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77.23 KB
- 文档页数:6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部分(3´×25=75´)温室大棚是利用人工保温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技术措施,它使得蔬菜也能在冬春季节生长。
温室大糊的原理主要有两个:一是利用玻璃或塑料的短波性透过性和长波屏蔽性来利用太阳能蓄热增温;二是利用人工向密闭的温室空间输入热量来增温。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和温室大棚的第一个原理类似的地理现象是()A.全球变暖 B.全球变冷 C.土壤碱化 D.雾霾现象2.为利用废热提高温室大棚增温效益,我国东北的温室种植基地可以靠近()A.服装厂 B.钢铁厂 C.汽车厂 D.印刷厂读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4.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一般有()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③冬季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骆驼刺是一种沙漠植物,根可以扎十几米深,而地上部分只有一点点。
据此完成5—6题。
5.骆驼刺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A.光照强烈,地形平坦 B.植被稀少,土壤肥沃C.气候干旱,日较差大 D.水源充足,矿物质多6.骆驼刺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主要属于()A.温带草原 B.温带荒漠 C.寒带苔原 D.热带草原下图为2014~2018年安徽省各年龄段人口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比重逐年减小B.15~64岁人口大幅度增长C.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大D.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8.针对图中的主要人口问题,未来安徽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快养老产业的发展B.加大人口迁出力度C.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提高城市化水平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连续8年的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统计图。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群力中学2021年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印度半岛受季风影响,降水空间分布很不均衡。
东北部山区年雨量3 000 mm 以上;西北部为干旱区,年雨量在250 mm 以下;最南端为热带雨林区,年雨量在2 500 mm 左右。
大部分地区夏季来得早,全年最高温出现在夏至前。
下表为印度半岛某都市的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对印度半岛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3~5月日照强烈 ②6~9月云量多 ③10~12月湿度大 ④1~2月吹西南季风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6.印度西北部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高山屏障B.沿海有上升洋流C.深居内陆D.终年受干燥的大陆气团影响 参考答案: A D5~6题【解析】印度半岛季风气候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由表可知,印度半岛10~12月应是凉爽干燥;1~2月应该吹东北季风。
答案:A ;印度西北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①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②位于西南季风气流路线的末端(强弩之末),受影响微弱;③途经阿拉伯海的夏季风缺乏水汽。
答案:D2. 旅游爱好者王晓名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在游行日记中绘制了祖国轮廓图和一些地形剖面图、景观图,并写到“美丽的中华,不论你怎么看她,都有一种诱人的美。
”读图,王晓名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春季,沿g —h 线自西向东所遇到的情形有:地势坦荡—阴雨连绵—青翠茶园B .进入六月,c —d 线附近,自北向南环境特征可能是:林海雪原—尘暴肆虐—阴雨连绵C .秋天,从e —f 漫步,扭曲的胡杨林诉说着古老的文明—“塞外江南”的风吹稻花香两岸—挂满枝头的苹果、又大又红D .a —b 自北向南依次为:雪峰连绵—驼铃叮当—峡谷众多、水能丰富—地面平坦、山青水秀参考答案: C3. 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3㎞B 、2㎞C 、4㎞D 、1㎞ 参考答案: B4. 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
此长短之极。
”与此相关的且描述正确的自然现象是A.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B. 冬至日,北京市昼长达一年中最长C. 影长渐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D. 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详解】古人通过测量正午日影,来定节气和一年时长,利用的是太阳的回归运动的规律。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故A错;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京市昼短夜长,故B错;北京市影长最长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D错;影长渐短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故C正确。
2.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大体为A. 甲→丙→丁→乙B. 甲→乙→丁→丙C. 丁→甲→乙→丙D. 丁→甲→丙→乙【答案】C【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从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的转变.【详解】根据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经历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增长减缓阶段(高、低、高)和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由图分析得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丁→甲→乙→丙.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下图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减迁出率)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四川省阆中2024年秋高2022级入学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韧性城市是指能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城市。
关中平原城市群是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第二大城市群。
下图示意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韧性空间格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中平原城市群2020年城市韧性等级的空间格局特点是()A.整体等级较高B.自北向南升高C.自东向西降低D.中心等级较高2.西安市城市韧性等级比商洛市高的原因可能是()①水资源丰富②城市规划好③经济水平高④城市面积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D 2.C【解析】【1题详解】读图,结合图例可知,西安市是唯一一个高韧性城市且位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位置,符合中心等级较高的空间布局特点,D正确;西安市是唯一一个高韧性城市且位于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心位置,因此整体等级较高、自北向南升高和自东向西降低不符合图示空间结构,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西安为省会城市,相对于商洛市城市规划较完善,经济水平较高,因此西安凭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并保持其主要功能正常运行的能力较商洛市突出,②③正确,C正确;商洛市受夏季风影响,水资源相对更为丰富,①错误,AB错误;城市面积的大小与城市韧性等级无关,④错误,D错误;故选C。
【点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保障民生底线;增强经济实力,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可以增加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灾害恢复水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区南段,水能蕴藏量达36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102.15万千瓦。
全常住人口约130万,山区河谷人口较少。
下图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发展水电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A.水能蕴藏量大B.旅游景点众多C.地域文化独特D.山区河谷人少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绿色经济,当地可以()A.引进有色金属冶炼B.承接东部纺织产业C.发展热带边境旅游D.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答案】3.D 4.C【解析】【3题详解】水能蕴藏量大属于自然条件,A错误。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2022年秋高2020级10月月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了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一类是大量年轻人口迁出导致的残留老龄化,一类是大量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集聚老龄化。
据此完成1~3题。
1.加拿大不同乡村地区出现两类人口迁移导致的老龄化,主要取决于不同乡村①年龄结构差异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③自然环境差异④人口密度差异A. ①③B. ②④C.②③D. ①④2.推测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部门是A.交通运输业 B.生活性服务业C. 生产性服务业D. 制造业3.与加拿大相比,我国几乎没有出现退休老人迁入导致的老龄化乡村,主要是因为我国A.退休老人收入高 B.城乡医疗差距大C. 城乡交通联系弱― D.乡村环境质量差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提出:加快发展中小城镇规模,引导产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这意味着我国将形成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下图为2010-202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图。
据此完成4~5小题。
4.图示我国城镇化进程A. 2010——2015年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B. 2016—2019年城镇化水平高,增速加快C. 2020年城镇人口增长数量最大D. 2021年我国全面进入逆城市化5 .我国加快发展中小城镇规模的意义是A.促进产业向乡村转移,缩小发展差距B.限制大城市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品质C.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D. 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统筹城乡发展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村民为了灌溉之便,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
学霸学习提醒一、课本是最好的老师。
要注重基础,反复研读课本,巩固基础知识。
二、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率掌握知识的保障。
三、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自信踏实,刻苦努力,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新一天的挑战。
四、课堂上:专心听讲是第一位。
事实证明,自以为是的确是不好的习惯。
同样的例题,自己看懂与听老师讲懂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
五、建议同学们在课外多投入些时间做题,并且要从心里重视数学。
还应该准备一个错题本,老老实实地将每次错过的题抄在上面,并写上正确的解题思路,变不懂为精通。
特别提醒:请学习稍差的同学一定不要放弃,哪怕到最后一学期,也不能放弃。
只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只要塌实地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奇迹出现。
永远不要放弃拼搏,因为奇迹只发生在相信奇迹存在的人身上!!!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佥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 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A. 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B. 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C. 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D. 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2. 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B. 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C. 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D. 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3. 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B. 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C. 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D. 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答案】1. D 2. D 3. C【解析】本题组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考查了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和解决措施,试题难度一般。
四川省2020年上学期阆中中学高三9月文综地理月考试题答案【答案】1.B 2.C【解析】1.根据图中冷暖锋的位置可知,冷锋移动速度快,暖锋移动速度慢,由此可知图中锋面气旋天气的发展过程为Ⅳ→Ⅱ→Ⅰ→Ⅲ。
2.根据题干“暖气团全部脱离地面被抬升到空中,低层全部被冷气团占据”,可知此时的冷暖锋面应该相遇,并且暖气团势力较弱,即将消失,剧吐判断Ⅲ图为正确答案。
【答案】3.A 4.C 5.A【解析】3.本题考查地形与天气现象的相关知识。
A项、B项,据材料可知,云瀑是流云在风的吹动下,随风沿山坡飞流直下形成的,说明风是从山顶向下吹,因此应位于背风坡。
故A项正确,B项错误。
C项、D项,云瀑的形成与风有关,与光照无必然联系。
故C项、D项均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A项、C项,据材料可知,云瀑形成时,风从山顶吹向山谷。
因此,受山谷风影响形成的云瀑出现时,风顺着山坡向下,说明山风势力较强,则此时山坡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山谷气温较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中心。
故C项正确,A项错误。
B项、D项,此时山坡气温低,山谷气温高,从山坡形成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
故B项、D项均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5.本题考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
A项,据材料可知,云瀑一般出现在水汽多且气温低的时刻。
雨后空气中水汽充足,一天之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因此雨后的清晨最容易观赏到云瀑。
故A项正确。
B项、C项,天气晴朗时空气中水汽含量较低,不容易形成云瀑。
故B项、C项均错误。
D项,夜晚不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雨后的夜晚不一定能够形成云瀑,且光线较差,不是最佳的观赏时间。
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答案】6.B 7.C 8.C【解析】6.根据图中等高线可判断,①地海拔为350~400米之间,②地海拔为350~400米之间,③地海拔为450~500米之间,4地海拔为450~500米之间,海拔可能相同的为①②和③④,B正确。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60分)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层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天体M可能是①水星②火星③天王星④金星⑤木星⑥土星⑦海王星A.②⑥B.①④C.③⑦D.④⑤2.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上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C B.D C.A D.B美国国家科学院曾预测2012年地球将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现在来看,2012年太阳活动波澜不惊,灾难“预言”不攻自破。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出现的主要太阳活动分别是A.耀斑和黑子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太阳风D.黑子和耀斑4.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色球层B.②-光球层C.③—日冕层D.①—日冕层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北京时间2015年12月16日10:30在浙江乌镇开幕,于12月18日闭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此日,下列各城市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是A.北京、珠海、上海B.珠海、上海、北京C.上海、北京、珠海D.上海、珠海、北京6.英国居民史密斯在伦敦(中时区)收看开幕式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12月15日18:30 B.12月15日2:30C.12月16日18:30 D.12月16日2:30 7.本次大会期间A.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2021-2022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飞凤中学高三地理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35~36题。
35.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D.海拔高度3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35.C 36.A解析:35题,该区域西部夏季日照时数长,冬季日照时数短,是因夏季白昼时间长,冬季白昼时间短;而太阳高度不影响日照时数,海拔高度冬夏季是一样的,夏季天空中云量更多一些,故选C。
36题,因四地纬度相差不大,所以太阳高度也相差不大,所以影响太阳电站建设的因素主要是日照时数。
对比图中四地,①地的日照时数最多,所以最适合建太阳能电站。
故选A。
【思路点拨】理解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与那个因素有关是解题的关键。
【知识点】本题考查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及利用。
2. 读图,回答海拔高于6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A.0.1krn2 B.1krn2 C.10 krn2 D.100 krn2参考答案:A3. 读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的统计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 有关我国碳排放的正确叙述是A. 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碳排放总量B. 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浪费的他国碳排放量C. 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D. 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掉9. 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比较接近的一组国家是A. 印度和俄罗斯B. 美国和中国C. 俄罗斯和日本D. 日本和美国参考答案:8. D 9. C8. 据图可知,我国消费的碳排放总体小于生产碳排放总量,故A项错误;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大于浪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故B项错误;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进口产品所产生的,故C项错误;我国通过出口商品把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掉,故D项正确。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
试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B.信风C.西风D.季风
【小题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 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
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
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
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小题2】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l4时到20时,合肥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小题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4.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
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灾害时
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
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
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
【小题2】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
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
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
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 2019年9月25日福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全线贯通。
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曾因风大、浪高、水深、流急等原因被称为“建桥禁区”。
下图为平潭风频和风速玫瑰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平潭岛大风天气最频繁的地点位于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小题2】近年来平潭岛大风日数呈递减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区域气压差变小B.台风等天气变少
C.抗风灾能力增强D.沿海防护林建设
6.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林地,空白部分表示均质裸地。
若此时反映的是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的冬季情况。
下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四种等压面的画法,正确的是()
A.B.
C.D.
二、综合题
7.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指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指出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的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下图7示意7月1日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说明7月1日该时刻澳大利亚大陆天气系统的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2)比较7月1日澳大利亚南、北部沿海地区风速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珀斯夏季的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形成原因。
(4)从水循环的角度简析图中甲地土地干旱的主要原因。
9.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随着济南城市北跨战略实施,“旅游向北”成为泉城市民出游的新选择,位于济南市北部的济阳区由此发展为市民短途游和周末休闲度假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济阳区设计“赏花采摘田园游”、“乡村记忆研学
游”、“纯真农家美食游”、“阳光康养度假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等五大主题的自驾游线路12条,将各乡村旅游景区串点成线,以满足游客对旅游线路的差异化需求,并不断完善包括厕所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下图示意济南市济阳区位置。
分析济阳区成为济南市居民出游新选择的主要原因。
10. (地理-环境保护)
青藏公路被誉为西藏的“生命线”,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自驾游等人类活动的增加,司机疲劳开车造成大量交通事故,同时在公路两侧有大量以食品、饮料包装物等为主的垃圾,严重成胁着高原的生态环境、2017年青藏线上有了一套科学的垃圾清理运输的系统“青藏绿色驿站”,该项目集“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为一体,为青藏公路沿线生态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废物处置模式。
针对近年来青藏公路上所产生的问题,请你为“青藏绿色驿站”这一模式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