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压钻井-威德福共4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45
钻井新技术及发展方向分析1 钻井技术新进展1.1石油钻机钻机是实现钻井目的最直接的装备,也直接关系到钻井技术进步。
近年来,国外石油钻机能力不断增强,自动化配套进一步完善,使钻机具备更健康、安全、环保的功能,并朝着不断满足石油工程需要的方向发展。
主要进展有:(1)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套装式井架,减少钻机的占地面积,提高钻机移运性能,降低搬家安装费用。
(2) 高性能的“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促进石油钻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
(3) 采用套管和钻杆自动传送、自动排放、铁钻工和自动送钻等自动化工具,提高钻机的智能化水平,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条件。
1.2随钻测量技术1.2.1随钻测量与随钻测井技术21 世纪以来, 随钻测量(MWD) 和随钻测井(LWD) 技术处于强势发展之中,系列不断完善,其测量参数已逐步增加到近20种钻井工程和地层参数,仪器距离钻头越来越近。
与前几年的技术相比,目前,近钻头传感器离钻头只有0.5~2 m 的距离,可靠性高,稳定性强,可更好地评价油、气、水层,实时提供决策信息,有助于避免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引导井眼沿着最佳轨迹穿过油气层。
由于该技术的市场价值大,世界范围内有几十家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其中斯伦贝谢、哈里伯顿和贝克休斯3 家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1.2.2电磁波传输式随钻测量技术为适应气体钻井、泡沫钻井和控压钻井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电磁波传输MWD(elect romagnetic MWD tool s ,EM MWD) 技术研究与应用已有很大进展,测量深度已经达到41420 km。
1.2.3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技术为适应欠平衡钻井监测井筒与储层之间负压差的需要,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和威德福等公司研制出了随钻井底环空压力测量仪(annular pressure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 APWD) ,在钻井过程中可以实时测量井底环空压力,通过MWD 或EMMWD 实时将数据传送到地面,指导欠平衡钻井作业。
控压钻井技术控压钻井技术国际钻井承包商欠平衡、控压钻井委员会(IADC UBD&MPD Committee)2003年给出了控压钻井技术的定义:控压钻井是一种自适应的钻井工艺,可以精确控制全井筒环空压力剖面,确保钻井过程中保持“不漏、不喷”的状态,即井眼始终处于安全密度窗口内。
之后,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又进一步将控压钻井技术分成两大类别:主动控压钻井技术和被动控压钻井技术。
主动控压钻井技术是在钻前设计时融入控压钻井技术的理念,包括井身结构设计、钻井液设计和套管程序设计,从而达到精确控制井筒压力剖面的目的。
被动控压钻井技术指使用一些设备如旋转控制头、节流阀和钻杆浮阀等,安全有效地处理井下事故。
早期的控压钻井井底压力控制精度在0.35MPa以内,目前控制精度可高达0.1MPa,即基本实现井底压力的恒定。
严格来讲,所有井都需要控制压力,都需要实施控压钻井,因为钻井的过程就是利用井筒流体压力(静止压力、动态压力等)来应对地层压力(孔隙压力、坍塌压力、漏失压力和破裂压力等)从而实现井内压力系统的某种平衡(近平衡、欠平衡、过平衡等)。
钻井过程中的“卡、塌、漏、喷”几乎都跟井底压力有关,因此控压钻井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但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控压钻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突出体现在“有目的”和“精确控制”,控压钻井的本质就是确定井底压力界限,从而利用多种工具和技术有效控制相应的环空压力剖面以降低窄密度窗口条件下钻进时的风险与成本。
现代控压钻井技术是在欠平衡钻井和气体钻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钻井新技术。
这三项技术有共同的特点,即都需要使用旋转防喷器、气体处理装置、节流管汇、单流阀等特殊设备。
欠平衡钻井主要是为发现和保护储层、减少储层钻井问题、减小对储层的伤害、实现钻井过程中对油藏特性的优化等;气体钻井主要目的是钻井提速,大幅度提高难钻地层的钻井速度;控压钻井主要是为减少钻井过程中的复杂,通过降低大量钻井液的漏失和降低钻井相关的非生产时效等提高钻井经济性。
常规控压钻井操作规程(修订).docx..(小编推荐)第一篇:常规控压钻井操作规程(修订).docx..(小编推荐)塔中常规控压钻井操作规程一、钻开目的层前准备1、控压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组织,井队、录井、泥浆、欠平衡、定向井等相关人员参加,在二开中完时进行,以本井钻井、地质设计为依据,结合邻井实钻情况进行交底。
交底内容: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钻遇裂缝溶洞井段、地层压力、硫化氢含量;邻井钻井情况,可能钻遇的复杂情况等及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2、物资器材准备:应在满足钻井设计的前提下,还应满足(1)钻井液:密度1.40g/cm×80m,密度1.30 g/cm3333×80m,坂土浆60 m,地面循环量150 m,若罐容不足应增加应急罐。
石灰石100吨,重晶石100吨,除硫剂10吨。
(2)内防喷工具:箭型止回阀6只,旋塞4只,浮阀2只。
(3)应急设备:对讲机9部,硫化氢监测仪7台,(其中1000PPm高量程2台),可燃气体监测仪3台,空气呼吸器15套。
(4)700型或1050型压裂车1台(EPCC临时基地值班)。
供浆系统1套,具备分别采用砂泵和螺杆泵给压裂车供浆功能。
3、钻开目的层验收:由项目部组织,在进入目的层前100m进行,对井控装备、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泥浆材料、重浆及除硫剂的储备、应急预案及演练、技术交底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钻开目的层。
二、技术操作要求(一)基本要求1、钻井液密度:进入目的层前100米调整泥浆密度,泥浆密度值低于设计给定地层压力系数0.02g/cm。
2、除硫剂和PH值:根据邻井实钻情况,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在钻开显示层前100~150米,在钻井液中加入1~3%的除硫剂,钻井液的PH值≥10,现场除硫剂储备5吨以上,循环泥浆PH值降低后,应及时提高PH值和补充除硫剂,新浆补充须符合钻进时的PH值和除硫剂的含量。
3、内防喷工具:近钻头安装1只箭回,钻具出套管鞋位置安装1只旋塞+1只箭回(旋塞在下,箭回在上)。
分级固井工具工作原理图示详细描述了威德福公司分级固井工具的工作原理。
在工具下井位置,单体滑套使多级固井工具上的循环孔处于关闭位置。
在此状态下,单体滑套与分级固井工具本体之间的所有空间或是露于套管之内或是露于环中,因此没有任何压力圈闭,而且单体滑套的弹性O型密封圈仅承受套管内与套管环空间的压差而不承受任何井下绝对压力。
若要打开多级固井工具之循环孔进行循环和固井,需向套管内投入加重开孔弹并靠其自由下落座于开孔座上。
然后在套管内开孔弹以上施加液压直至分级固井工具本体与单体滑套之间的销钉剪断。
销钉剪断后,单体滑套向下行直至中间锁定块与多级固井工具本体上锁定槽下端接触后停止。
此时分级固井工具循环孔打开,在此开孔位置,单体滑套上循环孔与工具本体循环孔对中,从而套管内外通过循环孔可进行循环及固井。
若要关闭循环孔,在套管内泵入关闭塞使其座于关闭座上。
在套管关闭塞以上加压(高于循环终了压力800-1500psi)剪断单体滑套与关闭座之间的销钉,关闭座然后下行直至其与单体滑套内下台肩接触而停止。
此时中间销定块缩回到关闭座内槽。
由于关闭塞下行而被挤压的胶塞以下套管内的液体可以沿关闭塞前端的开口槽上行。
从而不使套管受压。
单体滑套关闭循环孔通过O型圈密封。
由于分级工具循环孔上下密封本体内径相同,所以工具所受外压力不可能打开循环孔。
当单体滑套关闭循环孔后,滑套上的卡环莰入分级工具本体内从而防止单体滑套在钻进及下井工具通过时而向上移动。
开孔座和关孔座都是铝制品容易钻掉。
关闭座内的中间锁定块与其中的非旋槽相配合从而防止关闭的旋转。
关闭座导引槽内的铜销钉能确保中间锁定块与锁定槽居中。
而开孔座是通过反扣螺纹旋在单体滑套上,这样其旋转亦是不可能的。
分级工具本体与单体滑套上的J 型销亦可防止其旋转同时作为辅助的装置防止滑套上行。
751E型常规双级固井作业所需设备751E型常规双级固井作业所配置的工具及附件由如下组成:1).751E型分级固井工具;2).第一级柔性胶塞和碰压环;3).751E型自由落体开孔弹;4).751E型关孔胶塞。
控压钻井技术规程一、打开油气层前准备1、打开油气层前要进行控压技术交底(交底容:地质、工程、钻井液和井控装备、控压措施等方面);技术交底由钻井监督和地质监督组织,预测地层硫化氢含量高地层压力异常井有有项目部井控专家组织,井队、录井、泥浆、控压、定向井及井控专家等相关人员参加,可以在钻开油气层验收时进行。
交底要以本井钻井、地质设计和本井实际情况为依据,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井控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形成本井控压钻井作业指令书由井队遵照执行。
如油田有新的规定,按油田规定执行。
2、由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确定钻开油气层的密度。
3、对井控装备、硫化氢检测与防护、泥浆材料、重浆及除硫剂的储备、人员配备、井控专家到井情况、应急预案及演练、钻开油气层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等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打开油气层。
4、根据邻井实钻情况,预测油气显示层位井深,在钻开显示层前要预先在钻井液中加入2%的除硫剂进行预处理,并维持出口钻井液的PH值为11以上,现场除硫剂储备不少于5吨(以设计为准),新浆补充须符合钻井时的PH值和除硫剂的含量;5、根据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或钻井设计的相关规定,现场确保储备比重1.40g/cm3以上重浆有效量80m3以上,石灰石储备100吨以上(以设计为准)。
6、强化泥浆和录井坐岗监测制度,无论任何作业工况,钻井班都必须落实专人24小时坐岗,观察钻井液池液面变化和钻井液出口情况,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溢流,迅速准确关井,并按汇报程序汇报。
7、奥系目的层作业,钻具必须带两只浮阀(MWD接头前和出套管鞋安装),起钻前必须在井底充分循环(一周半以上)进出口钻井液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正常后方可进行起钻作业,油气层以上300m严格控制起钻速度,起钻必须按起出钻具体积(闭排)的1.5倍挤灌井浆。
地质录井队人员和泥浆坐岗人员必须依次记录灌入量,并核对与起出钻具体积是否相符,同时要观察灌钻井液的间隙中出口管是否断流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