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试题级答案(2019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版)1一、加强患者身份识别1.1 完善患者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患者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
1.2 采用有效身份识别手段:医疗机构应采用至少两种身份识别手段,如手腕带、床头卡等,以确保在诊疗过程中准确识别患者。
1.3 加强对患者身份信息的核查: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认真核查患者身份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1.4 建立患者身份信息错误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身份信息错误报告制度,对发现的信息错误及时进行纠正。
二、提高用药安全2.1 加强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2 规范药品使用流程: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药品使用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开具处方、审方、配药、用药等环节。
2.3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医疗机构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4 开展用药安全教育: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用药安全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
三、防范跌倒和坠床3.1 加强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制度,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2 改善病房设施:医疗机构应改善病房设施,如增设扶手、防滑垫等,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3.3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3.4 建立跌倒和坠床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跌倒和坠床报告制度,对发生的跌倒和坠床事件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加强医院感染控制4.1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体系,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报告和分析。
4.2 加强手卫生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4.3 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应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包括隔离、消毒、个人防护等。
4.4 开展医院感染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医院感染培训,提高医护人员感染防控能力。
护理十大安全目标培训试题及答案十大安全目标是医院在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的管理标准,其目的是确保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病人和财产安全。
这是《护士条例》规定的。
目标是具体的,目的是明确的,即“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且人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在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随着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也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例如在急诊科工作时部分护士对患者进行危险行为教育管理不到位、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因安全措施未有效落实而发生事故,从而造成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在院外工作中部分科室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时存在不到位等问题。
一、急诊科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第一线,对护理人员的安全保护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急诊科的病人多,病情重,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护士应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例如根据病情实施抢救措施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患者安全教育、对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教育、安全防护教育;对患者进行体位指导及各种急救技术操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处理患者的异常行为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人身安全。
有些护士在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危险行为教育也不够。
如一些病人或家属都对护士进行了危险行为意识教育。
但有些护士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患者进行危险行为。
结果使危险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落实,造成了患者意外死亡等严重后果。
二、科室在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时,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将患者及其家属的恐惧和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程度。
对此,在院外工作时,尤其要重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这也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问题。
如在院外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麻痹大意现象。
麻痹大意可能导致病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由于麻痹大意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再如有些病人由于患者本身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等。
医护人员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人发生危险情况。
例如:对一些病人使用麻痹大意型药物治疗时出现了异常情况时可立即告知护理人员采取预防措施,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发生概率还可以减少护理错误发生数量;对于精神病人或者痴呆患者可以进行一定时间的心理干预;对孕妇群体要注意避免其发生意外情况;对于其他存在此类情况可及时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对于住院治疗期患者则要对其进行药物治疗方法教育,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所造成的发生率等。
2019版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共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目标五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目标六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七提升管路安全目标八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双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五)加强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核、查对、执行、点评制度及流程。
制定并执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建立和实施抗菌药物管理的诊疗体系和技术规范。
(五)制定并严格执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核、查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建立并严格执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实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制定并实施择期手术(包括日间手术)必要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加强围术期相关学科协作,强化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标识流程,由实施手术的医生标记手术部位,标记时应在患者清醒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并将其纳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执行。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23版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患者?()[多选题]*A、产妇;√B、新生儿;√C、过敏史患者;√D、昏迷患者;√E、语言交流障碍患者。
√2、腕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区?()[多选题]*A、普通病区;√B、重症医学科;√C、新生U室;√D、手术室;√E、洗婴室。
√3、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倡使用唯一标识,查对中要求同时使用至少()项核对患者身份?() [单选题]*A、一项;B、二项;VC、三项;D、四项;E、五项。
4、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以及无名患者,应采用几人人核对识别患者身份。
()[单选题]*A、一人;B、二人;√C、三人;D、四人;E、五人5、规范药品遴选、采购、贮存、识别、处方、调配、使用和评价的()管理[单选题]*A、全流程;√B、全方位;C、全局;D、局部;6、口头医嘱只适用于抢救患者或术中需要抢救用药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流程是()[单选题]*A、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B、护士向医师电话汇报病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
C、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D、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并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点核对安培及记录一致,补记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E、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后,记得让医生补药物处方即可。
7、危急值处理原则,正确的是()[多选题]*A、发现危急值,立即电话告知主管医师即可;B、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杳确认,电话告知医生即可;C、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进行登记,报告医生和/或科室护士,接到报告科室护士及医师应双签字;√D、危急值报告登记,原则是体现危急值在工作人员之间,到达检验、科室护理部门或/和主管医师的具体值及时间,并签字确保能够溯源;√E、通知患方患者病情危重,让他们赶快找主管医师。
科室:姓名:分数:
N0-N4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试题
一:选择题
1、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
A:6小时 B 8小时C12小时D4小时
2、预防压疮不正确的是:()
A:病人不能直接卧于橡胶单上B温水擦背C骨隆突处用棉圈,可免去翻身D 翻身时间不超过2小时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3、()作为操作前、用药前、输血前等诊疗活动时辨识病人的一种必备手段。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A腕带B床头卡C病历D入院证5、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6、手术安全不包括()
A手术风险评估;B术前准备;C手术部标识;D术前宣教
7、“腕带”信息包括哪些?
A科别B 床号C住院号D姓名性别年龄E二维码
二、问答题
1、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如何预防压疮。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患者()[多选题]*A、产妇√B、新生儿√C、昏迷患者√D、语言交流障碍患者√2、腕带登记的信息内容至少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多选题]*A、姓名、性别、年龄√B、床号、住院号√C、身份证号D、临床诊断、过敏史√3、危急值处理原则,正确的是()[多选题]*A、发现危急值,立即电话告知主管医师即可B、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进行登记,报告医生和/或科室护士,接到报告科室护士及医师应双签字√C、危急值报告登记,原则是体现危急值在工作人员之间,到达检验、科室护理部门或/和主管医师的具体值及时间,并签字确保能够溯源√D、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电话告知医生即可4、约束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员()[多选题]*A、谵妄病人√B、躁动病人√C、儿童√D、骨折病人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要内容是()[多选题]*A、所有不良事件都告知患方,以求得谅解B、向患方提供健康教育知识√C、签署知情同意书√D、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方案√6、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B、“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C、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D、手术安全核查由科主任主持E、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7、病区常见高危药品包括()[多选题]*A、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B、麻醉药品、精神药品√C、放射性药品D、类易制毒化学品等E、毒性药品√8、下列检验危急值,正确的是()[多选题]*A、血钾:>6.2 mmol/L ,<2.8 mmol/L√B、血钙:>3.25 mmol/L ,<1.5 mmol/L√C、血糖:>24.8 mmol/L ,<2.5 mmol/L√D、血红蛋白:<50g/L√E、血淀粉酶:≥500U/L√9、患者安全的内涵包括()[多选题]*A.技术安全√B.管理安全√C.心理安全√D.生理安全E.卫生安全10、麻醉药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应遵循()[多选题]*A.专人负责√B.专柜加锁√C.专用处方√D.专用帐册√E.专册登记√11、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核对的目的()[多选题]*A.避免错误的病人√B.避免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C.避免用药错误D.避免病情发生变化12、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修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是指()[多选题]*A.操作前√B.操作中√C.操作后√D.洗手前E.洗手后13、医疗废物分为()废物几大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试题(单选+多选)含答案最新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1、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 A )小时内据实补记。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4小时E.24小时2、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倡使用唯一标识,查对中要求同时使用至少多少项核对患者身份?( B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E、五项3、口头医嘱只适用于抢救患者或术中需要抢救用药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流程是( D )A、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B、护士向医师电话汇报病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
C、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D、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并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点核对安培及记录一致,补记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E、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后,记得让医生补药物处方即可。
4、关于“手卫生”的定义,正确的是( C )A、即“七步洗手法”的简称B、专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C、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D、指先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的过程E、专指对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后进行的专业检测。
5、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前,实施( A )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器械/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A.暂停B.确认C.启动D.核对E.暂缓6.输血时,由()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边做好以下工作:核对患者信息、核对配血单、核对血液、输血。
A.1B.2C.3D.4E.57、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ABE )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B、“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C、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D、手术安全核查由科主任主持E、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8.病区常见高危药品包括(ABE )A、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B、麻醉药品、精神药品C、放射性药品D、类易制毒化学品等E、毒性药品9.下列检验危急值,正确的是(ABCDE )A、血钾:>6.2 mmol/L ,<2.8 mmol/LB、血钙:>3.25 mmol/L ,<1.5 mmol/LC、血糖:>24.8 mmol/L ,<2.5 mmol/LD、血红蛋白:<50g/LE、血淀粉酶:≥500U/L10.患者安全的内涵包括(ABC)A.技术安全B.管理安全C.心理安全D.生理安全E.卫生安全麻醉药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应遵循(ABCDE)A.专人负责B.专柜加锁C.专用处方D.专用帐册E.专册登记12.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核对的目的(AB)A.避免错误的病人B.避免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C.避免用药错误D.避免病情发生变化13.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修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是指(ABC)A.操作前B.操作中C.操作后D.洗手前E.洗手后14.医疗废物分为(ABCDE)废物几大类。
科室: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1、严格执行,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2、在实施输血等关键治疗时,应采用识别患者身份。
3、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如腕带、指纹等。
4、麻醉、精神类药品应专人管理、,“”管理、专册登记、。
5、安全用药的“5R”原则包括:、、、、。
6、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职业资质的手术医师、和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和患者离开手术前,共同对患者和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7、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监管。
8、建立医务人员间,规范信息交接流程,保障相关医疗照护措施落实到位。
9、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手术操作部位确认、输液输血、、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10、建立医学装备安全使用与管理制度。
确保急救和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和。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患者()A、产妇B、新生儿C、昏迷患者D、语言交流障碍患者2、腕带登记的信息内容至少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姓名、性别、年龄B、床号、住院号C、身份证号D、临床诊断、过敏史3、危急值处理原则,正确的是()A、发现危急值,立即电话告知主管医师即可B、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进行登记,报告医生和/或科室护士,接到报告科室护士及医师应双签字C、危急值报告登记,原则是体现危急值在工作人员之间,到达检验、科室护理部门或/和主管医师的具体值及时间,并签字确保能够溯源D、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电话告知医生即可4、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B、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C、“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D、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5、约束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员()A、谵妄病人B、躁动病人C、儿童D、骨折病人6、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要内容是()A、所有不良事件都告知患方,以求得谅解B、向患方提供健康教育知识C、签署知情同意书D、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方案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10分)1、简述中国医院协会2019年发布的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护理学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考试一、单选题1、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 )小时内据实补记。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4小时E.24小时2、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倡使用唯一标识,查对中要求同时使用至少多少面项核对患者身份?(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E、五项3.口头医嘱只适用于抢救患者或术中需要抢救用药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流程( )A、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B、护士向医师电话汇报病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
C、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D、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并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点核对安培及记录一致,补记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E、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后,记得让医生补药物处方即可。
4、关于“手卫生”的定义,正确的是()A、即“七步洗手法”的简称B、专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C、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D、指先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的过程E、专指对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后进行的专业检测。
5、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前,实施( )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器械/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A.暂停B.确认C.启动D.核对E.暂缓6、输血时,由()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旁做好以下工作:核对患者信息、核对配血单、核对血液、输血A、1B、2C、3D、4E、57、下列哪项不是“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A、“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B、发生“危急值”后临床医生可立即下达口头医嘱采取措施,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C、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D、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8、下列哪项不是仰卧位时压疮好发部位( )A、枕部、肘部B、肩胛部、足跟C、骶尾部D、股骨粗隆9、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10、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B、常驻菌C、病毒D、支原体二、多选题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患者? ()A、产妇B、新生儿C、昏迷患者D、语言交流障碍患者2、腕带登记的信息内容至少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姓名、性别、年龄B、床号、住院号C、身份证号D、临床诊断、过敏史3、危急值处理原则,正确的是()A、发现危急值,立即电话告知主管医师即可B、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进行登记,报告医生和/或科室护士,接到报告科室护士及医师应双签字C、危急值报告登记,原则是体现危急值在工作人员之间,到达检验、科室护理部门或/和主管医师的具体值及时间,并签字确保能够溯源D、发现危急值,检查仪器无误后再次复查确认,电话告知医生即可4、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B、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C、“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D、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5、约束带主要用于下列哪些病员?()A、谵妄病人B、躁动病人C、儿童D、骨折病人6、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要内容是()A、所有不良事件都告知患方,以求得谅解B、向患方提供健康教育知识C、签署知情同意书D、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方案7、腕带登记的信息内容至少要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 )A、科室、床号B、住院号、性别C、亲属电话D、诊断、药物过敏8、特殊药品有哪些( )A、麻醉药品B、精神药品C、放射性药品D、医疗用毒性药品9、患者参与医疗安全,主要内容是()A、向患方提供健康教育知识B、提供可选择的诊疗方案C、所有不良事件都告知患方,以求得谅解D、签署知情同意书10、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洗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A、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B、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C、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D、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答案:单选1-5 ABDCA 6-10 BBDCA多选1-5 ABCD ABD BC ACD ABC 6-10 BCD ABD ABCD ABD ABC。
2019版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关系到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
2019 版患者安全十大目标的提出,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方向和重点,旨在进一步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在医疗过程中,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至关重要。
这需要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任何诊疗活动前,都要通过两种及以上的方式来确认患者身份,比如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信息。
同时,要确保患者佩戴的腕带信息准确无误,以便在诊疗过程中随时进行身份确认。
目标二: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用药错误是医疗安全中的常见问题。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医疗机构要加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的储存、调配和使用流程。
医务人员在开具处方和给药时,要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用血安全同样不容忽视。
医疗机构要严格遵守输血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做好输血前的评估、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工作。
在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目标三: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围手术期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整个过程。
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疾病情况、手术风险等,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
手术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规范手术操作流程,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手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感染是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医疗机构要加强感染防控工作,建立健全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和流程。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感染防控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
------人民医院三基培训--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科室:工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80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或病房号。
2.鼓励应用()、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查对。
3.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4.建立手术()及手术()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5.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
6.加强跨专业协作,倡导()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7.识别具有自我攻击风险的患者,评估()、()、()等行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8.建立管路事件的()流程并()主动上报,对管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有效减少管路事件的发生。
9.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10.鼓励监测并上报医学装备相关不良事件,鼓励评价医学装备的()和有效性。
11.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登录和使用者权限管理,强化患者()保护。
二、简答题(20分)1、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
-----人民医院三基培训试题-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科室:工号:姓名:得分:填空题(每空5分,共计100分)1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13.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14.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15.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患者既需要有身份识^标识,同时又需要由患者家属或陪同人员参与身份确认。
[单选题]*A精神病患者B意识障碍患者C语言障碍患者D婴幼儿患者E以上均是V2.手术物品清点核查时机不对的是()[单选题]*A手术开始后√B关闭体腔前C关闭体腔后D缝合皮肤后3.以下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错误的是()[单选题]*A.立即停止输血8.立即报告医生C.立即直接输注生理盐水√D.保存余血及输血器胸腔闭式引流管采用()方式固定[单选题]*A.分叉交织法+高举平台法B,H型固定法C.螺旋法+高举平台法√D.高举平台法5.以下哪些药品需要严格执行相关使用与管理规范()[单选题]*A麻醉药品B精神药品C放射性药品D化疗药品E以上均是√6.遵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切皮前()给予抗菌药物,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应遵医嘱执行,减少手术相关性感染风险[单选题]*A.1-2小时B.0.5小时C.0.5-1小时√D.0.5-2小时7.建立健全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手术抢救物品清单,定(\定种类、定基数、每班次检查,保障应急使用。
[单选题]*A.地点8.设备√C.时间D.人员8.以下哪项是预防和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的措施?()[单选题]*A.严格控制人员8.保持手术间门处于关闭状态C.特殊感染手术标识清楚,落实标准预防D.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E.以上都是√9.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原则()[单选题]*A.输血前必须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B.无论是输全血还是输成分血,均应选用同型血液输注。
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无同型血,可选用O型血输给患者。
C.输血前严格执行“三却I对"。
√D.患者如果需要再次输血,则必须重做交叉配血试验,以排除机体已产生抗体的情况。
10.最容易发生锐器伤的操作是()[单选题]*A.采集血标本B.拔针√C.传递健针D.回套针帽1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1、抢救病人的病历应及时完成,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在抢救结束后(A)小时内据实补记。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4小时E.24小时2、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中,提倡使用唯一标识,查对中要求同时使用至少多少项核对患者身份?(B)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E、五项3、口头医嘱只适用于抢救患者或术中需要抢救用药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流程是(D)A、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B、护士向医师电话汇报病情,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一次,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
C、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记录,抢救结束后下达书面医嘱,双方签字D、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向医师重复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一次以上,医师确认,使用药物并记录,(抢救结束后)清点核对安培及记录一致,补记书面医嘱,双方签字。
E、医师根据病情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后,记得让医生补药物处方即可。
4、关于“手卫生”的定义,正确的是(C)A、即“七步洗手法”的简称B、专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C、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D、指先洗手,然后使用手消毒剂的过程E、专指对医务人员洗手、消毒后进行的专业检测。
5、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前,实施(A )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器械/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A.暂停B.确认C.启动D.核对E.暂缓6.输血时,由()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边做好以下工作:核对患者信息、核对配血单、核对血液、输血。
A.1B.2C.3D.4E.57、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描述正确的是(ABE)A、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重点是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多平面部位的手术B、“三步安全核查法”是指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步核查C、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是单独的一张表格D、手术安全核查由科主任主持E、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报告8.病区常见高危药品包括(ABE)A、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B、麻醉药品、精神药品C、放射性药品D、类易制毒化学品等E、毒性药品9.下列检验危急值,正确的是(ABCDE)A、血钾:>6.2mmol/L,<2.8mmol/LB、血钙:>3.25mmol/L,<1.5mmol/LC、血糖:>24.8mmol/L,<2.5mmol/LD、血红蛋白:<50g/LE、血淀粉酶:≥500U/L10.患者安全的内涵包括(ABC)A.技术安全B.管理安全C.心理安全D.生理安全E.卫生安全麻醉药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应遵循(ABCDE)A.专人负责B.专柜加锁C.专用处方D.专用帐册E.专册登记12.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核对的目的(AB)A.避免错误的病人B.避免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C.避免用药错误D.避免病情发生变化13.护士在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前,必修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是指(ABC)A.操作前B.操作中C.操作后D.洗手前E.洗手后14.医疗废物分为(ABCDE)废物几大类。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不良事“考核试题卷答案(可编辑)精选资料《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不良事件”考核试题(卷)科室姓名一二三得分一、选择题(共分每题分请选择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答案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下列关于院内会诊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BCD)A、由科主任提出报医务科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
B、会诊病例由会诊科室主管医师提供纸质病例给参加讨论的其他科室会诊医师。
C、会诊一般由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时请业务院长参加。
D、ABC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原则规定(A)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的事件。
A、I级、II级事件B、II级、III级C、III级、IV级D、I级下列描述符合各级人员查房站位的是(C)A、护士长应位于患者床旁右侧远离床头的位置 B、汇报者和主管医师位于患者床旁右侧位置靠近床头位置 C、患者右侧依次为主查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其他人员D、汇报者和主查医师位于患者床旁左侧位置靠近床头位置.下列关于首诊医师职责说法正确的是(ACD)A、全程诊疗管理制度的落实 B、询问病史、查体、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对症治疗即可 C、对急危重患者采取积极措施实施抢救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D、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病情允许且需要转院的患者转院手术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B)小时内完成。
A、 B、 C、 D、下列不属于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包括的内容?(BD)A、背景 B、环境 C、现状 D、时间.尸检病例在尸检报告出具后(C)内组织讨论。
A、天B、天C、周D、周.首次病程记录应在(B)小时内完成。
A、 B、 C、 D、下列关于医疗核心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BCD) A、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基本制度。
B、发挥着规范行为、提高质量、保障安全、加强协作、强调自律和维权的作用。
C、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
D、是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
.以下关于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BC ) A、对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019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年,患者安全依然是医疗领域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为了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和保护患者的权益,国际患者安全联盟制定了2019年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些目标。
1. 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管理制度,确保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和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加强传染病防控。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并且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手卫生、环境卫生等措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3. 提高电子健康记录的质量。
医疗机构应推广和使用电子健康记录系统,在记录医疗信息的过程中,减少错误和遗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药物管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的存储、配药、给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5. 强化手术安全。
医疗机构应加强手术室的管理,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时的操作规范、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环节,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6. 提高医疗技术的适宜性。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应用医疗技术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7. 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参与。
医疗机构应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医疗决策和治疗过程,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增强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和满意度。
8. 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
医疗机构应加强危重患者护理团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措施。
9. 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测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10. 加强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患者安全意识,形成医院整体的患者安全文化。
这些患者安全目标的制定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护患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我们希望医疗机构能够高度重视这些目标,切实加强患者安全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中国医院协会目标 (2019 版)目标一正确辨别患者身份目标二保证用药与用血安全目标三增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目标四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有关感染目标五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目标六防备与减少不测损害目标七提高管路安全目标八鼓舞患者及其家眷参加患者安全目标九增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目标十增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目标一】正确辨别患者身份(一)严格履行核对制度,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行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辨别时应起码使用两种表记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诞辰期等,但不包含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二)在实行输血等重点治疗时,应采纳双人核对辨别患者身份。
(三)对术中患者、精神疾病、意识阻碍、语言阻碍等特别患者,应有身份辨别表记(如腕带、指纹等)。
(四)鼓舞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辨别等身份信息辨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核对。
(五)增强重生儿身份辨别管理。
【目标二】保证用药与用血安全(一)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告药品、易混杂(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储存、辨别及使用要求。
(二)严格履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别药品,以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与管理规范。
(三)规范临床用药医嘱的开具、审查、核对、履行、评论制度及流程。
拟订并履行药物重整制度及流程。
(四)成立和实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诊断系统和技术规范。
(五)拟订并严格履行静脉用药分配中心操作规范、审查、核对、安全配送制度与流程。
(六)成立并严格履行储血、配血、发血、输血制度和流程,落实输血前指征评估和输血后成效评论,推行输血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
【目标三】增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一)拟订并实行择期手术(包含)必需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增强围术期有关学科协作,增强术前、麻醉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访视等制度的规范落实。
(二)拟订并实行一致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部位表记流程,由实行手术的医生标志手术部位,标志时应在患者清醒和了解的状况下进行,并将其归入术前核对流程予以履行。
------人民医院
三基培训--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
科室:工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80分)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或病房号。
2.鼓励应用()、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查对。
3.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4.建立手术()及手术()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5.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
6.加强跨专业协作,倡导()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7.识别具有自我攻击风险的患者,评估()、()、()等行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8.建立管路事件的()流程并()主动上报,对管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有效减少管路事件的发生。
9.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10.鼓励监测并上报医学装备相关不良事件,鼓励评价医学装备的()和有效性。
11.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登录和使用者权限管理,强化患者()保护。
二、简答题(20分)
1、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
-----人民医院
三基培训试题-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19版)科室:工号:姓名:得分:
填空题(每空5分,共计100分)
1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识别时应至少使用两种标识确认患者身份,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病房号。
13.鼓励应用条码扫描、人脸识别等身份信息识别技术,但仍需口头查对。
14.规范药品管理流程,对高警示药品、易混淆(听似、看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识别及使用要求。
15.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及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和流程,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手术安全核对表,并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管措施。
16.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设施和有效的监管。
17.加强跨专业协作,倡导多学科诊疗模式,为医务人员提供多种沟通方式和渠道,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18.识别具有自我攻击风险的患者,评估自我伤害、拒绝饮食、自杀倾向等行为,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
19.建立管路事件的报告流程并鼓励主动上报,对管路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时进行分析和改进,有效减少管路事件的发生。
20.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患者身份识别、手术操作部位确认、输液输血、药物使用、患者转运等诊疗过程。
21.鼓励监测并上报医学装备相关不良事件,鼓励评价医学装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2.加强电子病历系统的登录和使用者权限管理,强化患者隐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