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丰收了》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1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了|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丰收了|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3节“丰收了”。
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丰收了的概念,学会用数学方法表示丰收了的情况,以及运用丰收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丰收了的概念,知道丰收了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丰收了的情况。
3. 培养学生运用丰收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丰收了的概念,用数学方法表示丰收了的情况。
2. 教学重点:运用丰收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丰收的农场故事,引导学生关注丰收了的概念。
2. 教学新课:讲解丰收了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丰收了的意义。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丰收了的情况,进行随堂练习。
4. 解决问题:运用丰收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农场收获了100个苹果,每5个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丰收了1. 概念:丰收了指的是收成好,收获多的情况。
2. 表示:用数学方法表示丰收了的情况,如:100个苹果,每5个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3. 应用:运用丰收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种了150棵番茄,每7棵装一篮,可以装多少篮?2. 答案:21篮(150÷7=2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丰收了的概念,能够用数学方法表示丰收了的情况,并在实际问题中得到了运用。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丰收了的意义上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丰收场景,用数学方法表示丰收了的情况,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情景引入环节是我特别关注的重点。
通过讲述一个丰收的农场故事,我能够引导学生关注丰收了的概念,并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丰收了|北师大版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丰收了,这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课。
一、教学内容我们在这一课要学习的是分数的比较。
具体来说,我们会学习如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以便比较。
我们会通过实际的例题和练习来掌握这个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的重点是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分数卡片和练习题。
同学们需要准备一支笔和一张纸来记录和演算。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引入分数比较的概念。
我会拿出两份同样的水果,一份有3个苹果,另一份有6个苹果,然后问同学们哪一份更多。
这个例子会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引入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的概念。
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这个方法,并让同学们进行实际的练习。
我会通过一些综合练习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写明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
七、作业设计同学们今天的作业是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并写一篇关于分数比较的小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将分数转化为相同分母上还有些困难。
在下一课,我会进一步讲解这个知识点,并给予同学们更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比如说在分配食物或者分享物品时,可以用到分数的概念。
这样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入分数比较的概念,可以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4.3《丰收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4.3《丰收了》这一课时,我会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47页的例题和练习题,以及与丰收相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连减式题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以丰收的农田为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例题讲解:通过展示丰收的农田图片,提出问题:“如果每亩地收粮食300千克,3亩地一共收获了多少千克粮食?如果还要减去1亩地没收成的粮食,收获了多少千克粮食?”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连减的运算规律。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连减的运算方法进行解答。
4. 分享与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5.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与丰收相关的连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连减的运算方法3亩地收获的粮食 = 每亩地收获的粮食× 亩数收获的粮食 = 3亩地收获的粮食 1亩地没收成的粮食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家有苹果树、梨树和桃树各5棵,一共收获了150千克水果。
如果苹果树每棵收获20千克,梨树每棵收获15千克,桃树每棵收获10千克,那么苹果、梨和桃各收获了多少千克?2. 答案:苹果收获了100千克,梨收获了75千克,桃收获了25千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3 丰收了∣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为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丰收了》所准备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本节课是第4单元的第3课《丰收了》。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丰收的季节为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数的概念:我会用具体的例子,如一个苹果分给三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的是苹果的三分之一。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具体的例题,如一个篮子中有5个苹果,取出2个苹果,取出的是篮子中苹果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运用分数来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来解决,如一块蛋糕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的是蛋糕的几分之几?5. 小组讨论: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分数表示下列物品的一部分:一个橙子、一块巧克力、一本书。
答案:一个橙子的三分之一、一块巧克力的四分之一、一本书的五分之一。
2. 请解决下列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1)一个篮子中有7个苹果,取出3个苹果,取出的是篮子中苹果的几分之几?答案:取出的是篮子中苹果的七分之三。
(2)一块蛋糕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到的是蛋糕的几分之几?答案:每个人分到的是蛋糕的五分之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
4.3丰收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1和第47页做一做,以及第48页例2和第49页做一做。
这些内容主要涉及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实际的农作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农作物丰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农作物的丰收与数学有什么关系。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例1和例2,并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4. 小组合作: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3题。
答案:1. 23 × 4 = 922. 56 × 4 = 2243. 78 × 3 = 234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7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相应的巩固和拓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例题讲解环节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是我特别关注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