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刘庆邦的《鞋》
- 格式:doc
- 大小:18.42 KB
- 文档页数:7
篇一:鞋刘庆邦阅读答案刘庆邦《鞋》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ii)热★★★★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鞋刘庆邦》阅读答案《鞋刘庆邦》阅读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鞋刘庆邦》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
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
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
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了?,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word.《鞋》刘庆邦小说阅读参考答案#优选.《鞋》刘庆邦参考答案1.【答案】A、C【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分析各选项表述,从各选项关于小说主题、人物性格、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方面的表述中发现问题。
题中,B项错误在于:“对比”的说法不正确。
D项所举的例子不能证明“地方色彩”。
E所举之例不能证明“有现代意识”。
2.【答案】①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写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
(内容)②以“鞋”为线索,贯穿全文,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
(线索)③以“鞋”为中心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
鞋是守明情感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
(人物)④以鞋为纽带可以传递主人公守明的深情与期盼,有利于开展故事情节。
(情节)⑤“鞋”是主人公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
以“鞋”为中心有利于表达人物情感。
(情感主旨)3. 人物形象:朴实善良,向往爱情,单纯羞涩。
(分点写出两个关键词并作分析给2分)心态:①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如小说中关于她的“白日梦”的描写。
(2分)②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强烈不安,如小说中她想把鞋做小,不想让他走四方的心理描写。
(2分)4.【答案】观点一:“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既然题为“后记”,当然不能算作小说的一部分。
或者: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是各自独立的文本。
②从人物上看,小说写的男主角是“那个人”,而“后记”则是写作者自己,二者不是同一人;③从情节上看,小说中并没写“那个人”和守明后来的情况,不能断定他们后来就一定会如“后记”中“我”的遭遇。
④从内容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一体;⑤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后记”的“真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情节上,小说的情节和“后记”有相似之处;②人物上,小说中的“那个人”和“后记”中的“我”情况也很相似;③情节上,小说中的不少地方暗示女主人公守明的遭遇和“后记”中“那个姑娘”的情况很相像;④情感上,小说流露出的感情和“后记”中我的感情一致。
品读忧伤又宁静的牧歌——评刘庆邦短篇小说《鞋》喻赛琼 湖南师范大学摘要:《鞋》是刘庆邦的短篇小说,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该作品注重从细微之处表现人物心理历程,使用古朴的象征和具有诗意的语言来营造田园牧歌式的意境,在悠扬宁静的氛围中讲述了一个淡淡忧愁的故事。
关键词:牧歌;《鞋》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姑娘守明定亲之后,按照当地的习俗,要给未婚夫亲手做一双布鞋,她以为他做鞋作为自己感情的寄托和传递情感的纽带,在做鞋的过程中,守明把自己对他全部的爱都融入到了做鞋的一针一线当中,但是故事最后以他怀着内疚之情把鞋子退还给守明结尾,也意味着守明在这次爱恋中并没有得到她期待中的爱。
小说十分注重从一些十分细微的地方表现人物,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透过细微的动作、传神的表情和害羞的幻想体会到了一个纯真少女炙热的爱,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女孩在那种“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里的复杂而又微妙的心理。
守明喜欢上一个另一个庄的一个男孩子,他长得好看,又多才多艺。
后来守明得知自己要嫁的那个人,正是她的梦中情人,她内心欣喜,却不知如何表态,只能用舍不得离开母亲当作借口;听到媒人过来送彩礼,紧张得大气都不敢出;心上人的名字被别人叫出,她的心被带动得痛;一想到自己就要做新娘子了,守明害羞忸怩;再到为他纳鞋被姐妹们取笑,与之握手觉得紧张又慎重。
这是一个少女有了未婚夫之后细微的心理变化,从一个懵懂的少女到拥有“有些重大,让人害羞,还让人害怕”的未婚夫,守明依然懵懂害羞。
而守明对心上人的爱中,也夹杂着她的渴望。
她幻想着他穿上那双刻意被做小的鞋夹得脚痛后得到自己的安慰,以及和他之间的种种亲密互动。
从这几句幻想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守明这么做的潜在目的其实是想得到他的安慰和回应。
而这种渴望还不仅表现在她对被爱的渴望,还有她对模糊的性的渴望。
她幻想着他穿上她做的鞋之后的场景,捧着鞋就像捧着他的脚,把鞋摸来摸去,揉来揉去,“既然得到了那个人的‘脚’,就等于得到了那个人的整个身体”;再到做好鞋后,守明在幻想中告诉他要等他们完婚的那一天才能穿上新鞋。
刘庆邦《鞋》续写作文红鞋子——续编等红鞋子看不到小老鼠的踪影时,她有一点伤心,这不奇怪,送人回家后不告而别,这本来就是一件很伤心的事。
不过,主人熄灯就寝的时候,红鞋子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红鞋子,你睡了吗?”这不是小老鼠的声音吗?红鞋子又惊又喜:“你是怎么回来的?”“我回到家的时候想起了你,而且家里被其它老鼠占领了,就回来了。
”这时,小老鼠感觉自己背后阴森森的,他小心地转过头,看见了一双冰冷、阴森的“绿宝石”。
红鞋子也看见了这个绿宝石。
红鞋子尖叫声出来:“小老鼠,快跑,这就是黑猫,我开路。
”说完,小老鼠竟然被红鞋子的话惊出了一身冷汗,顾不上想就连滚带爬跟在红鞋子后面。
红鞋子看到黑猫离小老鼠越来越近,但又看到了一面墙,急中生智:让小老鼠爬到自己这里,如果控制好的话,黑猫将撞在墙上,自己和小老鼠将出去,把小老鼠家里的所有老鼠赶走,让小老鼠回家。
于是,她对身后的小老鼠说道:“慢,你爬到至我上面。
”小老鼠就飘通常地上去了,“听到着,小老鼠,你必须拚命把握住我,不然你可以掉下去。
”小老鼠听了就死死地抓住了红鞋子。
就要碰到墙的时候,红鞋子来了个三百一十五度大转弯。
黑猫顾不上刹车,一头停在了墙上。
最后,红鞋子把在小老鼠的洞里的其他老鼠赶去了家。
作家在后记里写“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
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
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作家的内疚与忏悔弥补不了对一个纯洁、痴情女孩的伤害,这份痛会永存其心间无法抹去。
读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感受到的是守明的幽绵的情思、浓郁的哀伤。
后记里充满著了愧疚与祷告之意,但更显著地彰显了男性的主权地位,这更加浅了守明爱情的伤感与悲伤,并使这一爱情悲剧的色彩便赫然地展现出在读者眼前。
中午妈妈看见我的鞋子很脏了,她让我自己学学怎么洗鞋子。
这可是我第一次洗脸鞋子,我既激动又有点紧绷。
我先把鞋带求解下来,把鞋垫拎出,再把鞋子泡到水里,接下来用鞋刷,几下刮了刮,然后就把鞋子晒太阳在太阳下。
篇一:鞋刘庆邦阅读答案刘庆邦《鞋》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ii)热★★★★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
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
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
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
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
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
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
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
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
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
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
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
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
不知道那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
鞋刘庆邦读后感这篇小说一开头,光那对鞋的描写,就像一把小钩子,一下子把我的心给钩住了。
那双鞋,那可不是简单的鞋啊,就像是承载了姑娘满心的爱意和羞涩的小盒子。
从鞋的样式到一针一线,感觉每一个小细节里都藏着故事,就像藏着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小秘密。
故事里的姑娘,那真叫一个让人心疼又觉得可爱。
她对守明的那种喜欢,是那种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就像一只小松鼠藏坚果一样,把自己的感情藏在那双鞋里。
她做鞋的时候,心里肯定像揣了只小兔子,蹦跶个不停,一边想着心上人的脚的大小,一边又害羞得不行。
这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偷偷喜欢一个人,也是这种感觉,做什么事儿都带着那种小心翼翼的雀跃。
守明呢,他好像是个有点木讷的小伙子。
姑娘给他送鞋的时候,那场面简直像一场无声的小戏剧。
姑娘满心期待,守明呢,估计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两个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气氛,就像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就破,可就是没人去捅。
这多像生活中的我们啊,很多时候感情就在嘴边,可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像不好意思啦,害怕被拒绝啦,就那么含含糊糊地搁着。
这篇小说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能把那种农村里纯真的爱情写得这么细致。
没有什么山盟海誓,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情节,就是一双鞋,两个年轻人之间的几次见面、几次眼神交汇,就把那种爱情的感觉写得透透的。
就像一杯淡淡的茶,初尝没什么特别的,可是越品越有味道。
我读完之后就在想,现在这个时代,爱情好像变得很浮躁,大家都是在手机上划拉划拉就说喜欢,哪有这样用心去做一双鞋来表达爱意的呢?刘庆邦就像是一个生活的记录者,把那个年代的爱情小心翼翼地捧出来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爱情原本可以这么纯粹、这么美好。
这篇小说就像一面小镜子,让我们在这花花世界里,还能照见那种最原始、最真挚的感情的模样。
作者: 魏家骏
作者机构: 江苏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名作欣赏
页码: 9-11页
摘要:现代社会,神圣的爱情似乎已经被蒙上了过多的物质和金钱的色彩,维纳斯的身上也披上了裘皮大衣,脚上穿上了高跟鞋,纯洁爱情的追求化作了具体的世俗目的,热烈而忠贞的爱情,却被人嗤笑为"土包子",我们梦寐以求的那种纯情少女,难道真的已经从生活中永久地消逝了吗?所幸的是我们还有文学,那就让我们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吧!刘庆邦是属于那种"新乡土文学" 的作家,他把乡村生活中的朴质无华的美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像捧上了一掬还在滴着露珠的鲜嫩的果蔬,让我们感到格外的清新.短篇小说《鞋》就是这样的作品.。
一次幸福与甜美的情感旅程——解读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孟杨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主要讲述了一
位乡间少女在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农村姑娘守明对那个人默默的爱恋,以鞋作为纽带传递她浓浓的深情与期盼。
作者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情窦初开的守明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以细腻的笔触再现了人类那种最原始的爱情冲动。
女主人公守明在命运的眷顾下开启了一段甜美的情感旅程,在幸福的品味中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爱情赞歌。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孟杨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7.77
【相关文献】
1.穿越人性时空的鞭影——刘庆邦短篇小说《人畜》解读 [J], 赵一民
2.从农耕文明到商品时代——读刘庆邦短篇小说《英哥四幕》 [J], 一和
3.刘庆邦短篇小说的审丑性透视 [J], 付兰梅;乔文东
4.如何淬炼短篇小说的经典——刘庆邦短篇小说阅读札记 [J], 张学昕;于恬
5.内外交织的双重叙事结构场域——刘庆邦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 [J], 薛晓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读刘庆邦的《鞋》
现代文学画卷上有一系列的淳朴美丽善良可爱的少
女形象,如沈从文笔下的翠翠(《边城》),而在刘庆邦的这
篇短篇小说无疑又为这一形象添上了浓烈的一笔。
守明这一形象的出现既是对前列笔下人物的继承,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透过这一人物写出当今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爱的纯真与深切,对被爱的期盼,以及这一爱情内在的悲剧色彩。
一
刘庆邦的《鞋》讲述的是一个农村姑娘守明对一个男子默默的爱恋,以鞋为纽带传递她的深情与期盼,但故事以男子怀着内疚之心归还给她他俩定情之物的鞋而结束。
守明是质朴纯情的,作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对爱情的那种憧憬和向往,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爱情冲动,从而成为这一群体的代表。
刘庆邦以细腻地笔触分析了对初陷爱河的少女的心理。
读者从她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每一个眼神和娇嗔、每一次心灵的细微颤动之中再一次重新体味青春懵懂期爱恋的纯真
与美好,并且洞察体味到少女之爱的纯朴、炙热和悠长。
与城市相比,在落后封闭的乡村社会的进化与演变以及人性异化的进程相对延缓了,因而作为一个农家女,守明并
未被十年文革里压抑狭窄的思想文化空间消解了人之为人
的复杂精神情感内涵,她虽犹如一块未经雕凿的璞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但她的感情世界却无比丰富真挚。
而鞋就是她感情的载体,聚集着她对那个人几近全部的爱。
虽然作者守明做鞋之前用大段的文字讲述应做鞋的缘由,做鞋的意义,并特意明示做鞋的难度,但或许在远离那个风俗并无切身感受的读者初看到守明做鞋时那近乎苛刻的态度时,仍不免会觉得她似乎有些过分。
但随着故事的深入,守明对爱情的炙热以及她对爱情全身心的投入,让我们深深地动容,深切地体会到她为何做出那貌似怪异的举止。
与她而言,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是她一生憧憬之中最重要最美好的那部分,对“那个人”的爱便是这份爱的寄托。
这份刻骨之爱容不得半点伤害或轻视,哪怕是最轻微的;这份爱也容不得任何人的侵犯和玷污,哪怕是最疼爱自己的母亲和自己最亲密的妹妹。
至此鞋已不仅仅是鞋,它是守明心中爱情的替代品,是她爱的见证物。
她对爱的表白全都浓缩在鞋里,于是做鞋时的每一针都凝聚着她的爱,从她的心中注入鞋里,并期望流进“那个人”心中。
文本对她做鞋的过程做了详细的描写,此中穿插大段的细节与心理描写。
在准备做鞋时“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严肃到甚至“让母亲觉得有些好笑”。
开始做,对鞋的构想:“一定要亲自做”,“鞋要略小,让他脚疼,走不成四
方”,“鞋底的花型用枣花型”,“鞋底要确保洁白无瑕”,这些都是她内心所想所思的外在体现,我们更可以看做是她爱之纯真与深切的文本表露。
做时,她“用拆口罩的细纱布把鞋底包一层,再用手绢包一层,包得很精细,像是什么心爱的宝贝”。
她“觉得捧着的不是鞋,而是‘那个人’的脚。
她把‘脚’摸来摸去,揉来揉去,还把‘脚’贴在脸上,心里赞叹。
……”由此可见这双鞋不再只是鞋,而是世间最珍贵之物,她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这份可谓世间最纯最真的爱由此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至此除了感动,谁还会觉得她做鞋的态度是苛刻的?
二
张爱玲说,“对于大多数的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我们不难由此推知:守明对她心中那个男人的爱更多的是渴望被爱,守明的羞涩实际上更包蕴着对“被爱”的渴盼。
虽然刘庆邦并未把守明的对“被爱”的这一渴盼直白地表达出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文本中暗示性的话语却处处可见。
在有关守明让“那个人”试鞋时假想的对话中最后几句说道:“她准备的还有话,说:‘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她说:‘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从这几句虚拟的对话可以看出她这么做的
潜在目的还是为了让那个人对她的爱予以回应,即她“被爱”的要求。
在生产队干活时嫂子们开她玩笑时,她虽恼实盼,看后发现不是她所想的那个人时心里涌出的失望之情,“心说不看,管不住自己,还是看了,一看果然让人失望。
”“又开始给棉花打杈子时,守明的心里像是生了权子,时不时往河那岸望一眼。
”“守明漫无目的地望着,不知不觉眼里汪满了泪水。
”这些文字都是守明要求“被爱”的具体体现,读者看后也为她索爱暂不得感到心疼,甚至替她感到委屈。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渴盼越发急切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在守明从媒人口中得知她的“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后,一系列异常行为,或许并不是因为她的妹妹动了她的鞋,不是因为她妈妈真的偏心,也不是因为“那个人”真的要远走四方到外地当工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消息是从他人口中得知而不是那个人亲口告诉她的。
文中写道:“哭着还想到了那个人,那个人要远走,也不来告诉她一声,不知为什么!这使她伤心伤得更远。
”这句明白地表露出她怪异行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她隐约地感受到所爱之人并不像她所期望的那么爱她在乎她。
故事的最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两人见面过程所发生的种种,虽然故事最终的结局没在此告知读者,但从守明一再让她的“那个人”试鞋而不得读者心领神会:守明对爱的索求是无果的。
“那个人固执得真够可以,说不用试,他也知道正好。
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
也没试一下。
”虽然两人分手前握了手,但守明心里很是明
白她一腔的爱满心的付出不会得到自己所要的。
“怎么会是
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既然想要
的爱不可得,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哪怕是对自己最亲爱的母亲?
爱即是被爱,没了被爱,爱怎能称其为爱呢?守明对爱
的期盼就像做了一场美丽幸福的梦,天亮了,梦醒了,一切都随着太阳的升起而缓缓落下,只留下无限甜美的记忆与无比的惆怅在心间。
三
刘庆邦以细腻的笔触深入地洞察分析了守明纯真却复
杂的内在情感世界,让我们得以体验她的美好心灵与真挚情感。
但故事最终要告诉我们并不仅仅是这些,而是企图让读者能获得审美的超越和哲理的启示,即:在男性霸权语境下女性情感的不堪一击。
从文中我们可以明确地得知,这份亲事虽是守明所盼的,但是由她的“那个人”至少也是经过他同意其家人托人主动提出来的,这表明男方占有绝对的主动权。
“为这第一双鞋,难坏当地多少女儿家啊!”如果说守明是个特例,但从这句话中足以看出男性霸权社会仍在延续着。
而在这一语境下,女
性情感的深浅往往仅仅按照某一标准来衡量,使得许多女性的情感不堪一击而显示出悲剧性:有那手拙的闺女,把鞋拆了哭,哭了拆,鞋没做成,流下的眼泪差不多能装一鞋窠了。
”本文这一标准载体就是鞋,这一常常被女人用作向男性表达爱情的工具和对其发动情感攻势的阵地。
张爱玲在《谈女人》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屈服在男子的拳头下,几千年来始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的妾妇之道。
”或许这也是作者选用鞋这一意象做为守明试图获取她的“那个人”欢心媒介之所在。
但不管守明做鞋时是多么用心多么全神贯注:“守明相信慢工出巧匠的话,她纳鞋底纳得不快,她像是有意拉长做鞋的过程,每一针都慎重斟酌,每一线都一丝不苟。
”做出的鞋是多么地好:“在一个落雨的日子,守明把鞋做好了,做得底是底帮是帮的,很有鞋样儿。
”在几次提出试鞋都被拒后,她细心营造的美丽爱情堡垒被无情地摧毁,纯真却柔弱的爱的进攻毕竟抵挡不了无情的打击。
守明爱得如此真如此深,却最终归于失败,作者并没直白地告诉我们原因何在,可读者却可以明确地体会到在男性霸权语境下女性情感的不堪一击。
虽然后记里充满了内疚与忏悔之意,但更明显地体现了男性的主权地位,这更加深了守明爱情的悲凉与哀伤,使这一爱情悲剧的色彩便赫然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正如作家在后记里写“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
给了那位姑娘。
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
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作家的内疚与忏悔弥补不了对一个纯洁、痴情女孩的伤害,这份痛会永存其心间无法抹去。
重读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鞋》,感受到的是守明的幽绵的情思、浓郁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