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
- 格式:ppt
- 大小:24.92 MB
- 文档页数:74
简述典型的沉积岩和成因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一、沉积岩的概念和特点沉积岩是由沉积物经过压实、胶结和固化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球表面,占据了地壳岩石总量的75%以上。
沉积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们通常以层状或平行层状的方式存在,这是由于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的结果;其次,沉积岩中包含丰富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这些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最后,沉积岩的成因复杂多样,可以通过分析岩石中的沉积结构和沉积物的特征来推断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
二、典型的沉积岩及其成因1. 砂岩砂岩是由砂粒经过堆积、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
砂岩的成因主要与河流、海滩、沙漠等环境有关。
在河流中,砂岩是由河水带来的砂粒在河床和河岸处堆积形成的;在海滩环境中,砂岩是由海浪冲刷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在沙漠环境中,砂岩是由风力搬运和沉积的沙粒堆积形成的。
2. 石灰岩石灰岩是由碳酸钙沉积物经过胶结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石灰岩的成因主要与海洋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海洋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海洋生物的遗骸、贝壳和珊瑚等有机物质沉积形成的;在湖泊中,石灰岩通常是由湖水中的溶解碳酸钙沉积形成的。
3. 煤岩煤岩是由植物残体经过压实、胶结和煤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煤岩的成因主要与沼泽和湖泊环境有关。
在沼泽环境中,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压实和部分分解形成腐殖质,然后通过埋藏和煤化作用形成煤岩;在湖泊环境中,湖水中的悬浮有机物质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煤化形成煤岩。
4. 页岩页岩是由粘土和细粒沉积物经过压实和固化而形成的沉积岩。
页岩的成因主要与湖泊和海洋环境有关。
在湖泊环境中,细粒沉积物在湖底堆积并经过压实形成页岩;在海洋环境中,海底的粘土和细粒沉积物在缺氧条件下沉积并经过压实和胶结形成页岩。
三、沉积岩的意义和应用沉积岩在地球科学研究和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沉积岩中的化石和古地理信息有助于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为地质学、古生物学和古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其次,沉积岩中的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能源工业和化工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最后,沉积岩的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有助于地质勘探和环境评价,为石油勘探、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沉积岩名词解释沉积岩是地质学家用来描述地表地质元素的一种术语。
沉积岩是由沉淀、碎屑和细菌活动形成的,它们在洪水、海啸、火山爆发、地壳运动、冰川活动和风化等作用下形成,主要包括沉积物、灰岩、火山岩等。
一、沉积物沉积物就是指由自然因素,如河流搬运的土砂、泥沙、矿物等沉积在地表的岩石。
它们可以通过地质变化过程,如地壳运动、古生代洪水、冰川历史、海洋运动等,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而形成。
沉积物一般分为沉积砂、沉积泥和沉积石三类。
1、沉积砂沉积砂是由河流、海洋和湖泊等水体搬运来的细砂粒组成的岩石,也是最常见的沉积岩之一。
它们通常是由石英、长石和黑色砂组成的,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沉积砂可以用于水利、道路、建筑物和路面等工程建设。
2、沉积泥沉积泥是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搬运的细颗粒泥沙组成的岩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热稳定性,适用于水利、农田灌溉、道路和路面工程等建设。
3、沉积石沉积石是由河流、湖泊和海洋等水体搬运的细石粒组成的岩石,具有抗压强度和水分较低的性能,可以用于水利工程、地面修复和路面工程等建设。
二、火山岩火山岩是一种因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岩石,由碳酸盐、硅质矿物和长石等构成。
火山岩的形状及颜色因其成分的不同而异,可分为安山岩、玄武岩、花岗岩和石英质岩等。
火山岩抗压强度较高,具有耐酸、耐腐蚀和耐热性良好的特点,多用于建筑物和港口等工程建设,也可用于石油和矿物的开采。
三、灰岩灰岩是一种以石英、碳酸盐和次生碳酸盐等构成的岩石,因其特殊的颜色而得名。
它是由大量来自海洋环境的灰尘、沉淀物和细菌活动形成的,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灰岩具有耐冲刷、耐腐蚀和耐冻性良好的性质,可以用于水利、道路建设和建筑物等建设工程中。
总之,沉积岩是地质学家用来描述地表地质元素的一种术语,包括沉积物、灰岩、火山岩等。
它们可以用于水利、道路建设、建筑物、港口和石油等工程建设,具有耐腐蚀、耐冻和耐热性良好的特点。
沉积岩也是地球历史纪录书,可以了解过去洪水、火山活动、冰川运动等地质活动。
沉积岩的分类一、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由风化、侵蚀和摩擦作用在地表上产生的碎石、砂粒、泥浆等物质通过沉积和固结形成的岩石。
它们通常以层状结构存在,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化石和其他地质信息。
二、沉积岩的分类方法2.1 根据颗粒大小分类2.1.1 碎石岩碎石岩主要由较大的岩石颗粒组成,颗粒大小通常在2毫米到64毫米之间。
根据颗粒和胶结物之间的相对含量,碎石岩分为不同类型,比如砾石、卵石等。
2.1.2 砂岩砂岩主要由砂粒组成,砂粒的大小在0.0625毫米到2毫米之间。
砂岩可以根据砂粒的成分和颗粒形状进一步分类,如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等。
2.1.3 泥岩泥岩主要由泥浆和粘土颗粒组成,颗粒大小小于0.0625毫米。
泥岩的成分和质地有很大的差异,可以是粘土岩、页岩等。
2.2 根据沉积环境分类2.2.1 深海沉积岩深海沉积岩主要形成于海洋的较深水域,环境条件相对稳定。
这类岩石通常富含有机质和化石,如石灰岩、页岩等。
2.2.2 河流沉积岩河流沉积岩主要形成于河流和河口附近的区域,水流速度较快,颗粒较粗。
这类岩石通常具有层状结构和交错纹理,如砂岩、砾石等。
2.2.3 湖泊沉积岩湖泊沉积岩主要形成于湖泊及其附近的区域,水流速度较慢,沉积物容易沉淀。
这类岩石通常具有泥质结构和平行纹理,如泥岩、碳酸盐岩等。
2.2.4 陆地沉积岩陆地沉积岩主要形成于陆地上的河谷、湖泊和沙漠等地区。
这类岩石通常具有草木痕迹和干缩裂隙,如砂岩、页岩等。
2.3 根据岩石成因分类2.3.1 碎屑岩碎屑岩由碎屑颗粒通过风化、侵蚀和沉积形成,并通过胶结物固结而成。
碎屑岩可以根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进一步分类,如砾石岩、砂岩等。
2.3.2 生物碎屑岩生物碎屑岩由生物残骸经过沉积和固结形成。
根据生物的种类和成分,生物碎屑岩可以分为珊瑚岩、骨炭岩等。
2.3.3 化学沉积岩化学沉积岩主要由水中溶解的物质沉积并通过固结而成。
根据溶解物质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化学沉积岩可以分为石灰岩、盐岩等。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中文名沉积岩别称水成岩化学式SiO2 、Al2O3 矿物含量铝-硅酸盐等外文名Sedimentary Rock 类别混合矿物成分分布全球沉积岩是指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曾称水成岩。
是组成地壳的三大岩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之一。
沉积物指陆地或水盆地中的松散碎屑物,如砾石、砂、粘土、灰泥和生物残骸等。
主要是母岩风化的产物,其次是火山喷发物、有机物和宇宙物质等。
沉积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
在陆地上出露的面积约占75%,火成岩和变质岩只有25%。
但是在地壳中沉积岩的体积只占5%左右,其余两类岩石约占95%。
沉积岩种类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数的95%。
这三种岩石的分配比例随沉积区的地质构造和古地理位置不同而异。
总的说,页岩最多,其次是砂岩,石灰岩数量最少。
沉积岩地层中蕴藏着绝大部分矿产,如能源、非金属、金属和稀有元素矿产,其次还有化石群。
化学成分随沉积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差异而不同。
例如,泥质岩以粘土矿物为主要造岩矿物,而粘土矿物是铝-硅酸盐类矿物,因此泥质岩中SiO2及Al2O3的总含量常达70%以上。
砂岩中石英、长石是主要的,一般以石英居多,因此SiO2及Al2O3含量可高达80%以上,其中SiO2可达60~95%。
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造岩矿物,CaO 或CaO+MgO含量大,SiO2,Al2O3等含量一般不足10%。
表1是根据岩样的化学分析资料综合的泥质岩、砂岩和石灰岩的化学成分含量范围值。
沉积岩摘要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
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5%。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
沉积岩沉积岩(sedimentaryrocks)自然沉积物固结形成的岩石。
通常是在常温、常压环境下,由先成岩石的风化物质、火山喷出的碎屑物质、生物遗体及少量宇宙尘埃,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地质作用而形成。
多呈层状产出。
沉积岩在地表分布很广,占陆地面积的75%。
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
由于它主要是由先成岩石的风化物质再堆积而成,所以曾被称为次生岩;又因其主要是在水体中沉积形成的,故又曾被称为水成岩。
但这些名称并不确切或不够全面,已不再被岩石学者采用。
沉积岩-岩石简介沉积岩具有特征性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
由于沉积分异作用的原因,不同类型沉积岩石的化学成分差别很大,如碳酸盐岩以钙镁氧化物和CO2为主,砂岩以SiO2为主,泥岩则以铝硅酸盐为主。
在矿物成分方面,岩浆岩中常见的铁镁矿物在沉积岩中少见,沉积岩中常见的盐类矿物和粘土矿物在岩浆岩中不存在或罕见。
在结构构造方面,沉积岩具有独特的碎屑结构,泥状结构,层理层面构造和发育的孔隙为岩浆岩所没有。
示意图含有生物化石也是沉积岩的特征。
按沉积物的来源把沉积岩分为陆源沉积岩、火山物源沉积岩和内源沉积岩3大类,然后再按成因、成分和粒径分为若干类。
沉积岩中蕴藏着大量的矿产,据统计世界资源总量的75%~85%是由沉积或沉积变质形成的。
石油、天然气、油页岩和煤几乎全为沉积形成。
许多沉积岩本身就是有用的矿产,如建筑石料、水泥及玻璃原料、冶金熔剂及耐火材料等大多是沉积岩。
沉积岩与地下水开发利用,与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有密切关系。
沉积岩的基本概念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石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或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先成的沉积岩)的风化产物、生物来源的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等原始物质,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1、沉积岩的化学成分对比岩浆岩和沉积岩的化学成分可以看出:虽然总体化学成分相近似,由于两者形成条件的不同,在化学成分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1)、Fe2O3 和FeO 的含量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铁的总量接近岩浆岩中FeO 含量多于Fe2O3地下深处缺氧亚铁沉积岩中Fe2O3 含量多于FeO地表自由氧充足高价铁(2)、K2O 和Na2O 的含量在岩浆岩中钠含量比钾高,在沉积岩中钾总量比钠高因为:沉积岩中富钾的白云母、绢云母相对稳定岩浆岩风化后生成的胶体分散物(粘土矿物)易吸附钾,导致沉积岩中钾的含量相对增高岩浆岩风化后,其中的钠以氧化物、硫酸盐等可溶性盐的形式流失,使沉积岩中钠的含量相对减少(3)、Al2O3 的含量岩浆岩中铝多以铝硅酸盐的形式出现沉积岩中铝通常剩余而游离,是沉积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大多数沉积岩中Al2O3>K2O+Na2O+CaO (判别变质原岩有用)(4)、H2O 和CO2 的含量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条件下,富含H2O 和CO2岩浆岩形成于地壳下部高温、高压的环境,H2O 和CO2 含量很低2、沉积岩的矿物成分(1)高温矿物少见无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形成于岩浆结晶早期高温(2)低温矿物富集富石英、钾长石、钠长石,形成于岩浆结晶晚期低温(岩浆岩主要造岩矿物在高温、高压条件形成,稳定地壳下部)(3)自生矿物各种盐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粘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形成于地表常温常压环境,稳定于地表条件)3、沉积岩的结构构造沉积岩的结构要比岩浆岩更为多样碎屑结构、粒屑(颗粒)结构,机械作用形成生物结构: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晶粒(结晶)结构:虽然岩浆岩也有类似结构,但它们形成的热力学条件迥然不同。
沉积岩的概念沉积岩⼀、沉积岩的概念定义:沉积岩是组成岩⽯圈的三⼤类岩⽯(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沉积作⽤以及沉积后作⽤⽽形成的⼀类岩⽯。
⼆、沉积岩的特征1.矿物成分特点(1)没有铁镁矿物或很少;(2)含⼤量⽯英、长⽯,且⽯英、长⽯(钾长⽯、酸性斜长⽯)种类多样。
(3)⾃⽣矿物—新⽣矿物,是沉积作⽤过程中新⽣成的矿物,是沉积岩主要矿物成分之⼀2.化学成分的特点(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化学成分数据⼗分接近,这是由于沉积岩基本上是由岩浆岩的风化产物组成;(2)富含O2、CO2和H2O;(3)在沉积岩中含有⼤量的有机质,其占地壳总量的0.1%。
3.结构特点沉积岩的结构类型和特点取决于其形成⽅式。
由机械搬运和机械沉积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如下的结构:(1)碎屑结构—机械破碎;陆源碎屑(2)⽕⼭碎屑结构—⽕⼭喷发;⽕⼭喷发碎屑(3)泥状结构—化学风化作⽤;陆源粘⼟组成(4)粒屑结构—机械作⽤;内源岩(5)晶粒结构(⼜叫结晶粒状结构)—化学和⽣化作⽤;内源岩(6)⽣物结构—⽣物作⽤;内源岩4.构造特征构造:组成物质的分布样式、空间形态。
沉积岩的构造:是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由于物理、化学、⽣物作⽤形成的各种构造。
据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分为:(1)原⽣构造:在沉积物形成过程中及沉积物固结成岩之前形成的构造。
如:层理构造、包卷构造等(2)次⽣构造:固结成岩之后的构造。
如:缝合线等总结: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的构造特征包括以下三点:a.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基本构造特征)b.层⾯构造、层内构造5.分布特点:沉积岩是分布⾯积很⼴的地表⽣成物,它构成所谓成层岩⽯圈——地壳表层的沉积岩圈。
(1)沉积岩占⼤陆表⾯75%,我国约占77.3%;(2)沉积岩具有众多的岩⽯类型:泥质岩、砂岩、碳酸盐岩、硅质岩三、沉积岩⽯学的任务1.沉积岩⽯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门科学。
沉积岩复习资料沉积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主要由母岩风化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母岩或源岩风化提供三类物质:碎屑物质;溶解物质;不溶残余物质。
残积物:碎屑物质和不溶残余物质留在风化面上。
沉积作用:指原始物质在地表的搬运和堆积过程。
沉积物:指在沉积作用中形成的疏松多孔、大多还富含水分的地表堆积体。
沉积作用类型:物理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生物沉积作用;复合沉积作用。
固结:疏松沉积物转变成坚固沉积岩。
持续演化:坚固沉积岩的成分和结构的再改造。
成岩作用方式: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矿物成分的成因类型:1、它生矿物:在所赋存沉积岩形成之前已经生成或已经存在的矿物。
2、自生矿物: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以化学或生物化学方式新形成的矿物。
它生矿物:1)陆源碎屑矿物(★晶体碎屑★岩石碎屑)2)火山碎屑矿物自生矿物:1)原生矿物:它所占据的空间是被它首次占据的。
2)次生矿物:它所占据的空间是它通过交代作用从别的矿物那里夺取来的。
沉积岩的颜色类型:1)继承色:主要由继承矿物决定的颜色。
也称它生色。
只出现在陆源碎屑岩中。
2)自生色:主要由自生矿物(包括有机质)决定的颜色。
可出现在任何沉积岩中。
原生色:由原生矿物决定的颜色。
常较均匀稳定。
次生色:由次生矿物决定的颜色。
常不稳定,脉状、斑块状……几种重要的自生色:★红、紫红、褐、黄:由高铁氧化物或高铁氢氧化物决定的颜色。
总称为氧化色,在氧化环境中形成。
★深灰、黑灰、黑色:岩石含较多有机质或弥散状低铁硫化物总称为还原色,只能在还原环境中形成和保存。
★绿、灰绿:一般由海绿石、绿泥石等矿物决定的颜色,代表了弱氧化、弱还原条件。
沉积构造的分类:一、物理成因的构造1、层理构造纹层状层理:水平层理、平行层理、交错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非纹层状层理:块状层理、粒序层理2、冲刷构造3、泥裂、雨痕、雹痕二、生物成因的构造:叠层构造三、化学成因的构造:假晶、结核牵引流:能牵引或推动颗粒状物体向前移动的水流称牵引流。
沉积岩简介
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是由沉积物在长时间内经过压实、固化和化学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可以分为三类:碎屑岩、化学沉积岩和生物沉积岩。
碎屑岩是由碎屑颗粒在水或风的作用下沉积而成的。
这些碎屑颗粒可以是砂、泥、砾石等,它们在沉积过程中逐渐被压实,形成了砂岩、泥岩、砾岩等不同类型的碎屑岩。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可以反映出沉积环境的变化。
化学沉积岩是由水中溶解的物质在沉积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成的。
这些物质可以是钙质、硅质、铁质等,它们在沉积过程中逐渐结晶,形成了石灰岩、硅质岩、铁石岩等不同类型的化学沉积岩。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均匀的结构和颜色,可以反映出沉积环境的化学特征。
生物沉积岩是由生物体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堆积而成的。
这些生物体可以是海洋中的贝壳、珊瑚、藻类等,它们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固化,形成了珊瑚岩、贝壳岩、煤等不同类型的生物沉积岩。
这些岩石通常具有明显的生物结构和化石,可以反映出沉积环境的生物特征。
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重要记录,它们可以反映出地球表面的演化和生命的进化。
通过对沉积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的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等信息,对于研究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沉积岩是由岩屑、生物遗骸、矿物质或化学沉积物在地球表面的水、风或冰的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它们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
沉积岩形成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侵蚀和颗粒运移:岩屑、矿物颗粒或生物遗骸从岩石表面被风、水或冰侵蚀,并通过水流或风力被运移到其他地方。
沉积:颗粒在水或风力的作用下沉积到沉积盆地、河道、湖泊、海洋等地方。
在这些地方,颗粒会逐渐堆积并形成层状沉积物。
压实和胶结:随着更多的沉积物堆积,上层的压力增加,底部的沉积物逐渐被压实。
这种压实过程将沉积物中的空隙压缩,并使其成为更密实的岩石。
形成岩石:经过一定时间的压实和胶结,沉积物最终会转化为沉积岩。
这些岩石可以包括砂岩、泥岩、石灰岩、砾岩等,具体取决于沉积物的成分和胶结过程的特征。
沉积岩在地质历史中起着重要的记录和指示作用。
它们可以保存有关地球历史、环境变化和生物进化的重要信息,并对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的形成和寻找有着重要意义。
一、名词解释1、沉积岩:是指在表生条件下,由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逐渐被埋藏过程中经成岩改造而成的岩石。
2、陆源碎屑:从母岩中机械分离出来的岩石或单个晶体的碎块,按大小顺序可分为砾、砂、粉砂和泥。
3、沉积构造:指在沉积作用或成岩作用中在岩层内部或表面形成的矿物成分的空间分布与排列方式特征。
4、原生沉积构造和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作用中或在沉积物固结之前形成的构造称为原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固结之后形成的构造称为次生沉积构造。
5、层理构造及构成要素:沉积物以层状形式堆积而在岩层内部形成的层状形迹,它由沉积质点的颜色,成分或形状,大小等显示绝大多数层理都是在沉积作用中形成,主要与流体的机械作用有关,部分还与化学或生物作用有关,被称为沉积层里。
基本术语主要有纹层,层系,层系组等。
6、水平层理:纹层呈平面状,相互平行叠置且与层面平行,纹层厚度多在1mm 以下,常产在粉砂岩、泥质岩或粒度相当的其他岩层内。
7、碎屑结构:沉积物的结构总称,指在一定动力条件下共生在一起的碎屑颗粒所具有的内在形貌特征的总和。
包括粒度、分选度、圆度、充填样式、和孔隙等。
8、磨圆度:碎屑外表棱角被磨平的程度或表面的光滑度。
9、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成分成熟度:碎屑沉积物中碎屑成分与稳定成分极端富集的终极极状态的接近程度。
结构成熟度:碎屑沉积物与无基质、分选、磨圆都极好的终极状态的接近程度。
10、化学沉积作用:在地壳表层,在化学和物理化学规律的支配下,物质以离子状态迁移、再结合成固态物质的过程。
11、生物碎屑和内碎屑:生物碎屑:粒度大于泥级的游移性生物硬体,由带骨骼或外壳的生物死亡、软组织腐烂后形成,也可由这类生物被食肉动物咀嚼或吞食,再以废弃物的形式吐出或排泄形成。
内碎屑:指先沉积的碳酸盐沉积物在固结或半固结状态下(通常未埋藏或浅埋藏),在沉积盆地以内经机械破碎形成的一种自生颗粒。
12、鲕粒:由核心和核外包壳构成的形同鱼子的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