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质量取向——以“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课程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12.18 KB
- 文档页数:4
■ 圜 教学研究与课改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的质量取向 ——以“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9营销”课程为例 程凌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以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为特征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包括课程背景分析、学习目标设 置、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情景创设、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活动组织等六项内容。成功的设计是对 传统教学继承基础上的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经验与新的职教理念的整合。即在传统讲练结合的 接受式学习方式基础上嵌入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方式。其质量内涵是职业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课程;教学设计;启发式教学;体验式学习;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献编号]1009—1173(2011)03—0044—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了四大教学改革,即课程改 革、教材改革、方法模式改革、评价方式改革,其核 心是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当前我 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 的培养模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而课程是人才培 养的途径之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往往和教 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交织在一起。如何有效地 在第一课堂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实现从第一 课堂到第二课堂再到顶岗实习,实现从学生到职 业人的顺利过渡,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创新的核 心任务。我们以“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 课程中“饲料的立体显微镜检验”单元教学设计为 例来说明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的质量取向。 一、构建课程单元设计的结构框架 本文的“课程单元设计”是指2个学时的第一 课堂的教学设计,通常指具体学习内容的选择和 组织。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强调的是对预 设的课程的忠实实施,没有花大的气力解决课程 (教材内容)是怎么来的、课程是怎样教的、课程是 怎样学的等问题。其质量内涵是“认知”。以完成真 实任务的过程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设计,包括 课程背景分析、学习目标设置、学习任务确定、教 学情景创设、教学资源准备和教学活动组织六项 内容。其质量内涵是职业能力的养成。 (一)课程背景分析 关于对课程背景分析的认识,有两种较流行 的观点。一种认为课程背景分析就是阐述教学内 容的重要性;另一种认为课程背景分析仅是教学 设计的点缀,与教学质量无关。其实不然,课程背 景分析是整个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反映了教师 钻研教材、整合教材、走出教材、走近学生的能力。 没有到位的课程背景分析,后续的单元设计则成 为无泉之水、无本之木。 课程背景分析的内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概 括,一是该课程在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性质与 作用,二是对该单元教学内容与上下游课程的联 系及作用的分析。 “饲料的立体显微镜检验”选自课程改革实验 教材《饲料质量检验、配方设计与营销》,教材内容 直接与饲料检验化验、饲料配方设计、饲料产品营 销的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对接。是课程项目一“饲料 的物理检验”中模块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掌握 了饲料的感官检验以后需要培养的专业技能,是 直接服务于饲料检验化验职业岗位及其从业人员 的技能训练模块。 [收稿日期]2011-03—15 [基金项目]淮安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专业课程开发策略”(Hazj09015) [作者简介]程凌(1956一),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动物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碣瞿翻晴双月刊2011.3
(二)学习目标设置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学习目标设置为知识、能 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本案的设置(见图1)为: 知识目标——知晓立体显微镜的构造;知晓 饲料物理检验的作用。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立体显微镜的使用方 法;会观察主要饲料的正常形态。 情感目标——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强化“质 量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图1三维学习目标 问题是,三维目标的设置有内在联系吗?答案 是肯定的。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需要首先明确真 实的工作任务是什么(本案为使用立体显微镜检 验饲料质量)。然后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设置能力 目标(本案为初步掌握立体显微镜使用方法,会观 察主要饲料的正常形态)。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 确定单元教学的知识目标(这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所决定的,即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当然,按照 职业教育特殊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仅有技能是 不够的,还需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此,确定单 元的情感目标(本案为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 化“质量安全”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能力目标着眼于学生“会做什 么”,应是一个由动词反映的动作的连续过程,如 “设计”“安装”“检测”等动作引领的学习过程,若 表述为掌握某某原理、掌握某某规律等,则是知识 目标的表述形式。 (三)学习任务确定 如果将能力目标看成是课程单元的终极目 标,学习任务则是能力培养的达成目标,是对能力 目标的具体化。 通常情况下,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不能 设置得太多,本案在确定学习任务(见图2)时,考 虑满足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可操作性。学习任务作为能力目标的具 体化,同样具有由动词反映的动作的连续过程的 教学研究与课改 咖 ●砸嘀啊啊啊孤皿即墨啊哪删l| 特征。如安装调试立体镜,观察饲料镜像,描述饲 料的镜像特征。 第二,可观察性。作为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学 习,可观察性是指任务结束时,产生师生看得见、摸 得着的具体事物。它有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注意 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和倾 向,有利于学生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品尝成功的喜 悦,也有利于对真实任务的技能目标达成程度进 行评价。 第三,由易到难。能够安装调试立体镜并不意 味能够观察饲料镜像;能够观察饲料镜像并不意 味观察的一定是其典型特征。只有能够正确描述 饲料的典型立体镜特征时,才是实现了课程单元 的能力培养目标。本案设计的“安装调试一观察镜 像一描述特征”的体验与认知途径,遵循了由易到 难的原则。 图2学习任务 (四)教学情境创设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 将l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 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 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 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可见,良 好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激发求知欲,内化学习内容,可以营造一种乐学、 爱学、想学的境界。 什么是教学情境?如果单从字面理解,“境”指 外界的景物,“情”指由景物所激起的情感反映。课 程单元的教学情境则应是学习环境在课堂这一具 体场合的呈现形式。 既然教学情境是一种学习环境,我们可将其 分为软、硬两个方面。硬环境通常指完成学习任务 需要的教学设施、设备;软环境是由教师的知识储 备、技能技巧、理论素养和人格魅力构成的教学活 悃 刊2011.3
■ 圜 教学研究与课改 动。本案以饲料检验化验技能训练中心为学习场 所,学生人手一台立体显微镜,分别观察六种常见 的饲料原料,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工作任务的真实 情境。同时,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达 到技能活动的最佳状态(见图3)。 图3教学情境 (五)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资源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 程单元能力培养的媒介。有效的教学资源准备,对 于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课堂引导能力、课程 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本案准备有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学PPT;投影仪;立体显微镜;学生人手一份学 习效果评价表、主要饲料原料显微图谱、《国家饲 料检验化验职业资格标准》等。其中,学习效果评 价表为学生工作页,饲料显微图谱为教材以外的 补充资料,拟在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国家饲料 检验化验职业资格标准》作为教材与职业岗位标 准对接的资料,着眼于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工 作要求。全部的教学资源从资料、环境、信息、设备 诸方面满足学习者“做、学、用”的需要(见图4)。 图4教学资源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可以说,课程背景分析、学习目标设置、学习 任务确定、教学情景创设、教学资源准备五项设计 内容,还是停留在教师思维阶段的具有静态特征 的东西。如果我们将以上五项设计看成是剧本的 话,还需要舞台、导演和演员才能上演一幕幕活 剧。我们不妨将教师和学生分别看成是导演与演 员,那么,教学过程将成为上演活剧的舞台,否则, 剧本、演员和导演将无用武之地。因此,教学过程 或者说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最终实现学习目 标的主阵地。这也是本文将前五项内容和此项内 容分开阐述的原因所在。本案教学过程设计见图 5。 图5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情况,“导演”丢弃了“剧 本”,致使“设计”与“活动”脱离。形成这种状况的 原因可能与教师仅移植了设计框架,而没能将设 计思想内化为自身的设计理念有关。因此,设计为 了实施,实施体现设计才不失设计的原汁原味。 (一)质疑导入 质疑导人即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将需要解 决的问题设疑,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 好奇一探究一发现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当 然,创设的问题应围绕学习目标,且需要难度适 中。如本案质疑导人共设计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 “为什么要进行饲料质量的立体显微镜检验”,就 是在考虑学生已掌握饲料感官检验的基础上,通 过教师的引导,即能够使学生的答案切中要害的 难度适中设计。这种方法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师陈 述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记忆、碰撞 出思维火花。至此,完成了课程单元知识目标的学 习。 (二)演示引导与操练深化 本案的问题之二是“怎样进行饲料的立体显 微镜检验”。在学生没有进行相关的操练以前,回 答是不可能切中要害的。因此,它是一个导入学习 任务的悬念,意在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 任务学习情境。本案通过教师与学生同步演练的 方式,以认知立体镜各部位名称与立体镜安装调 试,观察饲料的镜像为基本活动内容,完成了学习 任务一和学习任务二的训练。 前面的分析指出,能够观察饲料镜像并不是 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一、学习 任务二的基础上,课程单元的能力培养需要向纵 深发展,我们称之为操练深化阶段。本案通过分组 悃 刊2011.3
学习、分解任务、学生操练和教师巡回指导的方 式,完成学习任务三的训练(见图6所示)。实践证 明,学生的分组与合作有利于开拓思路,发挥个体 的积极性,改善课堂气氛,促进相互团结,增强集 体荣誉感。 每个学生观察2种饲料原料,每组观察6种饲料 将饲料的名称、颜色、形态、显微特征记录在评价表【1l 图6操练深化 (三)归纳总结与学习评价 课程单元的学习任务训练完成后,本案通过 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进行操练演示、抽检学习效果 评价表等方式,帮助教师正确评价学生全体和个 体的操练差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 传统教学在课程单元的总结阶段多采用教师 讲述的方法,而以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为特 教学研究与课改 圈 ●孤圜瞳瞳咖明姗雕唧岫哪嵋锄删 征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教师提L}J问题,学生自我总 结,教师归纳纠偏的方法,通过对操练中存在问题 的解决,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的活力。 三、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课程设计质量 取向 “饲料的立体显微镜检验”单元教学设计,可 以归纳为“明”“演”“练”“议”“用”五个字,即明确 任务,演练同步,操练深化,评议纠偏,学以致用。 这需要设计者首先明确真实的 r作任务,围绕工 作任务设置能力目标,依据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 标,能力目标着眼于学生“会做什么”,再依据“会 做什么”筹划学习任务。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完 成真实任务的过程学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是对 传统教学继承 础上的改革,是对传统教学经验 与新的职教理念的整合,即在传统讲练结合的接 受式学习方式基础上嵌入了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 学习方式 (本文责任编辑:胡必强) On the Quality-orientated Course Unit Teaching Design:Taking “Feed 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mpound Formula Design and Marketing’’as an Example CHENG Ling (Huai'an Campus o[ ̄angsu United Vocational College,HuM'an 223200,China) [Abstract]The course unit tea ching design is characterized by process learning for real tasks consisting of six pa ̄s:course background analysis,learning objective set-up,study assignment confirmation,teaching situation de— sign,instructional resource preparation and teaching activity organization.The successfld design is based on the reformation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lraditional teaching experience with new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ncepts,which embeds the heuristic teaching and the personal discovering and experiencing learning in the traditional receptive learning style with instruction and practice.Its quality connotation is to develop students’ career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Key words]course;teaching design;heuristic teaching;personal discovering and experiencing learning 寸圃 l1『jl又月刊2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