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要知识点,供学生复和巩固。
课文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课文内容包括:
- 唐诗宋词
- 文言文
- 现代诗
- 短篇小说
- 散文
语法知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语法知识包括:
- 词语的构成
- 词义辨析
- 词语的用法
- 句子成分
- 句子结构
- 修辞方法
- 语言运用
阅读技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阅读技巧包括:
- 理解课文中的常见词汇
- 掌握上下文的含义
- 分析语句的结构和语义
- 提炼文章的主旨
- 归纳总结文章中的重点
写作技巧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写作技巧包括:
-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 运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 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子,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 注意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总结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包括课文内容、语法知识、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
通过复和巩固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提升语
文水平,取得更好的成绩。
以上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学生
复习有所帮助。
七 (上)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讲义【复习目标】:1. 复习巩固七上基础知识;2.熟练背、默古诗文名句;3. 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
【复习重难点】:熟练背默古诗文名句,掌握常用的实词、虚词。
【复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借助《导学练》,自行梳理各单元重要课文内容概要,做到熟记于心;借助课本后附录字词表,记忆常用词语;借助每篇课文注释一,熟记重要文学常识;回顾相关讲义及习题,理解记忆古诗文名句,梳理文言文重要实词、虚词。
【复习时数】:六课时【复习过程】:第一课时词语一、要点回顾:1.再读本册课本,梳理各单元重要课文内容概要,做到熟记于心。
2.借助课本下注释及课本后附录字词表,记忆常用词语。
成语整理: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也形容兴趣浓厚的样子。
索然无味:形容事物枯燥无味或毫无兴致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
心血来潮: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言简意赅:形容言语简炼而意思完备。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去掉旧的看法。
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乳臭未干: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现比喻做事时因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奈。
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造诣,指在某行业学业技能所达到的水平。
)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
为富不仁:剥削者唯利是图,心狠手毒,不顾他人死活。
节衣缩食:省吃省穿。
形容节俭。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积累复习资料汇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诗词默写
1、天上的风雨来了,;心中的风雨来了,。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5、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
6、,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7、,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8、谁道人生无再少?,。
9、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10、舟已行矣,,,?
11、A四面湖山归眼底,。
B,白铁无辜铸佞臣。
c,有容乃大;,。
D,,;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E物华天宝,。
F心有三爱:奇书,佳山水;园载四物:,,。
12、,月中霜里斗婵(chán)娟
13、梅雪争春未肯降,。
14、,万紫千红总是春。
15、春城无处不飞花,。
16、唐代高骈(pián)《山亭夏日》:
,。
,。
17、五月榴花照眼明,。
18、【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最是橙黄桔绿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知识点归纳一、为你打开一扇门1、题目的好处有哪些?【①用第二人称显得亲切而诚恳;②把“文学”比作“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③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及读者兴趣。
】2、2个世界作何解释?【前一个世界是指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总和,也就是现实社会。
而后一个世界是指未知领域。
】3、对待未知的领域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打开这些门,走进去,浏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
】4、怎样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打开未知领域的大门要愿意花时间,花功夫,还要有强烈的愿望。
】5、用原文给文学下个定义。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
”】6、文学的内涵是什么?【“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7、大量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什么好处?【①“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②“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③“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8、这些好处中最核心的是哪三点?这三者为什么不可以调换顺序?【最核心的是①增长知识②提高修养③丰富情感。
这三者不能调换顺序,因为:①知识是一切的基础②三者是递进关系。
】9、为什么说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①作品对人的良好影响是缓慢的;②“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即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10、什么是“高智商的野蛮人”?【是指知识多、智商高,但是情感不丰富,修养不够的人。
】11、文末说,走进大门不会空手而归,那你觉得得到了什么?【我觉得我得到了知识、修养和情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而在七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的语文知识点又以苏教版为主。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苏教的相关内容吧!一、基础语法1. 名词名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词汇,如人、动物、事物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名词的基本定义,还需要掌握其用法,如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等。
2. 动词动词是用来描述动作或状态的词汇,如跑、走、笑、哭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动词的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常用的不规则动词等方面的知识点。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特征,如高、矮、胖、瘦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形容词的基本概念,还需要了解其级别、比较级、最高级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4. 副词副词用来描述动词、形容词、其他副词或句子的特征,如快、慢、好、坏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副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
5.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在、于、向、跟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介词的定义、分类、运用以及常见的介词短语等方面的知识点。
6.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句子或词语的词汇,如但是、并且、因为、所以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连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关系等知识点。
7. 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汇,如我、你、他、她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掌握代词的种类、用法以及与名词的搭配等方面的知识点。
8. 数词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词汇,如一、二、三、十等等。
在苏教版中,我们需要了解数词的分类、用法以及与其他语法要素的搭配等知识点。
二、阅读理解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文章来理解文本中的信息,同时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点来回答问题。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自身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字词:1、读音:生字的认读、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注意课本p212页易读错字读音;2、书写:生字的正确书写、形似字的认读、四字词语的正确书写、注意课本p212页易写错字写法。
3、词义:常用词的理解与运用、四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语文书后一至三单元字词表2、语文练习册每课练习部分中的词语内容3、归纳整理的一至三单元字词[易错字音和四字词语]4、以往进行练习的试卷中出现的词语练习背诵默写:1、古诗:《次北固山下》、《赤壁》、《十五夜望月》2、古词:《浣溪沙》、《水调歌头》3、古文:《郑人买履》、《刻舟求剑》4、现代诗:《冰心诗四首》5、对联:第三单元第115页六副对联*6、现代文:《社戏》第11、12、13段反复诵读[暂不要求背诵默写]1~~4项内容一定做到书写完全正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讲了内容、书上的旁批内容,理解诗、词、文的内涵,能够进行理解性默写。
参看每次考试的试卷中相关题型文学常识:巴金、冰心、雨果、韩非、吕不韦、沈复、泰戈尔、马克·吐温、鲁迅、沈从文、刘绍棠、王建、苏轼、艾青、王湾、杜牧要能将作家与其作品一一对应上,准确说出作者所处朝代或国籍、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
主要参看书下注释一,以及练习中出现的相关内容。
名著赏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了解作品反映的主题、最起码知道语文书中所选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且能解和课文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运用:仿写1、参看平时练习卷中出现的相关题型2、参看《中华活页》第四期第14页中有关的仿写知识及练习文言文:1、基础知识:正确的读音;正确的书写;能够准确地掌握重要的解词、译句2、阅读理解:能够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参看发到班级公共邮箱中的复习材料2、语文练习册中相关内容3、平时试卷中出现的相关练习现代文阅读:1、小说: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中心主题;能运用有关的小说知识,回答问题等;2、散文:能够准确把握散文所表达的主题;能根据散文知识回答问题1、参看发到班级公共邮箱中有关的基本知识,能够结合这些基础知识点完成《阅读题王》中的阅读题2、参看平时练习卷中出现的阅读练习*阅读题主要是看题型,了解基本的解题思路作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要有明确的中心;能结合中心合理的选取典型素材,有详有略的记叙,语言顺畅、书写工整作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因此在事前建议自己梳理一下材料,应该准备一些自己生活中给自己深刻印象的事件,并能结合这些事件挖掘出深刻的主题[特别注意整理出升入初中后的生活经历]。
苏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上册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②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字词注音、字形掌握。
骸骨(hái)潜行(qián)葱茏(lóng)峰峦(luán)弥漫(mí)顷刻(qǐng)喧嚣(xiāo)喑哑(yīn)静谧(mí)篡夺(cuàn)霎时(shà)连亘(gèn)窗扉(fēi)倏忽(shū)黯然(àn)缥缈(piǎo)悄然前行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姿态万千风云变幻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弱肉强食开膛破肚毫不犹豫窸窣作响夜色苍茫遥遥在望昂首挺立一叶扁舟高垣睥睨黯然飘渺风定天清海市蜃楼碧瓦飞甍历历在目化为乌有3、课文内容把握。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德云和天气的关系。
③《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习性介绍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④《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它真实的记载了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全过程。
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⑤《山市》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4、与“月”有关的诗词。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语文文基础知识分册复习七年级上一、给横线前的字注音。
诠释霎眼重读叠成抛到栖息湍急猝然刹那酣睡蓦地肇祸诧异屹立匿笑绚丽婵娟镌刻藐小摒弃迸溅穹隆犀利骤然樯橹撷取豁达铆足咧嘴跻身绶带凫水怠慢噤声蕴藻懈气吁气喝彩蘸酒呐喊泅水擂鼓戍守糁儿阖家潺潺烙饼栖息绮户踱步向午棹船曦月佞臣襄陵薄烟中彩模糊裨益行辈浩淼鸟巢广袤惊羡须臾安恬雨晦童稚折戟雕镂素娥自诩积攒白痴沉淀丘壑千仞无辜旺相打更呜咽归省惧惮保佑茶峒沿溯鬼祟宫阙涟漪憧憬淅沥应和凹凸徜徉惆怅酝酿荟萃骷髅撺掇窟窿絮叨簸箕蓑笠疙瘩摇摇欲坠你推我搡风声鹤唳半明半昧心旷神怡不屈不挠势不可当重岩叠嶂熠熠生辉庞然大物冥思苦想遂不得履茅塞顿开白驹过隙天涯海角涕泗横流飞漱其间自度其足乳臭未干一哄而散初来乍到咬文嚼字好事者颇二、根据拼音填汉字。
liú()览 quán()释 bì()益粗cāo() mí()漫 chïu()唱zhàn()栗 juã()强不xiâ()jí()取渊bï()御pìn()nà()凉 chà()那 tuān()急推sǎng() cù()然 mî()地zhào()祸ōu()斗 yì()立雕lîu() zhuï()热 shâ()足xī()利怪 pì()安tián()xiã()取 huî()达自xǚ()干hã()和xù()绝 lún()jī()身pìn()请归xǐng()头xián() dài()慢家juàn()jiǎo()洁 nà()喊门kǎn()鬼suì()应hâ()黄yùn()xiāng()嵌水zǎo() zhù()蓄chãng()清磅bï() bâng()发苦sâ() juān()刻 bìng()弃chãng()报 bì()下卷zhì()滑jī()积zǎn()沉diàn()呜yâ() chōng jǐng () chïu ch àng ()cháng yáng()piāo miǎo ()cuān duō() huì cuì()yùn niàng () yíng()火虫摇摇欲zhuì()闲情逸zhì()màn()不经心心不在yān()白jū()过隙一视同rãn()谈笑风shēng()指手huà()脚不屈不náo()相tí()并论一劳永yì()近在zhǐ()尺兴高cǎi()烈根深dì()固烟波浩miǎo()眼花 liáo()乱心旷神yí() hài ()人听闻茅sâ()顿开无动于zhōng()咬文 jiáo()字出谋huà()策不言而yù() qiâ()而不舍茫无yá()际感人肺fǔ()zī zī()不倦小心yì yì()zhūn zhūn()教导三、成语填空。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以海燕象征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
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例:《白杨礼赞》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白杨礼赞》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试卷题目常见的一些术语(问题):1、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知识点
一、课文复
1. 《同桌的你》:主要讲述了两位同学间的友谊和成长。
2. 《照骗》:通过描写照相馆中的趣事,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
生活的愿望。
3. 《送李绅》:描述了杜甫为了助人脱困而奔波,展示了他的
仁爱之心。
4. 《中国的美食》:介绍了中国的传统美食文化和独特的烹饪
方法。
5. 《飞得高》:通过描写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经历,传递了勇气
和坚持的重要。
二、语法复
1. 词语搭配:了解常用词语的搭配方式,提高表达准确性。
2. 词性转换:掌握词性转换的规则,丰富词汇运用能力。
3. 句子成分: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结构。
4. 语法填空:通过填充适当的词语,训练语法运用和句子结构
分析能力。
5. 动词时态:掌握动词各种时态的用法,提高句子的谓语动词准确性。
三、阅读理解
1. 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 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题目,提高解题技巧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写作技巧
1. 作文框架:掌握各种类型作文的结构和要点。
2. 词汇积累:扩大词汇量,丰富写作表达方式。
3. 句式多样化: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式,提高写作的流畅度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复习知识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进行复习,达到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提升。
苏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一、文学常识。
1、《繁星》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他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散文集《随想录》等。
2、《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她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想和回忆。
主要作品有《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橘灯》等。
她所创建的“冰心体”小诗派影响深远。
3、《安恩和奶牛》作者是丹麦小说家、诗人约翰尼斯•延森。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4、《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5、《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6、《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湾。
7、《赤壁》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字牧之,作品有《樊川文集》,为区别于杜甫,人们称之为“小杜”。
“小李杜”指杜牧和李商隐。
8、《浣溪沙》作者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王(安石),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曾(巩)加欧阳(修)],开创豪放派,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9、《金色花》《告别》《榕树》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与《园丁集》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飞鸟集》《新月集》,长篇小说《沉船》等。
10、《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作家沈复,字三白。
11、《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短篇小说《竞选州长》等。
12、《社戏》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二心集》《坟》等。
13、《端午日》作者是沈从文,现代作家,湖南凤凰人,代表作有《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14、《十五夜望月》作者是唐代诗人王建;《水调歌头》作者是北宋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作者是现代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成名诗是《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名句。
1、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代卢梅坡《雪梅》)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7、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8、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9、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0、嫩绿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1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应该掌握的字词见语文课本P228-230页。
四、文言文整理《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返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加点字。
履:鞋。
度:量长短。
坐:同“座”,座位。
之:到……去。
操:拿,携带。
度(dù):量好的尺码。
反:同“返”,返回。
及:到,等到。
遂:终于。
宁:宁可。
无:不。
2 、全文翻译。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的人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又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3、寓意。
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
求:找。
涉:搭船渡过。
自:从。
遽(jù):立即,匆忙。
契(qì):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之:结构助词,不译。
若此:像这样。
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固定句式,表反问语气。
可译为“不是很……吗”。
2 、全文翻译。
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他的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急忙在船边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前进了,但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3、寓意。
不懂得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就不会获得预期的结果。
《幼时记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稚:幼小。
明察秋毫:形容眼力可以看到极其细小的东西。
明,眼力。
察,看清。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的东西。
藐(miǎo):小。
必:一定。
其:代词,指它(藐小之物)的。
纹理:花纹。
物外之趣: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之:的。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私:私下,这里是“自己”的意思。
拟:比。
于:在。
心之所向:心中想像的景观(鹤舞)。
则:连词,那么。
昂首观之:这里指“群鹤舞空”的景象。
素:白色的。
项为之强(jiāng):为,因为。
之,指“昂首观之”的动作。
强,同“僵”,僵硬。
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
唳:(鹤、鸿雁等)高亢地鸣叫。
怡然:喜悦的样子。
称快:喊痛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长蹲其身:其,自己。
丛杂:多而杂乱。
以……为:把……当作。
凹凸:高低不平凹者:低洼的地方。
凸者:突起的地方。
邱:同“丘”,土山。
神游其中: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拔山倒树而来:拔山,搬开土山。
拔,移,搬开。
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盖:原来是。
鞭:鞭打。
驱之别院:之,代词,指蛤蟆。
1、全文翻译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细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做鹤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成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看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蚊帐里,用加慢慢地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赞好。
我常在高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和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成山丘,低洼的看成沟谷,想象自己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倒大树一般地闯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打了它几十鞭,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2、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记趣”这一中心,记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和鞭打蛤蟆三件事,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