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形成机理
- 格式:docx
- 大小:13.55 KB
- 文档页数:2
癌症的机理及其历程癌症,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词汇,背后隐藏着复杂而神秘的机理和历程。
它如同一个潜伏在体内的恶魔,悄悄地侵蚀着生命的基石。
要理解癌症的机理,首先得从我们身体的细胞说起。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按照特定的规则生长、分裂和死亡,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个精密的调控系统会出现故障。
癌症的发生往往源于基因突变。
这些突变可以是遗传自父母的,也可能是由于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比如吸烟、紫外线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病毒感染等。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去控制,它们不再遵循正常的程序,而是无节制地增殖,形成一团异常的细胞,这就是肿瘤的雏形。
肿瘤细胞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它们能够逃避身体的免疫系统监视,让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识别和清除它们。
同时,肿瘤细胞还能够诱导周围的血管生成新的血管,为其提供养分和氧气,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癌症的发展历程通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在起始阶段,单个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肿瘤。
随着更多基因突变的积累,这些异常细胞逐渐增多,形成一个小的肿瘤结节。
这个阶段被称为癌前病变,如果能在此阶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癌症往往是可以预防或治愈的。
如果癌前病变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肿瘤就会进入到侵袭阶段。
肿瘤细胞开始突破周围组织的屏障,侵入到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这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但往往不太明显,容易被忽视。
当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就会发生转移。
它们随着血液或淋巴液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新的地方定植并生长,形成新的肿瘤。
这是癌症最危险的阶段,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患者的预后也往往不太理想。
癌症的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癌症其机理和发展历程可能会有所差异。
例如,肺癌往往与吸烟密切相关,而乳腺癌则可能与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癌症的诊断方面,医生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如 X 光、CT、MRI 等)、病理学检查(对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观察)、血液检查等,以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类型和分期。
癌症是怎么产生的癌症,作为一种致命性极高的疾病,一直是全球医学界和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癌症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仍然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癌症的形成过程,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清晰的认识。
癌症是一种由人体细胞开始异常增殖并形成恶性肿瘤的疾病。
癌症的形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到病理细胞克隆扩散形成肿瘤,再到侵袭周围组织和转移至其他部位。
这个过程经历了许多关键的步骤,其中包括细胞突变、失控增殖、逃逸免疫监视、恶性转化和肿瘤扩散等。
细胞突变是癌症形成的第一步。
细胞突变是指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发生异常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这些基因突变可能由外部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或病毒感染等引起,也可能是由内部因素如细胞自身的代谢错误导致。
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因素,细胞突变会导致一段DNA序列的改变,从而破坏了基因的正常功能。
失控增殖是癌细胞形成的关键特征。
当细胞突变引起的基因异常改变影响到了正常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机制时,细胞开始无法受到约束地进行分裂和增殖。
正常情况下,细胞受到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的控制,当细胞不再遵守这些规则时,就会发生失控增殖,积累成肿瘤。
逃逸免疫监视是恶性肿瘤形成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异常细胞,包括癌细胞。
然而,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
一些癌细胞能够产生免疫抑制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另一些癌细胞能够改变表面蛋白的表达,使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它们;还有一些癌细胞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无法对癌细胞进行攻击。
恶性转化是癌细胞从良性到恶性的关键过程。
在恶性转化过程中,癌细胞逐渐从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
这一过程涉及了一系列的细胞和生物分子的调控作用,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和侵袭等。
在恶性转化过程中,癌细胞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使得肿瘤的生长速度加快,并且可以侵入周围组织。
肿瘤扩散是癌症进展的最后阶段。
癌症是如何形成的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常常令人感到恐惧和无助。
了解癌症的形成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癌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细胞突变、基因突变和肿瘤形成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癌症的形成方式。
一、细胞突变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而癌症的形成起源于细胞的突变。
细胞突变是指细胞遗传物质DNA发生错误,导致基因的改变。
细胞突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暴露于致癌物质、高剂量的辐射以及遗传等。
当细胞突变发生时,正常细胞的生长和死亡机制被破坏,细胞开始无限制地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二、基因突变基因是决定细胞生长和功能的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是癌症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致癌基因(oncogene)突变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突变。
致癌基因突变使细胞产生异常的信号传导,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而抑癌基因突变导致抑制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功能丧失,使细胞无法有效扑灭异常突变细胞。
当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时突变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被彻底打乱,肿瘤得以形成。
三、肿瘤形成肿瘤是癌症发展的结果,其形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通常不会对机体的生命造成威胁。
恶性肿瘤则生长迅速,能侵入周围组织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对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
当正常细胞发生突变并形成肿瘤后,这些肿瘤细胞会通过增殖分裂迅速扩大肿瘤的规模。
同时,肿瘤细胞还能分泌血管生成因子,促进新血管的形成,为肿瘤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最后,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能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肿瘤。
总结起来,癌症形成源于细胞和基因突变,这些突变破坏了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机制,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分裂和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和侵袭性生长等多个环节。
癌症病理学的原理
1.癌症的起源:癌症起源于正常细胞的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改变。
癌
症细胞通常表现出非正常的细胞生长和分化能力。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
析癌细胞的变化,揭示癌细胞起源的可能因素。
2.组织学特征:癌症常常表现出异型增生、细胞极性丧失、细胞质和
核浆的异常形态和结构等特征。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
和细胞特征,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恶性程度的评估: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通常包括细胞多样性、异
型性和核分裂活跃度的增加等。
病理学家可以通过评估恶性程度确定肿瘤
的分级,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4.转移和浸润:癌症的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病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肿瘤的转移方式、转移瘤的组织学特征等,
确定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性,对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5.分子病理学:分子病理学在癌症病理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研究癌细胞基因变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等分子水平的变化,
揭示癌症功能失调的基础。
病理学家可以通过分子病理学技术,为临床诊
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总之,癌症病理学通过观察和分析癌细胞的形态学、组织学、遗传学
和分子学变化,揭示癌症的发生机制和进展规律。
它为临床诊断、分级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和个体化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癌症知识点总结癌症的发展与预防:1. 癌细胞的形成:癌症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细胞疾病。
正常细胞在受到不良刺激后,可能产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受到失控,形成癌细胞。
2. 癌症的发展过程:癌症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细胞的突变开始到癌细胞的形成,然后到癌细胞的扩散与转移,这个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 癌症的发生机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及遗传因素等。
癌症的检测与诊断:1. 癌症的检测方法:目前医学上常用的癌症检测包括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彩超检查、CT 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
2. 癌症的诊断方法:癌症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体征、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
3. 早期癌症的筛查:癌症的早期筛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癌症,及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癌症的预防与治疗:1. 癌症的预防:预防癌症首先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还要避免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增强体质等。
2. 癌症的治疗: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激素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之间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进行联合治疗。
3. 中医药治疗癌症:中医认为癌症是肿瘤瘀阻、毒淤、气滞、阴虚的综合表现,对于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医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癌症的康复与护理:1. 癌症的康复:癌症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范化治疗、营养合理、心情乐观和家庭支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
2. 癌症的护理:癌症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同时也要注意心理的护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总之,癌症是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异常多样,病因繁多,预防和治疗癌症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对于癌症,我们应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给社会减少负担。
遗传突变与癌症发生机理癌症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虽然发展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对于癌症的发生机理,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然而,通过对遗传突变的研究,我们已经能够更好地理解癌症的发生机理。
一、遗传突变的概念遗传突变是生物个体基因组发生的突发性改变。
几乎所有的肿瘤都起源于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
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是受到严格的调控,以确保细胞在生命周期内完成自我修复和死亡。
然而,在基因突变的影响下,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破坏,导致细胞无限制地增殖,最终形成肿瘤。
二、遗传突变与癌症的关系癌症的发生通常是由多个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所致。
癌症研究发现,有两类基因突变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优势突变和受压突变。
1. 优势突变优势突变是指只需一种突变即可导致癌细胞不受正常细胞生长调控的基因突变。
其中最常见的突变是致癌基因的激活突变。
致癌基因又称为癌基因,它们能够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例如,RAS基因的点突变能够使编码的蛋白激活,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进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2. 受压突变受压突变是指抑癌基因发生功能缺失或缺失的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是一类能够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基因,防止细胞发生恶性突变。
当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受到无限制的调控,癌细胞得以形成。
TP53基因突变是最常见的抑癌基因突变,它的丧失将导致细胞的无限增殖和癌症的发生。
三、遗传突变的原因遗传突变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引起遗传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辐射、化学物质和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都被证实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辐射能够直接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导致基因突变。
化学物质如烟草中的尼古丁、空气中的污染物等也可引起基因突变。
此外,某些病毒感染也与癌症的发生有关,例如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关联。
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基因突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癌症的产生原因和治疗癌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起因较为复杂,很多人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癌症治疗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对此进行阐述。
一、癌症的产生原因1.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癌症的主要诱因之一。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化学污染物、辐射等等。
长期暴露在这些有害物质中会导致基因突变,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某些癌症有较高的遗传性。
如果一个人的亲属中有人患有这些癌症,那么他们也极有可能患上同样的癌症。
3. 生活习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例如,吸烟和大量饮酒都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此外,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肥胖和慢性疾病,从而增加癌症的风险。
二、癌症的治疗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症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从患者身体中切除恶性肿瘤,这对于早期癌症来说尤为重要。
2. 化疗化疗是一种药物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的方式来消除癌症。
化疗会使用化学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入患者体内。
尽管化疗有很多副作用,但它仍然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
3. 放疗放疗通常被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用高强度的辐射来杀死癌细胞。
放疗通常被用于与手术治疗和化疗联合使用。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方法。
它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防御能力,来攻击癌细胞。
这种治疗方法使用免疫细胞、抗体等治疗手段,可以对癌细胞进行攻击和抑制。
结论癌症的预防十分重要,适当的生活习惯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暴露都可以有效降低患癌症的风险。
如果已经发现患有癌症,需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癌症到底怎么形成的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么多种癌症癌症是当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裂受到异常控制时,导致紊乱和不受约束的一种疾病。
在理解癌症形成的机制和为什么出现如此多种癌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按需进行生长和分裂,以维持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这一过程是高度调控的,受到体内复杂的信号网络的控制,并由遗传物质DNA的相应指令。
然而,当正常的细胞发生DNA损伤或突变,或者细胞启动了异常的增殖信号,就可能导致细胞开始无节制地生长和分裂,从而形成癌症。
下面将详细介绍癌症形成的几个主要机制。
1. 基因突变和遗传倾向癌症起源于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发生突变。
遗传突变可能是由个人遗传基因中的问题引起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
这些突变可以导致细胞的正常调控机制失效,进而导致异常增殖和肿瘤形成。
2. DNA损伤和修复DNA在细胞分裂中需要复制,但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内外界损伤因素的影响,如化学物质、辐射、烟草等。
细胞通常具备一套复杂的DNA修复系统,可以修补这些损伤。
然而,当DNA损伤超过修复能力时,可能引起DNA序列的改变,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3. 基因失控与致癌基因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中,存在多个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
这些调控因子会使得细胞进入正常的生命周期,并在细胞分裂结束后停止。
然而,当某些基因发生异常或突变时,它们可能成为癌症的“致癌基因”,导致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不受限制,从而形成癌症。
4. 炎症和癌症慢性炎症与某些类型的癌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细胞DNA的损伤和炎症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的不受控制释放。
例如,长期存在的胃溃疡可能会在胃内细胞中引发DNA损伤,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除了上述癌症形成的主要机制外,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也可能导致各种类型的癌症出现增多。
1. 饮食和生活方式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高糖、高脂肪饮食以及缺乏运动和过量摄入烟草、酒精等有害物质,都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
癌症的病情原理癌症是一种疾病,它起源于人体内部的细胞,并导致这些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
癌症的病情原理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细胞遗传学、细胞信号传导、免疫系统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癌症的病情原理。
1. 遗传因素: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关,一些癌症类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例如,乳腺癌和卵巢癌可能与BRCA1和BRCA2等突变基因相关。
这些基因突变可以传递给子代,增加他们罹患这些癌症的风险。
2. DNA损伤和突变:癌症起源于细胞内的DNA损伤和突变。
DNA损伤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化学物质、辐射、病毒感染等。
当DNA损伤发生时,细胞通常会通过修复机制来修复DNA,以维持正常功能。
然而,当细胞的修复机制遭受损害或耗尽时,损坏的DNA可能会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3. 细胞增殖和分化: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由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调节网络控制。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的分裂和繁殖过程,而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特定功能和形态上的发展。
癌症细胞失去了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正常调控,导致无法停止的异常增殖和丧失分化能力。
4. 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和癌基因是癌症病情中的两个重要类别。
肿瘤抑制基因常常是正常的细胞调控机制的一部分,他们帮助阻止细胞继续分裂,并修复受损的DNA。
而癌基因则加速细胞增殖和促进癌症发展。
当肿瘤抑制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失常时,细胞无法正常调控,容易恶性转化。
5. 细胞凋亡途径:细胞凋亡是细胞通过程序性死亡而从正常组织中排除的过程。
凋亡能防止恶性细胞扩散和癌症发展。
然而,癌细胞常常丧失了凋亡通路的正常功能,使它们能够逃避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增殖成癌症。
6. 先天免疫系统和癌症:先天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以抵御各种外来病原体和异常细胞。
然而,一些癌症细胞可以通过隐藏、改变或抑制免疫应答来逃脱免疫系统的攻击,使它们能够在人体内存活和增殖。
综上所述,癌症的病情原理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细胞遗传学、细胞信号传导、免疫系统等等。
解密癌症的发展过程一、癌症的定义与影响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被称为现代社会的“杀手”。
它指的是体内细胞发生异常变异,失去正常生命周期控制机制,无限制地分裂和扩散,最终形成肿瘤。
癌症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900万新确诊癌症患者,并导致约1000万人死亡。
而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超过300万人,每天因癌症死亡约有8000人。
二、引发癌症的主要因素1. 基因突变遗传突变可能使个体对于致癌物质更加易感或使抵抗致癌基因失活。
这类突变可通过家系或个体出现。
不仅如此,在日常环境中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或辐射源时也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2. 环境因素暴露于化学致癌物质(如重金属,石棉和农药)或电离辐射可能导致DNA损伤,并直接引发肿瘤的发生。
吸烟、饮酒、污染环境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也被证明是增加患癌风险的因素。
3. 慢性炎症长期存在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癌前损伤细胞,使其成为潜在癌变细胞。
例如,胃溃疡可以逐渐演变为恶性胃癌;肝硬化最后会产生原发性肝癌等等。
4. 免疫系统失调免疫系统通过监测和清除异常细胞来抑制肿瘤的形成。
但当免疫系统受到影响或功能异常时,体内异常细胞容易逃脱免疫排查而得以存活和扩散。
5. 年龄与遗传因素随着年纪增长,个体对于致癌因素的累积暴露时间也越长。
此外,一些家族中存在具有遗传倾向的突变基因,会增加癌症继发的风险。
三、癌症发展的过程1. 初始损伤和增殖癌症的形成通常从一个正常细胞发生DNA变异或损伤开始。
这种设定在基因水平上造成异常信号传导,从而促使细胞不受限制地增殖。
2. 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阶段指的是损伤的细胞开始逐渐累积,并形成可见肿块之前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可能经历一系列遗传或表观遗传修饰,使其获得更多侵袭性特征。
3. 肿瘤开始扩散当肿瘤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恶性细胞可以突破原来约束其生长和扩散的屏障,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进入周边组织,并最终转移至远处器官。
癌症形成机理:
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细胞,人体细胞无时无刻在分裂繁殖,分裂过程中难免会产生
变异细胞,人体当中细胞分裂数量之多,变异细胞也几乎天天都可能发生。
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内有无数的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就像一个社会里的军队和警察,时时刻刻在体内巡逻,发现有敌人或歹
徒(即变异细胞)立即消灭(采取细胞免疫和液体免疫方式),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发育。
一旦身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一些变异细胞就会大量繁殖而不受控制,逐步形成肿瘤。
按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成型方向,发展为良性或恶性肿瘤。
而恶性
肿瘤,又被称为癌症。
良/恶性肿瘤的区分: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讲有如下区别:
良性肿瘤
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往往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
(2)生长速度:通常
缓慢生长。
(3)边界与包膜:边界清晰,常有包膜。
(4)质地与色泽:质地与色泽
接近正常组织。
(5)侵袭性:一般不侵袭,少数局部侵袭。
(6)转移性:不转移。
(7)复发:完整切除,一般不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良好,无明显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排列规则,极性保持良好。
(3)细胞数量:稀散,较少。
(4)核膜:通常较薄。
(5)染色质:细腻,较少。
(6)核仁:不增多,不变大。
(7)核分裂相:不易见到。
功能代谢:除分泌性肿瘤以外,一般代谢正常。
对机体影响:除生长在要害部位外,一般影响不大。
恶性肿瘤
1. 成长特性:(1)生长方式:多为侵袭性生长。
(2)生长速度:生长较快,常
无止境。
(3)边界与包膜:边界不清,常无包膜。
(4)质地与色泽:通常与正常组
织差别较大。
(5)侵袭性:一般者有侵袭与蔓延现象。
(6)转移性:一般多有转移。
(7)复发:治疗不及时,常易复发。
2. 组织学特点:(1)分化与异型性:分化不良,常有异型性。
(2)排列与极性:极性紊乱,排列不规则。
(3)细胞数量:丰富而致密。
(4)核膜:通增厚。
(5)染
色质:通深染,增多。
(6)核仁:粗大,数量增多。
(7)核分裂相:核分裂增多,
或出现不典型核分裂。
功能代谢:核酸代谢旺盛,酶谱改变,常产生异常代谢。
对机体影响:无论发生在何处,对机体影响很大,甚至导致人死亡。
注: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最主要的特征。
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有以下症状与表现:
(1)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闷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后数年又来月经,白带明显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热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用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鼻塞,经常少量鼻出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伴有偏头痛、头晕、耳鸣和颈上部耳
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
(18)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常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19)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0)青少年肘或膝关节剧痛、肿胀,用抗风湿药或抗菌素类药治疗无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