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7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97 MB
- 文档页数:72
第一章见证取样送样制度见证取样范围:见证取样及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取样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样和材料在现场取样。
见证取样程序:见证人员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具有建筑施工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一般每项工程至少应配备1—2人;见证人员应出示《见证取样员证书》,并在检测委托单上签名并盖章。
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张、改建活动均应遵守见证取样及送检规定。
见证人员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见证人员应是本工程建设单位常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单位监理人员。
2、必须具备初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中以上学历且具有建筑施工专业基本知识。
3、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见证取样员证书》。
见证人员由该工程的建设单位书面授权1至2名技术质量人员担任。
见证取样送检的管理:各检测单位对无见证人员签字的检测委托单、见证人员监护(伴送)的试样一律拒收;未加盖“有见证检测”印章的检测报告一律无效,不得作为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由工程质监监督部门指定法定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对见证取样员的处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收回岗位证书,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得从事见证取样及送检工作,并向社会公示:1、见证取样的工程发生质量事故,经调查证明见证取样及送检人员有直接责任的;2、未直接对工程进行见证取样而在样品标识、封条及委托单是签署名字的;3、见证取样员岗位证和见证章不得转借、涂改和毁损,如发现见证取样员弄虚作假或将岗位证和见证章随意转借的;4、见证人员凡以任何形式弄虚作假或玩忽职守、工作严重失职者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法规严肃查处,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其它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二章常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水泥的取样方法: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试样分为试验样和封存样,封存样应加封条,密封保管三个月。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规程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了关注焦点。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合格和可靠,相关部门及工程参与者必须遵守一系列的质量检测规程。
本文将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与原则、常见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与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性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必须基于科学、准确的理论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2.全面性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需要覆盖各个环节和部位,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后的各个阶段。
3.及时性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质量风险的进一步扩大。
4.公正性原则: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需要公正、公平地进行,不受任何利益关系的干扰,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二、常见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需要借助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方法:1.物理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物理仪器和设备,对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2.化学性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建筑材料和构件中的化学成分,检测其元素含量、成分比例等,以评估其质量水平和安全性能。
3.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声波、电磁波、温度等非破坏性手段,对建筑材料和构件进行检测,而无需破坏其完整性,如超声波检测、红外检测等。
4.试验和测量方法:通过进行实地试验和测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如荷载试验、变形测量等。
三、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前期准备、采样和试验、数据分析和评价以及结果报告。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性与可行性:检测计划必须合理安排,考虑到建筑工程的规模、工期等因素,并确保检测过程的可行性。
工程质量检查工作规程1. 目的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对口检查和重点检查活动,发现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地整改,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稳定、良好状态。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开发项目各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工作。
3. 职责3.1 工程管理中心负责本规程的制定、修改、分发及解释;3.2 项目工程部负责组织开展工程质量日常检查,开展对口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向项目负责人、分管领导汇报。
3.3 工程管理中心办公室负责组织工程质量对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工作,并负责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检查情况。
4. 工作程序4.1 日常检查4.1.1日常检查由项目工程部组织监理公司、施工单位共同进行。
可根据施工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的重点为:a.分项、分部工程实体质量;b.施工资料完备情况;c.施工单位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d.人员、设备的到位情况;e.成品保护情况。
4.1.2 日常检查结果,项目工程部经理应在工程例会上宣布,并针对检查发现的质量问体,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奖罚措施。
4.1.3 日常检查的结果,项目工程部经理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
4.2 对口检查4.2.1 时间安排对口检查每月度度进行一次。
4.2.2 人员组成对口检查组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工程部经理及工程管理中心人员共5-6人组成。
4.2.3 分组工程管理中心根据工程类型、性质和进度情况确定检查分组安排,一般以高层或小高层项目、多层项目、物流项目、别墅及排屋项目进行分组。
4.2.4 检查开始前,由各项目部组织自查,并形成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应包括:a.工程简介;b.工程总体计划;c.工程形象进度、主要施工部位;d.工程质量自查情况,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e.监理单位工作情况;f.项目工程部ISO9002标准执行情况。
4.2.5 对口检查单位对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质量、质量记录进行逐条检查。
4.2.6 对口检查单位完成检查报告,与自查报告一起作为该项目对口检查的情况汇报,对口检查报告需上报项目负责人和总工程师。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规程一、前言在建筑工程领域,质量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展开论述,包括质量检验的流程、方法与要求,以期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检验的流程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质量检验的目标主要是核实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检验要求:(1)综合检查设计图纸的合理性,包括布局、结构设计、电气布置等,并进行技术评审。
(2)核对设计图纸与相关法规的一致性,如建筑设计规范、消防安全规范等。
(3)评估施工图纸所涉及的材料和构件的性能指标,并与相关规范进行对比。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质量检验的目标是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并控制施工质量。
检验要求:(1)检查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的一致性,确保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监督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条件,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
(3)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桩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等)进行现场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4)对施工材料进行抽查检验,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3. 竣工验收阶段在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检验的目标是核实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检验要求:(1)对工程结构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抗压、抗弯等。
(2)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和外观质量,包括砖石粘贴、墙面抹灰等。
(3)对工程安装的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检验工程的消防安全性能,包括消防设备的配置、防火材料的使用等。
三、质量检验的方法1.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是一种通过非破坏性方法对建筑构件、材料进行检验的技术。
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红外热成像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到材料的缺陷、裂纹和不均匀性等问题,为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2. 抽验和抽查检验抽验和抽查检验是指从整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检验,以代表整体的质量水平。
其中,抽验是针对特定工程的部分构件进行检验,而抽查检验是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测验收规程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建筑工程在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检测验收规程势在必行。
二、质量检测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和耐久。
2. 原则(1)全面性原则: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全面了解工程质量状况。
(2)科学性原则:质量检测应基于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技术手段,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公正性原则:质量检测应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4)及时性原则:质量检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避免后期修复成本的增加。
三、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1)土质检测:对建筑工程所用的土壤进行检测,包括土壤的承载力、含水量和可塑性等指标。
(2)混凝土强度检测: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方面的检测。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抗剪、刚度等性能进行检测。
(4)地基处理质量检测:对地基处理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5)室内环境检测:对建筑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声学性能和照明质量进行检测。
2. 方法(1)非破坏检测法: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探伤、雷达检测等,对建筑材料和结构的质量进行评估。
(2)取样检测法:对建筑材料进行取样,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应的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检测。
(3)现场检测法: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四、质量验收的要求和程序1. 要求(1)合规性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2)可靠性要求:建筑工程的质量应保证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