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题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题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9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班级姓名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存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 忙碌.(lù)活塞.(sāi) 呜咽( yàn) 忍俊不禁.(jìn)B. 闲适..(qiè) 澎湃.(.pài) 赫.然(hè) 泰然处.之(chǔ)C. 扰乱..(sāo ) 奢.侈(shē) 辜.负(gū) 小心翼翼.(yì)D. 狭.窄(xiá) 点缀.(zhuì) 清冽.( liè) 心旷神怡.(y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因地治宜消声匿迹美仑美奂冲耳不闻B. 粗制滥造正襟危坐无可置疑不可名状C. 物竟天择刮目相看海誓山蒙苍海桑田D. 德高望众弱肉抢食锋芒必露相得益章3.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 请你们收下这筐番茄表示我们遵纪爱民的心意。
B. 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烈火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专门高的评判。
C. 当他把获奖证书发给小李时,他对他笑了笑。
D. 我看见李明扶一位老人过马路,李明手上提着一个皮包。
4.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4 分)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②游人虽未盛,,,,亦时时有。
5. 综合实践,做一做。
(10分)书籍是人类聪慧的结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指出: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期望的。
他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为此,期望学校九年级(一)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读书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活动一:宣传发动]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
读有用书,做有用人①本周双休日,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读书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苏教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苏教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苏教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题附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24 分根据提示默写。
1 书山有路勤为径,。
2、在商品经济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
这正如古人所言:,。
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3、女孩 12 岁称金钗之年女孩 13 岁称4、读下面语句,任选其中三句,根据你的理解把想到的诗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李白的云帆点缀了沧浪之水;辛弃亨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淬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冲发;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伺铮铮;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拂年意气。
① ② ③ 5 业精于勤阉,;行成于思,。
6.衣带令渐宽终不悔,。
二语文学科鸦与历史的渗透探究运用咋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电爱视剧,对历史上的成吉思遁汗,有很多评价,阅读下面催摘选的几则材料,结合毛泽阳东《沁园春雪》,说说你察从中有什么发现。
1 / 11电视脆连续剧《成吉思汗》主题曲宴:(男)长天飞沙,壮士血诞在狂号,(女)原野飞花,亚壮士怀抱冷傲。
(男)一代蝴天骄,千秋知我名号,(女藕 )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匆。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遭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吧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司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妒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错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沥堆废墟。
普希金描述锈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娩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伞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冶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伶予我们亚里斯多德。
柜 3.按括号中的表意要求,傈将国、吃、在、中四个霸字各组成一句话。
2019年部编新版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含答案)一、给加点汉字注音14 故乡阴晦.萧.索祭祀....嗤.笑应酬..伶俐..愕.然鄙夷世.面惘.然隔膜.恣睢..15 我的叔叔于勒拮据..别墅.褴褛..女婿.端详...栈.桥糟蹋恭.维阔绰.煞.白与日俱增.十拿九稳.郑.重其事16 孤独之旅找茬.抠.家底.觅.食嬉.闹空旷.撩逗..炊.烟乖.巧掺.杂驱.除镰.刀温顺.重.叠置.之不理歇.斯底里二、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4 《故乡》1.阴沉,昏暗。
()2.缺乏生机,不热闹。
()3.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4.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
()5.惊讶的样子,形容吃惊。
()6.轻视,看不起。
()7.讥笑,嘲笑。
有讽刺之意。
()8.交际往来,以礼相待。
也指私人间的宴会、聚会等。
()9.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10.形容失意的样子。
()11.隔阂,指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
()12.放纵、骄横的样子。
()15 《我的叔叔于勒》1.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
()2.火车站、港口、矿山或工厂的一种构筑物,形状略像桥,用于装卸货物,港口上的栈桥也用于上下旅客。
()3.指不珍惜,浪费。
形容随便丢弃或毁坏,损坏。
()4.多在郊区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住宅。
()5.指衣服破烂,不整洁,十分凌乱,不堪入目。
()6.女儿的丈夫。
()7.仔细地看。
()8.为讨好而赞扬。
()9.生活奢侈,讲究排场。
()10.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1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12.比喻很有把握。
也说十拿九准。
()13.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16 《孤独之旅》1.农作物收割后留在地里的茎和根,也指提到的事情或人家刚说完的话。
()2.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
()3.家里长期积累起来的财产。
()4.指鸟兽到处搜寻食物吃。
()5.嬉笑打闹。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ì)愕.然(ě)萧.索(xiāo)逃窜.(cuàn)B.黛.色(dài)罔.然(wǎng)潮汛.(xùn)模.样(mó)C.姿.睢(zì)寒噤.(jìn)颧.骨(quán)瓦楞.(léng)D.祭祀.(sì)伶.俐(líng)脚踝.(huái)五行.(xíng)2.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辨析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2)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
(3)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4)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A.语言动作语言神态B.心理神态语言肖像C.心理动作语言神态D.心理肖像语言神态3.下面是学生作文中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成长的路上,挫折也伴随着我们快速成长,但只要认准方向努力,就能打出灿烂的明天。
B.炎炎夏日,我举目远眺:看到水鸟笨重的身躯掠过水面,羽毛划过水波发出的好听的声音。
C.环保工人的善是他们在我们吹着空调的时候,顶着太阳,流着汗,鼻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
D.你走过来,伸手一把把我从地上拉起来,紧紧地抱着我,拍着我的背说:“别怕,有我在。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补的乡邻情谊。
A.①④⑤②③B.④①⑤②③C.①⑤②③④D.④⑤②①③5.依次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基础训练一、积累和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颧骨(quán) 恣睢(suī) 歇斯底里(xiē) 聚族而居(jù)B. 寒噤(jìn) 潮汛(xùn) 与日俱增(jù) 五行缺土(háng)C. 拮据(jù) 糟蹋(tà) 神色张皇(huáng) 日甚一日(shèn)D. 诧异(zhà) 褴褛(lán) 郑重其事(zhèng) 朦朦胧胧(méng)2. 下列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祭祀箫索言不及义置之不理B. 应酬栈桥十拿九稳狼狈不堪C. 别墅逃蹿急促有力莫名其妙D. 觅食眺望言简意赅辩别是非3. 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1) 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 _______,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3) 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5) 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6)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8)大雪三日,_______。
(张岱《湖心亭看雪》)(9) 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0) _______,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4. 请根据标明内容,对鲁达做出点评。
《水浒传》选段点评鲁达又道:“(1)老儿,你来。
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故乡》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阴晦(hui)愕然(e)鄙夷(bi)逃窜(cuan)B.黛色(ddi)罔然(wang)潮迅(xun)模样(mo)C.姿睢(zi )寒噤(jin)遨骨(quan)瓦援(leng)D.祭祀(si)嗤笑(chi)脚踝(huai)五贫(xing)2.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而生活。
A.辛苦恣睢辛苦麻木辛苦展转B.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C.辛苦展转辛苦恣睢辛苦麻木D.辛苦麻木辛苦展转辛苦恣睢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B.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C.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D.(他)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4.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B,她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C,她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D,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故乡》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鲁迅,选自《呐喊》。
B.《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现实中的故乡相对“我"记忆中的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C.闰土是《故乡》的线索人物,“我”是主要人物。
D.《故乡》在人物描写上,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历史上,贺兰山一直是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融合、交流之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有着重要的战略和文化价值.B.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产生氧气,给炎热的夏季带来清凉.C,充满民族特色的“包头创梦号"全彩绘飞机飞行国内外400多条航线,将包头之美、草原之美展现给了全世界.D.通过对古典诗文的诵读及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和艺术创作的经典美.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瑟.缩(sè) 阴晦.(huì) 潮汛.(xùn) 撅.断(juē)B.煞.白(shà) 别墅.(shù) 潺.潺(cán) 撬.开(qiào)C.栈.桥(zhàn) 伶仃.(dīng ) 愕.然(è) 幽咽.(yàn)D.槛楼..(lán lǚ) 嗤.笑(chī) 糟蹋.(tà ) 恣睢..(sì suī)2.填写在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鸭们十分。
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
(3)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4)我母亲对我们的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A.躺着乖巧平静贫苦B.横着乖巧平静拮据C.躺着轻巧平静贫困D.横着乖巧寂静拮据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故乡》是一篇短篇小说,成功塑造了“我”、闰土、杨二嫂三个人物形象。
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
B.《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于勒遭遇的描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我”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中的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基本内容,展开情节,揭示了深刻的主题。
D. 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它展示了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普遍规律:磨炼使人不断走向成熟。
作者是曹文轩。
4.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4 分)(1)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2)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测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阴晦.(huì)诧.异(chà)胆怯.(què)鄙.夷(bǐ)B.惘.然(wǎng)栈.桥(zhàn)阔绰.(chuò)狗吠.(fèi)C.五行.(háng)装弶.(jiàng)褴.褛(lán)恣睢.(suī)D.秕.谷(bǐ)嗤.笑(chī)寒噤.(jìn)拮据.(j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经过初步筛选、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由湖南周浩创作的,旨在提升我市老字号品牌竞争力的“连云港老字号”标识设计方案脱颖而出。
B.随着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推进,花果山景区变得更加漂亮,那些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C.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词义于一体,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辉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这一宝藏,我们责无旁贷。
D.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我市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之路。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3分)A.如何让古典音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并深入人们的内心?一些老艺术家分享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悟。
B.文艺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生活并紧跟时代步伐,才可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资料题第13课事构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根深蒂dì固汲jí取孜孜zī不倦压榨zhà锲qiè而不舍2、解释下列词语。
(1)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4)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5)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6)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3、根据下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推敲(2)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创意(3) 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模式(4) 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素材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①基础知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萃》。
②重难点字:汲取压榨锲而不舍不言而喻持之以恒根深蒂固孜孜不倦③重点句段:1.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这句话揭示了“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方式的危害性: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
2.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这里是两个设问句,单独成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④中心思想:本文针对“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进行了质疑,指出“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并鼓励人们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彷徨páng huáng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第15课短文两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宇注音。
怡yí情狡黠xiá诘jié难睾gāo 吹毛求疵cī要诀jué2、解释下列词语。
(1)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2)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 吹毛求疵:这里指细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5) 狂妄自大:极端的自高自大。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刻理解。
不求甚解(2) 一下子弄通了某个道理。
豁然贯通(3) 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有益(4)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咬文嚼字(5) 为了小的利益,造成大的损失。
因小失大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谈读书》的作者是培根,英国的哲学家、作家。
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马南,原名邓拓,当代作家。
3、阅读议论文必须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4、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5、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6、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
7、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此外,在驳论中,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法和“归谬法”。
8、议论文按论证方式来分,可分为立论和驳论。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础知识:本文作者鲁迅。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
②重难点字:省xǐng悟玄xuán虚搽chá诓kuāng骗③重点句段: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这句话强调说明了“求神拜佛”这种做法对国家有害无益、于事无补,只会长久地麻醉着自己的神经,永远不会觉醒。
深刻地讽刺了散播谣言的反抗日分子。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指广大的中国人民。
“然而”一词表转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直接反驳转向正面立论,提出论点。
④中心思想:这篇驳论文针对当时有些人散步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地批驳,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展现了作者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持之以恒.(héng)B.诘难.(nán) 锲.而不舍(qiè) 味同嚼.蜡(jiá0)C.滞.碍(zhì) 吹毛求疵.(cī) 狂妄.自大(wàng)D.诓.骗(kuāng) 豁.然贯通(huò) 袖手旁观.(guān)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格,然后改正。
(4分)格物致志持之以衡不求甚解孜孜不倦秀手旁观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B.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沮丧的神情。
C.不言而喻:不用说就明白其比喻义。
D.吹毛求疵:课文指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的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据说,案件的情节十分复杂,作案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C.“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的根深蒂固。
D.法轮功毒害了多少天真无邪的人,其说法做法令人深恶痛绝。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是美国实业家。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C.《不求甚解》作者邓拓,代表作《燕山夜话》。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原名周作人。
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
6.下列关于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从四个图形引出观点,然后层层推进,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及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和怎样才能具有创造性思维。
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题即本文中的论点,“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
通篇强调了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是为批驳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错误观点,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采用了驳论的论证方式。
D.《谈读书》与《不求甚解》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谈关于读书问题的,但在写法上,前者主要运用驳论,后者则以立论为主。
7、综合性学习:(7分)1) 、如果你是“读书活动”的组织者,请你谈谈活动的目的。
不少于两条。
(2分)2) 、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会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说出三种以上。
(3分)3) 、活动结束后,你认为此次活动还有哪些不足,请你写出两条活动建议。
(2分)二、阅读理解下文段,完成题(19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a)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正史”是加了引号的,这个引号的作用是(2分)2.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2分)①“这一类的人们”指代②将“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改为陈述句。
3.在“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中,作为比喻,“脊梁”是__________________意思;“状元宰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底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文中划线的ab两个“中国人”指代什么?请分别指出:(2分)a.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这几段文字里,作者通过列举事实所确立的正面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批驳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6、文中的“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指哪些人?各举一例。
(8分)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二)(13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22、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2分)(1)模式()(2)关键()23、解释词语。
(2分)(1)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满腹经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你觉得创造性的思维还需要那些条件?(3分)26、第六段“我对此完全赞同。
”这句话中的“此”具体指代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请你举一个生活中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