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格式:pdf
- 大小:429.75 K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5分)1.(10分)古诗文默写。
(1)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4),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5)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三、标题2.(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拮据.(jū)嗔.(zhēn)怒重蹈覆.(fù)辙不言而喻.(yù)B.亵渎.(dú)谮.(zèn)害吹毛求疵.(cī)咬文嚼.(jué)字C.扶掖.(yè)煞.(shà)白恪.(kè)尽职守强.(qiǎnɡ)聒不舍D.旁鹜.(wù)炽.(chì)痛根深蒂.(dì)固一抔.(póu)黄土四、标题3.(6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人这一辈子都在赶路,有的人在奋力地奔跑,有的人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
人生的道路,关键在于选择,人的追求、梦想也反映在选择之中。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适合自己的路,只有最好的路。
人们总喜欢四处寻找出路。
其实很多时候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是我们总喜欢将目光眺望远方,不愿低下自己①(高贵、高傲)的头颅,总想试图去②(开创、开辟)一条新路,却不知道,新路与旧路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沿途的风景有所不同而已,一样的充满坎坷,一样的泥泞崎岖。
所以路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好坏。
最多人走的未必就是一条好路,很少人甚至没有人去走的也并非就是很差的路,到底该走哪条路,全在于自己的需要和选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当生活不尽如人意,向往旅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为旅行半似现实,半似梦幻,当生活春风得意,旅行仍然让人期待,因为旅行像是微甜的痛感,最深切地确认着你的存在。
B . 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 . “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的生存价值是什么?D . 杭州之美就是由漂流书亭、暖心姜茶、上门摄影以及遍及大街小巷的各种志愿服务等细节之美构成的,从盆景变风景,又从风景孕育、绽放出最美的城市之花。
2. (2分) (2020八上·揭西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董洁是个优秀的演员,她把《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惟妙惟肖。
B .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对我国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C . 不管你的骗术有多高明,作案痕迹处理得多干净,都会有办法让你在证据面前显露原型。
D . 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了国家排球队。
3. (2分) (2020九上·新昌期中) 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 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 . 妇女善于织造C . 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 . 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4.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 . 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 . 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 格列佛当了“羚羊号”船长,第三次外出航海,他的部下共谋不轨,把他长期禁闭在舱里,后来又把他抛弃在了小人国。
B . 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火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C .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相倾吐衷肠,表白了爱意。
D .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一直在家乡劳动,经过痛苦的煎熬,与勤劳善良的贺秀莲喜结连理。
二、默写 (共1题;共10分)2. (10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
(《野望》)②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③________,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④______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⑤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
(《钱塘湖春行》)⑥庭中有奇树,________。
(《庭中有奇树》(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杜甫《春望》中移情于物,表达自己感时伤世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望岳》中表现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3. (15分)(2017·上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十七岁那年的单车①十七岁那年,刘伟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xiàn mù,吵着要母亲买一辆。
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②刘伟发了一个月脾气。
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曰的午后推回了家。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小语班级开展了古诗文默写大赛,邀请你也来参加。
(10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5)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 ”。
(6)《醉翁亭记》一文中最能体现欧阳修意不在酒,而乐在山水的句子是“ , ”。
(7)小语准备出一期关于“亲情”的板报,他想留一块版面专门展示古诗词中的亲情,请你写出他可选择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 , 。
2.根据语境作答。
(8分)为迎接2023徐州马拉松开跑,报社拟举办“奔跑吧,彭城”短视频拍摄活动,小语热情参加了此次活动。
下面是小语根据短视频撰写的解说稿,请你帮他完善。
早晨的云龙湖内心清澈而丰富。
她总是耐心地去修复每一具“跑动的灵魂”,抚慰着每一个擦肩而过的倒影。
她把各色的脚印摆动在氤氲的水汽中,反复涤荡;也把各色的心情(A)在氤氲的水汽中,反复揉搓。
她让这濛濛的水汽,逗留在跑者们的脸庞,一遍又一遍抚摸他们的沧桑和满腹心事。
在她温柔的静mì( )里,抚平多少彷徨、愤懑、激昂,点燃多少坚持、跃动、激情……也有自带炸天音响步伐铿锵的跑团呼啸而过,也有三五成群的跑友沿湖竞走,他们英姿bó发( ),像凯旋的勇者,一路用整齐划一的隆隆足音与云龙湖热烈(B)。
云龙湖喜欢这满腔热忱,,,,……并且以湖之名任他们代言“云龙湖跑团”。
(1)请把解说稿中用拼音代替的字写出来。
(2分)静mì 英姿bó 发(2)小语对A、B两处的选词把握不准,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2分)浸润浸泡照应呼应A. B. (3)解说稿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助小语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 (2017八下·滦南月考) 按要求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过零丁洋》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③《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与朱元思书》触景生情句,爱慕自然,鄙弃名利句:________。
⑤《五柳先生传》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⑥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⑦古诗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潜“篇篇皆有酒”。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连续两句与酒有关的诗词。
________ , 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11分)2. (11分) (2020八上·吉林期末)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而各题。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此选段中有一个错字是________,正确的书写是________。
(2)文中划线句是作者改定稿,原稿是“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请比较原稿和改定稿,谈谈修改后的好在哪里?(3)语段中的“实在标致极了”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3.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扒(pá)窃联袂(mèi)断壁残垣(yuán)B . 拂(fó)晓文绉绉(zōu)期期艾艾(ài)C . 晕(yùn)船招徕(lái)忧心忡忡(chōng)D . 佝(gōu)偻醴(lǐ)泉一叶扁(piān)舟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生死祸福絮絮叨叨举著提笔相安无事B . 情郁于衷穷愁潦倒天衣无逢低眉顺眼C . 鸡零狗碎张皇失措莫明其妙祸不单行D . 触目伤怀微不足道大庭广众长途跋涉3. (2分)(2018·通辽)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大青沟闻名遐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她的美景。
B .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C .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D . 毫无疑问,勤奋好学是他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4. (2分) (2016九上·南昌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李京京的声音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不是上台表演吗?B . 据说他在哈佛尔还有亲属,所以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
C .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D . 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孤独和精神的艰难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
二、默写题 (共1题;共8分)5. (8分) (2017八上·龙湾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王绩《野望》)气蒸云梦泽,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
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古诗文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4)______,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5)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遂许先帝以驱驰。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襁.褓(qiáng)亵渎恼羞成怒心无旁骛.(wù)面面相觑.(qù)B. 勾.当(gòu)灵柩侍才放旷怒不可遏.(è)强.聒不舍(qián)C. 扶掖.(yè)禀请断章取义恪.尽职守(kè)气吞斗.牛(dǒu)D. 谮.害(zhèn)商酌起承转合廓然无累.(lěi)润如油膏.(gāo)3.关于文学常识和课外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作《蝈蝈与蛐蛐》中,发出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在诗作《夜》中发现了夜的静谧、美好.B. 杨修、香菱、范进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儒林外史》.C.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品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女性形象.D. 《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4.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恣意妄为(zì)C. 气吞山河(tūn)D. 风驰电掣(ch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多次获得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C. 这篇文章用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例子,阐述了这一理论。
D.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言谈举止,无不体现出她的优雅气质。
B. 他性格开朗,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C. 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D. 他在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众志成城B. 鸿篇巨制C. 雕梁画栋D. 赏心悦目5. 下列各句中,句式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书法技艺,堪称一绝。
B. 美丽的城市,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
C. 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信心。
D.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站在新中国的门口1.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与斯大林会谈。
会谈中,斯大林对尼克松说:“美国应该看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在座的各位,都是革命者,应该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斗争,才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将对世界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
”(2)斯大林这番话,使尼克松受到很大震动。
回国后,他多次对人说:“中国革命胜利了,这对世界革命将产生重大影响。
”2. (1)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与斯大林会谈。
斯大林在会谈中强调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世界革命的重要意义。
(2)尼克松回国后,多次向人们强调中国革命的胜利将对世界革命产生重大影响。
江苏省徐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驱使氢原子泄气丁肇中隧道猜测A . qǔqīn xièzhào shuìcèB . qūqīng xièzhào suìcèC . qūjīng xièzhào suìchèD . qūqīng xuèzào suìchè2. (2分)(2017·山东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滞碍决别明察秋毫顶礼膜拜B . 诓骗馈赠重蹈覆辙张皇失措C . 提纲媒介险象迭生心无旁鹜D . 羁绊掂量风餐露宿眼花瞭乱3. (2分) (2017八下·民勤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种落后的人才观极大地制约了基础产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B . 环保部门不监管惩处污染企业,反而在环保检查前向污染企业通风报信,这种敷衍塞责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C . 只有认真看待过去的错误,并且深刻反省,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D . 人生中很多美好的东西都稍纵即逝,比如青春、美丽、健康……当我们拥有的时候,要学会珍惜;当我们失去时,要学会坦然。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B . 节日的解放碑,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欢乐的笑脸。
C . 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D . 自从白公馆、渣滓洞实行免费开放以来,接待了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5. (2分)(2016·海南)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満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2)溪云初起日沉阁,▲。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雪拥蓝关马不前.(5)▲,▲,▲,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6)《水调歌头》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并体现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词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3分)A.冠冕(miǎn)天娇(jiāo)断章取义矫揉造作B.瞥(piē)见恪(kè)守形销骨立箪食壶浆C.忧戚(qī)旁骛(wù)荡然无存不醒人事D.逞(chěng)能筵(yàn)席相得益彰言不及义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一个人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人妥帖相处。
而如何与他人相处?《礼记》中有句话很值得(▲)(借鉴鉴赏):“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老祖先这话啥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对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短处;对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长处。
反复(▲)(品味品位),愈觉精妙,真是一语中的。
对于喜欢的人,知其短处,就不会因喜欢而障目盲从;对于讨厌的人,知其长处,理智战胜情感,也就不会一味排斥了。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借鉴鉴赏品味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考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5分)1.(10分)古诗文默写。
(1)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4),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5)诚宜开张圣听,,,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2.(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拮据.(jū)嗔.(zhēn)怒重蹈覆.(fù)辙不言而喻.(yù)B.亵渎.(dú)谮.(zèn)害吹毛求疵.(cī)咬文嚼.(jué)字C.扶掖.(yè)煞.(shà)白恪.(kè)尽职守强.(qiǎnɡ)聒不舍D.旁鹜.(wù)炽.(chì)痛根深蒂.(dì)固一抔.(póu)黄土3.(6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人这一辈子都在赶路,有的人在奋力地奔跑,有的人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
人生的道路,关键在于选择,人的追求、梦想也反映在选择之中。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适合自己的路,只有最好的路。
人们总喜欢四处寻找出路。
其实很多时候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是我们总喜欢将目光眺望远方,不愿低下自己①(高贵、高傲)的头颅,总想试图去②(开创、开辟)一条新路,却不知道,新路与旧路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沿途的风景有所不同而已,一样的充满坎坷,一样的泥泞崎岖。
所以路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好坏。
最多人走的未必就是一条好路,很少人甚至没有人去走的也并非就是很差的路,到底该走哪条路,全在于自己的需要和选择。
(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①②(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3)联系上下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4.(3分)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3分)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郑屠当不过,讨饶。
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鲁达看时,只见郑屠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
……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
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①从选文看,鲁达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②联系前文情节,说一说鲁达为什么要“痛打这厮”?二、古诗文阅读(20分)6.(17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伏念①,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
何期②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③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臣初奉先帝,资仰④于官,不自治生⑤.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
臣身在外,别无调度⑥,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注释】①伏念:俯伏思念。
②何期:哪里想到。
③孝道:古人以继承父志为孝。
④资仰:凭借依靠。
⑤治生:经营生计。
⑥调度:另外的安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遂许先帝以驱驰③约己爱民④屏黜奸谗以厚风俗(2)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愿.陛下亲之信之/伏愿.陛下清心寡欲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C.躬耕于.南阳/达孝道于.先君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长尺寸(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4)《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
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结合选文(甲)作简要分析。
(5)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7.(3分)古诗词赏析下列对诗词品析有误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该词通过对特定情景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略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
三、现代文阅读(30分)8.(14分)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鲁迅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
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
你们先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
”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
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
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问问他的景况。
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
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
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
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
他又要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
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
(1)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①“阿!闰土哥,﹣﹣你来了?……”②“老爷!……”(2)闰土见到二十余年前的童年好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3)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上面的文字中有两处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分别说说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
(4)画线句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
……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
(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9.(16分)阅读下面的一篇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老师!老师!阎连科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
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
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纠缠、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与清寂。
相向而坐,喝着白开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这个世界,对于有的人荒冷到寸草不生;对于有的人,却是繁华热闹到天热地烫,每一说话行走,都会有草木开花,果实飘香。
然对于我的老师张梦庚,却是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下刺骨的寒凉。
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梢,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来自日本的刀光枪影,经历了国共征战的循环往复,之后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这样的命运,大凡中国人都可想见其经历与结果的曲折变形,荒冷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