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线:形态较规整的脓腔,其周围有明显增 生硬化;骨膜反应增厚并同骨皮质融合, 成分层状,外缘呈花边状。整个骨干增 粗,密度增高,轮廓不整。骨内膜增生使 髓腔密度增高甚至闭塞。有的破坏区内 仍可见到死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CT: • 与X线相似,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厚,骨髓
腔变窄;骨干增粗,边缘不整,骨密度增高。 • 死骨的CT表现为孤立的致密骨块,被低密
Open fracture of tibia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病理表现二
死骨的吸收和新骨的形成
• 骨膜下脓肿使骨膜和骨皮质分离以及血栓 性动脉炎---骨质坏死,与相邻活骨分离---形 成死骨
• 发病后约10天,肉芽组织吸收坏死骨,形成空 腔,死腔逐渐被新生骨或纤维组织充填
• 存活的骨内、外膜在炎症刺激下形成新生 骨,表现骨外膜增厚,骨髓腔变窄,密度增高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病理表现一
血源性骨髓炎蔓延途径
▪ 细菌栓子经滋养动脉进入骨髓停留于干骺端邻近骺 板的松质骨区域,形成小的骨脓肿
1、炎症向髓腔方向直接蔓延。 2、炎症向外突破干骺端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 3、细菌再经哈氏管进入骨髓腔。 4、骨膜下脓肿进入软组织形成软组织脓肿,穿破皮肤形
成瘘管。 5、进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度的脓肿包绕。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
MRI: • 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在T1WI和T2WI均
为低信号。肉芽组织和脓液在T1WI上为 低或中等信号,而在T2WI上均为高信号。
慢性骨髓炎的愈合
• 骨破坏区修复,死骨消失,骨质增生硬 化逐渐吸收,髓腔再通。
• 如骨髓腔硬化不消失,虽经长期观察病 变停止,但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仍可突 然复发。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