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滤清器的配套技术详解
- 格式:docx
- 大小:22.99 KB
- 文档页数:6
机油滤清器简介压缩机专用机油价格昂贵,因此推荐您使用高质量的机油滤清器,以保护压缩机机油并进而保护压缩空气系统的其他部件,MAN FEITE 机油滤清器采用的特殊设计可满足压缩机在高温、高压恶劣环境下的工作要求,和空气滤清器和油气分离器一样,压缩空气系统中的机油滤清器也是运行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运行链中,最薄弱的部分可能严重削弱整个系统的性能,机油滤清器不能正常工作后,污垢沉积会对油气分离器、精细滤清器和机器部件产生负面影响。
其结果就是导致滤清器的使用寿命的大幅缩短,并会增加压缩机的维护费用。
机油滤清器可以滤除压缩机专用油中的金属颗粒、杂质等,使进入主机的油是非常干净的,以保护主机安全运行。
机油滤清器结构旋装式机油滤清器由外壳和内部滤芯构成。
根据不同的应用,旋装式机油滤清器构成材料也不同,如不同的滤材、止回阀、旁通阀等。
将要被过滤的机油通过同心开口孔流过盖板内,流经滤芯,最后过滤后的机油由中心连接口流出。
盖板上装有可拆卸的密封圈,确保在任何操作条件下对外部的密封效果。
机油滤清器的维护维护时间通常由机器制造厂家确定。
维护只需要更换整个旋装滤清器。
使用过滤器扳手能够方便地卸下旋装滤清器。
天宇净化建议:◇新机第一次运行500小时后应更换机油滤清器。
◇建议每1500-2000小时更换机油滤清器,在环境恶劣时使用应缩短更换周期。
◇严禁超期使用机油滤清器,否则由于滤清器堵塞严重,压差超过旁通阀承受界限,旁通阀自动打开,大量污垢会直接随机油进入主机内,造成严重回果。
为了保证滤清器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MAN FEITE机油滤清器采用特殊设计和材料,比如金属、滤材和密封材料等,都是针对压缩机应用场合和有侵蚀性的机油而特殊选择的。
机油滤清器的安装要求1、在拆除机油滤清器后必须清洁安装底座。
遗留在法兰和垫圈之间的尘土会导致新的垫圈变形和撕裂,从而造成泄漏。
2、在拆除旧的机油滤清器,请确认旧的垫圈没有粘着在安装底座上。
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过滤发动机内的杂质和污染物,保护发动机正常运转。
因此,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对于发动机的健康运转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一下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更换方法1.确定更换时间通常建议每行驶10000公里或者每6个月更换一次机油滤清器。
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车辆使用环境、行驶里程等因素来确定。
2.准备工具和材料更换机油滤清器需要准备的工具包括扳手、橡皮垫、防滑垫等。
需要使用与原装配件相同的新机油滤清器。
3.放置防漏盘在更换之前,需要将防漏盘放置在车辆下方,以便收集旧的机油。
4.卸下旧的机油滤清器先将旧的机油排出来,然后用扳手松开旧的机油滤清器。
注意不要将旧的机油倒入地面上。
5.安装新的机油滤清器将新的机油滤清器涂上机油,然后将其安装到发动机上。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
6.加入新的机油在更换机油滤清器之后,需要加入新的机油。
具体加注量需要根据车辆型号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7.检查漏油情况启动发动机,检查是否有漏油情况。
如果有漏油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二、注意事项1.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配件在更换机油滤清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配件。
不要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以免对发动机造成损害。
2.避免使用低质量的机油低质量的机油容易导致发动机内部积碳、磨损等问题,因此在更换机油滤清器时也要选择高质量的机油。
3.注意安装方向更换新的机油滤清器时一定要注意安装方向。
如果安装反了会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损坏滤清器。
4.检查密封性更换完毕后一定要检查密封性。
如果存在漏气或者漏水等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5.注意环保更换机油滤清器时一定要注意环保。
旧的机油滤清器需要妥善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总之,更换机油滤清器是车辆保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定期更换,并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更换,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延长发动机寿命。
机油滤清器的选择与更换技巧机油滤清器在汽车保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有效地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转。
选择适合的机油滤清器并掌握更换技巧是每位车主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就机油滤清器的选择原则和更换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油滤清器的选择原则1. 适配性:机油滤清器必须与车辆的发动机匹配,确保安装时尺寸和连接方式完全一致。
购买机油滤清器时,要了解自己车辆的品牌、型号和发动机规格,并向专业人员咨询合适的滤清器品牌和型号。
2. 过滤效能:滤清器的过滤效果是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优质的滤清器应能有效地过滤机油中的微小颗粒和污染物,以保证机油的清洁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建议选择具备高效过滤能力的品牌,如德国马勒(Mahle)等。
3. 质量认证:机油滤清器是关系到发动机寿命的重要部件,因此建议选择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的产品。
认证标志可在滤清器外包装上找到,合格产品通常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 维修保养:考虑到滤清器的更换频率,建议选择易于更换的机油滤清器。
一些机油滤清器品牌提供易于安装和更换的设计,以降低维修保养的难度。
二、机油滤清器的更换技巧1. 准备材料:更换机油滤清器所需的材料包括备用机油滤清器、橡胶手套、纸巾或废布等。
2. 确定位置:检查车辆发动机盖下的位置,查找机油滤清器的具体位置。
通常,机油滤清器位于发动机正上方,便于更换。
3. 安全措施:在更换机油滤清器之前,确保发动机已冷却,以避免烫伤。
此外,为了防止漏油,可以在机油滤清器底部放置废布或纸巾。
4. 去除旧滤清器:先用橡胶手套握住滤清器,逆时针旋转。
有时需要力气较大,因此可使用一个滤油扳手来辅助。
旋转滤清器时要小心,以免滤清器上的污垢掉入周围的部件。
5. 清理接口:在安装新机油滤清器之前,检查旧滤清器密封环上是否有残留,若有则需将其清除。
此外,确保滤清器接口的清洁,没有异物。
6. 安装新滤清器:将新机油滤清器涂抹一些新机油在接口上的密封环上,然后将其手动旋转到位,直至紧固。
机油滤清器技术标准机油滤清器是发动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它的作用是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保护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因此,机油滤清器的技术标准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机油滤清器的选材、结构、性能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机油滤清器的选材非常重要。
优质的机油滤清器应该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的材料制成,以确保在长时间高速运转下不会出现破损或者腐蚀的情况。
同时,滤芯材料也需要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机油能够得到有效的过滤和保护。
其次,机油滤清器的结构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
滤清器的结构设计应该合理,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避免机油泄漏或者外部杂质进入。
另外,滤清器的排污阀设计也非常重要,它能够定期将滤芯中的杂质排出,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除此之外,机油滤清器的性能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标准。
包括滤芯的过滤精度、阻力特性、捕集能力等指标,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滤清器的过滤精度决定了其对机油中微小颗粒的过滤效果,阻力特性则影响了机油的流通和发动机的工作效率,捕集能力则直接关系到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机油滤清器的标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可以保证不同厂家生产的机油滤清器在性能和质量上都能够得到保证,从而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安全。
总之,机油滤清器的技术标准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和使用机油滤清器时,需要特别注意其选材、结构、性能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发动机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同时,厂家和用户也应该共同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保证机油滤清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为发动机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润滑油滤清器技术摘要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我国,汽车已经进入百姓家庭并且日益普及。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作为汽车的心脏,维持汽车运转原动力的发动机已经进入了电喷时代,发动机设计制造得越精密,其使用条件也越严格,否则就会造成其不正常磨损,甚至损坏。
汽车“三滤”就是发动机的重要保护装置,在“三滤”中,汽车润滑油滤清器对于发动机润滑润滑油的过滤尤为重要。
发动机润滑油在使用中不断受金属磨屑、灰尘以及积炭等机械杂质的污染。
其中重的杂质沉淀在油底壳底部,轻的随润滑油进入各摩擦表面,引起机件早期磨损。
同时空气及燃烧的废气对润滑油的氧化作用,也会使润滑油逐渐产生胶质,机械杂质与胶质混合还会形成油泥,这不仅会加速运动零件的磨损,而且易造成油路堵塞。
为确保润滑油的清洁,发动机在润滑系统中装有滤清器,滤清器的作用是使润滑油通过滤清器滤去脏物。
滤清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芯上会附着很多污垢,因此应定期更换滤清器。
一般而言,润滑油滤清器与润滑油应同时更换,这样有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润滑油具有减少摩擦、减少振动、缓冲碰撞、提高动力、密封气缸、减少漏气、冷却过热机件、清洁发动机内部等多项功能。
现代的发动机在设计制造上越来越精密,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现代的发动机寿命取决于润滑油的养护程度。
所以,润滑油的日常检查和更换是汽车维护中最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汽车性能不断提高的今天,润滑油的使用更加重要。
为减少发动机磨损,确保发动机良好的润滑,在维护中,应认真检查润滑油的数量和质量。
在检查油位时,应注意检查润滑油的污染程度。
检查润滑油尺上的润滑油,不应有变色(润滑油变黑现象除外)的现象。
当润滑油达到使用的间隔里程或达到换油指标时,应及时更换润滑油。
我们检查润滑油质量可用油迹对比法。
在白纸上分别滴下同种新润滑油和正在使用的润滑油各一滴进行比较。
如果在用的油中间黑点里有较多的硬颗粒等,表明润滑油滤清器失效,但润滑油还可以使用;如果润滑油中间黑点较小且色较浅,周围的黄色润迹较大,油迹的界线不很明显而且是逐渐扩散的,说明润滑油中洁净分散剂尚未耗尽,仍可继续使用;如果黑点较大,且油是黑褐色、均匀无颗粒,黑点与周围的黄色油迹界线清晰,有明显的分界线,则说明润滑油有效成分已经失效,应及时更换。
1 03121790.7 具有一体的机油滤清器单元的机油盘2 96123993.X 机油滤清器的制造方法3 88108950.8 内燃机用减摩可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4 91102196.5 一种内含调压阀的机油滤清器5 91109463.6 一种机油滤清器及生产方法6 93119836.4 加速发动机机油和/或内燃机机油滤清器更换的系统7 95110799.2 机油滤清器复合高分子材料滤芯的生产方法8 02205568.1 能更换滤芯的机油滤清器9 02209357.5 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滤芯10 02220893.3 发动机用机油滤清器与冷却器总成11 02217339.0 一种汽车机油滤清器检测装置12 02256716.X 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滤芯13 02290561.8 摩托车发动机电感式机油滤清器14 03200052.9 机油滤清器15 94221510.9 机油滤清器的改良结构16 87201510 内燃机磁性纸质滤芯机油滤清器17 89210721.9 内燃机用减摩旋装式机油滤清器18 90210392.X 机油滤清器19 90224555.4 柔性可调机油滤清器扳手20 91212507.1 机油滤清器21 91210208.X 带有报警指示器的机油滤清器22 91210301.9 可换式薄壁机油滤清器23 91205509.X 一种内含调压阀的机油滤清器24 91219690.4 内燃机机油滤清器减磨滤芯25 91226045.9 机油滤清器26 93206171.0 具有磁性的机油滤清器27 93235864.0 机油滤清器28 94220875.7 磁力机油滤清器29 96231167.7 永磁燃油机油滤清器30 96208213.9 机油滤清器31 96220529.X 粗细组合机油滤清器阀体32 98218766.1 机油滤清器的磁性过滤装置结构33 97236566.4 可卸式机油滤清器34 97244140.9 摩托车用抛弃型机油滤清器35 97225491.9 旋装式磁性机油滤清器36 98218973.7 可换滤芯的机油滤清器37 98218726.2 曲轴箱与机油滤清器结合的装置38 98249143.3 磁性机油滤清器39 97225168.5 可拆式机油滤清器40 98239513.2 机动车机油滤清器滤芯41 99253264.7 带有金属防护网罩的机油滤清器42 99253263.9 一种用于机油滤清器的金属防护网罩43 98249141.7 高效机油滤清器44 99215367.0 磁吸附机油滤清器45 99250317.5 机油滤清器46 00244659.6 机油滤清器47 00259765.9 机油滤清器外壳48 02207684.0 车用机油滤清器49 01208103.5 环保耗材所制成的机油滤清器内胆50 01236890.3 带有旁通阀开启报警装置的机油滤清器51 01225113.5 机油滤清器中心管自动卷网机52 01234155.X 磁性机油滤清器53 01274195.7 机油滤清器丝网式粗滤芯54 200720093582.8 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与机油滤清器组合装置55 200720142496.1 摩托车磁性机油滤清器56 200720069908.3 一种机油滤清器磁化装置57 200720151233.7 分体式机油滤清器外壳58 200720038465.1 汽车机油滤清器安装拆卸装置59 200720170296.7 组合式机油滤清器60 200720170299.0 组合式机油滤清器61 200720177548.9 机油滤清器外壳62 200720195664.3 一种柴油机机油滤清器63 200720182236.7 机油滤清器外壳64 200720170297.1 组合式机油滤清器65 200720170298.6 组合式机油滤清器66 200720044364.5 一种机油滤清器支座67 200310123430.4 内燃机的机油滤清器组件68 200510024366.3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69 200610047483.6 一种内燃机电磁式机油滤清器70 200610048449.0 一次性双级过滤磁性机油滤清器71 200610149609.0 机油滤清器装置和包括该机油滤清器装置的摩托车72 200610168720.4 机油滤清器73 200710110802.8 分体式机油滤清器外壳74 200710119391.9 机油滤清器滤芯75 200710119393.8 机油滤清器滤芯76 03203581.0 动力用机油滤清器77 03242886.3 具有散热功能的可拆式机油滤清器78 03259817.3 机油滤清器用旁通止回阀79 03256048.6 机油滤清器磁化装置80 03264702.6 能更换滤芯的机油滤清器81 200320124569.6 旋装式永磁机油滤清器82 03280078.9 一种复合机油滤清器83 200420064245.2 机油滤清器外置的顶杆式摩托车发动机84 200420077865.X 换芯式机油滤清器85 200520110560.9 机油滤清器外壳86 200520016373.4 适用于机油滤清器的磁化装置87 200420094105.X 一种机油滤清器的改良结构88 200420075295.0 一种双油道机油滤清器底座89 200420013569.3 机油滤清器通用磁化装置90 200520088890.2 机油滤清器91 200520040085.2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92 200520009640.5 摩托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壳体93 200520021813.5 发动机机油滤清器座装置94 200520043940.5 旋装式机油滤清器95 200520098762.6 汽车机油滤清器96 200520010700.5 一种机油滤清器过滤网97 200520116112.X 机油滤清器滤芯98 200620003785.9 机油滤清器99 200620069385.8 带机油滤清器的柴油机后盖板总成100 200620030214.4 机油滤清器外壳101 200620031280.3 二级过滤机油滤清器102 200620057200.1 机油滤清器的壳体改良结构103 200520120905.9 机油滤清器铁屑吸附装置104 200620057595.5 强磁机油滤清器105 200620117147.X 机油滤清器链式套口扳手106 200620034311.0 汽车机油滤清器107 200520143615.6 一种发动机机油滤清器上的封口结构108 200620105296.4 纸质端盖旋装式机油滤清器109 200620107099.6 一种改良的缝纫机机油滤清器的安装装置110 200620021878.4 带有易拆卸装置的机油滤清器外壳111 200620123236.5 可更换滤芯式机油滤清器112 200620154471.9 一种装拆机油滤清器的工具113 200620067858.0 一种机油滤清器114 200620140124.0 一种可拆洗式机油滤清器115 200620134202.6 一种换芯式机油滤清器116 200620092816.2 汽车磁芯机油滤清器117 200620159940.6 机油滤清器118 200620149506.X 机油滤清器底座119 200720047268.6 机油滤清器的装拆工具120 200720049400.7 磁性机油滤清器121 200620141831.1 一种机油滤清器122 200720170324.5 机油滤清器滤芯123 200720170325.X 机油滤清器滤芯124 200820115002.5 可更换内滤芯式发动机油滤清器125 200820043135.6 一种机油滤清器126 200720190975.0 分体组合式机油滤清器外壳127 200820112706.7 一种机油滤清器密封圈128 200820087207.7 一种机油滤清器外壳129 200720190976.5 分体组合式机油滤清器外壳130 200820036395.0 一种机油滤清器131 200820107497.7 一种汽车机油滤清器132 200720190977.X 分体组合式机油滤清器外壳133 200820120269.3 机油滤清器134 200820025327.4 发动机机油滤清器拆卸工具。
机油滤清器基础知识机油滤清机油滤清器器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高速相对运动的,部件间的摩擦会产生零件的磨损、功率损耗、热量、铁屑杂质等。
因此,为了使我们发动机各个零部件间持久正常运行,就需要机油的润滑,机油在运动机件之间产生油膜,减少摩擦阻力和动力消耗,并减小零部件磨损,同时,流动的机油将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机件不因温度过高而烧坏机件;循环流动的机油又可将零件表面的金属屑带走。
机油还有一定的粘性,填补缸壁与或活塞环间的细小间隙,减少气体才泄露,起到密封的作用。
发动机润滑系的作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在于滤除上述存在于机机油滤清器的作用就在于滤除上述存在于机油中油中油中的有害杂质的有害杂质,保护主机零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_ 一般发动机润滑系统示意图发动机工作时,摩擦表面(如曲轴轴颈与轴承,凸轮轴轴颈与轴承,活塞环与气缸壁,正时齿轮副等)之间以很高的速度作相对运动,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不仅增大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消耗,使零部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损;摩擦所产生的热量还可能使某些工作零件表面熔化,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运转。
因此为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必须对发动机内相对运动部件表面进行润滑,也就是在摩擦表面覆盖一层润滑剂(机油或油脂),使金属表面之间间隔一层薄的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_ 一般发动机润滑系统示意图一般润滑系统由三一般润滑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大部分组成大部分组成::1、机油供给装置:有机油泵、油道、油管、限压阀等,可使机油以—定的压力和流量在循环系统中流动。
2、滤清装置:有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旁通阀(堵塞指示器),可清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
3、仪表及信号装置:有堵塞指示器、压力感应塞、油压警报器、指示灯及压力表等,可使驾驶员随时知道润滑系统的工作情况。
滤清器行业技术标准[2004年7月30日/html/001/006/008/17836.htm]我国滤清器产品的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按其内容又分为技术条件、试验方法、连接尺寸、系列参数、质量分等等。
为方便滤清器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对滤清器标准的全面掌握,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用滤清器委员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滤清器分会编印了《滤清器技术标准汇编》一书。
《汇编》收录了1999年以来已发布的滤清器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内部标准62项。
滤清器生产企业所执行的产品标准多以所配套的主机厂要求而定,随着国内主机厂合资企业的增多和新机型引进,国际标准(ISO)及一些先进国家的滤清器技术标准也相应地引进使用。
如日本的(HS)、美国的(SAE)、德国的(DIN)、法国的(NF)等,就滤清器的一般用户(驾驶员、维修站)而言,所需了解的标准应是技术条件。
此类标准属国家机械局(原国家机械部)批准的有12项,其标准代号及标准名称如下:1、JB/T5087-1991内燃机润滑油滤清器纸质滤芯技术条件2、JB/T5088-1991旋装式润滑油滤清器技术条件3、JB/T5089-1991内燃机纸质滤芯润滑油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4、JB/T6018-1992分流离心式润滑油滤清器转子总成技术条件5、JB/T6019-1992分流离心式润滑油滤清器技术条件6、JB/T5239-1991柴油机纸质滤芯柴油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7、JB/T5240-1991柴油机柴油滤清器纸质滤芯技术条件8、JB/T5241-1991旋装式柴油滤清器技术条件9、JB/T6004-1992内燃润滑油浴及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10、JB/T6007-1992内燃润滑油浴及油浸式空气滤清器滤芯技术条件11、JB/T9755-1999内燃机纸质滤芯空气滤清器总成技术条件12、JB/T9756-1999内燃机空气滤清器纸质滤芯技术条件这些标准分别对润滑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及三滤芯的各项技术指标做了具体的规定。
机油滤清器的配套技术详解滤清器的技术配套技术具有小范围内边缘学科的性质,因而易被忽视。
在实际中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安装在主机上设计精良的滤清器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主机用户又不满意所选滤清器的性能。
这便是滤清器配套不当的问题。
本文试图从配套角度对机油滤清器的选型、设计、安装与使用等方面作一些讨论,涉及的题目有以下十一项:1.通过机油滤清器的流量。
2.内燃机的使用条件。
3.润滑油的品质。
4.内燃机操作者的使用水平。
5.机油滤清在地内燃机上的安装位置。
6.机油滤清器同机油散热器的联接。
7.旁通阀开启压力的确定。
8.保养指示器的应用。
9.复合式机油滤清器的结构。
10.大流量机油滤清器。
11.调压阀问题。
机油滤清器位于内燃机润滑系统中。
上游是机油泵。
下游是主油道。
随着近代内燃机向高速高输出方向发展,润滑系统容量扩大,油温提高。
并普遍采用机油散热器和活塞喷油冷却等装置而使结构复杂化。
同时,润滑油品质提高,添加剂种类增多,对滤清器的过滤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有这些都给机油滤清器的配套技术赋予了新的内容。
1.通过机油滤清器的流量确定机油滤清器的配套流量有如下四个根据:A.用户要求的滤清器流量数据。
B.配套内燃机的类型、功率和强化程度。
C.机油泵流量。
D.主油道流量。
从内燃机功率计算主油道流量时所采用的经验公式如下:Q=(7-10)L/hphr(汽油机)Q=(10-20)L/hphr(柴油机)轻负荷使用条件取低值。
重负荷使用条件取高值。
特重负荷带中增压的可再增大10-30%。
如果用户提供机油泵设计流量或新机油泵实测流量,则滤清器流量可取机油泵流量值的50-60%。
因为机油泵设计者已考虑到机油泵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流量会逐渐减少。
为满足主机的需要,他必须增大设计流量。
也有用户向滤清器设计者提供内燃机主油道的设计流量。
在这种情况下,滤清器的流量值应定在主油道设计流量的1.5-2.0倍。
这是因为随着内燃机能的正常磨损,主油道流量会相应增大以维持正常机油压力。
至于分流滤清器的流量,可取全流滤清器流量的5~10%,或以每10分钟左右能将主机油底壳内全部机油过滤一遍为度。
2.内燃机的使用条件内燃机的运转工况是多种多样的。
从市内轿车到农用货车。
从室内发电动力到油田工程机械。
使用条件差异巨大。
就负荷的大小来说,有轻负荷,中等负荷,重负荷和特重负荷。
就负荷作用的时间长短来讲。
有连续负荷和间歇负荷。
这些不同工况影响到润滑系统中油温和油压的变化,亦即滤清器的工作条件。
同时也决定着过滤材质的特性和过滤面积的大小。
连续重负荷运转的柴油机,代表最荷刻的使用条件。
机油滤清器不仅需耐受长时间的高温(120~150℃),而且要经受多到百万次的压力肪冲波的冲击。
所以滤清器的结构和过滤材料应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
密封件和滤芯粘接剂必须能抵坑高温机油的攻击。
对于变负荷的使用条件,如果江负荷运转时间所占的比例很小,像轻型汽车。
滤清器的负荷可定在按发动机最高转速的最大负荷的50~60%处。
这样就不会使滤清器的尺寸过于庞大。
有的内燃机虽然也是全负荷连续运转,但环境条件较好,使用管理水平较高。
像机房内发电设备和大型船舶动力。
则可采用性能较为完美而结构不妨复杂一些或维护保养工作难度大一些的机油滤清器。
或者在安装空间允许时,也可加大过滤面积使保养周期延长,节约管理费用。
还有一些使用条件特殊的内燃机,像联合收割机的动力。
每年仅连续使用十几天。
但在这十几天中,不允许发生停车事故。
为这种机械配套的机油滤清器就要有卓越的短期可靠性。
能在收割机作业期内坚持到底,宁可在其他性能指标上作一些牺牲。
其滤芯更换的操作也应十分简便,几分钟内解决问题。
以上是内燃机使用条件的几个典型例子。
滤清器配套设计者必须对主机的具体使用工况作仔细全面的考查与分析。
选择最符合使用条件的结构。
排队出滤清器各项性能在所面临的特况滤清器能够适应无论何种使用条件。
即使想方设法做出来,或是价格惊人昂贵,或是结构异常复杂,或是体积重量过大过重,难以被用户接受。
3.润滑油的品质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不考虑内燃机润滑油的品质,即使是很优良的机油滤清器也会在使用失败。
诚然,高品质润滑油已在一部分内燃机上获得应用。
像API 的SD、SE、SFCC、CD级润滑油,用户已不陌生。
这些油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和县浮扩散性。
微孔滤纸滤芯在这类油中的使用效果很好,但也应看到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仍有不少用户使用品质不高甚至低劣的油料。
油中杂质多,抗氧化能力差,无清洗作用,容易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成团胶性物和沥青质,导致滤芯堵塞。
缩短滤清器使用或保养寿命,对微孔滤纸做的滤芯尤为不利。
针对这种情况,滤清器设计者就要采取一些措施:或在纸滤芯之前增加一个金属网预滤芯,或采用复合材料的滤芯,或在润滑系统中并联一个离心式滤清器。
但应当向用户指出,采用上述措施后的滤清系统,要增大保养和务件费用。
如果详细分析采用不同等级润滑油的全面技术经济效果,其结论必定是有利于高品质润滑油。
4.内燃机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机油滤清器是一种需经常维护或更换的部件,周期约为5,000~10,000公里,或150~250小时。
因此内燃机使用管理的技术水平会影响到选择何种结构滤清器的决策。
下面以三种滤清器的使用保养方法来说明这个问题。
旋装式滤清器的更换最为简便。
用手或工具拧下一个旧的再用手拧上一个新的便告完成。
没有其他需拆装的零件。
即使是对机油滤清器结构很不熟悉的人也能做好这项更换工作。
这是旋装滤清器得能迅速推广的优点之一。
不过使用旋装滤清器的一个前提是滤清器备件应充分并可随时随地购到。
与旋装滤清器成鲜明对比是离心式滤清器。
它的过滤效果优越,没有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几乎可以同发动机等寿命。
但它有一个高速旋转的转子(5,000~8, 000r/min)。
有精加工后重新装配。
这样的工作必须要具备相当高的技术水平才能做好,否则离心式滤清器的优越性会全部或部份地丧失。
介乎上述两种结构之间的是可换滤芯滤清器。
因为需要更换滤芯部件,因此滤芯的供应必须有保证。
同时,保养更换滤芯时还需拆装和更换一些零件。
因而要求使用人员对滤清器的结构和其中零部件的作用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不然一个密封圈或一个弹簧或一个小托盘的错装或漏装就会使滤清器失效。
滤清器结构型式繁多。
使用者水平差异很大。
设计者和制造者认为是完善优良的滤清器并不都能在实际使用中得到用户的赞赏。
其中原因之一便是使用者水平与滤清器的使用要求不相适应。
5.机油滤清器在内燃机上的安装位置滤清器设计者需了解滤清器在主机睥安装位置,以便在产品结构上作相应处理。
滤清器的安装方式大致有正放、横置和倒立三种。
离心式滤清器必须正立安装,转子轴中心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不能大于20℃。
其他形式滤清器没有这个限制。
倒立安装的滤清器应装有单向阀或止回阀,以防止发动机停车后润滑油从滤清器中排空。
一旦排空,发动机再次起动时将发生短时间缺油现象。
轻则加大发动机的磨损程度,重则会使主机卡死。
滤清器设计者还应了解安装位置周围有无其它部件和附件或是否相干涉。
所以滤清器总成图上应示出滤清器在更换或保养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以便主机设计人员作出适当布置。
滤清器在保养时,不可避免地会有油液下滴。
因此滤清器应避免安装在电机电器和橡塑制件的上方。
离心式和倒立安装的其他型式滤清器在拆卸或保养时需向上取走壳体及零件,因此要避开主机排气管道以防烫伤事故发生。
6.机油滤清器同机油散热器的联接近代高速内燃机愈来愈多地采用机油散热器来控制润滑油温度。
于是就有滤清器和散热器的联接方式问题。
方式之一是把滤清器安装在散热器之前。
好处是让过滤后的洁净油进散热器,散热元件的通道不会被油中杂质堵塞。
另有一个好处是当主机正常运转时让温度高一些的油先通过滤清器,由于油温高粘度小过滤作用可以更好些。
方式之二是把滤清器放在水冷式散热器之后。
优点冷车起动时散热器可以进热水(当冷却系统被灌入热水时)。
油温升高,机油易于通过滤清器。
综合上述分析,全流机油滤清器应联接在散热器之后。
滤清器内油温能够得到控制,过滤作用较为稳定。
分流式滤清器则安装在散热器之前较宜。
起动时即使无油通过滤清器亦无大碍。
而在发云动机正常工作时湿度较高的油先通过分流滤清器可使它的过滤性能发挥得更好。
对于离心式滤清器更是如此。
油温高则转速上升,分离效果最佳。
7.旁通阀开启压力的确定全流机油滤清器必须设有旁通阀(安全阀)。
使润滑系统中的油流在滤芯堵塞时不致中断。
旁通阀开启压力差的大小能产生下述影响:对于滤芯使用寿命,旁通阀开启压力差大则滤芯的使用寿命长。
对于滤芯强度,阀开启压力差大便要求滤芯强度相应提高,因需承较大压力差的作用。
对于主油道油压,旁通阀压力差代表着机油泵出口处到主油道之间的压力降。
阀的压力差定得高,这个压力降也会增大。
就有可能出现主油道油差偏低的毛病。
因此从整个润滑系统要求来讲,旁通阀的开启压力差定得小一些为宜。
带来的唯一的缺点是滤清器使用寿命相对地短一些。
需要多换几个滤芯,但压力差定得高了容易使润滑系统发生麻烦,例如主油道油压过低或滤芯损坏等。
车用滤清器的旁通阀开启压力差常在70~250kpa之间。
轻型车取较小值,重型车可取较大值。
由于旁通阀在滤芯全堵情况下全开。
所以在设计旁通阀的进出油孔和通道时应该给予足够大的尺寸。
保证滤清器额定流量的80~100%能通畅地通过旁通阀。
8.保养指示器的应用滤清器何时需要保养或更换言之,用户如何知道旁通阀即将开启或已经开启。
这是长期以来用户很关心的问题。
保养指示器就是这个需要而问世的。
它是一种压力差值传感器加上信号显示装置。
在大型柴油机上已有应用的。
不过应该看到当主机冷车起动时,由于油的粘度大,滤芯内外压力差也大。
要求指示器区别冷热车的情况就将使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并难以在中小功率内燃机上推广应用。
所以至今尚未有保养指未器商品应市。
随着电子技术逐步介入内燃机控制系统,车用滤清器装用保养指未器的现实可能性必将增大。
作为滤清器设计者应注意这方面的发展。
9.复合式机油滤清器的结构复合式机油滤清器是指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既有全流滤清器,又有分流滤清器的过滤机制。
在结构上有四种形式:可换式滤芯的全流滤清器和分流滤清器共同安装在一个公共底座上。
全流和分流滤清器总成分别独立安装在主机的不同部位,比公共底座的形式多一点灵活性。
可以根据主机的使用条件同时装用两个滤清器或只装其中任何一个。
全流和分流的可换滤芯共同完善一个总成壳体内。
进油孔是共同的。
出油孔各有一个,分流出油孔内有限流孔板控制流量。
全流和分流滤芯共同在一个旋装式外壳内。
结构虽然复杂,但因为是整体更换总成,对用户来说并不增加麻烦。
采用复合式滤清可提高过滤细度使过滤作用更为完善,全流滤清器具有保证供油和滤除杂质的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