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
- 格式:pptx
- 大小:75.83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人教版电子版(高清)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人教版电子版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获取三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知识点: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练习题:一、填空题。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2、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分之(),写作(—)。
3、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的()分之(),写作(—)。
3份是它的(—)。
4、2/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3/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2/5和3/5都是把同样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所以2/53/5。
同样道理,5/6比2/6()。
5、4/5里有()个1/5,2/3里有()个1/3。
6、7个1/10是(—),4个1/7是(—)。
7、1/8是1个八分之一,2/8是2个八分之一,1/8+2/8也就是1个1/8加上2个1/8,一共是3个1/8,也就是(—)。
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练习题10×2= 72-47= 20×5= 27+15=20÷2= 63÷3= 27×5= 510÷3=40×9= 23×30= 84÷4= 15÷3=12×4= 513×9= 4×815= 99÷9=75÷5= 205÷5= 46×10= 24×20=872-124= 27+127= 700÷5= 350+70=591÷3= 8×122= 178÷2= 30×80=800÷8= 265+85= 110×35= 901÷3=0÷245= 0×245= 0+245= 245÷5=3000-300= 605÷5= 50×50= 306÷3=702-199= 480÷3= 120×80= 27×8=62×15= 860÷4= 19×5= 40×20=520-430= 51×17= 15×61= 87÷3=91×31= 80÷10= 465÷5= 870÷8=400×20= 210÷7= 4500÷9= 5×80=300×30= 88+112= 380÷7= 36×8=86×7= 27×90= 33÷3= 880÷8=480÷8= 22×22= 16×50= 19×39=270÷30= 92×7= 38×60= 14×4=130×4= 810÷3= 72-24= 16×4=8×7+6= 6×7+6= 36÷3÷2= 5×5+4=50-24÷4= 9+9÷9= 800-800÷4= 8×9-7=72-72÷6= 8+2×10= 90-30÷3= 6×80-20=12×3÷3= 5×8-8= 57×3×0= 86-86÷2=8×2×7= 24+15+6= 18÷3-4= 50×6+0=45+55÷5= 70×(40-32)= 300÷2÷5= 960÷4÷2= 51-4×6÷3= 3000-6×408= 500-412÷4=(400-394)×706= 1+2+3+4+5+6+7+8+9+10=1+11+111+1111+1111= 1+12+123+1234+12345=小学三年级学生暑假的学习计划1.早上6:30起床,花5至10分在家安静地做做幅度较小的运动,如蹲起扩胸等(这有利于大脑快速清醒)2.上课(因为我不知道楼主上课路上要多长时间所以就不写了),如果是周2.4.6那就写作业,连写3个小时(当然中间要休息一会),因为早上学习效率高。
以下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加减法
-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算式的读写和运算(加法口算、减法口算、竖式计算)
-进位、借位、补位的概念和运用
-算式的列式计算和应用
2. 数量的认识和比较
-自然数的概念和表示法
-数量的比较和排序
-数量的加、减、乘、除及混合运算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3. 数符的应用
-数字和数符的认识和运用(+、-、×、÷、=、<、>、≤、≥)-数符的合理加入和应用问题
4. 时间和长度的认识
-基本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秒)的认识和换算
-基本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换算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5. 几何图形的认识
-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
-基本几何图形的属性和性质(周长、面积等)
-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常见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孩子建立数学基础的关键,也是孩子向数学高年级迈进的基础。
希望这些知识点的归纳和解析能够帮助家长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让孩子更好的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电子课本(高清版)什么是部编版课本部编版课本由教育部组织编写,2016年,在几个省市试用;201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语文中国历史道德与法治;2018年,全国统一使用部编版课本。
2019年,小学、初中全年级统一使用部编本教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版课本和人教版课本的区别1、编写单位不同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也是大多学校所用的教材。
部编本即“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简称。
部编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在2017年9月全国中小学(小学和初中)开始全新启用部编版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3科课本。
“部编本”教材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名著导读”等多个版块,把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体制。
2、课文顺序有所调整对比人教版课本,经典课文仍然存在,但顺序做了很大地调整;3、部编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的掌握与积累,如果人教版要求孩子学写8个字,那么部编教材会要求学写16个字;4、部编版课本更加“现代性”部编版的教材在选取课文、习题设计和课后练习作业等方面都更加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更加具备“现代化”的气息。
5、部编版古诗文的比重有所增加新的语文教材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
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
6、部编版增加了课外阅读书目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小学三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导语】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变的理性的⼀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也有⾃⾝的乐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题【五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数学题 ⼀、每⼀位都能整除 68÷2= 36÷3= 96÷3= 84÷4= 369÷3= 822÷2= 484÷4= 939÷3= ⼆、中间过程有余数 324÷2= 78÷6= 355÷5= 532÷7= 928÷8= 582÷3= 126÷6= 288÷8= 三、商中间有零(常出现错误:0的位置放错或忘记上0) 824÷8= 963÷9= 520÷5= 918÷9= 903÷3= 505÷5= 804÷2= 609÷3= 四、商末尾有零(有余数) 423÷6= 753÷5= 361÷3= 664÷6= 840÷4= 960÷3= 800÷5= 780÷6= 五、商中有余数 575÷9= 530÷6= 656÷5= 186÷4= 327÷2= 852÷8= 485÷2= 889÷6=2.⼩学三年级数学题 除数是⼀位数的除法笔算练习题: 65÷5= 906÷3= 870÷4= 716÷5= 80÷6= 783÷3= 804÷2= 148÷8= 246÷7= 750÷5= 103÷3= 123÷3= 144÷9= 97÷3= 352÷5= 296÷4= 860÷2= 220÷9= 153÷5= 357÷6= 64÷2= 128÷8= 446÷2= 911÷9= 405÷7= 76÷8= 325÷4= 155÷4= 718÷6= 350÷8= 871÷6= 220÷9= 618÷4= 654÷5= 622÷8= 451÷3= 900÷6= 677÷6= 192÷7= 120÷4= 75÷5= 425÷3= 615÷5= 874÷5= 740÷8= 50÷6= 200÷7= 121÷4= 375÷5= 392÷3= 638÷8= 627÷3= 441÷5= 412÷3= 624÷4= 260÷4= 375÷5= 60÷6= 468÷5= 357÷6= 510÷3= 194÷2= 516÷6= 100÷2= 43÷8= 125÷5= 415÷4= 453÷6= 705÷3= 921÷3= 874÷5= 870÷3= 352÷5= 429÷3= 524÷8= 594÷7= 97÷3= 87÷4= 412÷3= 512÷8= 103÷3= 444÷6= 121÷4= 645÷3= 966÷7= 728÷8= 315÷7= 720÷6= 919÷6= 88÷4= 756÷9= 254÷3= 728÷8= 83÷5= 919÷6= 496÷4= 308÷7= 427÷5= 98÷8= 269÷6= 19÷2= 432÷8= 368÷5= 451÷3= 804÷2= 941÷9= 157÷2= 873÷5= 315÷3= 45÷3= 826÷4= 654÷3= 800÷6= 98÷7= 267÷7= 716÷4= 825÷5= 132÷2= 285÷6= 267÷3= 67÷3= 434÷8= 375÷2= 567÷6= 569÷4= 498÷7= 197÷2= 974÷5= 483÷8= 320÷2= 408÷2= 890÷6= 48÷2= 368÷5= 708÷6= 980÷4= 692÷4= 796÷9= 148÷4= 500÷3= 147÷9= 960÷5= 347÷5= 52÷4= 348÷3= 486÷4= 396÷3= 497÷8= 490÷5= 873÷3= 507÷3= 516÷5= 284÷7= 137÷4= 718÷5= 937÷4= 96÷8= 480÷4= 128÷5= 486÷9=3.⼩学三年级数学题 1、运动场跑道⼀圈是400⽶,王叔叔每天坚持跑2圈半。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精选1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第1篇人教版多位数乘一位数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7、“大约”类应用题的计算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 毫米(公厘)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等于号) 400(和)8.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小学三年级数学题目汇总一、加法与减法题目1:有5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解答:5 - 3 = 2,还剩下2个苹果。
题目2:水果店里有8个橙子,小玲买了4个橙子,还剩下几个橙子?解答:8 - 4 = 4,还剩下4个橙子。
题目3:小明书包里有7本书,他借给小红2本书,还剩下几本书?解答:7 - 2 = 5,还剩下5本书。
题目4:小杰有一盒蜡笔,里面有9支,他送给了小丽3支蜡笔,还剩下几支蜡笔?解答:9 - 3 = 6,还剩下6支蜡笔。
二、乘法与除法题目5:小明有3张纸,每张纸上有4行字,一共有几行字?解答:3 × 4 = 12,一共有12行字。
题目6:农场里有5只羊,每只羊有6只脚,一共有几只脚?解答:5 × 6 = 30,一共有30只脚。
题目7:小红有24颗糖果,她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颗糖果?解答:24 ÷ 4 = 6,每个人可以分到6颗糖果。
题目8:一个小货车每天能拉4吨货物,一共拉了6天,一共拉了几吨货物?解答:4 × 6 = 24,一共拉了24吨货物。
三、大小比较题目9: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72、67解答:72 > 67,72比67大。
题目10: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35、41解答:35 < 41,35比41小。
题目11: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56、56解答:56 = 56,56与56相等。
题目12: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90、88解答:90 > 88,90比88大。
四、找规律题目13:填写下一个数字:2, 4, 6, 8, __解答:10,每次数字增加2。
题目14:填写缺失的数字:5, 10, __, 20, 25解答:15,每次数字增加5。
题目15:填写缺失的数字:3, 6, 9, __, 15解答:12,每次数字增加3。
题目16:填写缺失的数字:20, 18, __, 14, 12解答:16,每次数字减少2。
小学三年级数学的解题技巧:一、加减法1.凑整法:例如计算 37+13,可以先把 37 凑成 40,40+13=53,再减去 3 得到 50。
2.拆数法:如 56+27,可以把 56 拆成 53+3,先计算 53+27=80,再加上 3 得 83。
二、乘法1.乘法口诀要牢记,利用乘法口诀快速得出结果。
2.对于一些可以转化的题目,如 3×8+3,可以转化为 3×(8+1)=27。
三、除法1.想乘法做除法,例如计算 30÷5,想 5×6=30,所以 30÷5=6。
四、应用题1.画图法:对于一些涉及到图形或位置关系的应用题,可以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和解题。
2.列表法:当需要列举多种情况时,列表可以使思路更清晰。
3.找关键信息:仔细阅读题目,找出关键数据和条件。
五、图形类1.观察图形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对称、边长关系等。
2.计算图形周长和面积时,要准确记住公式。
六、巧算类1.利用运算定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例如:25×4×7=(25×4)×7=100×7=700。
七.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一些有效的解题技巧,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首先,要认真读题。
逐字逐句地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找出关键信息,比如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可以边读边标记,避免遗漏重要细节。
其次,学会画图辅助理解。
对于一些涉及到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简单地画图,可以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更易于找到解题思路。
再者,要善于分析数量关系。
明确题目中各个数量之间的联系,确定是加法、减法、乘法还是除法的关系。
例如,求一共多少通常用加法,求剩余多少用减法,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等。
然后,运用所学的公式和概念。
三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公式,如长方形周长公式等,要熟练掌握并能正确运用。
【导语】数学不仅是⼀门科学,⽽且是⼀种普遍适⽤的技术。
它是科学的⼤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变的理性的⼀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也有⾃⾝的乐趣。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76÷4= 20×50= 1600÷4= 87×100= 4.5-1.3= 90×80= 800÷2= 2.6-0.9= 70×40= 960÷4= 4100-1000= 640÷8= 18×40= 6000÷2= 0.1+0.6= 600÷5= 680÷4= 460÷2= 280÷7= 180÷6= 7.4-2.2= 202÷2= 820÷2= 162÷2= 12×30= 98÷7= 700÷7= 8.3-3.8= 700÷5= 8900-8000= 50×50= 80×80= 16×200= 2100÷3= 24×10= 270÷3= 2700÷3= 3033= 320÷8= 60×10= 648÷8= 6050= 25×10= 4900÷7= 40×24= 6.2+0.7= 70-42= 550÷5= 940÷2= 18×5= 7.6+2.3= 350÷5= 50×70= 50×80= 700÷5= 650÷5= 53×30= 12×400= 420÷1= 79+17= 4.6+1.5= 460÷2= 900÷3= 6.7+3.2= 2.⼩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1、⼀块长⽅形草地的长是27⽶,宽13⽶。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一、整数概念和运算
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绝对值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二、分数与小数
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2.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通分后相加、相减
4. 小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三、简便计算
1.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应用
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3. 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图形与推理
1. 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射线、平行线、直角、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图形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时间与日期
1. 时、分和秒的概念
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
3. 日、周、月、年的关系和计算
七、应用题
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2. 简单的物理量的计算和换算
八、数学思维与逻辑
1. 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数学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加油!。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5篇]1.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篇一200+180= 56+125= 400-70= 71+28=35÷5=90+150= 6×8=36-18=910-90= 38÷7=220+150= 6×9=78÷9=45-27= 720-180= 9×9=290-40= 770-160= 6×7=40÷8=600+270= 620+150= 3×7=7×7=37÷6=56÷9=760+100= 750+125=200+50= 430+27= 4×6=19÷8=720-70= 820-128= 33-17= 71-43=81÷9=72÷8=71-24= 250-60=66÷8=5×5=28÷7=33÷6=15+43= 58-36= 6×6=60+350=840+90= 5×9=43÷7=460-72=13÷6=9×4=34+23= 34+56=30+540= 620-57= 11÷5=67-53=52+81= 9×9=83÷9=330-172=8×6=62+52= 38+52= 5×6=41÷5=75+75= 70+18= 5×4=2.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篇二1、用0、1、2、3能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2、小华参加数学竞赛,共有10道赛题。
规定答对一题给十分,答错一题扣五分。
小华十题全部答完,得了85分。
小华答对了几题?3、2,3,5,8,12,(),()4、1,3,7,15,(),63,()5、1,5,2,10,3,15,4,(),()6、○、△、☆分别代表什么数?(1)○+○+○=18(2)△+○=14(3)☆+☆+☆+☆=20○=(),△=(),☆=()7、△+○=9,△+△+○+○+○=25△=(),○=()8、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9、雪帆小同学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雪帆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10、5个人5天吃了5个大馒头,照这个速度计算,20个人吃掉20个大馒头要用多少天?3.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篇三1、一场球赛从14:45开始,到16:18结束。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西-+-东);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速算绝招:(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第三单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1】获取三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三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什么是人教版课本“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人教版即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简称为人教版。
小学到高中都有这个版本的教材。
也是大多数学校所用的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区别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材各版本的教学大纲是一样的,但呈现方式和特色是不同的,从内容上讲,各版本学年跨度范围内知识点几近相同,具体内容的编排和设置还是有一些区别。
各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详解一、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①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并会产生及同伴交流的愿望,达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②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许多例题插图中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多个信息,供教师选择使用,或进行创造性地发挥。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
③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例如,第一册中,小猪帮小兔盖房、野生动物园、小猴吃水果、叠纸鹤、看谁拿得对、喂小鸡、快乐的周末、郊游、堆雪人等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学校(三年级数学)学问点最新有哪些?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需从同学熟识的生活情境和感爱好的事物动身,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起来看看学校三年级数学学问点最新,欢迎查阅!学校三年级数学学问点周长1、围成一个图形全部边的长度总和或者说绕一个图形边线一周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不规章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绳子测量法。
3、规章物体或图形的测量方法:(1)绳测法;(2)直尺测量法。
4、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需满意两个条件:已知长和宽的长度。
5、长方形周长的计算(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4)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求长长=(周长-宽×2)÷2长=周长÷2-宽(5)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宽=(周长-长×2)÷2宽=周长÷2-长6、正方形周长的计算(1)把4条边长加起来;(2)用一条边长乘以4,即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靠墙围成的长方形有两种状况:(1)长边靠墙;(2)宽边靠墙。
8、围成的两种长方形,宽边靠墙比长边靠墙所需的围栏多。
乘法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位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积。
2、在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肯定要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
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列竖式计算时,先将一位数与多位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要把进位的数写到正确的位置上,不要写在积中。
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优秀8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简单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几何直观,使学生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让学生任意说说想到的分数,师随机板书这些分数。
2、根据板书,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分数里分别包含几个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由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有关分数的知识引入新课,不仅进行了有效的复习,而且由问题引发学生猜测推想,渗透新课所要运用的知识,为探究新知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分西瓜的情境图。
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
(2)从上面的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哥哥吃了西瓜的,弟弟吃了)(3)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问题1: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问题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几分之几?问题3:西瓜还剩下几分之几?……2、探究同分母分数的加法(1)教师有意识地选择第1个问题,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2)同桌讨论:+等于多少?(3)操作验证答案。
如果出现这种答案,教师不忙于下结论,而再询问:有不同的答案吗?如果出现这种答案,要追问:你是怎样想的?集体验证:(预设)方法1: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来涂了3份,也就是;方法2:是2个,2个加1个是3个,也就是……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示范。
(4)引导辨析:+的结果为什么不是?设计意图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时出现了两种思路,第一种思路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第二种思路是根据分数的意义从抽象的加法关系进行分析的。
显然,让学生的思维仅仅停留在直观感知的层面是不合理的,这时,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比较,不要急于在此时的教学中就把学生的思路统一起来,可以在后面的练习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优化。
一、整数的认识
1.自然数和零的概念
2.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3.整数的比较
4.整数的加减运算
二、加法和减法
1.加法和减法口诀
2.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
3.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4.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乘法的认识
1.乘法的定义
2.乘法的性质
3.乘法口诀
4.乘法的运算方法
四、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1.整数的乘法运算
2.乘法法则:零的乘法、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
3.整数的除法运算
4.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定义
2.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3.分数的比较
4.分数的加减运算
六、长度、质量和容积
1.长度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2.长度的估算和换算
3.物体的质量和质量的量度单位
4.容积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七、图形和面积
1.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
2.图形的边和角
3.图形的面积概念
4.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八、时钟的认识
1.表示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时钟的读法和表示时间的方法
3.时间的计算方法
九、数据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表格、折线图等
3.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十、分析和解决问题
1.数学问题的读懂和理解
2.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分析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4.反思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5篇1.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33-14=13-7=59+40=4+81=51+19=64-17=65+17=27+49=6+81=31-18=65-18=25+52=52-48=71-66=20+63=50-14=16+75=5+50=71-11=92-43=79-35=16+36=29+41=77-21=3+47=24-20=93-87=93-57=52+30=79-8=10+69=76+11=56-40=59-8=3+91=94-48=58+18=54-19=34-25=35+38=80-78=21+46=37-16=62+10=34+39=77-57=60+13=82-48=7+48=85-42=9+58=53-42=74+8=100-58=90-64=87-36=58-42=49-38=31+42=81-35=54+13=88-45=88-72=38-12=55-48=73+26=23+60=15+66=88+9=63+5=46+33=17+42=92-7=54-50=51+18=70+17=2.三年级小学生数学练习题一、填空。
1、一个骰子掷出“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若扔100次,大约有_______次正面朝上。
二、选择。
1、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A、0B、1C、5/9D、4/92、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A、1/12B、1/11C、1/10D、1/93、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1/2B、1/4C、1/5D、1/6三、解决问题。
1、有10张卡片,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一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大?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有多大?2、同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一个是反面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面或同时为反面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