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地表流水地质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5.61 MB
- 文档页数:20
第十一章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水是塑造地表最重要的因素,山脉、巨大的山系可以由板块构造和火山活动而形成,但其形态基本上是由水塑造的。
流水切割谷地、搬运泥沙堆积成平原,河流将地表大量沉积物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地方,在地表举目所见,地表特征无不与河流或流水作用有关。
第一节地球水圈的水循环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冰川和大气水共同构成地球水圈。
另外,还有矿物中含有的化合水、结晶水及深层岩石中包括的封闭水分。
水圈中的大部分水来自地球早期高温时期,地球内部的去气过程。
目前,除了火山从地幔中带来新的水,为水圈增加少量的水之外,水圈中的水基本保持不变。
地球上的水并不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海洋、大气和陆地的水,随时随地斗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着连续的大规模交换。
水循环就是指打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地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及径流等环节,不断的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
从全球整体上看,这个循环过程可以设想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的水汽升入空中,并被气流输送到各地,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深入内陆,在适当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降水。
其中海面上的降水直接回归海洋,降落到陆地表面的雨雪,除重新蒸发升入空中外,一部分成为地表径流补给给江河、湖泊,另一部分渗入岩土层中,转化为土壤水流与地下径流。
地面径流、壤中流与地下径流,最后亦流入海洋,构成全球性统一的、连续有序的水循环系统。
水循环的整个过程可分解为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水分入渗、以及地表和地下径流5个基本环节。
这5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交错并存、相对独立,并在不同的环流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组合,同时,在全球各地形成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地区水循环。
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数量表示。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全球或任一区域水量都应保持收支平衡。
高收入则高支出,低收入则低支出。
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作为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水量平衡的三个重要因素。
第11 章河流及其地质作用一、名词解释地表径流片流(坡流)洪流河流水系流域分水岭层流紊流单向环流洗刷作用坡积物冲刷作用冲沟歹地洪积物洪积扇河谷下蚀作用(垂直侵蚀作用)旁蚀作用(侧方侵蚀作用)溯源侵蚀(向源侵蚀)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河流袭夺瀑布河曲边滩蛇曲冲积物冲击扇心滩河漫滩三角洲三角港准平原夷平面深切河曲河城阶地二、是非题1. 在各种改造与雕塑陆地地貌的外营力当中,流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营力。
()2. 一条河流从支流到干流、从上游到下游的河谷坡度逐渐减小,河流的长度和宽度逐渐加大。
()3. 只有进入河谷中的水体,才产生流水的地质作用。
()4. 河床底部的砾石,只能间歇性地向下游方向运动。
()5. 因干旱地区雨量稀少,故可以不考虑地面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作用。
6. 如果一条河谷两侧有四级阶地存在时,则最先形成的阶地称为一级阶地,最后形成的阶地称为四级阶地。
()7. 只要河流存在,它的溯源侵蚀作用与下蚀作用就永无止境。
()8. 河流所搬运的物质,都是其本身侵蚀作用形成的物质。
()9. 河水中所搬运的物质,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
()10. 河流的上游地段,只有下蚀作用;中、下游地区,只有侧蚀作用。
()11. 呈单向环流运动的水流,是使河谷凹岸不断地向旁侧和下游方向推移的唯一原因。
()12. 河流的侧蚀作用,可使河谷的横剖面逐渐发展成“U”形谷。
()13. 河谷横剖面的拓宽是由旁蚀作用所形成的。
()14. 河流的搬运力是指河流能搬运各种物质多少的能力。
()15. 河流的下游比中、上游河段的水量大,其所能搬运的碎屑颗粒直径也比中、上游河段大。
()16. 粘土和粉砂颗粒细小,在搬运过程中所需要的起动速度也很小。
()17. 在河流搬运的碎屑物中,以悬浮状态的泥砂数量为最多。
()18. 对于推运质的砾石来说,当其停止滚动或滑动时,砾石的最大扁平面多倾向上游。
()19. 河流不仅有机械碎屑沉积,同时也有丰富的化学沉积。
第十一章河流及其地质作用第一节河流概述一、地表水流地面流水包括片流、洪流与河流,就是塑造陆地地貌形态得最重要得地质营力。
片流与洪流统称为暂时性流水。
而河流则就是常年性得线状流水。
河流就是由片流、洪流逐渐发展而成得。
1、片流(坡面流水)片流:下雨后沿斜坡流动得暂时性面状流水。
特征:降水向下沿自然斜坡流动,其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形成网状细流。
片流比较均匀地洗刷山坡上得松散物质,并在山坡得凹入部位或山麓堆积起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在山麓地带常联结成一种覆盖斜坡得裙状地形,称为坡积裙。
2、洪流(沟谷流水):下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得暂时性线状流水。
特征:具有固定流向。
山坡上最大坡度沟槽沟谷冲沟河谷洪积物冲积扇(洪积锥)冲沟:切割较深规模较大得沟谷。
分沟头、沟口。
洪积物: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山前或山坡得低平地带,迅速堆积。
冲积扇(洪积锥):洪积物往往呈扇状分布,扇顶在沟口,扇形向山前低平地带展开。
洪积物特征:分选性、磨圆度均较差,从水平分布瞧,扇顶部分沉积物质比较粗,向着扇体边缘逐渐变细,及至扇底前缘可出现黏土。
冲积扇得厚度,由扇顶向扇体边缘逐渐变薄。
洪积平原:一系列冲积扇相互联结。
冲沟得发展有两种趋势:一就是向下冲刷停止,标志着冲沟得衰老;另一种就是流水深切沟底达地下水面,得到地下水源补充,暂时性得冲沟流水便转变成具有经常流水得河流,冲沟发展成为河谷。
3、河流:在固定河道中流动得常年性线状流水称为河流。
二、河谷得横剖面1、河谷形态河谷:就是河流挟带着砂砾在地表侵蚀塑造得线型洼地,就是一种形态组合。
河谷横剖面形态:河床:经常有流水得部分。
谷底:河床两旁得平缓部分。
谷坡:谷底以上得斜坡。
坡麓:谷坡与谷底得交接处。
谷缘:谷坡上部得转折处。
河谷得发展过程:在横剖面上经历了V型谷、U型谷与碟形谷阶段;每个阶段纵剖面也相应变化。
①V形谷(峡谷):谷坡很陡,谷底狭窄,甚至无平坦得谷底,河床直接嵌在谷坡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