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专题03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专题03小说阅读环境描写一、人物环境(一)自然环境1.特点(1)画面示例:《荷花淀》诗与画和谐的统一,构成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境界,是一幅幅秀美而明丽的画面;《祝福》以“雪”为特定环境描写,营造了一幅压抑悲凉的画面;《边城》语言朴实、笔墨简练,勾勒出一幅优美、宁静、恬然、闲适的画面;《老人与海》中大海被描写成一位女性形象、细腻深沉,在老人捕鱼的过程中,大海呈现出安详、宁静、祥和、波澜不惊的状态。
(2)景物示例:《荷花淀》中明月、清风、雾霭、荷花,《老人与海》中的大海,《百合花》中小雨、树枝、野菊花、皎洁的满月等,《边城》中明净的天空、青翠的小山和清澈的溪流。
(3)地点示例:《荷花淀》故事发生地点——荷花淀,《祝福》故事发生地点——鲁镇,《老人与海》故事发生地点——大海,《边城》故事发生地点——湖南茶峒等。
(4)时令天气示例:《百合花》故事发生在中秋佳节,《祝福》故事集中在新年前后,》《荷花淀》故事发生在荷花盛开的夏季,《边城》故事主要集中在“三个春秋的端午”。
2.作用(1)审美: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示例:《边城》的自然环境描写表现出边陲小城的闭塞而安宁,恒古而秀丽,《荷花淀》的自然环境描写白洋淀抗日地区清新宁静、充满诗情画意,《老人与海》中大海宁静安详,《哦,香雪》描写台儿沟的山青水碧、清新明亮等。
(2)渲染:渲染气氛。
示例:《荷花淀》“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写出当地的地方特点,还渲染出平静、温馨的氛围。
《百合花》中描写小雨过后的清晨,渲染了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祝福》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渲染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气氛,《边城》中湘西山水渲染了边城的古朴秀美,《老人与海》中大海的描写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大雪的描写渲染了苍茫雄浑的气氛。
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名著《水浒传》阅读导航+情节概括+思维导图+原文+批注+阅读训练这回故事是《水浒传》中最为经典的片段之一,安心服刑的林冲再次被高俅等一干小人放在了火上炙烤。
奸邪的愚人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最终逼得林冲没有了任何退路,奋起反抗,手刃仇人,走上了与官府对立的梁山。
导航读阅概括节情原 文批 注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为了写林冲,施公信手拈导 图维 思批 注文 原望老庄家脸上只一挑将起来,又把枪去火炉里只一搅,那老庄家的髭须焰焰的烧着,众庄客都跳将起来。
林冲把枪杆乱打,老庄家先走了。
庄家们都动弹不得,被林冲赶打一顿,都走了。
林冲道:“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
”土坑上却有两个椰瓢,取一个下来,倾那瓮酒来,吃了一会,剩了一半。
提了枪,出门便走。
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
走不过一里路,被朔风一掉,随着那山涧边倒了,那里挣得起来。
大凡醉人一倒,便起不得。
当时林冲醉倒在雪地上。
却说众庄客引了二十余人,拖枪拽棒,都奔草屋下看时,不见了林冲。
却寻着踪迹赶将来,只见倒在雪地里,花枪丢在一边。
庄客一齐上,就地拿起林冲来,将一条索缚了。
趁五更时分,把林冲解投一个去处来。
不是别处,有分教:蓼儿洼内,前后摆数千只战舰艨艟;水浒寨中,左右列百十个英雄好汉。
正是:说时杀气侵人冷,讲处悲风透骨寒。
毕竟看林冲被庄客解投甚处来,且听下回分解。
赏析:这一段的情节把人物心理描写与故事叙述高度融合,绘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林冲。
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作者善于从人物的阶级意识去表现人物思想的复杂变化和立身行事的 特点,用人物的语言行动来揭示性格和命运的演变小说三次写到大风雪,都是为了推进主人公性格的转变。
第一次写林冲去到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教材出处】九年级上册“名著导读”P138~P140(《水浒传》 古典小说的阅读) 【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内容简介】《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品主题】①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
③揭示农民起义失败的必然原因。
④严重的忠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进步意义。
【作品特色】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栩栩如生。
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和个性;②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③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④语言上采用古代白话,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
【阅读方法】①把握题材特点。
②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
③分析人物形象。
④体会语言风格。
【梁山起义军发展历程】第一任寨主王伦: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四人占据梁山—————→(林冲入伙)以晁盖为首的公孙胜、吴用、刘唐、阮氏三兄弟等入伙第二任寨主晁盖:王伦被杀,晁盖为王————→(白胜入伙)花荣等人上梁山⇒张横等九人及宋江、戴宗、李逵入⇒鲁智深等参与攻打青州之人上梁山第三任寨主宋江:晁盖中毒箭而亡,众人推举宋江为首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忠义堂英雄排座次⇒宋江领导梁山好汉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梁山好汉各有归宿(战死、坐化、出家、归隐、受封等)⇒宋江、卢俊义等受奸人毒害而亡,梁山起义完全失败【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知识点2:主要人物及其故事情节梳理1.鲁智深鲁智深:本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
课件CONTENTS•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环境描写与意境营造•主题思想阐释与启示意义•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语句解读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01施耐庵,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与罗贯中齐名。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宋朝时期108位好汉在梁山泊起义的故事。
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内涵。
施耐庵与《水浒传》他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林冲勇而有谋,但为人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林冲,绰号“豹子头”,是《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
林冲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的创作背景为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该作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还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耐庵通过《水浒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人民对正义和自由的渴望。
同时,《水浒传》所传递的忠义观念、反抗精神等也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9字9字9字9字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故事情节梳理与解读02故事情节概述林教头误入白虎堂,被发配沧州风雪之夜,山神庙中偶遇富安向高俅献宝富安向高俅诬陷林教头带宝投敌,林教头被逼上梁山因误入白虎堂而被高俅所擒,以莫须有的罪名发配沧州。
反映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在沧州牢城营忍辱负重,后被分配到草料场看守草料。
在风雪之夜,因草厅被压倒而夜宿山神庙,偶遇富安向高俅献宝。
富安向高俅诬陷林教头带宝投敌,林教头忍无可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
展现了林教头的英勇和正义。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林教头被逼上梁山关键事件回顾情节转折点分析转折点一误入白虎堂。
这一事件改变了林教头的命运,使其从禁军教头变为阶下囚,被发配沧州。
转折点二风雪山神庙。
在此处,林教头偶遇富安向高俅献宝,得知自己被诬陷的真相,为后续的反抗埋下伏笔。
第一单元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维导图】精心校对版【微试题】精心校对版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原来这董超、薛霸自从开封府做公人,①,回来被高太尉寻事,刺配北京。
梁中书因见他两个能干,就留在留守司勾当。
②。
A.①林冲被押解去沧州路上相害不得②今日又差他两个监押卢俊义B.①押解林冲去沧州路上害不得林冲②今日又差他两个监押卢俊义C.①林冲被押解去沧州路上相害不得②卢俊义今日又由他两个监押D.①押解林冲去沧州路上害不得林冲②卢俊义今日又由他两个监押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
”B.(林冲)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
C.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精心校对版D.(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3.林冲性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下列叙述不能证明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A.课文开篇写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可以佐证:他明知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称高俅为“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B.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
C.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祐”。
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
D.林冲在东京时曾“看顾”过李小二,在沧州服刑,还“把些银两”给李小二“做本钱”,这说明林冲不光自己安分守己,还要李小二安分守己,好好做买卖。
精心校对版4.(2014江西卷)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环境描写作用之推动情节发展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文本,在具体语境下把握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联想、归纳、探究等思维方式理解并鉴赏小说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理解与鉴赏小说中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能够迁移运用到小说鉴赏中。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鉴赏环境描写对于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风雪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能够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一部好小说离不开成功的环境描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也是如此,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环境描写主要围绕“风雪”一词。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风雪交加中林冲从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心路历程,鉴赏课文中“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对于小说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设计意图】课堂导入简洁明了,通过提问,抓住标题中“风雪”二字,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主体内容。
同时,也设置悬念,增强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读其境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请同学们在原文中找一找有几处?并请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1)学生自由回答,找出的风雪描写语句。
(2)利用希沃白板5判断对错PK课堂活动,辨别文中正面描写风雪和侧面描写风雪的语句。
(3)思维导图归纳。
【设计意图】读其境环节,首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风雪环境描写的语句,再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PK游戏形式,明确正面、侧面描写风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利用思维导图,归纳这一知识点,为鉴赏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作铺垫。
品其境从故事结局林冲奋起反抗步步反推,学生思考风雪对于推动小说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利用蒙层技术,流程图反推。
【设计意图】品其境环节,利用反推法,逆其道而行之,从小说的结局林冲奋起反抗出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他走向这一步的原因,从而认识到风雪这一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发挥着巧妙的推动作用。
同时,利用蒙层技术制作流程图,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思路,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小说情节知识清单一、情节结构(一)单线结构1.顺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如何展开的2.倒叙:将小说的高潮或结尾部分前置示例:《祝福》在结构上采用什么记叙顺序?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3.插叙:在叙述故事中插入其他故事示例: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中“林教头沧州遇故旧”的叙述方式及作用。
4.补叙:补充与之相关的事情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作者使用什么叙述方式解释“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什么杨志等人就喝不得?”并分析其妙处。
答案:插叙,造成叙事的波澜,也让读者在惊异与顿悟的情感呈现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5.平叙:同时叙述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故事,又叫“分叙”示例:在《水浒传》,《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长篇小说中都有精采的运用。
(提示:一般地说,平叙也只有在写较长的文章时才用得上)(二)复线结构1.明线与暗线:明线叙故事,暗线写主题示例:分析鲁迅小说《药》的明线和暗线,并提炼主题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
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
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
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2.蒙太奇结构:镜头组合,立体感,省去交代与过渡示例:先秦作品《弾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使用了什么叙事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四个词,就是四个镜头,四个镜头组合起来,就形成一幅完整的古代原始人类劳动狩猎的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古代人类的劳动过程。
水浒传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遇李小二
林冲曾有恩于李小二
李小二京师偷店家财物被捉,林冲曾替他求情免官司,资助盘缠
李小二到沧州,被酒店招为婿
李小二报恩
送林冲饮食、替其缝补
向林冲报信店内几人私聊情形林冲断定其中一人便是陆谦
林冲看管草料场
满腔怒火,寻陆谦几日,没有寻到
管营让林冲到大军草料场做管事
草料场上任
冬日风雪狂风,寒冷刺骨
草料场老军留给林冲一个大葫芦,买酒可到三里外的市井处
林冲买酒
天寒风雪,林冲花枪挑葫芦去市井买酒与肉
路上见一座古庙
风雪山神庙
买酒归来,草房被雪压倒,火盆被雪浸灭
想起买酒路上的古庙,准备去度过一晚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山神庙目睹草料场火起
刚欲推门出去叫人救火
庙内见三人
差役、陆虞侯、福安
三人讲火烧草料场害林冲经过
山神庙杀陆谦
林冲先杀差役,其次杀富安,最后杀陆谦
将三人头颅放置山神庙供桌上,提枪而去
林冲昏倒雪地离山神庙,抢老庄家酒,风雪之下,昏倒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