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微软末日未到 惯性优势仍可期待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0
浅谈比尔盖茨对微软公司的意义一些事正在印证微软渐趋无关重要,2013年CES大展周二开幕,微软几乎缺席。
最近,微软直入平板市场,新的智能手机OS也已经推出,这些本来应该适合CES主题的:大展围绕移动、互联设备展开。
继续质疑鲍尔默微软需要强行针。
微软投资者戴维?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 )几年来一直说,微软CEO鲍尔默(Steve Ballmer)应该下台,现在,就连一些坚信微软股票的人也开始问:鲍尔默(Steve Ballmer)是否能给微软注入统一目标感?微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科技企业之一,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依然举足轻重,但这大多来自过去的遗产。
目前,它的战略是通过有吸引消费者(引申开来就是企业消费者),在企业客户中获得动力,但趋势却告诉微软:方向完全相反。
在假日销售旺季买一台Windows RT平板送给某人,相当于买台别克送他:车很棒,但不是人们想要的。
如果微软董事会对鲍尔默没了耐心,它可能需要找一个人,此人有足够的威信,可以刺激微软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还得足够强势,能镇压不同部门领导间的“自相残杀式”竞争,在微软这种规模的企业,残酷的竞争普遍存在。
在企业内部,没有人会对整个公司忠诚,在企业外部,也没有人有足够的内部影响力,可以发动巨变,重写公司的命运。
没有人,只有微软创始人盖茨(Bill Gates)。
美国富士通移动部门产品管理副总裁保罗-莫尔(Paul Moore)认为,盖茨曾创立微软,他回归掌舵和之前乔布斯回归苹果有相同的影响。
莫尔称:“我想人们会激动。
”Windows8成功吗?富士通销售Windows8平板,还销售Android设备。
莫尔说,今年的CES微软本来应该参与。
《信息周刊》作者艾里克(Eric)也持相似观点,他在文章中表示:“我觉得微软退出CES主题演讲太早了。
在CES大展上发表企业连通性相关的主题演讲可能不适合,但是所有CIO都可以由此确定微软如何为未来下注,由此来看演讲是有意义的。
微软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软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一直在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微软公司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一、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微软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多元化是其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从操作系统到办公软件,从搜索引擎到云计算,微软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已经成为了全球许多领域的领导者。
尤其是在企业市场和云计算领域,微软公司的Azure云服务和Office系列软件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微软公司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微软也开始向更重视个人消费者的市场转型,加大了在混合现实、游戏和社交媒体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预计未来,微软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影响力,为用户提供更多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二、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行业的热门领域之一,也是微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微软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上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旗下的人工智能助手Cortana已经在Windows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微软公司还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企业服务和产品开发中。
未来,微软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与其他科技巨头竞争占据市场份额。
微软公司的人工智能助手Cortana将继续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同时,微软也将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更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三、云计算的快速增长云计算是近年来科技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微软公司的一项核心业务。
微软公司的Azure云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成为了领先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
微软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面向企业市场的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未来几年云计算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微软公司将通过不断完善Azure云服务的功能和性能,提供更加可靠和安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商学院案例关注:微软“失去的十年”先机商学院案例关注:微软“失去的十年”先机更多新闻:伴随着音乐优雅的节奏,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步入了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酒店的宴会厅。
在2012年国际电子消费展中,鲍尔默身后20英尺高的屏幕墙开始闪烁着他的名字。
国际电子消费展是科技界的盛宴。
每年1月份,超过15万名技术人员和企业高管都会涌入了拉斯维加斯,参观最新的技术和科技产品。
参会者从一个展厅走向另外一个展厅,急匆匆的希望抢先获得最新的试用产品,丝毫不在乎在会场助兴的各类娱乐明星。
让人感到尴尬的是,鲍尔默在演示搭载Window sPhone 7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时出现了故障,一位微软员工不得不为首席执行官更换了一部手机。
各大媒体对此的反应非常悲观,一位知名博主更是毫不客气地说“微软在最后一届展示会中,竟然开了这么一个残酷的玩笑。
”对Windows和Office的溺爱过去十多年一系列的错误,导致微软从消费电子产业的创新者演变成为碌碌无为的跟随者。
近些年以来,微软不断被谷歌、Facebook和苹果在各个领域所超越。
这些企业革新了社交媒体的技术体验,而反应迟缓的微软却仍在极大地依赖于W indow s、O f-fice和服务器软件等传统产品,来支撑着公司的财务表现。
在一个充满活力且不断变革的市场中,微软变成了高科技产业中的一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即便是在竞争对手颠覆了世界的情况下,却依然在生产线上制造那些虽然闪烁着光泽,却已经被市场所淘汰的产品。
微软绝大多数的创新,要么给自身带来巨大的亏损,要么就是对新领域几乎毫无影响。
数据可以说明问题。
2000年12月,微软的市值曾达到5100亿美元,是当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但是到了今年6月份,微软的市值仅有2490亿美元,不到当年的一半,降至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
反观苹果公司,2000年12月市值仅有48亿美元。
到了今年6月份,市值已经高达5410亿美元。
但是,微软曾经是地球上最幸福的公司。
微软的拐点(职场经验)微软中国从不缺乏戏剧性。
如果说过去十年里,每隔两年它都会经受一番人事动荡,这一轮回至今仍未被打破。
在经历过任期大约两年的4名中国区CEO之后,它似乎迎来了一名长跑选手。
依靠有效的谈判与沟通,为人风格颇为江湖,或说极为“美式”的陈永正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宽裕空间,也让他的任期“无限”延长了下去。
但这并未妨碍2005年和2007年,李开复和陈永正这两名似乎可以在微软终老的人,选择了主动离开。
接受本刊记者第一时间采访时,陈说在加盟之初,他就与微软公司CEO鲍尔默有所沟通:“做满5年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在微软里面换一个工作,也许到美国去,或者其他地方去。
另一个是我在中国换一家公司。
”事实上,陈所规划的另一条路径,成为了另一名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的选择:2个月前,沈被授命负责总部新近成立的互联网服务研究中心,并在陈辞职前不久赴美国履新。
陈的规划与兑现,暗示出一个人们不多触及的问题:跨国公司如何让那些能力胜任的职业经理人,长期而有效的掌管海外市场?——这个看似坐拥一方的诸侯位置,并不容易实现价值:它既非个人舞台,又需要艰难的平衡总部与当地市场之间的种种差异,这就让陈、沈二人的选择成为了必然。
接下来,总部需要费尽心力选择出能力相当的继任者,继任人选需要在“进一步退半步”的磨合中重头来过。
如何打破这种时间游戏?微软中国需要答案。
Mr.Right作别微软中国历史上“业绩最好、争议最少”的CEO陈永正亲述自己在微软的成绩、方法论及个人性格文《环球企业家》记者于欣烈GE:你是微软中国离任的几位CEO中,业绩最好、争议最少的一位。
你如何看待在你任期内微软的变化?陈永正:我觉得这几年大环境比较好。
因为中国强调自主创新,政府越来越强调知识产权的重要,所以我们公司的战略也在配合这方面的政策。
不管是在研发、外包,还是我们投资中国的软件公司、进行战略合作,以及跟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合作,培养人才、农村信息化等等,微软中国战略的调整,得到了美国总部大量的支持。
微软发展前景微软(Microsoft)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微软发展前景的一些重要因素:1. 云计算领域:微软是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其Azure云平台在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声誉。
随着企业和个人对云计算的需求增加,微软有望在云计算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微软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微软的语音识别技术在语音助手Cortana和Microsoft Teams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不断进步,微软有望将其技术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并推动科技创新。
3. 数字化转型:微软已经从传统的软件开发公司转变为一家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公司。
它推出了许多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如Office 365、Dynamics 365和Microsoft Azure等。
微软不断改善和调整其产品组合,以满足企业和消费者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技术的需求,这将为其带来更多的商机。
4. 游戏和娱乐产业:微软在游戏和娱乐产业中拥有重要地位,其Xbox游戏主机和相关的游戏服务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近年来,游戏和娱乐产业迅速增长,尤其在云游戏、AR/VR和电子竞技等领域。
微软可以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大其游戏和娱乐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相关市场的竞争优势。
5. 教育市场:微软在教育市场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解决方案和工具,如Microsoft Teams for Education和Office 365 for Education等。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学校对数字化教育的需求增加,微软有机会继续扩大其在教育市场的份额。
尽管微软面临着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但通过其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经验,微软将继续保持其领导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成就。
微软鲍尔默功成身退继任者应坚守设备+服务CNET科技资讯网8月30日评论文章(文/梁钦):即将从奋斗了40年的微软公司退休,对于史蒂夫·鲍尔默而言,算得是功成身退,无怨无悔。
对于继任者而言,需要把鲍尔默提出的设备+服务战略进一步升华,从而推动微软走向下一个巅峰。
鲍尔默的退休,其实并没有那么突然,从7月份微软的架构调整,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回顾鲍尔默的个人职业生涯,对他在微软任职期间做个评判,鲍尔默问心无愧,他和比尔·盖茨一起让微软从发展壮大,并成为数一数二的软件巨头。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微软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敌人最多的公司,苹果、Google、Amazon、IBM、Oracle、惠普、VMware等等,与此同时它优势伙伴最多的厂商,它赚1美元,能够给合作伙伴带来接近20美元的收入。
经营这样一家公司,世间有几个能够做到?目前,鲍尔默的继任者尚无定论,但是我认为对于继任者而言,应该做到这些:一、坚守设备+服务战略。
这是鲍尔默最大的功劳,他在微软工作40年,最了解微软该向何处去。
在2012年,鲍尔默提出微软将转型为一家设备+服务公司,而2013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战略。
对于继任者而言,请你接受这样的现实,我个人也认为微软的这个路线是当前及未来几年最适合的路线。
设备+服务也彰显了IT业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微软几十年的沉淀和积累。
继任者没有必要、也不能推倒重来,如果那样微软会很惨。
二、硬件上多花心思。
在鲍尔默的手里,微软的硬件发展十分不错,新一代的Xbox成为众多玩家的期待;Kinect除了体感游戏之外,更在许多行业市场找到商机;键盘鼠标也是该行业中中高端选择;微软与诺基亚等共同打造的Windows Phone也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个性力量。
Surface虽然卖得一般,但是其工业设计让人称道。
新CEO应该让微软的硬件变得更强大,但是要不要推出自家品牌的Windows Phone手机,这个必须谨慎。
微软市场分析报告微软市场分析报告概述微软(Microsoft)是一家世界领先的技术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
该公司创建于1975年,拥有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以及Azure云计算平台等。
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包括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构。
市场规模据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的数据显示,全球计算机软件市场规模在2020年达到了442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6250亿美元。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的推动,以及企业对混合云解决方案的需求。
竞争格局微软在计算机软件市场上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苹果(Apple)、谷歌(Google)、Adobe和甲骨文(Oracle)等。
这些公司都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线,且在不同领域都与微软有直接竞争。
例如,苹果和谷歌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与微软的Windows系统竞争,Adobe则在设计和创意软件市场上与微软的Office套件竞争。
优势与挑战微软在市场中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包括个人用户、企业用户以及政府机构,这为其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微软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资源,可以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外,微软在云计算市场上表现出色,其Azure平台是全球领先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
然而,微软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其他公司也在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与微软争夺市场份额。
其次,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亚马逊的AWS和谷歌的GCP等竞争对手不断涌入,并试图在这一领域与微软展开竞争。
此外,安全问题也是微软需要处理的挑战之一,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威胁也逐渐增多。
战略规划为了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推动公司的发展,微软采取了多项战略举措。
首先,公司加大了对云计算市场的投资,通过不断扩大Azure平台的功能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
2024年惯性导航系统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内部惯性传感器测量和计算的导航系统,其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和无需外部信息等优点,因此在航空航天、船舶、导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对惯性导航系统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应用领域等方面。
2. 市场规模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受到航天航空、国防军事、汽车、船舶等各个领域的需求影响。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惯性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增长。
而汽车和船舶领域也是主要需求市场,受到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和需求增长的推动。
3. 竞争态势惯性导航系统市场存在较多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地的企业。
美国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包括霍尼韦尔国际公司、北电磁公司等知名企业。
欧洲地区也有一些在惯性导航系统领域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如莱卡公司、德国西门子等。
亚洲地区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日本,其中中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发集团公司在国内外市场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售后服务以及价格等因素都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竞争加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方面不断发力,提升了产品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市场需求。
4. 应用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在众多应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4.1 轨道交通在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惯性导航系统被用于车辆位置与速度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准确。
4.2 船舶导航在船舶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精准的船舶姿态、位置和速度信息,用于航行控制和导航安全。
4.3 航空航天在飞机和导弹等航空航天领域,惯性导航系统用于飞行器的导航、目标跟踪和引导等关键任务,确保飞行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4 汽车导航在汽车导航系统中,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车辆位置和姿态信息,用于车辆导航和自动驾驶等应用,提高驾驶安全性和导航准确度。
第1篇一、引言微软(Microsoft Corporation)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财务报告一直是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微软财务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经营状况、财务健康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潜力。
本文将以微软2022年度财务报告为案例,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二、微软2022年度财务概述微软2022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实现总收入为19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为610亿美元,同比增长54%。
具体来看,以下是微软2022年度财务报告的关键数据:1. 收入结构:- 产品和服务收入:164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 商业云收入:352亿美元,同比增长35%。
- 个人计算业务收入: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 地区分布:- 美国市场收入:1094亿美元,同比增长17%。
- 国际市场收入:9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
3. 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云业务板块收入增长35%,主要得益于Azure云服务的强劲增长。
- 个人计算业务板块收入增长10%,主要得益于Windows操作系统和Surface设备的销售增长。
- 产品和服务业务板块收入增长17%,主要得益于Office 365和LinkedIn的订阅增长。
三、财务分析1. 盈利能力分析微软2022年度净利润为610亿美元,同比增长54%,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以下是影响微软盈利能力的几个关键因素:(1)收入增长:微软2022年度总收入同比增长18%,主要得益于智能云业务板块的强劲增长。
(2)成本控制:微软在2022年度成功控制了成本,使得净利润率有所提升。
(3)业务多元化:微软的业务结构较为多元化,能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2. 营运能力分析微软的营运能力主要体现在其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方面。
以下是微软2022年度营运能力的关键数据:(1)资产周转率:2022年度资产周转率为1.4,较2021年度的1.3有所提升,表明公司资产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福布斯:微软末日未到惯性优势仍可期待导语: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络版周一发表署名托尼·布拉德利(Tony Bradley)的文章称,虽然微软近期股价大跌,但由于该公司已经开始主动适应趋势,而且拥有一些惯性优势,所以并不能就此判断该公司已经濒临绝境。
以下为文章全文:在发布令人失望的季报后,微软股价上周五大幅跳水。
该公司当季减记了将近10亿美元的Surface RT库存,此后很快有人宣称,这家科技巨头的末日即将来临。
微软第四财季实现营收199亿美元,较2012年第四季度增长10%,但仍比分析师的预期低了将近10亿美元。
微软当季利润接近50亿美元,远好于去年同期4.92亿美元的亏损。
微软整个2013财年的营收较2012财年增长5.6%,净利润也增长了三分之一。
该公司2013财年年末现金余额为770亿美元,除去债务后,净现金仍然超过600亿美元。
既然如此,为何还有那么多看空的言论?因为微软股价近几个月维持了相对高位,但PC销量萎缩、Windows 8进展不佳、Xbox One公关危机、Surface RT的惨败都令投资者相信,或许是时候高位套现了。
即使微软不会崩溃,在可预见的未来,起码也会遭遇成长的阵痛。
微软的现状一方面源自移动浪潮,一方面也是自身的成功使然。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得PC逐步被边缘化,而且大幅蚕食了PC销量——而消费者通常会通过购买新PC的方式来获取最新的Windows系统。
然而Windows XP仍然流行,Windows 7也广受好评,导致Windows 8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但微软仍在改变战略,而且依然拥有“惯性”。
该公司不准备将OEM 合作伙伴彻底晾在一边(至少现在没有),但却逐步开始降低对PC行业的依赖。
微软一直在为自己注入云计算和订阅服务的新文化,以此取代传统的软件授权模式。
微软用户或许对现有的PC硬件十分满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采用最新的操作系统,不会使用Office 365等新服务。
所谓的“惯性”源自微软的主导地位。
Windows仍在桌面操作系统领域一家独大,IE仍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主导。
Office虽然面临挑战,但却不太可能在短期内损失太大份额。
由于企业和消费用户都已经对微软的产品投入了大量资金,而且深深融入了微软的文化,所以Windows PC还不会被人彻底抛弃。
我并不是说微软无懈可击,这样的想法是愚蠢的。
很多公司都曾经因为傲慢自大而陷入绝境。
无论多么强大的企业,都有可能因为创新和竞争而过时。
但微软还没到那种境地。
在当今的科技趋势中,微软的确姗姗来迟,但他们仍有时间纠正航向,步入正轨。
微软不会就此灭亡。
该股只是遭到了低价抛售。
他们今后如何通过重组来恢复元气将十分值得关注。
(书聿)以下是繁体版内容: 導語:美國《福佈斯》雜志網絡版周一發表署名托尼·佈拉德利(Tony Bradley)的文章稱,雖然微軟近期股價大跌,但由於該公司已經開始主動適應趨勢,而且擁有一些慣性優勢,所以並不能就此判斷該公司已經瀕臨絕境。
以下為文章全文:在發佈令人失望的季報後,微軟股價上周五大幅跳水。
該公司當季減記瞭將近10億美元的Surface RT庫存,此後很快有人宣稱,這傢科技巨頭的末日即將來臨。
微軟第四財季實現營收199億美元,較2012年第四季度增長10%,但仍比分析師的預期低瞭將近10億美元。
微軟當季利潤接近50億美元,遠好於去年同期4.92億美元的虧損。
微軟整個2013財年的營收較2012財年增長5.6%,凈利潤也增長瞭三分之一。
該公司2013財年年末現金餘額為770億美元,除去債務後,凈現金仍然超過600億美元。
既然如此,為何還有那麼多看空的言論?因為微軟股價近幾個月維持瞭相對高位,但PC銷量萎縮、Windows 8進展不佳、Xbox One公關危機、Surface RT的慘敗都令投資者相信,或許是時候高位套現瞭。
即使微軟不會崩潰,在可預見的未來,起碼也會遭遇成長的陣痛。
微軟的現狀一方面源自移動浪潮,一方面也是自身的成功使然。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得PC逐步被邊緣化,而且大幅蠶食瞭PC銷量——而消費者通常會通過購買新PC的方式來獲取最新的Windows系統。
然而Windows XP仍然流行,Windows 7也廣受好評,導致Windows8的吸引力大幅下降。
但微軟仍在改變戰略,而且依然擁有“慣性”。
該公司不準備將OEM 合作夥伴徹底晾在一邊(至少現在沒有),但卻逐步開始降低對PC行業的依賴。
微軟一直在為自己註入雲計算和訂閱服務的新文化,以此取代傳統的軟件授權模式。
微軟用戶或許對現有的PC硬件十分滿意,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會采用最新的操作系統,不會使用Office 365等新服務。
所謂的“慣性”源自微軟的主導地位。
Windows仍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一傢獨大,IE仍在瀏覽器市場占據主導。
Office雖然面臨挑戰,但卻不太可能在短期內損失太大份額。
由於企業和消費用戶都已經對微軟的產品投入瞭大量資金,而且深深融入瞭微軟的文化,所以Windows PC還不會被人徹底拋棄。
我並不是說微軟無懈可擊,這樣的想法是愚蠢的。
很多公司都曾經因為傲慢自大而陷入絕境。
無論多麼強大的企業,都有可能因為創新和競爭而過時。
但微軟還沒到那種境地。
在當今的科技趨勢中,微軟的確姍姍來遲,但他們仍有時間糾正航向,步入正軌。
微軟不會就此滅亡。
該股隻是遭到瞭低價拋售。
他們今後如何通過重組來恢復元氣將十分值得關註。
(書聿)北京移动发出4G体验“召集令”本报讯(记者赵莹莹)“三哥”(3G的昵称)尚且年幼,“四哥”(4G的昵称)将要登场了。
4G网络时代,开始从展会走向普通市民。
昨日,北京移动发布4G体验“召集令”,邀请爱触网的移动用户免费报名体验TD-LTE的4G网络。
根据“召集令”的要求,入网一年以上、无欠费记录、近三个月月均消费大于50元且近三个月月均上网流量大于50M的移动用户,可登录进行网上报名。
报名审核通过后,用户缴纳500元押金(退还体验终端时即返还),即可领取一部4G终端及相应USIM卡开始4G体验,免费享受每月最高达15G的4G网络流量。
在为期6个月的体验期内,用户需每月提交2次调查问卷,真实反馈使用心得。
“通过此次用户招募体验活动收集的数据将会成为下一步4G网络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移动此次提供了数据卡、MI-FI、CPE三种4G终端,分别适用于笔记本移动办公的人群、平板电脑等支持WIFI功能终端的人群,和有线宽带的中小企业或家庭用户。
“可以这么说,4G网络迈向商用,又前进了一步。
”资深电信分析师、飞象网CEO项立刚告诉记者,他很看好4G网络的商用前景。
从招募活动看,移动TD-LTE的建设已从最初的基础设施铺设逐步转入用户体验完善阶段,也许到年底,北京就有一批用户能享受到4G时代。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支持4G网络的手机包括三星GALAXYS3、三星GALAXY S4、HTC EVO 4G、华为Ascend D2-TL、诺基亚Lumia 920、iPhone 5等多款。
项立刚表示,正如3G网络时代的激烈竞争,面对广阔的4G网络市场,终端设备商、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企业都将加入到4G竞争序列之中。
关于工信部何时颁发4G拍照,业界一直有预测:先是认为会在今年“5·17电信日”颁发,之后又预测颁发时间在今年九、十月间。
中国刚刚开展3G商用,国际上已经在紧锣密鼓确定4G国际标准。
对此,电信分析师付亮的观点是,技术标准确立到最终商用化还需要很长时间,3G标准确立到最终商用也经历了差不多10年。
“未来10年都无法看到3G退出市场,4G建网不可能完全替代3G,4G也不可能全球大范围建网,至多在一些对数据信息需求量大的特大城市布网,比如上海、北京等城市,其他人口少的城市3G已经够用了。
”关键词4G4G(TD-LTE)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网络速度可达3G网络速度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其中TD-LTE是高带宽、高质量的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标准之一。
4G网络既可以达到有线宽带的上网速度,又可以让客户享受移动的自由。
它不仅支持话音、短信、彩信,还支持高清视频会议、实时视频监控、视频调度等。
相关新闻首张微信专属手机卡下午面市本报讯(记者贾中山)今天下午,广东联通与腾讯公司召开发布会,公布用户高度关注的“微信沃卡”的情况。
这也是国内首张微信定制电话卡。
关于具体的收费详情,目前双方仍未透露,网上有传言称,用户使用“微信沃卡”上微信将不收取微信流量费。
今天下午,广东联通与腾讯公司举行发布会,介绍双方合作推出的专属手机SIM卡,这也是运营商首次与腾讯微信合作推出手机SIM卡。
上午,已有网友将会议现场照片上传到微博上,可以看到会场摆放了将近20排椅子,会场大屏幕上显示有一张手机SIM卡,上面有“微信沃卡”字样。
对于该SIM卡的套餐收费问题,在网上有用户称,微信沃卡将具备腾讯“微支付”功能,微信、游戏、音乐、视频等腾讯应用流量免费。
而根据网上调查,用户最关心的话题包括有无流量优惠、是否免费使用微信、是否可拥有微信特权等。
据悉,微信沃卡专属手机SIM卡将于8月8日正式推出,人们在腾讯旗下的易迅网可以购买。
就在联通与微信合作推出专属手机SIM卡的同时,广东电信也不甘落后,将于下月推出一种包含微博和微信定向流量的业务卡。
据了解,这种针对“双微”业务的专属流量卡每月仅需6元,用户可获得2GB 的腾讯微信加新浪微博定向流量。
以下是繁体版内容: 本報訊(記者趙瑩瑩)“三哥”(3G的昵稱)尚且年幼,“四哥”(4G的昵稱)將要登場瞭。
4G網絡時代,開始從展會走向普通市民。
昨日,北京移動發佈4G體驗“召集令”,邀請愛觸網的移動用戶免費報名體驗TD-LTE的4G網絡。
根據“召集令”的要求,入網一年以上、無欠費記錄、近三個月月均消費大於50元且近三個月月均上網流量大於50M的移動用戶,可登錄進行網上報名。
報名審核通過後,用戶繳納500元押金(退還體驗終端時即返還),即可領取一部4G終端及相應USIM卡開始4G體驗,免費享受每月最高達15G的4G網絡流量。
在為期6個月的體驗期內,用戶需每月提交2次調查問卷,真實反饋使用心得。
“通過此次用戶招募體驗活動收集的數據將會成為下一步4G網絡建設的重要參考依據。
”中國移動北京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移動此次提供瞭數據卡、MI-FI、CPE三種4G終端,分別適用於筆記本移動辦公的人群、平板電腦等支持WIFI功能終端的人群,和有線寬帶的中小企業或傢庭用戶。
“可以這麼說,4G網絡邁向商用,又前進瞭一步。
”資深電信分析師、飛象網CEO項立剛告訴記者,他很看好4G網絡的商用前景。
從招募活動看,移動TD-LTE的建設已從最初的基礎設施鋪設逐步轉入用戶體驗完善階段,也許到年底,北京就有一批用戶能享受到4G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