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宇宙之旅》
- 格式:pdf
- 大小:30.28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宇宙之旅》精品教案的发展历程和宇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语言: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已经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和宇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等方面的知识。
(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语言:看看这些图片和视频,它们是不是让你们更加想要了解宇宙飞船和航天事业呢?(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表达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
教师语言: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运用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用主题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未来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愿望。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三)作品展示和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教师语言:同学们,现在是展示作品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同时也听听同学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学生依次展示作品,分享心得和体会)2.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教师语言:同学们的作品都非常棒,你们用废旧材料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继续加油,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吧!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宇宙飞船及航天事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创作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激发。
同时,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他们在创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设计理念,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宇宙飞船的出现,不仅让我们更加接近宇宙,也为我们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用希望做引,以想象力为点火器,这个艺术世界的旅行者,以其自由不拘的方式,折服了全世界。
当我们拥有一艘宇宙飞船时,我们便会遨游于宇宙之中,看!当年中国第一位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你看它多美呀!教师总结: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通过创作一幅以《宇宙之旅》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来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宇宙之旅》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构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包括:1. 宇宙的概念及其构成;2. 宇宙的起源与发展;3. 宇宙中的星系、恒星、行星等;4. 宇宙的探索与研究;5. 宇宙之美。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认识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构成;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3.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地球家园的情感。
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与发展;2. 宇宙中各种天体的特点及其关系;3. 宇宙探索的历程与成果;4. 宇宙之美的感悟。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宇宙图片、视频等);2. 宇宙模型或教具;3. 实物投影仪(用于展示学生作品);4. 画纸、彩笔、剪刀等美术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宇宙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讲解:介绍宇宙的概念、起源、发展、构成及宇宙中的星系、恒星、行星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宇宙的基本认识;3. 宇宙探索历程与成果: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展示宇宙探索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4. 宇宙之美:引导学生欣赏宇宙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5.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宇宙主题的绘画或手工制作;6. 学生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与指导;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
板书设计1. 宇宙的概念及其构成;2. 宇宙的起源与发展;3. 宇宙中的星系、恒星、行星等;4. 宇宙的探索与研究;5. 宇宙之美。
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宇宙为主题的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2. 撰写一篇关于宇宙探索的文章,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3. 观察夜空,记录下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
第十课《宇宙之旅》(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课程背景本课是美术六年级下册的第十课,主题为《宇宙之旅》,旨在通过学习宇宙的科学知识以及艺术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本课程是以人教版(2012)为教材。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3.通过手工制作的实践,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美的观念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宇宙中的星球和行星;3.手工制作宇宙卫星模型。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图书、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准备制作宇宙卫星模型所需的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彩纸等。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让学生对宇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导学生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兴趣。
感性认识(1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感性认识宇宙中的星球和行星,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宇宙中的景象。
理性认识(25分钟)教师讲解宇宙中的各种天体、行星以及它们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世界。
实践(5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制作宇宙卫星模型,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美的观念和审美能力。
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回顾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制作宇宙卫星模型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描述来评价学生对宇宙的了解和认知。
在课程后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宇宙卫星模型,同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扩展教师可以邀请专业的天文爱好者或科学家来到班级进行讲座或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和天文知识。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搜索、学习更多有关宇宙和天文学的相关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宇宙卫星模型带到校内展览,与其他班级分享自己的成果。
宇宙之旅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课,学生通过对宇宙的观察和了解,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新颖奇特的科幻画。
培养学生的科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想象绘画,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科幻绘画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宇宙的热爱和向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新颖奇特的科幻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宇宙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宇宙有初步的认识。
2.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宇宙的知识。
3.教师介绍什么是科幻画,并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二)新课探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和资料。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探讨有关宇宙的奥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3.教师请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想象进行科幻画的创作。
2.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在完成作品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四)展示交流(10分钟)1.请学生将自己的科幻画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或教室的四周,让全班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
2.教师请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宇宙之旅;2.表现形式:科幻画;3.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4.学习重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5.作业要求:画面新颖、想象丰富、创意独特;6.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科幻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对宇宙的想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六年级下册美术说课教案-第10课《宇宙之旅》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了解宇宙的奥秘和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体验宇宙的无限美好。
2.学会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感。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提高学生对宇宙的认识。
2.学习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技巧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美丽。
2.如何引导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各种元素来创作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1.以互动性和实践性为主的授课模式,寓教于乐。
2.以小组讨论和展示为主的创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教学手段:1.课件展示和互动教学。
2.小组合作与展示。
3.教案和素材资料。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概念介绍引导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并感受宇宙的无限美好。
第二步:美术作品欣赏通过展示宇宙主题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的美丽和奥秘,启发学生创作想法。
第三步:素材准备为学生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和素材,如彩笔、彩纸、黑色纸板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和组合,创作属于自己的宇宙世界。
第四步: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勾线、渐变、涂色等,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宇宙作品。
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元素,如星球、恒星、行星、银河等,与色彩和构图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第五步:作品展示通过小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体验艺术的魅力,同时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现能力。
第六步: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进行集体评价和总结,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1.学生对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的理解。
六年级人教版艺术美术《宇宙之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宇宙的奥秘和宇宙飞船的基本构造,认识不同的天体和太空环境。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绘画、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宇宙之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宇宙飞船的基本构造和设计方法。
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现宇宙之旅的场景。
2.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宇宙之旅作品。
在手工制作中,如何合理运用材料,表现出宇宙的神秘氛围。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宇宙的奥秘和宇宙飞船的构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宇宙之旅的魅力。
2.启发引导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宇宙之旅的主题和表现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宇宙之旅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宇宙探索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秘和美丽。
提问学生:你们对宇宙有什么了解?想不想进行一次宇宙之旅呢?引出课题。
2.讲授新课宇宙知识讲解: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天体的种类、太空环境等知识,让学生对宇宙有更深入的了解。
宇宙飞船构造分析:展示宇宙飞船的图片和模型,分析宇宙飞船的基本构造,包括船体、推进器、舱室等部分,让学生了解宇宙飞船的设计原理。
艺术表现方法介绍:讲解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在表现宇宙之旅中的方法和技巧,如色彩的运用、构图的设计、材料的选择等。
3.实践创作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选择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宇宙之旅的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作。
4.作品展示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思路和方法。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5.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宇宙探索的意义和价值。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宇宙探索的新进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教学内容第10课宇宙之旅课时 1
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教学难点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多途径搜集相关载人飞船与宇航员的知识。
2.同时并准备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
3、PPT课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主备复备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欣赏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
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送上了太
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
况。
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
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3.导入课题。
4.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
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5.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
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
吗?
6.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
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
进行展示然后回答。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
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
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
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
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
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8.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9.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三、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
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
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
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
景物。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