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论文考核要求1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9
1-4阶段工程地质学习考核目标本文档旨在对1-4阶段工程地质学习进行考核,以确保学习者对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掌握。
考核内容考核将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工程地质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基本概念、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2. 地质调查与勘探技术:包括地质调查方法、地质勘探技术等;3. 工程地质风险评估:包括地质灾害评估、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等;4. 工程地质设计与施工:包括地基处理、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等。
考核形式考核将采用以下形式进行:1. 选择题:考察学习者对工程地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2. 简答题:考察学习者对工程地质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3. 实践操作:考察学习者在地质调查和勘探中的实际操作能力;4. 综合案例分析:考察学习者对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
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学习者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 熟悉地质调查与勘探的方法和技术;3. 具备地质风险评估和防范的能力;4. 熟练掌握工程地质设计与施工的要点;5. 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考核评分标准考核评分将参考以下标准进行:1. 正确性:学习者回答的内容是否准确无误;2. 完整性:学习者回答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3. 逻辑性:学习者回答的内容是否条理清晰、逻辑严密;4. 应用性:学习者回答的内容是否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
考核结果和反馈考核结果将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并提供相应的反馈和建议。
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程地质学习能力。
总结通过1-4阶段工程地质学习考核,可以全面了解学习者对工程地质学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考核结果将为学习者提供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方向和目标。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地质工程师论文范文1【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对策一、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不行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发出的相关文件特殊是《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更强调了当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然而,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优质高效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需要仔细讨论和实践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评价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当是全方位的。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科研总结或论文,也不行能全部等同于真正的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育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学问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力量和初步科学讨论的力量。
主要包括:调查讨论、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力量,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讨论与论证的力量,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试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力量,设计、计算与绘图的力量,包括使用计算机的力量,规律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力量,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英语书面表达的力量等。
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特殊关注选题质量和最终成果两个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笔者在问卷调查、座谈等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五项认同度在90%以上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三、关键因素分析1.同学的学问结构及其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同学自身的综合素养,由于如前所述,它要求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学问和技术学问,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讨论、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设计成果,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力量形成的过程,是对其独立工作力量的熬炼的过程。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仅靠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明显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前三年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实习、试验、课程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
浅谈工程地质论文范文工程地质是一门认知工程-地质相互作用规律和过程的科学,它的使命是保障人类工程活动的安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质论文,供大家参考。
工程地质论文范文一:矿井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摘要】随着矿井事业的发展,人们已经意识到地质工程研究对矿井工作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08年以后,矿井地质研究开始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行业。
人们发现如果能够学会这套理论,在工作中正确运用,地质工程工作将减少失误,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让工作更好走下去。
本文首先论述了什么叫矿井地质工作,从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帮助作用,简要的介绍了对矿井地质工作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控制论;地质研究矿井地质是一项技术性的科学,主要体现在实际的操作中。
他主要是为煤田地质勘查服务的,参与到一开始的矿井建设和后期的生产中。
主要的任务就是勘察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矿床的勘探,通过分析矿区的储量和开采条件,最终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
还要在开采中进行技术指导,防止地质开采不当造成的倒塌等问题。
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看出,矿井地质工作能够保证煤矿生产建设更安全地发展。
如何预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是需要大量的地质资料为判断依据的。
因此,进行矿井地质研究为未来的开矿事业做准备是很有意义的。
1.了解矿井地质工作的必要性1.1什么叫矿井地质工作可以说,矿井地质工作先是勘探矿井建设的生产环境,看这里适不适合进行生产,在生产中会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什么样的建设来预防;在生产过程中,还要不断了解地质变化,估计开采矿藏中会造成那些地质影响,是直接为煤矿生产建设服务的地质工作。
也就是矿井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必须站在一定的地质工作上才能开始进行,要根据考察的地质资料为工作基础。
1.2工作的必要性因为矿井地质工作的地质条件是十分复杂的,人们还不是很了解这里的工作环境,存在着许多未知的事情;又因为在工作中还会对附近的地质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稍微的地质改变就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所以地质研究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工程地质》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对《工程地质课程》考核进行改革,通过改革考核内容,考核手段和考核方式,观察考核效果。
对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工程地质;课程考核;改革模式;考核效果【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中国工程地质学进入了现代工程地质学阶段。
这一阶段,地球科学向着国际化和统一化方向迅速发展。
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道路,桥梁,隧道,水利等工程向着更高、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
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更多。
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以及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如南水北调工程、城市地铁的发展、能源开发工程、核能利用与核废料处置等都离不开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课程的重要性就愈显突出。
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更新。
与之相匹配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工程地质》是土木大类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因为它涵盖领域最为广泛,在我校也是一门学生覆盖面最广的专业基础课。
以学校《工程地质》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我们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1]和理论教学环节都进行了改革。
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从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手段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1 课程考核现状1.1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考核成绩都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80%),平时成绩为辅(占20%)来进行的。
一考定乾坤。
平时成绩以作业为主,抄袭现象普遍,学生缺乏个性思维。
这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最致命的扼杀。
1.2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内容都是注重理论而忽略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和动手能力。
老师机械地“死教书,教死书”。
学生被动“死读书,读死书。
”完全是中学应试教育的升级版。
这样的考核方式既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更重要的是难以胜任今后的工作。
结果导致学生“高分低能”。
例如地质剖面图不可能纳入期末考试的内容,因为在短短的2小时内学生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剖面图。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1.1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谨踏实的科学工作作风。
具体要求如下:1.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检索文献、写作、翻译、绘图、计算机应用等)的能力;2.收集加工各种信息,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初步具备实验装置的设计、安装、调试的能力,包括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4.正确运用国家标准和技术语言撰写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初步能力;5.培养学生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6.培养学生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严禁抄袭和剽窃等不良行为;7.树立全局观点,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2 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2.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及有关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设想。
3.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抄袭他人成果,如有剽窃抄袭或伪造数据行为,经调查核实,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记为不及格,并给予纪律处分。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
节约材料,爱护仪器设备。
确保安全,离开工作现场时关闭电源、水源。
杜绝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5.毕业设计(论文)须符合形式要求及撰写要求。
6.整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并在资料袋上列出清单,及时交指导教师收存。
1.3 毕业设计(论文)对教师的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原则上应由中级职称或相当职称以上有经验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助教(及相当职称的教师)可协助指导。
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可采用合作指导的形式聘请合作单位中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但应有本专业教师负责,掌握进度、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学年论文》的要求学时:1周学分:1一、学年论文工作的目的学年论文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教学,初步掌握一定学科专业知识,并对相关专业实际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学年论文的写作,使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深化与拓展某一专业知识点;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学习期刊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进一步锻炼专业写作能力,培养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为后续阶段的教学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二、学年论文的选题下周告知大家三、学年论文的内容要求(一)学年论文的内容1.专业知识的应用2.专业知识点的深化与拓展3.科学研究内容可涉及:建筑节能,土木工程材料,力学在工程中应用与创新,工程测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地质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等方面。
(二)学年论文要求1.学年论文应由标题、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2.学年论文字数要求在3000字以上,论文内容应完整、准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推理严谨,立论正确。
3.标题编排、摘要与关键词、参考文献等的格式遵照有关标准进行论文写作。
经指导教师审阅批评,进行修改补充,定稿后按规定字体、字号与论文格式打印,在规定时间上交。
四、学年论文的答辩学年论文的答辩由答辩小组主持并以公开方式进行。
答辩中,学生须汇报自己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成果,约10分钟;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约10分钟。
答辩过程中,应做好答辩记录,以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五、学年论文的考核与评分学年论文成绩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一般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0%。
对于成片大段抄袭者,一经发现成绩按不及格计。
工程地质勘查毕业论文选题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深部外围预测东昆仑那西郭勒地区石墨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激电找矿效果研究矿床水形成机制及坑道涌水量预测研究——以陕西省镇安县金龙山金矿为例综合电法勘探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应用效果研究内蒙古东升庙地区地质、物化探特征与综合信息找矿预测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山东白家店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陇南武都区盐土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与治理措施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内蒙古正蓝旗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宜春市矿产资源开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综合物探方法在铁矿采空区中的应用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漫江镇地热勘查中的应用张家口下花园煤矿采空区地面变形及危险性评价山东省马头崖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山东归来庄金矿区断裂构造分析及其成矿预测大同盆地油气成藏规律与有利目标预测新疆和田县河尾滩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与资源潜力长江涪陵段库岸地质灾害调查与危险性评价研究柴北缘宗务隆构造带金属成矿地质环境及控制要素研究氡及子体测量与异常解释——以鄂尔多斯盆地铀矿找矿为例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水泉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高密度电法在隐伏岩溶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胶西北金矿集区金成矿作用与成矿模型向斜盆地沉积型地热资源地球物理解译方法研究山博赛金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与三维成矿预测江西省铜鼓县九峰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与金矿找矿预测吉林省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吉林中部斑岩型钼矿成矿规律与远景预测复杂地质条件下深埋公路隧道全深度电磁勘探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普查区金多金属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吉林东部板庙子地区石英闪长岩岩石化学、年代学及地质意义吉中地区粗榆金矿床成因及矿化富集规律地球化学在黑龙江省逊克地区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甘肃武都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攀枝花太阳湾钒钛磁铁矿铁钛矿化关系研究西藏革吉尕尔穷矿床铜金矿化关系研究青海那更康切尔银矿床隐爆构造研究车载实验室仪器设备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西昆仑与西南天山结合部晚古生代沉积型锰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云南省保山地区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驱动因素研究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以阿奇山铅锌(铜)矿为例韩城矿区隐蔽致灾地质因素的辨识与致灾危险度评价基于超声波检测技术的水库坝基破碎带灌浆效果研究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巴音乌素地区J2z1沉积体系及其与铀成矿关系陕西省山阳县夏家店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西藏驱龙超大型斑岩铜矿床蚀变矿化规律及意义辽宁白云地区中生代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北极地区大宗矿产成矿规律研究内蒙古集宁浅覆盖区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处理与隐伏基岩推断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深部结构与找矿方向青海省都兰县拉浪麦钨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预测西藏山南吉松铅锌矿床勘查模型与成矿预测贵州泥堡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新疆西天山托克赛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西藏达若洛陇矽卡岩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吉林省延吉市五凤金矿外围主要金矿脉地质特征及成因黑龙江省元宝林场地区钨钼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找矿预测可控源电磁法三维反演在花牛山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孤立森林模型的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方法研究基于核极限学习机的遥感地球化学元素组合反演模型研究青海东昆仑五龙沟矿集区红旗沟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内蒙古奈曼旗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大兴安岭西坡比利亚谷铅锌多金属矿床成因与成矿地质背景三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隐伏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研究齐齐哈尔市扎龙乡地热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研究朱诺斑岩铜矿勘查标识的构建及其应用山东省微山稀土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预测冈底斯德明顶矿区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找矿指示意义半裸露区遥感找矿信息提取研究——以甘肃玛曲地区为例黑龙江省嫩江-黑河一带金矿特征及成因辽宁柏杖子金矿区蚀变花岗岩型矿体成因及深部找矿预测甘肃迭部城区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工程设计朱诺矿区三维地质建模与找矿预测我国地质资料汇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大兴安岭中北段兴安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西藏达若洛陇铜矿床矽卡岩和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A地质勘查院薪酬体系优化研究西天山喇嘛苏—赛博铜矿成因研究新疆乌恰县帕恰布拉克天青石矿床热水沉积岩相特征及成因景德镇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四川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元素迁移机理与找矿标志河南省灵宝市董家埝银矿床原生晕特征及成矿预测研究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区构造控岩控矿规律内蒙古月牙山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含矿性研究厄立特里亚EMBA DERHO铜多金属矿床特征与资源经济评价BIM技术在黄土滑坡工程地质勘查的应用研究新疆富蕴县杜热一带浅覆盖区铜矿找矿潜力分析伊犁浅层黄土滑坡物理特性及稳定性分析新疆赛博铜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琼拉克特勒克钼矿区多源信息分析及靶区圈定伟晶岩稀有金属矿的X荧光特征及意义巴里坤纸房勘查区西山窑组煤质特征及赋存规律研究内蒙古海拉尔地区煤层气开发先导性试验及技术经济评价全球供应链重构下的我国矿业对外直接投资转型——基于投资模式和效率研究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内蒙古敖汉地区中生代两期金成矿作用——以撰山子和金厂沟梁金矿床为例。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eology课程代码:0602137学时:32学分: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交通工程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具备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
本课程基本要求:1、系统的掌握有关的工程地质基本理论和知识。
2、能够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成果,根据所学的知识,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3、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过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基本内容4.1 理论教学(支撑教学目标1、2、3)4.2 讨论课(支撑教学目标4)1、教学目标通过讨论课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工程地质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扩宽知识面,初步具备查阅文献、阅读相关技术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主要内容结合该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将工程地质热点问题引入课堂,设置相关问题,发现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组织进行答辩;集体参与讨论。
五、教学安排本课程由课堂教学、课堂讨论、两部分组成。
1、课堂教学围绕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进行授课。
2、讨论课2次,设置讨论核心问题,并进行探讨。
六、教学方法1、讲授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2、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备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3、通过案例分析,强调对工程地质基本理论的认识,并能将之应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中;4、理论教学、讨论课、课程设计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的达成度通过开卷闭卷论文考评;八、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表现、讨论课、结课考试。
重庆交通大学20 13-2014 学年第 1 学期论文考核要求课程名称:工程地质课程所在学院:国际学院考核班级: 12土木工程1、2、3 班命题人:肖巧林课程成绩构成:平时出勤及课堂陈述占30%,课程论文占70%。
课程论文要求:1、根据《工程地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结合课程特点,对岩石、地质构造、地下水、河流地质作用、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等对公路工程在设计、施工、后期运营的影响。
涉及各类地质现象的形成原因、特点、分类、危害及主要的工程防治措施。
论文既可以从该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地位和作用大的方面着手,也可以从某种工程地质现象小的方向进行论述。
论文题目自拟。
2、论文要求用中英文对照写作;3、论文要求打印,论文字数范围中文不少于1500 字;4、论文完成时间:第18周星期一之前;5、课程论文评分标准:一、论文考核课程成绩实行百分制。
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等,以下为具体参考标准:(一)优秀(90——100分)1.语言通顺流畅,无语法错误,无拼写错误。
2.内容完整,资料数据翔实准确。
3.格式正确,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二)良好(80——89分)1.语言基本通顺,基本无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2.内容基本完整,资料基本翔实准确。
3.格式基本正确,结构比较严谨,层次比较清楚。
(三)中等(70——79分)1.语言基本通顺,有少许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
2.内容较完整,资料比较翔实准确。
3.格式基本正确,结构欠严谨。
(四)及格(60——69分)1.语言基本通顺,语法或拼写错误较多。
2.内容不太完整,资料数据有错误。
3.格式不完全符合要求,层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
(五)不及格(59分以下)1.语言不通顺,语法或拼写错误多。
2.内容不完整,资料数据错误较多。
3.格式不符合要求,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Your Paper's Title Starts Here: Please CenterU se Helvetica (Arial) 14FULL First Author1, a, FULL Second Author2,b and Last Author3,c1Full address of first author, including country2Full address of second author, including country3List all distinct addresses in the same waya email,b email,c emailKeywords:List the keywords covered in your paper. These keywords will also be used by the publisher to produce a keyword index.For the rest of the paper, please use Times Roman (Times New Roman) 12 Abstract. This template explains and demonstrates how to prepare your camera-ready paper for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The best is to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and follow the outline of this text.Please make the page settings of your word processor to A4 format (21 x 29,7 cm or 8 x 11 inches); with the margins: bottom 1.5 cm (0.59 in) and top 2.5 cm (0.98 in), right/left margins must be 2 cm (0.78 in).We shall be able to publish your paper in electronic form on our web page , if the paper format and the margins are correct.Your manuscript will be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20% by the publisher. Please keep this in mind when designing your figures and tables etc.IntroductionAll manuscripts must be in English, also the table and figure texts, otherwise we cannot publish your paper.Please keep a second copy of your manuscript in your office. When receiving the paper, we assume that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s grant us the copyright to use the paper for the book or journal in question. Should authors use tables or figures from other Publications, they must ask the corresponding publishers to grant them the right to publish this material in their paper.Use italic for emphasizing a word or phrase. Do not use boldface typing or capital letters except for section headings (cf. remarks on section headings, below).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Section Headings. The section headings are in boldface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Second level headings are typed as part of the succeeding paragraph (like the subsection heading of this paragraph).Page Numbers. Do not number your paper:Tables. Tables (refer with: Table 1, Table 2, ...) should be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text, but in such a way as to avoid confusion with the text. A descriptive title should be placed above each table. Units in tables should be given in square brackets [meV]. If square brackets are not available, use curly {meV} or standard brackets (meV).Special Signs. for example , αγμΩ () ≥±●Γ {1120}should always be written in with the fonts Times New Roman or Arial, especially also in the figures and tables.Macros.. Do not use any macros for the figures and tables. (We will not be able to convert such papers into our system)Language. All text, figures and tables must be in English.Figures. Figures (refer with: Fig. 1, Fig. 2, ...) also should be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text, leaving enough space so that the caption will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text. The caption should be self-contained and placed below or beside the figure. Generally, only original drawings or photographic reproductions are acceptable. Only very good photocopies are acceptable. Utmost care must be taken to insert the figures in correct alignment with the text. Half-tone pictures should be in the form of glossy prints. If possible, please include your figures as graphic images in the electronic version. For best quality the pictures should have a resolution of 300 dpi(dots per inch).Color figures are welcome for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e journal. Generally, these figures will be reduced to black and white for the print version. The author should indicate on the checklist if he wishes to have them printed in full color and make the necessary payments in advance.Equations. Equations (refer with: Eq. 1, Eq. 2, ...) should be indented 5 mm (0.2"). There should be one line of space above the equation and one line of space below it before the text continues. The equations have to be numbered sequentially, and the number put in parentheses at the right-hand edge of the text. Equations should be punctuated as if they were an ordinary part of the text. Punctuation appears after the equation but before the equation number, e.g.c2 = a2 + b2.(1)Literature ReferencesReferences are cited in the text just by square brackets [1]. (If square brackets are not available, slashes may be used instead, e.g. /2/.) Two or more references at a time may be put in one set of brackets [3,4]. The references are to be numbered in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are cited in the text and are to be listed at the end of the contribution under a heading References, see our example below.SummaryIf you follow the “checklist”your paper will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ublisher and facilitate a problem-free publication process.References[1] Dj.M. Maric, P.F. Meier and S.K. Estreicher: Mater. Sci. Forum Vol. 83-87 (1992), p. 119[2] M.A. Green: High Efficiency Silicon Solar Cells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Switzerland 1987).[3] Y. Mishing, in: Diffusion Processes in Advanced Technological Materials, edtiedby D. Gupta Noyes Publications/William Andrew Publising, Norwich, NY (2004), in press.[4] G. Henkelman, G.Johannesson and H. Jónsson, in: Theoretical Methods inCondencsed Phase Chemistry, edited by S.D. Schwartz, volume 5 of Progress in Theoretical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apter, 10,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5] R.J. Ong, J.T. Dawley and P.G. Clem: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2003)[6] P.G. Clem, M. Rodriguez, J.A. Voigt and C.S. Ashley, U.S. Patent 6,231,666.(2001)[7] Information on 中文论文范例 冷再生基层疲劳性能研究2.2 作者姓名、班级及学号 范例:曾石发(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专业XXXX 班 学号XXXXXX )2.3 中文摘要、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1)摘要应写成报道式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来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