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2011年专业基础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北大中文系198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60分)1、有的评论者认为,高行健的话剧《车站》在构思上受到《过客》和《等等戈多》的影响。
《过客》是鲁迅的作品,收入《》中,荒诞派剧作《等待戈多》的作者是萨贝凯物。
2、1936年,我国报告文学创伤出现的两篇重要作品,一是夏衍的《》一是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3、“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是(人名)在《二十四诗品》中提出的。
项羽在《》中赞誉威唐诗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知穴中之音,楦中之色,水中之月,镜子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4、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呼啸山庄》的作者是。
5、《召树屯》和《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著名民间叙事诗。
《召树屯》属族,《阿诗玛》属。
6、誉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三部长篇小说是,李准的《黄河东流去》、张洁的《》,胡▲▲的《》。
7、《录鬼簿》和《闲情偶记》是我国古代有关戏曲史料和国论的著作。
《承风簿》的作者是元代的;《闲情偶记》作者是清代的。
8、巴金近年完成的共五集的散文创作,总题为《》,刘心武的《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作品的体裁。
9、艾略特写于1922年和长诗《》,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
美国作家海明威认为,“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作家名)的一本叫做《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的书”。
10、《华威先生》的作者是。
散文集《画梦录》的作者是。
11、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长诗《》和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的《唐•璜》(长诗)。
均取材于这一传说。
12、时代诗文复古运动,“前七子”以李林职、为最著名,“后七子”以李琛武、为代表。
13、七十一回本《水浒传》的批改事是,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的后四十回作者一在认为是。
14、汉代刘向、刘散父子编的汉宫图的目录《》,原目已失,但它的基本内容仍有在东汉固编撰的《》中。
15、《诗经》的颂诗由周颂、、三部分作品组成。
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时间:2011、1、16日下午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所有方向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试题:全系共答题,所有考生均做(共五十题,50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25分)1.朱自清认为“”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2.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
3.“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
4.汤显祖戏剧《邯郸梦》的情节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
5.明末“姑苏抱翁老人”从“三言二拍”选取四十篇作品编成话本小说选集《》。
6.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
7.鲁迅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里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1949年7月召开的()后来被当做“当代文学”的起点。
9.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是“百花时期”引起热烈争论的作品之一。
10.散文集《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的作者是()。
11.中国神话中创造人类的神是()。
12.民间传说中,铁匠的祖师是()。
13.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喜剧作品是()。
14.《老实人》是法国启蒙时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之一。
15.《汉堡剧评》标志着德国现代戏剧批评的开端,其悲剧理论主要受希腊哲学家()的影响。
16.人类语言活动与大脑两半球中()半球某些部位相联系。
17.“户”从指“门”到指“人家”是词义演变中的()现象。
18.()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
19.chonger(虫儿)有()个因素。
20.yu(雨)的韵母属于“四呼”中的()。
21.古代汉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22.李白《渡荆门送别》首联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其尾联对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23.尺牍是古人对()的代称。
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北大中文1996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代专业基础试题一、填空题(1’x20=20’)1、《诗品》的作者:2、《老残游记》的者:3、《天狗》的作者:4、《红烛》的作者:5、《弃妇》的作者:6、《沉沦》的作者:7、《红梅之夕》的作者:8、《九十九度中》的作者:9、《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10、《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的作者:11、《倾城之恋》的作者:12、《雨巷》的作者:13、《颓败线的颤动》的作者:14、《元白诗笺证稿》的作者:15、《镜与灯》的作者:16、苏文纨是《________》中的人物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________》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出自《诗经》的《________》19、《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作者:20、《语丝》曾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先后主编二、解析题(5’x7=35’)1,诗无达诂(说明其含义,作简要评述)2,公安派(主要人物、文学主张,)3,普罗文学(来历,文学主张,举2-3篇代表作品)4,魔幻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基本特征)5,三一律(含义)6,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基本特征)7,新小说派(主要作家,主要观点)三、论述题(15’x3=45’)1,谈谈你对“评点”这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式的看法2,就钱钟书、沈从文、废名以及苏青等作家的文学成就与现有文学史给予他们的地位,谈谈你对“重写文学史”一说的看法3,复述莱辛分析雕塑《拉奥孔》中的拉奥孔父子被巨蟒所缠而陷入痛苦却又没有呈现哀号情态的见解,并谈谈你对莱辛“降格说”的看法。
北大中文1997研究生入学考试现代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侨寓文学、国粹派、印象派批评、〈我在霞村的时候〉、〈现代诗钞〉二问答题1,将下面这段话结合鲁迅的思想进行分析(30分)(〈文化编圣论〉的一段话)(递夫十九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
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淮南鸿烈》
2.《咏怀八十二首》
3.《元曲选》
4.《子弟规》
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100分)
1.结合具体诗人诗作,比较李白、杜甫对中晚唐诗歌发展的影响。
2.略谈“三言二拍”中对商人的描述以及对商人活动的描写。
3.简述司马相如赋作的特点及在汉代文学的历史地位。
4.刘熙载评:“放翁诗明白如话,然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故足令人咀味。
”简述对这评价的看法。
三、古诗词赏析(共30分)
1.王维的《汉江临眺》。
汉江临眺
王维
2.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用2011年语概考研真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现代汉语属于(共时)语言学,汉语史属于(历时)语言学2,发音学研究语音的(物理)属性,听觉语言学研究语音的(心理)属性3,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同义词),语音形式相同或相近的词聚叫(同音词)4,Present(礼物)和present(赠送)通过(重音)区别意义5,动词的凉和形容词的凉通过(音高)区别意义。
这个题给注音了,一个2声,一个四6,洋泾浜只有(口语)形式7,文字的产生,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展)语言的交际功能二.名词解释:1.非对立关系:2.共同语:包括(1)民族共同语(2)民族交际语(3)国际共同语(1)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地域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在一个社会内部(如一个民族)全体人民共同使用的语言。
(2)民族交际语(国语):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共同的交际工具,如中国有56个民族,民族交际语是汉语。
(3)国际共同语(国际交际语/国际辅助语):不同国家间由于交际的需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语言作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
3.语言能力: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发音能力相结合,分别由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完成。
4.句法同义:句法同义: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语法意义,隐性意义)如,我打破了杯子。
(主动句)杯子我打破了。
(话题句)杯子被我打破了。
(被动句)我把杯子打破了。
(把字句)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的结构意义:我为打的施事;杯子为打的受事。
5.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即词义的扩大。
如,汉语“江河”原来只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三.判断并改错1,送气音发音时声带都不参与活动(拿不准)2,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是两种语言接触不可回避的必经之路(错,语言接触可能产生语言混合情况)3,同音词的存在和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密不可分(对)4,语言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随时发音的能力(对)5,英语中wrote和sat同过内部屈折(记得不全)(对)6,社会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存在特点(大约是这样)(对主要是词汇方面)7,层次性是任何语言系统都存在的突出特征(对)8,数的语法范畴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对广义的语法范畴可以这么说)9,我国境内汉藏语系的语言最多(对)10,记事图画都不是独立的文字(对)四分析题1.答:(1)音位: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特定语言或方言系统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进而区别词的意义的最小语音类型单位。
北大中文2001-2002-2004-2005-2010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题北大中文2001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试题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考试时间:2001年1月14日上午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古文字学注意:(1)试题分为:A卷、B卷、C卷,报考不同方向的考生作不同的考题: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A卷;报考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B卷;报考古文字学方向的考生作C卷。
(2)除标点题以外,其它各题一律在答题纸上作答。
(3)不按规定部分答题不能得分。
A卷: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共十一题,100分)一、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在标音功能上有何异同?(10分)二、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共有几种类型?(10分)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位/k/和音位/a/各有几种不同的音位变体?(10分)四、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何不同的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10分)五、指出构词成分“学”在下列各个词中的语素义,并分析每个词的构造方式,再分别用上位词进行释义:(10分)大学词汇学同学后学家学六、辨析下列词语:(10分)鼓励激励怂恿教唆七、判断下列各词分属的词类,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9分)相同一致统一同样一样共同八、说明下列各句存在的歧义,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6分)未经允许购买的文具和外文杂志不予报销。
没有人不认识的看门人。
九、在现代汉语中,有哪些词类有重叠式?其形式(包括语音和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何特点?(6分)十、“NP(大主语)+周遍性主语+VP”的格式有的可以变换为“周遍性主语+NP(小主语)+VP”的格式,有的则不能,如:这个人什么东西都吃→什么东西这个人都吃这个字什么人都认识→*什么人这个字都认识再找些例子,说明这种变换的条件。
(9分)十一、什么是“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举例说明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0年中国文学批评专业基础真题及详解(回忆版)一、大综合略二、论述1.《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20分)答:《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其艺术成就颇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谈到包括《古诗十九首》在内的“古诗”时,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1)起兴发端艺术《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反复低徊。
许多诗篇都能巧妙地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情明理。
用以起兴发端的有典型事件,也有具体物象。
(2)艺术境界圆融《古诗十九首》中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明月何皎皎》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构成的意境如梦如幻,朦胧而又深沉,人物心理状态的描绘与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3)语言技巧醇熟《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锤嵘《诗品》卷上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①《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
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②《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是浓缩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表现力。
诗中有许多名言警句,简洁生动,哲理深而诗意浓。
③《古诗十九首》中有许多日常用语,虽造语平淡却有韵味;化用了许多古代典故,却不给人以晦涩生硬之感。
同时叠字、双关语的自然融入,又颇得乐府民歌的神韵。
(4)情感质朴自然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2010北京大学中文系大综合试题及各专业试题整理版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大综合部分填空选择1、“为何写作”是存在主义作家()提出的。
2、“别才别趣”是南宋理论家()提出的。
3、“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长篇小说()的评价。
4、古希腊神话中勇敢闯过16道难关的大力士是()5、中国第一部词典是()6、最后进入《十三经》的是()。
7、“披衣衣我,推食食我”在古代汉语中,“衣”“食”的声音和意思都不同,这叫做()。
8、17年文学中,被称为“图卷戏”的戏剧是老舍的()。
9、“艳”“yan(4)"的读法是“四呼”中的()。
10、五六十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
11、在那天洗濯沐浴是古代传统节日()的内容。
12、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诗歌集是()13.郭沫若在作品()中运用了凤凰在火中重生的传说。
14、”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是清代著名词人()的作品。
15、《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16、语言的构成包括()和聚合关系。
17、语言的三大主要发源地是古希腊罗马、中国和()。
选择题:1、《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出自哪部作品集()A 警世通言 B喻世明言 C醒世恒言 D初刻拍案惊奇2、下列属于抒情诗的是( )A《赶车转》 B《王贵与李香香》 C《漳河水》 D《向太阳》3、90年代女性文学代表作是()A《一个人的战争》 B《方舟》 C《弟兄们》 D《在细雨中呼喊》4、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是()A《永乐大典》 B C 《古今图书集成》 D6、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下列哪一步作品中正式成立()A《汉书、艺文志》 B《随书、经籍志》C D 《四库全书》7、甲骨文发现后,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甲骨文的著作是()A刘鹗《铁云藏龟》 B孙怡让《契文举例》 C罗振玉《殷虚XXXX》 D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8、下列概念不属于某人的是(非萨特)()A B C畏 D恶心9、冯梦龙搜集的吴语民歌集是()A《挂枝儿》 B C《山歌》 D10《》是下列哪一个民族的史诗()AXX孜族 B藏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11、下列有词素意丢失现象的是()A听证 B裙钗 C人物 D迷惑12、古音韵学中,“促声”指的是()A仄声 B短调 C入声韵 D入声调13、钱钟书说:“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 )见胜”。
中國文學史第一部分中國古代文學一、名詞解釋:1、莊騷2、永明體3、《雲謠集雜曲子》4、唐宋派5、《閱微草堂筆記》二、簡答題:1、班固《漢書》稱司馬遷“是非頗謬於聖人”,如何看待這一評價?2、比較《長生殿》和《桃花扇》藝術結構上的特點。
三、論述題:結合具體作品,分析唐代邊塞詩主題的發展演變。
第二部分中國現當代文學一、名詞解釋:1、《二月》2、《畫夢錄》3、中國新詩派4、《茶館》二、簡答題:1、試析新月派“新詩格律化”的主張及意義。
2、試析曹禺話劇的詩意化傾向。
三、論述題:(二選一)1、試析無政府主義思潮對巴金創作的影響。
2、試析新時期以來中國“新歷史小說”的基本追求和發展概況。
936 文學理論及外國文學第一部分文學理論一、名詞解釋:1、氣盛言宜2、《創作家與白日夢》3、詩為“活物”4、印象派批評二、簡答題:1、在《文藝與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魯迅是怎樣論述文藝與政治的關係的?他與毛澤東在論述這一問題時有怎樣的區別?為什麼?2、簡述中國古代“虛靜”說的流變過程與其核心思想。
三、論述題:莫言說:“我認為寫小說就要堅持原則,絕不向電影和電視劇靠近,......越是迎合電影、電視寫的小說,越不會是好的小說,也未必能迎合導演的目光。
”昆德拉認為,小說在今天已日益落入傳播媒介之手,它既簡化了小說的思想,也簡化了小說的精神。
結合以上說法,並結合當下文學與影視交往互動的複雜格局,你認為小說的精神或原則是什麼?應該如何理解小說與影視的關係?第二部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一、名詞解釋:1、《帕美拉》2、黑色幽默二、簡答題:1、簡述果戈理《死魂靈》第一部中乞乞科夫所拜訪的五個地主的名字和性格特徵。
2、如何從比較文學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學”與“國民文學”的關係?3、怎樣認識印度文學的特徵?三、論述題:結合作品內容,分析左拉《萌芽》的歷史意義。
因著你的努力、你的堅強,還有你的成長,我用信心代替祝福。
思樂塔點評:一、疑難題解:1、古代文學:(1)莊騷,是指莊子和楚辭,先秦浪漫主義文學傳統;《雲謠集》,敦煌曲子詞,最早詞集。
分享到i贴吧添加到搜藏百度知道 > 教育/科学 > 升学入学 > 考研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年考研专业课考试内容一览表http://zwkao 2009年11月11日 05:43 中文考研网备注:一、大综合1、含义:“大综合”特指50分的客观题(填空题、选择题)。
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外,其他六个专业都要在考“XXX专业基础”卷的同时考这份“大综合”试题。
“大综合”试题没有专业、方向之分,六个专业的“大综合”试题完全相同。
准确地说,“大综合”相当于北大中文系的系内公共课考试,它本身不单独属于任何一个专业。
(大综合2003年之前为100分,2003年起改为50分)2、考查范围:“大综合”考试内容涉及北大中文系本科文学、语言学、文献学三大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其中文学方面涉及的课程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比较文学、民间文学、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语言学方面涉及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文献学方面涉及的课程有古文献学史、古代典籍概要、中文工具书等。
各门课程所占比例并不固定。
3、在本站的精品资料中,“大综合”试题收入“无敌综合考试系列”的《大综合考试试题与答案》中,“XXX专业基础”(不包括大综合的那部分)试题按专业收入“经典专业真题”系列中。
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1、专业课: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课,是相对于公共课(即外语、政治)而言的,泛指上表“考试科目名称”一栏中的所有科目。
狭义的专业课,是相对于专业基础课而言的,特指上表“考试科目名称”一栏中不含“基础”二字的科目,即“文学理论”“语言学理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古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中外文论”。
2、专业基础课:是相对于狭义的专业课而言的,特指上表“考试科目名称”一栏中含有“基础”二字的科目,即“文艺学专业基础”“语言学专业基础”“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古文献学专业基础”“古代文学专业基础”“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0年古代文学专业基础(代码854)真题及详解(回忆版)综合测试(50分)一、填空题(共25分)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是()。
【答案】萨特【解析】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是法国战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
主要哲学著作有《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和《方法论若干问题》。
这些著作已成为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思想资料。
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
【答案】严羽【解析】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
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分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
严羽论诗立足于它“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系统性、理论性较强,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论诗标榜盛唐,主张诗有别裁、别趣之说,重视诗歌的艺术特点,批评了当时经文字、才学、议论为诗的弊病,对江西诗派尤表不满。
又以禅喻诗,强调“妙悟”,对明清的诗歌评论影响颇大。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答案】元稹【解析】《离思五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代表作品,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出自此中。
4.“望洋兴叹”这一成语出自()。
【答案】《庄子·秋水》【解析】出自《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
【答案】《白马篇》【解析】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课大综合题及答案1、孟子提出的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提出的一个批评原则是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______》(著作)中首标境界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有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3、古罗马时期倡导古典主义的理论家有______________,法国新古典主义理论家有______________。
4、主张“风格就是本身(风格即人)”的是______________(人名);认为“每一个典型对于读者都是熟悉的陌生人”的是______________(人名)。
5、在欧洲文学史上,______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______》(著作)中首次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综合比较和系统分析。
6、______________(人名)在《______________》(著作)中论述了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7、文学作品内容,即包括______________ ,又包括______________,是二者有机的统一。
8、人们常常认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文学欣赏既常有______________特点,又具有______________。
9、《诗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0、古希腊《诗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梦的解释》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1、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两部英雄史诗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古印度产生的两部史诗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欧洲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重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__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
北京大学
育明教育资深咨询师薛老师认为:在考研复习备考中,信息收集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是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在专业课上面能够得到相关内部人员的指导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特别是能够收集到一些笔记、真题、讲义、课件、模拟题等具有含金量的资料,那更是为自己考研之路创造有利的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利用这些资料,合理安排时间,最后坚持到底,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卷!
汉语基础
壹、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共80分)
填空题(每小题1分,题,共30分)
1.作为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叫做。
答案:基础方言
2、五四运动以后,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
答案:白话文运动
3、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以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典范的白话文著作
4、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在方言区内还可以分出若干方言片,称为。
答案:次方言
5、通话距离最大的方言是粤方言和。
答案:闽湘方言
6、汉语在词汇方面广泛运用法构造新词。
答案:词根复合
7、汉语,以次序和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答案:虚词
8、历史上,受汉语影响深远的有日语,朝鲜语等。
答案:越南语
9、在汉语中,语音四要素当中的音高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起重要作用。
10、发音时口腔畅通,声音在口腔共鸣,这样的音叫元音。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615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答案说明:因本套真题为回忆版,所以只有现代文学部分的考题,当代文学部分考题暂无,若有更新可通过免费升级获得。
一、名词解释(5′*6)1.学衡派答: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派,因1922年创办的《学衡》杂志而得名。
主要撰稿者有梅光迪、胡先辅、吴宓等人。
他们主张“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鼓吹复古,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
以柳诒征为南雍双柱之一的南京大学,是现代儒学复兴的策源地;以其为国学支柱的学衡派,成为后世新儒家的学术滥觞。
2.《新月》杂志答:《新月》杂志是新月社于1928年3月10日在上海创办的月刊。
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等任编辑,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月社开始重新活动。
杂志主要发表新月派诗人的作品和理论。
1931年11月,新月社代表人物徐志摩机坠身亡,新月社活动渐衰。
1933年6月,《新月》杂志出至第4卷第7期停刊,新月社宣告解散。
3.三一律答:三一律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它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三一律”在政治上符合君主专制政体的要求,在艺术上既体现了时间和空间方面高度简练、紧凑、集中等优点,但又存在人物性格单一化、类型化,戏剧结构上绝对化、程式化等弱点,最终束缚了戏剧艺术的发展,为后人所摒弃。
4.“纯诗”答:“纯诗”,即纯粹的诗歌,是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于1926年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的诗学观点。
“纯诗”追求诗的纯粹性和暗示性,主张诗歌观念的转化,诗歌要从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在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等人提出的纯诗思想的影响下,《为幸福而歌》、《微雨》等诗集风靡一时,象征诗取代格律诗引领新诗发展。
2011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2育明教育-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辅导班育明教育金牌咨询师梁老师整理奉献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基督教的前身是犹太教。
答案:√郑和从西班牙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答案:X世博会为不定期举办的国际性展览活动。
答案:X圆形角斗场代表了古希腊的最高建筑水平。
答案:X《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陕北民歌信天游。
答案:√希腊神话中,夏娃由于偷吃了苹果而给人类带来了灾祸。
答案:X 清代著名的宫延洋画画师郎世宁是耶稣会的修道士。
答案:√三江源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答案:√勾股定理又称欧九里德定理。
答案:X诺贝尔是瑞士人。
答案:X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
答案:√“杏坛”是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后来泛指聚众讲学的场所。
答案:√电话是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的。
答案:X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和普陀山。
答案:√《图兰朵》(turandot)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改编的三幕歌剧。
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________。
中华文明 B.埃及文明 C.印度文明 D.苏美尔文明答案:B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暹罗”的是今天是_______。
越南B.缅甸 C.印度 D.泰国答案:D_______不是印第安人培育。
玉米 B.小米 C.马铃薯 D.烟草答案:B下列各州中,_______没有黑人土著。
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亚洲答案:D北京山顶洞人属于_______。
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冰河时代答案:A中国最早的土地税收制度是_______。
井田制 B.初税亩 C.租用调制 D.两税法答案:B“闯关东”的“关东”是指_______。
东北 B.西北 C.华北 D.塞外答案:A不属于我国中原地区的器物纹样的是_______。
2000(2002)年北大中文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专业课)1. 依照下面材料,请别离成立AC的对应关系和BC的对应关系,并说明AC的对应关系和BC的对应关系有什么区别(20分)。
词项A语言B语言C语言人go go ry手ga ka ri走gi khi rei一gho gu ry山gha ke ri水ghi khI rei2. 下面3列实例都是包含有“老”的片断,请分析这3列实例有什么区别(20分)。
老李老虎老板老张老鹰老手老刘老鼠老实3. 汉语一般话的上声字在必然的条件下会变调。
汉语一般话的“一”在必然的条件下也会变调。
请说明这两种变调有什么区别(10)。
4. 比较以下汉语材料:mei51妹mu214 姆ma55妈是不是能够说m是跟“女性”意义有关的语素?什么缘故?(10)5. 对一个能够完整记录某语言的文字系统来讲,任意性原那么起什么作用?(10)。
6. 请说明句法研究中转换规那么的必要性(10)7. 为了说明句法单位的组合条件,你以为语义研究需要从哪几个层面入手?其中哪些层面是语言学研究能够操纵的?(20分)专业基础:汉语史部份(50分)一、分析以下各字的字形结構並說明其本義(10分):1 戒:2 表:3 脩:4 集:5 誅:二、名詞解釋(10分):1 破讀:2 假借:3 衍文:4 陰陽對轉:5 《經傳釋詞》:三、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詞(虛詞須説明其語法功能)(10分):1、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2、越四封之内,親吾君也,猶父母也。
3、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4、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領西望曰:“……。
”5、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6、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雖眾,無所用之。
7、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8、(汲)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後奉詔。
四、標出下面一首詩的平仄,指出其中不合平仄的地方(8分)。
(溫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启用前机密北京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试时间:2011、1、16日下午
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所有方向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试题:
全系共答题,所有考生均做(共五十题,50分)
一、填空(每题1分,共25分)
1.朱自清认为“”是中国古代诗论“开山的纲领”。
2.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
3.“春秋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
4.汤显祖戏剧《邯郸梦》的情节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
5.明末“姑苏抱翁老人”从“三言二拍”选取四十篇作品编成话本小说选集《》。
6.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
7.鲁迅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里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1949年7月召开的()后来被当做“当代文学”的起点。
9.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是“百花时期”引起热烈争论的作品之一。
10.散文集《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的作者是()。
11.中国神话中创造人类的神是()。
12.民间传说中,铁匠的祖师是()。
13.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第一部喜剧作品是()。
14.《老实人》是法国启蒙时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之一。
15.《汉堡剧评》标志着德国现代戏剧批评的开端,其悲剧理论主要受希腊哲学家()的影响。
16.人类语言活动与大脑两半球中()半球某些部位相联系。
17.“户”从指“门”到指“人家”是词义演变中的()现象。
18.()方言是汉语方言中内部分歧最大,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一个大方言。
19.chonger(虫儿)有()个因素。
20.yu(雨)的韵母属于“四呼”中的()。
21.古代汉语大致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即通常所说的(),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22.李白《渡荆门送别》首联是“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其尾联对句的平仄格式应该是()。
23.尺牍是古人对()的代称。
24.明末清初顾炎武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为()。
25.二十四史都是()史书。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观古今胜语。
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之说,见于
A,曹丕《典论.论文》B,陆机《文赋》C,刘勰《文心雕龙》D,钟嵘《诗品》2.清代诗论“格调”说的主要倡导者是
A, 沈德潜 B 王士禛 C 袁枚 D 翁方纲
3.17-18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莫里哀
B 狄德罗
C 布瓦洛
D 高乃依
4.“小说”一词最早见于
A 《庄子外物》
B 《汉书艺文志》
C 《七略辑略》D《左传》
5.被认为来自宋元话本的是
A《杜十娘怒沉百宝箱》B 《崔待诏生死冤家》C 《卖油郎独占花魁》D《唐解元一笑姻缘》
6.五四文学革命中,“人的文学”观念的最先倡导者是
A 胡适
B 鲁迅
C 周作文
D 陈独秀
7.九叶诗派的成员有
A 袁可嘉
B 艾青
C 绿原
D 田间
8.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是
A 《呐喊》
B 《沉沦》
C 《木马》
D 《茶馆》
9.为老舍赢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品是
A《骆驼祥子》B 《四是同堂》C《龙须沟》D《茶馆》
10.王安忆的作品中被认为是“寻根文学”代表作的是
A 《本次列车终点》
B 《叔叔的故事》 C《小鲍庄》 D 《岗上的世纪》
11.中国神话中环绕在昆仑山下的没有浮力的河流是
A 河水
B 黑水
C 赤水
D 弱水
12.和七夕节习俗有关的民间传说是
A 梁祝传说
B 牛郎织女传
C 董永传说
D 屈原传说
13.湖北西部山区丧葬活动中演唱的《起歌头》(或《开歌路》)属于民歌的类别是
A 仪式歌谣 B生活歌谣 C 儿歌 D 劳动歌谣
14.《美狄亚》的作者是希腊伟大的悲剧家
A 欧里庇得斯
B 索福克勒斯
C 埃斯库罗斯
D 塞内加
15.《伪君子》的作者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
A 拉辛
B 高乃依
C 莫里哀
D 司汤达
16.语言的二层性是指语言具有
A 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B 组合和聚合两种关系
C 音位层和符号层
D 任意性和线条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生必答题(5选4题作答,共100分)
1、结合李商隐试论晚唐诗歌的艺术特征。
2、结合一两部作品论述什么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教育小说”。
3、试论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贵族形象。
4、试辨析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象范畴。
5、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对于中国作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