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教材特色和理念
- 格式:docx
- 大小:16.46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语文教材介绍(总1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年级新教材培训一、新教材的总体特色新教材的总体特色―――三大特色。
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新教材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
例如第一课《天地人》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渗透着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
新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都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图,图片的类型丰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加强幼小衔接,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美感的陶冶。
使用这套教材,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
2、满足一线教学需求,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新教材是根据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
它对教学弊病起到了纠偏作用,老教材秉承“两多一少”(“两多“指精讲太多,反复抄练、机械抄练太多,“一少”指读书很少)的传统教学模式。
新教材不仅克服了教学中的“三多”“三少”(“三多”指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
“三少”指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少。
)而且新教材还格外注重两个延伸(即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如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而爱上阅读,充分的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
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3、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教材的内容更加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的探究。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一、概述“部编本”语文教材,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承载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使命。
该套教材以国家教育部为主导,集结了众多语文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智慧与力量,经过精心策划和编制,最终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科学严谨的语文教材体系。
它的编写理念先进,特色鲜明,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部编本”语文教材也注重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广阔的视野。
在使用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特色,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确保教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定义与背景“部编本”语文教材,即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语文教材,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这一教材的编写,旨在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更好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育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语文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核心,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综合能力,同时也兼顾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一教材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力求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还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力求在教材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
它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旨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人文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陈先云:新版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近日,新版部编教材培训会在成都举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陈先云老师在本次培训会上,为广大教师详细讲解了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和主要特点,为接下来新版教材进一步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三科'编写理念。
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核心理念之一:体现国家意志把握意识形态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一部编教材选文原则其二语文教科书编写受意识形态影响民国时期的《小学课程标准国语》比较成熟的标准规定具体明确1992年大纲,值得再学习。
政治思想教育,小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国语读本》民国教材,可取之处选编进部编教材里叶圣陶主编的国语读本(开明书局)最好的国语读本之一 爱国教育与部编教材思想相通商务印书馆第一课生活化,儿童化第二课,递进性课标(大纲),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放眼世界: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看新加坡的一年级语文思想教育显然四年级 第二课《认识新加坡》(我们编排时,思想教育放在语言文字的学习里,不要生硬地说教)教材,时代烙印鲜明(意识形态)部编教材,体现教育的'六大功能'一、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呈现方式 第一课'三才'(与后面的'五行'一脉相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教材中。
按年段特征,逐步选取古代文化,层层推进,螺旋上升象形字,汉字的起源(日月水火,山石田禾)'遨游汉字王国':了解汉字知识,明白构字规律选字,摒弃了'赌',也是正能量教育的需要。
时髦,不要不加选择的用'洋文',要以汉字为主。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对待一些文本,要去芜存精,去伪存真。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摘要】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是近年来推出的一套新的语文教材,其特点包括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感和情感教育。
这些特点使得教材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使用教材时,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有效运用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需要教师注重情感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理解文本内容。
这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立体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使用该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语文的魅力,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特点、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感和情感教育、使用建议、有效运用、优点1. 引言1.1 介绍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最新课程标准,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发并编写的一套教材。
这套教材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宗旨,注重启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设计者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力求使每一篇课文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词、散文、童话、寓言等多种文学体裁;二是注重情感和情感教育,通过选材、情感渲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和情感认知能力;三是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推出,为教师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多的教学方法,也为学生们带来了更加多彩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该灵活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掌握好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
希望教师们能够善于发现教材的特点和亮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为学生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摘要】本文介绍了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使用建议包括多角度引导学生阅读,注重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深入了解教材特点和灵活运用教材,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习惯。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注重多角度思考,提升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同时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应用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提高语文素养水平。
【关键词】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特点、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能力、使用建议、多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实际运用、激发阅读兴趣。
1. 引言1.1 介绍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标准编写的一套面向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材。
这套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培养他们对语言表达和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编写方向是“启发、交流、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这套教材的特色在于内容丰富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出现,为广大低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资源,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机会。
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套教材,打好语文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1.2 阐述本文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部编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的特点及使用建议。
通过对该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教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部编版“新教材”新在哪儿?今年9月1日起,全国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将开始使用由“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取代原“人教版” “粤教版” “苏教版”等各个版本,包括德育、历史,三科教材在三年内推开全国,将成为统编教材。
“新教材”新在哪儿?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部编本”的总体特色——有这4个特色,或者说编写努力的方向,值得老师们关注,也有助于把握教材的基本理念。
1、注意立德树人,同时努力做到润物无声,淡化“说教”。
2、“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理念在教材编写中“沉淀”下来了。
这些年一线教学所出现的某些通病,也努力通过教材的编写去纠偏。
注意“接地气”,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3、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守正创新”。
4、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格外重视引导读书,“专治”目前教学中少读书不读书的通病。
选文的变化——“部编本”语文教材不是对既有同类教材的颠覆,而是“守正创新”,吸收既有各种版本的优点,更加强调遵循教学规律,也更有效地提升语文素养。
新教材课文数量比原来人教版减少了,但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丰富。
选文更加强调四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很多经典课文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古诗文132篇,占所有课文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
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
初中古诗文选篇124,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的篇目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部编版教材
●总体特色:1、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2、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让课改的经验以及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
语文课注重两个延伸往课外阅读延伸往语文生活延伸
3、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
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国文教科书的编写认真的清理总结,吸收好的经验运用到教材编写中。
重视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创新点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时代性
➢选文变化
恢复经典课文“时文”相对减少,传统文化篇目增加,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课文数量总体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是几个教学板块内容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效
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先是识字教学
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小学低年级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教学时可按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穿插教学,综合性学习次数减少,中心更加突出,口语教学表面上是减少了,实际上是分散了。
语文教材的板块设置比以前更加清晰,但彼此融合,综合性有所增强。
汉语拼音教学可以相对集中完成,识字写字教学和课文教学可以有更多的融合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一条线是按照“内容主题”组织单元,但是又不像以前那样给予明确的单元主题命名。
另一条线是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须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布在各单元的课文导引活习题设计中。
小学的单元设计
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的语文园地(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书写提示)和大人一起读是一大亮点
3、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4、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区分不同课型
教读自读课外阅读
改精读为教读改略读为自读教学过程中注意阅读方法和阅读速度
5、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小学一年级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引导读书兴趣
6、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关注300字教学要求
对汉语拼音要求不要过高,只是识字的拐杖。
重视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和习惯
7、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学顺序,克服随意性,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写作课的系列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