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1)课件PPT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98
(近代)(现代)一、新材料和新技术英国工业革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业的过渡,一方面是生产方式和建造工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不断涌现的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这其中尤其以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最为突出。
1、初期生铁结构1775~1779年第一座生铁桥(设计人:Abraham Darby)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起来。
铁最初应用于屋顶,如1786年巴黎法兰西剧院的铁结构屋顶以及1801年建的英国萨尔福特棉纺厂的七层生产车间,是生铁梁柱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这里铁结构首次采用了工字形的断面。
•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生铁浇铸的桥,由于新颖的技术和材料,吸引了无数人来做为艺术品参观,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
•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黎圣日内维夫图书馆大厦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自1853年起,法国赛纳区行政长官欧思曼执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城市建设政策,在巴黎市中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工程。
其目的是解决城市功能结构和人口增加由于急剧变化而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对帝国首都进行景观装点外;其政治目的还在于从市中心区迫迁贫民无产阶级,改善巴黎贵族与上层阶级的居住环境。
•巴黎的干道规划为十字形加环形路,以香榭丽舍大道为东西主轴。
其中对称的中轴线道路布局以及纪念性碑柱或塑像的装饰性广场丰富了巴黎的城市面貌。
道路宽度与两旁建筑物的高度都有一定的比例规定,屋顶坡度也有定制。
巴黎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壮丽的市中心之一。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巴黎改建把市中心分散成几个区中心,这在当时是首创。
它适应了因城市结构的改变而产生的分区要求。
它也促进了城市的现代化。
但巴黎改建未能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对国内和国际铁路网的形成而造成的城市交通障碍也未能解决。
第一章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新协和村•欧文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