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总结-细胞膜与细胞核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827.93 KB
- 文档页数:7
细胞的结构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它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等物质组成的半透性薄膜。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并起到生物识别和信号传递的作用。
另外,细胞膜还参与细胞的吸附、运输、分泌和代谢等功能。
2.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区域称为细胞质,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原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部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和物质代谢的场所,其中的细胞器承担着不同的代谢和生物学功能。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细胞核内含有大量的DNA 分子,DNA通过蛋白质的包裹形成染色质,细胞分裂时可见染色体的形成和分离。
细胞核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合成m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核心作用。
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产生能量的场所,是呼吸过程中重要的细胞器。
线粒体内含有许多褶皱的内膜,内膜上有许多ATP合成酶。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反应将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ATP能量。
2. 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特有细胞器,其内含有类囊体和叶绿体基粒,叶绿体基粒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够合成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
3.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质中附近的一种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蛋白质的合成和包装。
这些合成的蛋白质将经过修饰后被包裹在囊泡中,通过囊泡运输蛋白质到达细胞膜,进而释放到细胞外。
4. 液泡液泡是一种液体膜囊器,其内含有细胞液和特定的物质,液泡在细胞的储存和排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中含有特有的色素,因此植物细胞的颜色多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
5. 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内涵物分解和吸收的细胞器,其中包含有许多水解酶,能够降解细胞内的有害物质,修复受损细胞器和吞噬并分解内吞的物质。
6.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个将分泌细胞器合并、储存在内部并发往细胞表面的细胞器。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点总结一、细胞核的结构。
1. 核膜。
- 双层膜结构,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 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如mRNA、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例如,核内转录形成的mRNA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的某些蛋白质(如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等)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2. 染色质。
- 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是极细的丝状物。
-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 染色质中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蕴含着细胞的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决定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也决定了生物个体的性状。
3. 核仁。
-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会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例如,在细胞分裂前期,核仁逐渐解体;在末期,核仁又重新出现。
4. 核液(核基质)- 是细胞核内的液体部分,含有多种酶等物质,为细胞核内的代谢活动提供了液体环境。
二、细胞核的功能。
1. 是遗传信息库。
- 细胞核中的染色质(体)含有DNA,DNA分子携带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这些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
例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子细胞获得了与亲代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2. 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 通过控制酶和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细胞的代谢过程。
例如,细胞核中的基因通过转录形成mRNA,mRNA进入细胞质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酶大多是蛋白质,这些酶可以催化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从而控制细胞的代谢。
在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等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核都起着关键的控制作用。
第1讲细胞膜与细胞核(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一细胞膜的成分、功能和制备知识点二生物膜的结构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2.功能1.巧记细胞膜的“一、二、三”2.必记细胞膜的三个关键点(1)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
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含量很少或没有。
(2)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
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成成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3)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分布于细胞膜外侧,据此可判断细胞的内外侧。
(4)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蛋白质决定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3.巧记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二、二、五”4.理清关于细胞核认识的五个误区(1)物质进出细胞核并非都通过核孔:①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且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②小分子物质可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2)并不是所有物质都能进出核孔:核孔是由多种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3)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储存场所:核仁参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于染色体(染色质)上。
(4)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仁和染色体,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没有关系。
(5)误认为核孔的数量和核仁大小是固定的: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核孔数量多,核仁较大。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过程体验]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据此完成(1)~(4)题(1)图中[a]是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根据a可以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糖蛋白只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2)图中[b]是磷脂双分子层,其疏水性“尾部”相对,亲水性“头部”向外,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细胞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结构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部包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实现物质的运输和信号的传递。
2.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胞质称为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基质。
细胞器是指细胞内部的各种膜系统和细胞器官,细胞基质是指细胞内部的液态物质。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内的控制中心,主要包括染色质、核仁和核膜等结构。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储存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物活动。
4. 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是一种膜系统,上面附着着许多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
5.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膜系统,主要负责物质的转运和分泌。
6.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三磷酸腺苷(ATP)。
7. 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内膜包裹的液泡,其中含有各种水解酶,可以降解细胞内的废物和有毒物质。
8. 中心体:中心体是一种微管系统,主要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定位。
细胞结构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互补性,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二、细胞器官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器官,是细胞的能量产生中心。
线粒体内部有许多内膜片,形成许多结构分辨明显的细胞内组织。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通过呼吸链反应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等能量物质。
线粒体还含有许多氧化酶系统,可以参与抗氧化作用,减少细胞内的氧化损伤。
2.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一种膜系统,主要参与物质的转运和加工。
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对蛋白质的修饰和分泌,通过囊泡运输系统将加工好的蛋白质送往细胞膜或细胞外。
3. 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膜包裹的囊泡结构,内含有多种酶系统,可以降解和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有毒物质。
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胞内外物质的吞噬、分解和再利用。
核糖体是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器官。
核糖体内含有许多蛋白质和rna分子,通过蛋白质合成过程来合成蛋白质,从而完成细胞功能的实现。
初中生物细胞结构知识点整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构成了生物体的基础结构。
在初中生物学中,我们需要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以下是初中生物细胞结构的知识点整理。
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边界,由脂质双层组成。
它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承载着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流的关键环节。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内部的胶体溶液,包含水、蛋白质、糖类、有机酸、无机盐等。
在细胞质中还存在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含有遗传物质DNA。
DNA通过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生长、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4.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负责供应能量的“电厂”,通过细胞呼吸过程产生三磷酸腺苷(ATP)。
线粒体双层膜内部存在着许多折叠的内膜,形成许多葡萄糖裂解和氧化的酶,实现细胞能量的合成。
5. 内质网内质网是由连续的膜片构成的细胞器,分为粗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
粗内质网上附着许多核糖体,负责合成蛋白质。
平滑内质网则参与合成脂类、糖类及其他细胞物质的代谢。
6.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中的“分拣中心”,负责蛋白质的修饰、加工和分拣。
它由一系列扁平、膜状的囊泡堆积而成,位于内质网的附近。
7. 溶酶体溶酶体是负责细胞内物质降解的细胞器。
它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细胞吸收的有机物、无机盐和细胞垃圾等废物,起到清除细胞内部垃圾并提供营养的作用。
8.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核糖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粒状物,在细胞质中分布广泛。
它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将mRNA上的密码子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9. 中心体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细胞分裂的过程。
它形状呈圆柱状,由九对微管排列成的“九+二”结构。
中心体发挥着细胞极性、胞质分裂和细胞运动的作用。
10. 细胞壁植物细胞外部有细胞壁,由细胞骨架和细胞质外分泌物构成。
高中生物: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点知识点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成分、结构及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细胞膜成分鉴定试剂(方法)>结果磷脂脂溶剂处理细胞膜被溶解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脂溶性物质透过试验脂溶性物质优先透过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种常考的“膜蛋白”(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
(2)膜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4.细胞膜的三大功能%[巧学助记] 细胞膜“一、二、三”知识点2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核膜: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组成是DNA和蛋白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核孔:实现核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上述结构中(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核膜、核仁、染色质。
(2)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核膜和核仁。
(3)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3.细胞核的两大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核孔数量多;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
[巧学助记] 细胞核“二·二·五”4.从四大层面理解细胞的整体性(1)从结构上理解: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互沟通;核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2)从功能上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膜和细胞核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3、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
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①①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识别有关②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一层②构成③③对磷脂分子的活动起到双重调节作用④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④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⑤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细胞膜的流动性等同于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⑥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⑦在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科学家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⑧流动镶嵌模型中,物质运输依赖于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的蛋白质⑨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流动性⑩欧文顿通过研究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得出细胞膜由磷脂分子组成⑪科学家利用酒精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得出脂质分子为两层⑫罗伯特森在高倍显微镜下发现细胞膜上磷脂的两侧均是蛋白质且呈静态⑬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细胞膜的磷脂以及大多数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⑭活细胞会被台盼蓝染成蓝色,说明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控制作用⑮提取人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推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⑯向细胞内注射物质后,细胞膜上会留下一个空洞⑰细胞膜外表面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⑱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⑲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⑳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知识点]细胞膜和细胞壁[答案]③⑥⑨⑬⑮⑰⑳[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①表示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②是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③是胆固醇;④是蛋白质,其种类和含量与细胞膜的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
细胞膜和细胞核知识点一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的成分(1)细胞膜的制备【易错警示】①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稀释血液,使红细胞分散,不易凝集成块;同时维持红细胞原有的形态。
②不是所有动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如蛙的红细胞、鸟的红细胞等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2)细胞膜的成分2.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2)流动镶嵌模型①基本内容②特点3.细胞膜的功能(1)功能(2)4.细胞壁(植物细胞)(1)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酶解法除植物细胞壁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功能:支持和保护。
动物细胞在清水中可吸水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要是细胞壁的作用。
【重点突破】1.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关系2.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三类主体3.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相关的实验设计知识点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2)功能—⎣⎢⎡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细胞核的功能探究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3)变形虫切割实验 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①伞藻嫁接实验过程②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专题04 细胞膜和细胞核1、最新考纲1.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Ⅱ)1.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2、最近考情2019·全国卷Ⅱ(1)、2019·全国卷Ⅱ(2)、2018·全国卷Ⅱ(1)、2018·全国卷Ⅱ(1)、2018·全国卷Ⅱ(2)、2017·全国卷Ⅱ(1)、2017·全国卷Ⅱ(2)生命观念通过对细胞膜和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复习,建立整体观念和结构与功能观科学思维建立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科学探究 1.探究细胞膜组成和功能 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分析考点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观念】例题:(2020·福建三明期末)生物膜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的过程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说明细胞膜有信息传递功能B.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依赖于膜上的载体蛋白D.说明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功能【答案】C【解析】题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是指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是载体蛋白。
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排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物质运输功能。
【知识总结】流动镶嵌模型①基本内容②特点细胞膜的功能考点延伸:关于细胞膜的4点说明(1)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如动物细胞膜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细胞膜中没有。
(3)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因为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能作为细胞的边界。
(4)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变式训练:(2017·全国卷Ⅱ,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共有三种,分别为通过体液运输、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及植物细胞之间通过“通道”交流信息。
细胞结构与功能知识点总结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它分隔了细胞的内外环境,起到选择性通透的作用。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其中嵌入了一些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的运输、细胞识别和细胞间通信。
二、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细胞核由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等组成。
核膜分隔了细胞核和细胞质,核孔则允许物质的进出。
染色质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仁参与蛋白质合成。
三、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ATP分子供细胞使用。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并含有自己的遗传物质。
其内部有许多褶皱的内膜,称为呼吸链,是进行细胞呼吸的关键部位。
四、内质网内质网是一种具有很多膜褶皱的细胞器,分为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滑面内质网则主要合成脂质。
内质网参与物质合成、蛋白质的修饰和折叠以及运输等功能。
五、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细胞的合成和分泌中心,由扁平的囊泡组成。
它接收来自内质网的分泌蛋白,经过加工和修饰后,将其分泌到细胞外或细胞膜上。
高尔基体还参与一些细胞器的再生和更新。
六、溶酶体溶酶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小囊泡结构,其内部含有许多消化酶。
溶酶体可以分解各种细胞内外的废物、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并对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分解和回收。
溶酶体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和细胞免疫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
七、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纤维状结构,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
细胞骨架可以提供支持和形状维持,参与细胞的运动、分裂和器官的定位。
微丝主要参与肌肉收缩和胞吞作用,中间丝提供细胞间支持,微管则参与细胞分裂和物质运输。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互配合,构建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物体。
第5讲 细胞膜与细胞核考点一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知识梳理】一、细胞膜的制备、成分和功能 1.细胞膜的制备(1)实验原理:细胞吸水涨破――→离心获得细胞膜。
(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
(3)选材原因:①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4)实验过程:选材→制片→观察→滴水→观察。
2.细胞膜的成分成分⎩⎪⎨⎪⎧脂质:主要是磷脂蛋白质:与膜的功能有关糖类(少量):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3.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方式⎩⎪⎨⎪⎧a.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间接传递信息b.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c.通过相邻两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4.功能特性⎩⎪⎨⎪⎧内容:选择透过性,表现:水分子、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大分子、不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不能通过影响因素:(1)内因: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2)外因:温度、pH 、O 2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二、细胞膜的结构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阶段实例(实验)结论膜成分探究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将膜分离提纯,并进行化学分析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静态模型建立红细胞膜中脂质铺成单分子层后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两层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动态模型建立人鼠细胞杂交实验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不断观察及实验数据分析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示意图 (1)基本内容:(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原因:组成膜的磷脂分子都是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深挖教材】1.将人的肝细胞中的磷脂全部提取并铺成单层分子,其面积是肝细胞表面积的2倍吗?为什么?提示:大大超过2倍,肝细胞具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
高中生物:细胞膜与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知识点知识点1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成分、结构及功能间的相互关系细胞膜成分鉴定试剂(方法)结果磷脂脂溶剂处理细胞膜被溶解磷脂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脂溶性物质透过试验脂溶性物质优先透过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蛋白酶处理细胞膜被破坏(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
(2)膜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
4.细胞膜的三大功能[巧学助记] 细胞膜“一、二、三”知识点2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核膜: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组成是DNA和蛋白质,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核孔:实现核质之间大分子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上述结构中(1)原核细胞不具备的是核膜、核仁、染色质。
(2)在细胞分裂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的结构是核膜和核仁。
(3)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3.细胞核的两大功能(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2)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与代谢的关系: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核孔数量多;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
[巧学助记] 细胞核“二·二·五”4.从四大层面理解细胞的整体性(1)从结构上理解: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可以相互沟通;核膜与内质网膜、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构成细胞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2)从功能上理解: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虽不同,但它们是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膜与细胞核专题
[最新考纲] 1.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
2.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Ⅱ)。
考点一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5年6考)
1.细胞膜的制备
(1)原理:细胞吸水涨破――→离心
获得细胞膜。
(2)材料: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
(3)选材原因:
①无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易制得纯净的细胞膜。
②无细胞壁,细胞易吸水涨破。
2.细胞膜的成分
(1)细胞膜化学组成
⎩⎨⎧
脂质(约50%)⎩⎨
⎧磷脂(主要)
胆固醇(动物细胞膜具有)蛋白质(约40%):与细胞膜功能密切相关糖类(2%~10%)
(2)细胞膜成分的实验鉴定
细胞膜成分
鉴定试剂(方法) 结果 磷脂 ①脂溶剂处理
细胞膜被溶解 ②磷脂酶处理 细胞膜被破坏 ③脂溶性物质透过实验
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
蛋白质
①双缩脲试剂 紫色 ②蛋白酶处理
细胞膜被破坏
3.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连线)
5.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结构模型
(2)结构特点
①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②原因: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
■助学巧记
巧记细胞膜“一、二、三”
6.植物细胞壁
(1)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酶解法除植物细胞壁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2)功能:支持和保护。
动物细胞在清水中可吸水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要是细胞壁的作用。
1.观察下列图示,写出三个图的信息交流类型,请思考:
(1)图1~3分别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信息交流?
(2)精卵识别、激素调节,分别属于哪种方式?植物细胞间胞间连丝与上述哪类方式吻合?
提示图1为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传递信息;图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传递信息;图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2.采用荧光标记法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做如图实验。
(1)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2)由本实验结果可推测何种结论?
(3)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哪项结论不能成立?
①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流动性增强
②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③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④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提示(1)荧光标记法
(2)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④
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
(1)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2016·四川卷,2A)(×)
(2)胚胎干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2015·重庆卷,1C)(×)
(3)细胞膜的成分为脂质、蛋白质和糖类(2013·北京卷,1A)(√)
(4)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基本组成成分不同(2012·广东卷,1D)(×)
(5)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2011·海南卷,1A)(√)
(6)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2011·海南卷,1D)(√)
与细胞膜组成、功能相关的高考题多基于人教版必修1 P40~43细胞膜化学组成、功能相关实验探究及P65~68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准确记忆、归纳相关内容,并构建知识网络概念图是备考良策。
2.(教材P43拓展二、2改编)下列为鉴别细胞活性的染色排除法流程。
(1)请依次填出①~③相关内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请解释染色排除法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为鉴别细胞活性的色素透出方法流程,请推测①~⑤相应内容。
提示(1)不呈红色呈红色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
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
而死细胞的细胞膜不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
(3)不变无色褪色变红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成分及结构
1.(2016·海南文昌中学期末)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解析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D项错误。
答案 D
2.如图为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不同取决于a的作用
B.图示为双层膜结构
C.c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D.b与细胞间识别密切相关
解析a表示磷脂分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功能不同取决于蛋白质的作用,A错误;题图中的两层结构为构成单层膜结构的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c表示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C错误;b表示糖蛋白,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与细胞间识别密切相关,D正确。
答案 D
细胞膜的功能
【典例】(2014·福建理综,4)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
别等重要生理功能。
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慧眼识图获取信息]
答案 D
【对点小练】
(2017·山西四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B.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红细胞
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故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A正确;制备细胞膜的材料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C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如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实现,D错误。
答案 A
4种常考的“膜蛋白”及其功能
(1)信号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糖蛋白。
(2)膜载体蛋白:膜用于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
(3)具催化作用的酶:如好氧型细菌其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此外,细胞膜上还可存在ATP水解酶(催化ATP水解,用于主动运输等)。
(4)识别蛋白:用于细胞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糖蛋白(如精卵间的识别、免疫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