11种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关键概念、治疗过程、治疗技术、步骤和应用个案等。
心理健康相关书籍1.《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心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通俗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
它涵盖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方面的许多主题,如情绪、学习、记忆、社交等,适合初学者入门。
2.《探索生命》:这本书是灵遁者所著,是一部心理学科普作品。
它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解释大脑意识,主要关注大脑意识的探索,涉及人类意识、学习、记忆、睡眠、情感、行为等方面。
3.《神经科学与人类行为》:这本书融合了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的知识,深入探讨了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神经基础。
它介绍了大脑结构、神经信号传递、记忆、情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很大帮助。
4.《人生自叙》:这本书是一部自传体作品,作者在其中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研究成果。
书中主张重视个人价值和内在需求,倡导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
5.《积极心理学》:这本书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所著。
书中介绍了积极情感、流、优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术和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和内在力量。
6.《乌合之众·我们为何渴望自由》:这本书是一部探讨群体心理的经典著作,作者力图阐释群体行为和思考的规律和特点。
书中提出了“乌合之众”、“心理群体”等概念,让人们更好地理解集体行为和社会心态。
7.《影响力》: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心理学和营销的领域经典著作,作者通过研究人们行为的心理机制,揭示了如何利用心理影响力产生影响和说服力。
书中介绍了六种基本的影响力方式,并提供了诸多实例和案例。
8.《思维乐趣》:教你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9.《情感勇气》:探讨了如何面对各种负面情绪和压力,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考点串讲第一节概述社会心理学诞生1908、罗斯(美)《社会心理学》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一、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侧重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勒温:B=f (P, E),B:行为;P:个体;E:环境;f:函数关系三、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发展三阶段及时间哲学思辨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辩论人性(善与恶)eg孟子/苏/柏拉图-善;荀子 /亚里士多德-恶经验描述 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初进化论、民族、群众、本能、精神分析麦独孤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实证分析 20世纪初至今社会心理学进入了实证研究的阶段。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社会心理学研究遵循的主要原则:价值中立(反社会价值观-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四、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班杜拉、沃尔特斯(1)学习的机制联想:经典条件反射(鸽子-和平)强化:操作条件反射 -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模仿(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2、符合互动论自我是社会的产物。
3、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荣格:集体无意识霍妮: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是文化因素决定的。
沙利文: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1、社会化: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终身社会化的观点社会化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青少年)、继续社会化(成年)、再社会化(社会急剧变化)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劳动教养-社区矫正)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掌握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生活目标;社会角色社会化基本条件:(题干:一个人要变成社会人不可或缺的条件包括)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从出生到独立生活,13-25岁,有变长趋势。
书是引路的航标灯。
去向一个奋斗的目标,必得有它的相伴相助。
读书,开卷有益。
“书当快意读易尽。
”每每为有书可读而快乐。
这篇文章很精彩。
这位作者搜罗了如此多关于心理学的书。
很多是我们入门必需的。
读书要读活了,这是我的老师语重心长的叮嘱。
在她的身上每每看到读书后的创新。
为之敬佩不已。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应该读书,实践,创新,再读书。
心理学图书著作导读]近年来,心理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追求幸福的现代人不时需要求助于心理学,国内心理学的高等教育与研究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背景下,“心理学”图书——无论是专业的还是通俗的,出版量非常巨大。
在国际心理学大会在中国召开之际,本文试着对当前市面上的心理学图书作一次扫描,以为读者提供较为详尽的阅读资讯。
学导论心理学发展至今,内容已经极为丰富。
为了对心理学有全面的了解,最好从一本心理学导论或普通心理学入手。
《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是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是另一本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
本书译自原著最新修订的第9版,并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人员组织翻译。
这两本书都是大部头,但写得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同时其内容又都包含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实为心理学爱好者最佳的入门书。
《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是在英国心理学家M.W.艾森克主持下由众多专家参与完成的。
这本名著侧重对欧洲心理学的发展与贡献做介绍,因而可以给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
《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这本由孟昭兰主编的教材自1994年第一版问世后,迄今已多次印刷,是深受欢迎的国内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
台湾张春兴著的《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崔丽娟等著的《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对普通读者而言亦是一本很不错的入门读物。
心理学史《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这本由B.R.赫根汉所著的心理学史详细考察了心理学的起源,对西方各种心理学思想及流派做了全面描述。
在国内,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的专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可基本代表国内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水平。
张春兴著《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则从心理学名人传角度入手,介绍了西方心理学思想的流变。
而墨顿·亨特的《心理学的故事》(海南出版社,1999),更是把心理学名人作为故事中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把心理学的发展历史讲得生动有趣。
上个世纪还出过几本这类书籍,如黎黑的《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商务出版社,1981年),柯瓦奇的《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出版社,1980年)等。
中国心理学思想史方面,可以阅读《中国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作者按照对历史上心理学思想家或及其著作加以剖析的方式详细描述了中国古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国近现代心理学发展史及其背景作了深入的分析。
《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此套书共五卷,其中一、二卷是中国古代及近代心理学思想史。
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由300多位专家、学者编纂而成,内容全面,书中关于中国心理学史、汉字心理学等方面的条目,突出了中国特色。
而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杨治良和黄希庭三位教授领衔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嫔纾?003 则是目前为止国内收词规模最大、内容最新的一部心理学专科辞典,可以反映出心理学前沿动态。
新世纪版《国际心理学手册》(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由世界多国的著名学者共同完成,可反映国际水平的权威性工具书,是献给2004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的一份厚礼。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理论研究涵盖面很广,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基础心理学分支,如感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等。
在这些分支中,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系统探讨人性的心理学分支,普通人比较感兴趣。
在这方面,《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内容新颖而全面,引人入胜。
译著《人格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使用了人格研究专题为结构的布局,很值得推荐。
发展心理学是一般读者感兴趣的另一心理分支。
这方面既有比较全面的论著《人生发展心理学》(学林出版社,1997)与《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也有仅取人生发展某一阶段的论著,如孟昭兰著的《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等。
岳晓东著的《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一书记述了作者中小学的一些往事并加以心理分析,是一本独具特色的读物。
智力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在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引进了两本可反映最新智力理论进展情况的学术名著:《超越IQ ——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2001),《认知过程的评估——智力的PASS理论》(2001)。
世界畅销书《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则拓宽了智力的内涵。
情绪心理学方面有辽宁人民出版社引进的《情绪心理学》(1987)与国内著名心理学者孟昭兰著的《人类情绪》(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可做推荐。
意识心理学方面一本综合性的新作是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2003),另外《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动物有意识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等都是很好的科普读物。
在记忆心理学方面,既有一些如何提高记忆的通俗读物如《记忆术:心理学发现的20种记忆妙法》(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等,又有专著如《记忆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此外还有一本非常耐读的关于记忆的科普读物《找寻逝去的自我:大脑、心灵和往事的记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此书对人类记忆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翔实而富有趣味的阐释。
在社会心理学方面,时蓉华著的《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是比较流行的教材之一。
教育心理学方面已有了一本相当出色的引进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2004),人民邮电出版社引入的是原著第7版。
宗教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以《宗教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内容最为详尽。
弗洛伊德西方现代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和学说,迄今为止,多途径研究仍是现代心理学的现状。
这其中以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出版社,1995),是弗洛伊德本人对其前期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精要总结,可以作为了解弗洛伊德本人观点的最佳入门。
《释梦》(商务出版社,2001)是弗洛伊德最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为深入了解弗洛伊德之必读。
近年来翻译弗洛伊德著作最成规模的是长春出版社的《弗洛伊德文集》(2004)全八册。
弗洛伊德的传记可以看欧文·斯通的《心灵的激情》(上、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该书属于传记小说,内容翔实而且可读性强。
另一本比较注重阐述弗洛伊德思想的传记是由高宣扬编著的《弗洛伊德传》(自华书店,1986),这是繁体版,不容易买到。
不过,现在网上倒是随处可以下载此书的简体版。
目前市面上还可以见到更多新的由国人写的弗洛伊德传记,不过这些新书并没有引入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基本上是以前材料的重新组合,内容相差不大。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
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
《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荣格与荣格学派《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是荣格几篇文章的合集。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三联书店,1991),《寻求灵魂的现代人》(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出版时间都较早。
前者是荣格的演讲集,是了解荣格前期思想的不错的入门书。
荣格传记以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为最佳。
《荣格的生活与工作——传记体回忆录》(东方出版社,1998),作者芭芭拉·汉是荣格的女弟子,仰视的成份多了些。
另有刘耀中著的《建造灵魂的庙宇——西方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评传》(东方出版社,1996),温森特·布罗姆著文楚安译的《人与神话》(新华出版社,1997)可作参考。
相对于引入荣格本人著作的薄弱,介绍荣格思想及荣格分析学派的著作引入则极为可观。
成系统的如东方出版社1998年推出的“曼荼罗丛书”,包括《大母神》等八本。
另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点金石丛书”,包括《荣格之道》等四本译著。
阐述荣格思想的书籍较近的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荣格神秘心理学系列”。
目前已出四本,其中施春华先生《神秘的原型》一书非常出色,书中对荣格理论中最为重要的原型概念进行了非常清晰的梳理。
另外,这类书还包括《人格阴影——起破坏作用的生命力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荣格心理学与佛教》(东方出版社,2004)、《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商务印书馆,1996)。
后荣格“原型心理学”开创者詹姆斯·希尔曼所著的《破译心灵》(海南出版社,2001),阐述了他有趣的“橡实理论”,并探讨了“命运召唤”这一令人激动的主题,很有启发意义。
而《荣格崇拜》(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一书作者理查德·诺尔站在荣格的批判面,试图展示“历史上真正的荣格”,其新颖的观点曾在荣格研究中引起强烈震撼。
阿德勒·弗洛姆·霍妮《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是阿德勒最有影响的著作,在国内曾被多家出版社出版。
较近的阿德勒译著有贵州人民出版社的《理解人性》(2004)。
弗洛姆的重要著作在上个世纪就几乎出全了。
如《逃避自由》(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88)、《健全的社会》(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等。
近几年,霍妮的著作推出不少。
贵州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中收入了她的《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