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乐恢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3.42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梁书萧恢传》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20分)恢字弘达。
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
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
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宣武之难,逃在京师。
高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
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
祖义兵..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
二年,出.为使持节、征虏将军。
四年,改授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
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遽命埋掩。
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
十三年,迁散骑常侍、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
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
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
舍人刘显护丧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
七年九月,薨,时年五十一。
遣中书..事。
恢有孝性,初镇蜀,所生费太妃犹停都,后于都下不豫,恢未之知。
一夜忽梦还侍疾,既觉忧遑,便废寝食。
俄而都信至,太妃已瘳。
后又目有疾,久废视瞻,有北渡道人慧龙得治眼术,恢请之。
既至,空中忽见圣僧,及慧龙下针,豁然开朗,咸谓精诚所致。
恢性通恕,轻财好施,凡历四州,所得俸禄随而散之。
在荆州,常从容问宾僚曰:“中山好酒,赵王好吏,二者孰愈?”众未有对者。
顾谓长史萧琛曰:“汉时王侯,藩.屏而已,视事亲民,自有其职。
中山听乐,可得任性;彭祖代吏,近于侵官。
今之王侯,不守藩国,当佐天子临民,清白其优乎!”坐宾咸服。
(节选自《梁书·萧恢传》)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B.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C.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D.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C[本题应结合语意及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后汉书|乐恢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
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衰绖[dié]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A事博士焦永B恢谢不与交通C帝始亲事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D.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
(2分)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
(2分)17.(4分)(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18.(2分)D19.(3)C20.(6分)(1)(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后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
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
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
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
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①,滂奏刺吏、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
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
滂对曰:“臣之所举,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②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辞官去。
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
滂在职,严整疾恶。
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
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
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
资迁怒,捶书佐朱零。
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
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
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
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
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
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③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
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
”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释:①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②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
高一语文上册练习册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静谧(mì)冰雹(báo)挥斥方遒(qiú)遏制(yì)B.灰烬(jìn)愀然(jiū)絮絮叨叨(dāo)戕害(qiāng)C.缱绻(quǎn)霓虹(ní)诳语(kuáng)坍圮(pǐ)D.什刹海(shā)窗扉(fēi)慰藉(jiè)饿殍(piǎo)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B.《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作出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
C.昆山爆炸案发生后,许多媒体都提到中荣金属的粉尘问题曾屡遭举报,但举报无果。
这或许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置于经济增速之下的“亲商思维”有所关联。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比赛的胜出,他本来极有把握,听到自己惨遭淘汰的消息,如醍醐灌顶,半晌说不出话来。
B.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特立独行,致力创新,他制定出的电子商务竞争模式,成为众多电子商务站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C.以前这儿是一片荒地,如今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D.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吗?4.加点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B.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C.思厥先祖父(其)D.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边际)5.“洎牧以谗诛”中“以”,与下列句子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作《师说》以贻之C.不赂者以赂者丧D.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望西山,始指异之舞幽壑之潜蛟C.日削月割箕踞而遨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客有吹洞箫者B.而今安在哉C.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二、文言文(共26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
原文:乐恢,字文子,蜀人也。
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尤明《易经》。
年十五,丧父,家贫不能自给,遂去学于道人。
道人奇其才,赐以《易经》一卷,令其自读。
恢昼夜研读,不遗余力,渐成通儒。
汉末,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恢怀才不遇,志在报国,遂投奔刘备。
刘备深器重之,拜为军师。
恢以谋略助刘备屡建奇功,被封为广汉侯。
时诸葛亮辅佐刘备,恢与亮交好,共商国是。
建兴五年,刘备病逝,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
恢以年老,告老还乡。
然心系国家,不忘忧国忧民。
每遇国家大事,必上书朝廷,献策献谋。
一日,恢上书云:“臣闻国之兴也,必赖贤才;国之衰也,必因不贤。
今陛下以陛下之明,当思所以求贤,使天下之士皆乐为用。
臣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之恩。
”后主览书,深以为然。
于是,恢被召还朝,封为光禄大夫,位极人臣。
恢虽位高权重,然仍谦逊有礼,不骄不躁。
朝中大臣皆敬重之。
恢在朝中,以仁爱之心,关心民生。
见百姓疾苦,便上书言事,力主减免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后主采纳其言,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恢晚年,身体渐衰,但仍关心国事。
一日,恢对后主说:“臣闻:‘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今陛下宜思所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以安天下。
”后主深受启发,遂采纳恢之策,实行仁政,国家日益昌盛。
建兴十五年,恢病逝,享年七十八岁。
后主闻讯,痛哭流涕,曰:“吾失良辅矣!”追赠恢为光禄大夫,谥曰“文”。
乐恢一生,以忠诚、仁爱、智慧著称。
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今译其事,以飨读者。
译文:乐恢,字文子,蜀地人士。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经》。
十五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寒,无法自给自足,于是前往道人处求学。
道人觉得他才华出众,赠予他《易经》一卷,让他自行研读。
乐恢日夜苦读,不遗余力,逐渐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儒者。
汉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
乐恢怀才不遇,志在报国,于是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军师。
乐恢凭借自己的谋略帮助刘备屡建奇功,被封为广汉侯。
2020年广东省梅州市湖寮实验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忆韦素园君鲁迅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
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
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
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
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
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
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觉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
“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
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
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
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
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
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
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
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
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关于《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人也。
父尚,成帝时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贤,违忤抵罪。
弘少而温顺,哀、平间作侍中,王莽时为共工。
赤眉①入长安,遣使征弘,逼迫不得已,行至渭桥,自投于水,家人救得出,因佯死获免。
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
建武二年,代王梁为大司空,封栒邑侯。
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
徙封宣平侯。
帝尝问弘通博之士,弘乃荐沛国桓谭才学洽闻,几能及扬雄、刘向父子。
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
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
弘闻之不说,悔于荐举,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
谭至,不与席而让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
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辞谢,良久乃遣之。
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弘,失其常度。
帝怪而问之。
弘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能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
”帝改容谢,使反服,其后遂不复令谭给事中。
弘推进贤士冯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为公卿者。
弘当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视之。
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帝即为彻之。
笑谓弘曰:“闻义则服,可乎?”对曰:“陛下进德,臣不胜其喜。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
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弘在位五年,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免归第。
数年卒,无子,国除。
(选自《后汉书》)注:①赤眉:赤眉军,王莽末年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因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名赤眉。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致:获得B.御坐新屏风坐:通“座”C.帝即为彻之彻:透彻D.坐考上党太守无所据考:通“拷”,拷讯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D.孔子鄙其小器鄙:鄙陋3.下列几点的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B.皆白衣冠以送之C.箕踞以骂曰D.粪土当年万户侯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人无不立死者B.今行而无信C. 行李之往来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弘和他的父亲宋尚对朝廷都十分忠诚,其父因不阿权贵而获罪,宋弘为逃避赤眉军的征辟而投水装死。
【四川省成都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2分,共12分)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堪,南阳宛人也。
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及即位,召拜郎中。
三迁为谒者。
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
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
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策。
汉从之,乃示弱挑敌,述果自出,战死城下。
成都既拔,堪先入据其城,检阅库藏,秋毫无私。
慰抚吏民,蜀人大悦。
在郡二年,征拜骑都尉,后拜渔阳太守。
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大破之,郡界以静。
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
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樊显进曰:“渔阳太守张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讨奸。
前公孙述破时,珍宝山积,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
”帝闻,良久叹息。
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下诏褒扬,赐帛百匹。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⑴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志美行厉.厉:严重B.成都既拔.拔:(被)攻克C.劝.民耕种劝:鼓励D.其仁以惠.下惠:施恩⑵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
②方征堪,会病卒,帝深悼惜之。
⑶从张堪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有的人?请分点概括作答。
【答案】10、⑴A.⑵①光武帝地位卑微的(尚未显赫的)时候,看到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②(朝廷)正要征召张堪,恰好他就病故了,皇帝深为痛惜。
⑶①具有远见;②善于治理;③廉洁奉公。
【参考译文】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
十六岁时,在长安求学,志向美雅,能够自励,儒生们都称他为“圣童”。
光武帝没有显赫时,了解张堪的志向和节操,经常称赞褒扬。
即位之后,,征召拜为郎中,经三次迁升为谒者。
派他负责运送战马七千匹,交大司马吴汉讨伐公孙述,在途中追任他为蜀郡太守。
当时吴汉的军队仅剩下七天的军粮,暗中准备船只要撤兵。
《乐恢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曒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①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
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注①第五伦,字伯鱼。
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时期大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B.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C.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来#源:~%中教^网*]D. 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11.对文中文言文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疏是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后汉书》的阅读题答案及译文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
本出孤微。
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
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
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奸伏。
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亲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大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
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
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
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
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
”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昌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
”昌乃出足示之。
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
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
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现。
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
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
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太中大夫。
卒于官。
(节选自《后汉书》)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尚严猛,好发奸伏尚:崇尚B.其妇归宁于家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C.视事四年视事:就职治事D.遂敕收付狱,案杀之案:立案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因好之,遂就经学为奉贼所略,遂至于此B.(余)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何以识黄昌邪昌乃出足示之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④宿恶大奸,皆奔走它境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大姓们吓得发抖。
2020-2021学年江西省萍乡市玉龙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最高一课,让公众摸到“天”“神十任务期间,航天员要给青少年朋友在太空上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快来参与‘我问航天员’活动的问题征集吧!”随着神十发射日期的临近,天宫一号腾讯微博活跃起来,众多粉丝响应号召,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航天历程?飞船为何能在太空中平稳飞行?神舟十号的航天员向中小学生揭示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现象,是中国的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第一堂课,也是科普思想的碰撞。
这一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神九,最终因任务繁重未能成行。
在临近发射的日子里,神十的航天员也是反复演练太空一课,确保生动有趣。
科普往往被赋予塑造未来科学家的重任,而在西方社会,科普的目标不是制造出新的科学家,而是破除盲目与迷信,把人类心灵深处的科学素养唤醒。
既然是“唤醒”的事业,自然年龄越小越容易被启蒙,青少年代表着未来,便成为科普的首选对象,这也是一条阻力最小、性价比很高的科普路径。
“太空一课”,并非中国首创。
2007年8月14日,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就给孩子上了一堂“太空课”。
在短短的25分钟课堂里,其他航天员都自愿成为摩根的“助教”,地面上18名4至8年级学生则认真倾听着。
宇航员怎样做太空运动?又如何喝水?——面对孩子们幼稚又不乏想象力的提问,55岁的摩根时而拎起身旁两名“彪形大汉”,时而从饮品袋中挤出一些球泡状的饮料,在失重状态下产生乱飞的红色泡泡,追逐吞食。
这惹得孩子们开怀大笑。
这一课,是摩根迟到21年的梦。
早在1985年,正处花样年华的芭芭拉·摩根就被美国航天局的“教师在太空”计划选中。
不过,她是克丽斯塔·麦考利夫的备份。
不料,1986年1月28日,一声巨响为人类航天史上划上了永远的伤痕。
载着7名美国宇航员的“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在1.5万米高空意外爆炸,机组乘员全部遇难,包括女教师麦考利夫。
四川省成都市横通顺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5—7题文学应放射出理想的光芒文学理想的表达,是现实在变革发展中的艺术展现,实质是文学艺术超越性的体现,文学艺术超越性恰是文学艺术存在的生命。
文学艺术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
文学艺术创作将现实生活的原材料通过开掘、提炼,生发了既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超越性,这才有了文学艺术作品。
如果失去了超越性,就失去了创作意义,就没有文学艺术本身了,超越性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生命。
文学理想的表达,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超越性。
英国诗人密尔顿的《失乐园》不仅揭示了人类理性不强,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的根源,而且抒写了人的自豪情怀、进取精神、革命激情。
这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超越性意义。
当代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抒写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的人类共同精神的理想光辉,具有鲜明的文学超越性。
作者写道:“这部长篇出来后,也许有人会问,你写的就是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吗?我可以说,是,也不是。
虽然这粒种子萌生在那里,但它作为小说成长起来以后,早已改变了形态。
虽然有些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但我并不满足和拘泥于这些,我还是为它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故事——虚构的,以及我们所了解的一些鄂伦春人的故事。
”作者巧妙地把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比作植株与种子的关系,两者之间的重大差别来源于重大的创造性。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量引进,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创作起了重要推进作用。
但是一些人搞“原装引进”,阻碍了文学理想之路的通行。
一些作品横移“本体烦恼论”,着力表现人生的烦恼、痛苦与绝望。
一些抒写生活烦恼、工作烦恼、家庭烦恼的作品蜂拥出现,作者们认为生活烦恼是“普遍的生存状态”“我们似乎看到生活像一个宏大的虎口在吞噬我们……”一些作品横移“非人性化”,热衷于表现纯然的兽性、卑微的龌龊的人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不仅使文学艺术苍白、平庸,而且使文学艺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萎靡症”、“颓废绝望症”。
《后汉书》的阅读答案及翻译《后汉书》的阅读答案及翻译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
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
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
父宝,习《欧阳尚书》。
哀、平之世,隐居教授。
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
光武高其节。
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
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
数三者,法三台也。
先生自此升矣。
”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
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
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
宝乃自往候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
”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
”遂拒不许,宝大恨而去。
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
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
由是震益见怨。
论曰:孔子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诚以负荷之寄,不可以虚冒,崇高之位,忧重责深也。
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有删节)[鳣] (zhān):俗称小黄鱼。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武高其节高:高贵B.不亦厚乎厚:丰厚C.诸儒称之称:称赞D.诚以负荷之寄诚:确实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何谓无知徐公何能及君也B.暮夜无知者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代刘恺为太尉窃为大王不取也D.则将焉用彼相矣割鸡焉用牛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震出身于名门,其八世祖被封为“赤泉侯”,父亲杨宝在哀、平二帝时,隐居民间,教书为业。
后汉书•乐恢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
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
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
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矜:怜悯B.诸公多其行,连辟之多:称赞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容:接受D.以示天下之私私:偏爱2.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3分)①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②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③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④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⑤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⑥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A.①④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②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乐恢为人至孝。
《后汉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后汉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后汉书》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
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安日:“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持。
”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覆考。
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
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
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
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
”遂分别具奏。
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
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
”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
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
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
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司徒桓虞改议从安。
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
”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
肃宗诏报曰:“久议沈滞,各有所志。
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
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诔,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
书连上辄寝。
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有司畏惮,莫敢言者。
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
窦氏大恨。
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
2020年河北省保定市河北祖冲之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下面小题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陈峻峰①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
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②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
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
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看上去好像依然完好无损。
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③两只鸟飞,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那只的鸟巢进行确认。
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
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在经过确认之后,瞬间两只鸟同时飞起,又同时落在了那只鸟巢之上。
我猜它们一定会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
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④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
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一个新的巢。
循着我的目光从左往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⑤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
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
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
鸟类不会。
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⑥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
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
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
《后汉书》阅读答案解析与原文翻译《后汉书》阅读答案解析与原文翻译(张)奋少好学,节俭行义,常分损租奉,赡恤宗亲,虽至倾匮,而施与不怠。
十七年,儋耳降附,奋来朝上寿,引见宣平殿,应对合旨,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
建初元年,拜左中郎将,转五官中郎将,迁长水校尉。
七年,为将作大匠,章和元年,免。
永元元年,复拜城门校尉。
四年,迁长乐卫尉。
明年,代桓郁为太常。
六年,代刘方为司空。
时岁灾旱,祈雨不应,乃上表曰:“比年不登,人用饥匮,今复久旱,秋稼未立,阳气垂尽,岁月迫促。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政之急务,忧之重者也。
臣蒙恩尤深,受职过任,夙夜忧惧,章奏不能叙心,愿对中常侍疏奏。
”即时引见,复口陈时政之宜。
明日,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录囚徒,收洛阳令陈歆,即大雨三日。
奋在位清白,无它异绩。
九年,以病罢。
在家上疏曰:“圣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礼乐。
《五经》同归,而礼乐之用尤急。
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又曰:‘揖让而化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孔子谓子夏曰:‘礼以修外,乐以制内,丘已矣夫!’又曰:‘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
’臣以为汉当制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诏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驳异。
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
臣犬马齿尽,诚冀先死见礼乐之定。
”十三年,更召拜太常。
复上疏曰:“汉当改作礼乐,图书著明。
王者化定制礼,功成作乐。
谨条礼乐异议三事,愿下有司,以时考定。
昔者孝武皇帝、光武皇帝封禅告成,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
先帝已诏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成之,犹周公斟酌文武之道,非自为制,诚无所疑。
久执谦谦,令大汉之业不以时成,非所以章显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为后世法。
”帝虽善之,犹未施行。
其冬,复以病罢。
明年,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张曹郑列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受职过任,夙夜忧惧夙夜:整夜B. 和帝召太尉、司徒幸洛阳狱幸:驾临C.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厝其手足厝:放置D. 而礼乐不定,事不相副副:符合8.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A. 显宗异其才,以为侍祠侯B. 夫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C. 九年,以病罢D. 礼以修外,乐以制内9.请简要概括结尾段中张奋两次上疏朝廷的目的`。
四川省广安市大佛初级中学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
坦然看生活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吁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
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
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 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
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灿然走过。
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说是这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不便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已设起屏障,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7-22题。
(17分)
①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
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
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笃志为名儒。
后仕本郡吏。
归,恢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行。
②后征拜议郎。
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
入为尚书仆射。
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交通。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恢遂饮药死。
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耿,除子己为郎中。
(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2)诸公多其行()
(3)其极不测()(4)除子己为郎中()
18.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2分)
A事博士焦永 B恢谢不与交通 C帝始亲事 D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诸公多其行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乃称疾乞骸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 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5分)
(1)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2)弟子衰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21.根据文意,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分为两部分,请用∕断开。
(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22.本文表现了乐恢和的品质。
(2分)
参考答案:
17.(4分)(1)拘禁(2)称赞(3)结果(4)任命;赐与
18.(2分)D
19.(3)C
20.(6分)
(1) (2分)(乐恢)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对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
(关键点:补主语、阿、固定格式无所)
(2)(3分) (乐恢死后,为他)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十分悲痛。
(关键点:定语后置、庶众、痛伤)
21.(2分)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提示:从前提和结果的关联分析)
22.(2分)刚直不阿;忠心耿耿;勤奋好学。
(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
【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
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
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
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
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儒生。
后来在本郡做官。
回来后,乐恢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他人)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他)也从来没有接受。
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接连几次征辟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
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
入朝为尚书仆射。
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
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
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用保全自身来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
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事情,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
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
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
上书没有取得效果。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
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
窦宪因为这一缘故,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
乐恢最后饮药而死。
(死后,)穿丧服哀丧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为他感到非常悲痛。
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即位,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耿耿,(和帝)赐与乐恢的儿子乐己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