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英文全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
- 格式:docx
- 大小:22.61 KB
- 文档页数:4
《文献检索》考核作业专业学号姓名完成日期成绩说明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根据自己选择的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并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综述论文。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1.中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读秀学术搜索等);2.外文数据库:(ScienceDirect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SCI、EI等);3.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及网络免费学术资源站点。
二、条目解释1.“检索年限”:数据库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2.“检索词”:即实际检索文献时选取的关键词;3.检索项:实际检索文献时选择的检索字段,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
(注意:数据库不同,检索项的表达方式不同);4.“检索表达式”:检索表达式是要求系统执行的检索语句,即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截词符、位置符等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关系的检索式。
如:“炸药 and 超细化”、“计算机辅助设计or CAD”、“IC=G03B017 AND AB=SINGLE”。
5.“题录”:只含文献外部特征著录事项而无摘要的文献记录。
(注:题录要按各数据库的文献著录格式抄录)。
6.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题录(不足规定条数的请注明原因)。
三、其它说明1.“考核作业”为本课程期末考核形式。
2. 提交形式:纸质文本以A4纸打印,11月20日交给各班学习委员,由学习委员按学号整序后交给我。
(化学工艺实验室二楼楼梯东侧第一个阳面家)3. 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考勤(包括平时作业)20分,检索实习报告40分,考核作业40分。
4. 请独立完成。
如有雷同成绩按不及格论。
一、选择的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二、检索过程记录该部分为综合检索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对所选用的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检索策略(即逻辑检索表达式)以及检索结果等的记录。
对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的认识和心得体会一、认识(1)外文数据库如ProQuest数据库它们有不同语言的界面,有英文的、中文的、日文的等等多国语言,而中文数据库没有。
(2)外文数据库检索词输入时不能输入中文,会显示错误。
(3)外文数据库检索结果出现后可以进行来源限制,如学术期刊、杂志等,可以进一步选择需要什么类型的文章。
(4)外文数据库检索结果的内容查阅主要有摘要和文本全文两种形式,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而中文数据库没有。
(5)外文数据库中如果想要保留一篇文章,或者给同学看看,可以通过以电子邮件发送的形式,非常的方便,这是中文数据库所不具备的功能。
二、体会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
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索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 village 2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
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5x4=20分)1.截词检索:是指在检索标识中保留相同的部分,用相应的截词符代替可变化部分。
检索中,计算机会将所有含有相同部分标识的记录全部检索出来。
截词符一般用“?”或“*”表示,但不同的数据库中有所差别。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
3.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检出文献全部数量的比例。
4.查全率:是指检出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全部相关文献数量的比例。
5.引文索引:是一种将科技期刊、专刊、专题丛书等文献资料所发表的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的作者、题目、出处等项目,按照引证与被引证的关系进行排列而编制的索引。
二、简答(5x6=30分)1.查找国内外学位与会议论文分别有哪些数据库?每类中分别举2个英文数据库(包括全称、简称与中译)和1个中文数据库。
(1)国内外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包括索引与摘要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如CALIS的《学位论文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CNKI的《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美国博硕士论文库PQDD(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美国学位论文网络数字图书馆NDLTD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is and Dissertations)等。
(2)会议论文数据库包括:会议论文索引与摘要,如CALIS会议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OCLC会议数据库——《在会议上提交的文章索引》(Papers First),《会议出版物索引》(Proceedings),Web of Knowledge的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2.布尔逻辑检索的主要运算符有哪些?它们各代表什么含义?请分别举一例说明。
判断题1.信息素养是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要素构成的。
(A)KI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博硕士论文。
(A)3.查全率与查准率是评价检索效果的两项重要指标。
(A)4.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查找出特定信息的技术和过程。
(A)5.逻辑“与”是一种用于交叉概念或者限定关系的组配,可以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A)6.逻辑“或”是一种用于概念并列关系的组配,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
(A)7.信息检索过程是一个检索的操作过程,如选择数据库、确定关键词、构造检索式等。
(B)8.界定问题过程首先需要根据待完成的任务,确定信息问题。
然后根据信息问题,确定信息需要。
(A)9.概览性资料通常出现在我们所说的二次文献中。
(B)10.图书馆OPAC检索系统属二次文献数据库(A)11.当检索关键词具有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时,容易造成漏检,使得查全率较低。
(A)12.对于要求一定深度、研究性的信息问题,应主要检索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源。
(B)13.选择信息源是信息检索的第一步。
(B)14.PQDT 是美国Proquest公司出版的学位论文数据库。
(A)15.根据文献内容的不同加工深度可区分为一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学位论文属三次文献。
(B)16.综述文献属于二次文献(B)17.The mammalian cell as a microorganism;-genetic and biochemical studies in vitro puck, Theodore T.(Theodore Thomas) xi,219p.illus.24cm. ISBN 0-816-26980-7 San Francisco,Holden-Day 1972 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
(B)18.通过EBSCO、EI、OCLC数据库都能检索到外文期刊论文全文。
(B)19.在超星阅览器登录个人用户名后下载的图书支持拷贝到其他机器上阅读。
实验3 信息检索认知(4学时)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eieval)是20世纪50年代初伴随着电子数字计算机出现的一个知识领域。
所谓信息检索,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织和存储,建立数据库或检索文档,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从数据库(或文档)中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全称是“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eieval)。
作为一种过程,它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查询)两个阶段;作为一个知识领域,它致力于应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手段来管理和利用数量庞大、分散和异质的信息资源,帮助人们应对“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有助于提高信息搜寻和信息传播的效率,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基本工具和方法。
包括传统检索工具(如书本式文摘索引等)、联机(在线)检索服务系统和数据库、主要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以及信息资源数据库、信息检索系统和网络搜索引擎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的原理、流程、技术和方法。
一访问门户网站1. 理论与技术基础根据信息检索的定义,我们知道存储与检索是信息检索的两个核心。
信息检索的一般原理可以这样表述:以信息的充分交流和有效利用为目标,在对大量分散的信息进行搜集的基础上,标引人员以文献或信息描述体构成文献或信息库,提炼或选取用以表达文献或信息特征和主题内容的标识,按一定的方式分别予以有序化组织,建成各种各样的检索系统,在统一存储和检索过程所使用检索和名称规范的基础上,将用户表达检索课题的标识与检索系统中表达文献或信息内容和形式特征的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若是双方标识一致,就将具有这些标识的文献或信息按要求从检索系统中输出。
在用户的信息检索过程中,检索系统输出的文献可能是用户需要的最终信息,也可能是用户需要的文献线索,用户按此信息的指引,可进一步获取需要的最终文献和信息。
(一)利用中文数据库进行文献信息检索示例:1、检索课题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2、课题分析:“通风与安全”属于本课题中的主体,其应用目标是“矿井”,由此得出如下检索词(按其对课题影响程度排序):中文关键词:1 通风与安全2 矿井英文关键词:(1)Ventilation and safety(2)mine3、选择检索工具:本课题检索目标为中文各类相关文献。
根据本图书馆的资源情况选择如下数据库:(1)CNKI 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3)超星数字图书馆(图书检索)、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构建检索策略:因“通风与安全”为课题的主体,应优先检索,“矿井”应在检索结果中同时存在。
故制定如下检索策略。
“()”表示优先、“*”表示并且。
检索算法:(通风与安全)*矿井时间范围:19992011文献范围: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为了保证查全率可考虑使用全文检索途径和高级检索方式。
5、简述检索策略调整的过程:1)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 数据库镜像):a、为保证查全率,使用“(通风与安全)*矿井”检索运算式,检索范围选择:所有专辑、全文中检索,检索出记录57443条。
b、上述检索策略得到的检索结果57443条过多,考虑缩小检索范围。
改全文检索项为篇名检索。
使用“(通风与安全)*矿井”检索运算式,检索范围选择:所有专辑,篇名中检索,检索出记录 37 条,数量适中。
c、检索结果的满意度,可根据检索者的需要不断调整。
检索字段的选择,可单一,也可以混编,直至满意。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a、由于“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收录的文献比较单一,为保证查全率,使用“(通风与安全)*矿井”检索运算式,检索范围选择:全字段中检索,不限定年代,检索出记录175条。
b、上述检索策略得到的检索结果175条。
考虑检索算式复杂,可简单一些。
由于本课题的主体是“通风与安全”,改用“通风与安全”单一算式检索,检索出记录577条。
一:填空题(每空1分)1、二次信息资源主要有四种,OPAC属目录、CSCD属索引、SciFinder(CA)属文献。
2、专著是对某学科专门主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论述的图书,每种图书都有唯一的标识ISBN .3、《中国法》中化学工业、计算机技术类的图书分别在类目TQ、TP 中。
IPC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类分各国专利的分类法,C12G3/04是一个IPC号。
4、查找某一篇文献被哪些文献所引用,或者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和注释为线索逐一查找原始文献的方法称为:引文法5、截词算符*的作用是代替0-n个字符,截词算法*前至少有 3 个字符。
检索式用()的作用是让计算机运行时优先运算。
6、使用双引号把短语引起来或选择“精确”检索,可提高查准率。
用检索式“因特网or 互联网or Internet”检索可提高查全率。
7、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是AD、PB、DOE和NASA 报告,检索美国四大科技报告的数据库有NTIS数据库。
8、Engineering Index (EI)中字段Abstract、Corresponding author、Author affiliation对应中文名称分别为文摘、通信作者、作者机构。
EI中检索含有computing同词根的词汇检索式为$computing 。
9、在USPTO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含有secure或security的专利,使用截词符检索:A.检索方式为快速检索,检索式为secure*B.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要求在专利名称中检索,检索式为TTL/secure*10、影响检索因子IF是指某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统计当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数检索SCI/SSCI来源期刊IF的数据库是《期刊引证报告》。
二、单选题(每题2分)1、短语或词组检索常用运算符为(B)A 、0B、“”C、?D、*2、ISSN中文全称是(D)A、国际标准书号B、国际标准号C、国际分类号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3、百度(Baidu)检索框中输入多词,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表示(C )关系。
1检索课程名称:海洋光学遥测信息应用研究
2课题分析::海洋光学主要利用光电子学进行测量以获取特征数据进行研究和指导决策生产,遥测是光电子方法的一种应用,检索课题主要是了解遥测对海洋观测所获取信息的应用或者简单理解为遥测信息在海洋光学中的应用.本检索目的是要找出课题相关文献,为防止漏检应考虑上述两层含义.实质上上述两层含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中文关键词: 1遥测 2海洋光学 3应用
3、选择检索工具:
本课题检索目标为中文各类相关文献。
根据本图书馆的资源情况选择如下数据库:(1)CNKI 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
(3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
4、构建检索策略:因“海洋光学”为课题的主体,应优先检索,“遥测”应在检索结果中同时存在。
故制定如下检索策略
检索算法:(遥测or遥感)*海洋光学
时间范围:2003-2012
文献范围: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著
5、简述检索策略调整的过程:
1)在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 外网):
利用其中的高级检索
输入全文为:遥感
主题为:海洋光学
检索结果为235条结果记录过多
然后在加入关键词“应用”检索结果为12条,能达到我们的预期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
以会议方式检索 keywords:遥测and 海洋光学检索结果为0
不符合要求于是减少关键词
输入keywords:海洋光学一共检索出9条结果
符合检索结果的要求。
3)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在图书下图书全文检索,选择按图书内容检索,以所有分类输入遥测and海洋光学,
检索结果为0输入范围太小于是输入“遥测”检索结果为709条,条目过多输入“海洋光学”检索结果为4条以这个为结果比较符合。
6.整理检索结果
1: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有关专辑检索结果(选1条)
【英文篇名】 ADVANCES IN THE SCIENCE OF MARI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IN CHINA
【作者中文名】潘德炉; 王迪峰;
【作者英文名】 PAN De-lu; WANG Di-feng (Key Lab of Ocean Dynamic Processes and Satellite Oceanography; SIO; SOA; PRC; Hangzhou 310012; China);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杭州;
【文献出处】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04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关键词】海洋; 光学遥感; 中国;
【英文关键词】 Marine; Optical remote sensing; China.;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航天遥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光学应用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国家"863"高新技术计划的实施,在该方面有了新进展。
文章将着重介绍光学遥感信息的大气校正、光学遥感海洋环境信息提取、光学遥感在赤潮与溢油监测等3个方面的应用科学新进展,并提出了在我国进一步深入开展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技术研究的建议。
【英文摘要】 The special ocean color satellite HY-1 was in the orbit on May 15, 2002, whose main purpose is detection of marine environment of
China Sea. On the satellite there are two sensors, the main load is optical sensor. One is the Chinese Ocean Color and Temperature Scanner (COCTS), the other is CCD Coastal Zone Imager (CZI). The main technical system of optical remote sensing were developed both by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IO),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SOA), in 1997 and by National Satellite Ocean...
2:万方数据库(会议论文)
海洋光学遥感信息应用技术的研究
本文介绍了我国:‘九五’期间海洋光学遥感信息应用技术的新进展,包括光学遥感信息的大气校正技术,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在赤潮和溢油等方面海洋环境监测中应用技术,以及光学遥感信息软件模块集成技术.这些应用技术的发展为'十五'期间海洋可见光遥感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作者:潘德炉李炎李淑菁朱乾坤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和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中国遥感奋进创新二十年学术讨论会学术论文集
会议名称:中国遥感奋进创新二十年学术讨论会
会议时间:2001年09月01日
会议地点: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语种:chi
3: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书名:海洋:新世纪的希望
本书向读者介绍海洋的基础知识和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技术成果。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讲述海洋划分以及海域等基本概念;第二章介绍海洋探测的主要技术和手段;第三章讲述海洋矿产资源的生成、勘查与开采;第四章介绍海洋石油与天然气的生成、勘查、开采与集输;第五章讲述海洋生物资源的组成、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第六章介绍海洋能源的组成、开发与利用;第七章讲述海水的综合利用;第八章介绍海洋环境的污染与对策;第九章讲述航海技术与海上安全技术;第十章介绍海洋旅游资源和南极、北极资源;第十一章讲述人类争夺海洋的
发展历史以及新时期人类共同开发海洋的发展战略;第十二章阐述我国的科教兴海战略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准确新颖,并配有丰富的插图。
热爱海洋的业余爱好者和青少年可以从书中学习海洋的基础知识,了解海洋开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充分认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7. 标示原文线索
(1)我国海洋光学遥感应用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作者】潘德炉; 王迪峰;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 浙江杭州;
【文献出处】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2004年04期
(2)
(3)
书名:海洋:新世纪的希望
作者:查德根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