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得分:
考生考试总时间:考核者:
备注:
1、皮内注射目的
(1)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2)预防接种。
(3)协助诊断人体对细菌或病毒的易感性,如结核菌试验,锡克氏试验。
(4)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2、皮内注射注意事项
(1)患者对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内试验,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它药物。
(2)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因脱碘不彻底,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且易和碘过敏反应相混淆。
(3)注射完毕,嘱咐患者勿揉擦局部,以保证药量准确及避免影响对反应的观察。
(4)皮试观察时间为20分钟。
3、常用抗生素如头孢替安1.0克、头孢他啶0.75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3.375克、破伤风1500U、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2等的配置方法及注入计量。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皮内注射相关知识:一、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是什么?答:1.将小量药液注入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皮试阳性如何判断?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厘米,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青霉素为什么要先用现配?答:青霉素溶液在室温下超过4小时其效价迅速降低。
因青霉素G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为青霉稀酸,注入体内后与人体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稀酸蛋白而结合成全抗原。
青霉素溶液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也可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也能和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
这些都是致敏物质,以引起过敏反应。
四、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那些?答: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药疹、药物热和过敏性休克等,可见速发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形式。
速发反应:在做皮试后或注射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有时呈闪电式反应。
表现为胸闷、心悸、口舌发麻、气短、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弱、血压急剧下降、继则神志丧失,大小便失禁,昏迷或抽搐。
迟缓反应:注射后的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红疹,偶有用药数日后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
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点有哪些?答:1.立即停药,迅速就地平卧,保暖、吸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同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3.注射抗组织胺类药物,入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若血压不回升,可用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及用升压药。
5.呼吸抑制可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
6.心脏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7.抢救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及T、P、R、BP、尿量等病情变化,采取急救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六、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方法:答:1.青霉素皮内试验药液配制方法:皮内试验药液以每1ml含青霉素200-500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具体配制方法如下:(1)于含有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ml,稀释后每1ml含青霉素2万u;(2)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万u;(3)弃去0.1ml,余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000u;(4)再弃去0.9ml,余0.1ml(或弃去0.75ml,余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00u(或500u)即配成皮试溶液。
三、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别:姓名:成绩:年月日项目考核评价要点评分细则分值扣分操作准备1.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无菌治疗盘、1ml无菌注射器1支、41/2号针头,遵医嘱备药物,2%碘酒、75%酒精、无菌纱布、消毒棉签、笔、砂轮、弯盘、如为过敏试验另备肾上腺素1支和注射器、洗手液、治疗牌,剪刀、手表、标签。
治疗车下层:生活垃圾盒、感染性垃圾盒、锐器回收盒。
差一项扣1分乱摆放扣1分3 2.护士准备:衣帽整洁,精神饱满一项不规范扣1分 2操作要点1.按医嘱配制好皮试液(口述),在空针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携用物至床旁未在空针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各扣2分42.查对:药物与治疗牌未查对扣4分,不规范扣2分 43.评估环境未评估扣2分,报告不清楚扣1分 24.问候病人,自我介绍,核实患者身份,解释注射目的;若作过敏试验,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告知空腹不宜注射。
缺一项扣2分,一项不规范扣1分85.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未评估扣2分,差一项扣1分 26.洗手(标准洗手七步法)、戴口罩、查对(操作前)未洗手,未戴口罩,未查对各扣2分,不规范扣1分67.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1/3)部位选择不当扣2分。
48.消毒皮肤(面积5×5cm):用75﹪酒精常规消毒皮肤消毒不规范,污染各扣2分 4 9,再次查对(操作中),排尽空气,按需要更换针头,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情绪未再次核对,未排尽空气,未按需求更换针头,未与患者沟通各扣2分,不规范扣1分7 10.注射: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度角未绷紧皮肤、持针不正确、进针角度不正确、18刺入皮肤,左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药液0.1m,使局部隆起呈皮丘. 刺入皮下或药液外溢、量不正确、未形成皮丘各扣3分11..快速拔针,勿按压,看时间,再次查对(操作后查)拔针不正确扣2分,未查对扣2分、未记录时间扣2分612.置病人于舒适卧位,整理床单未摆放患者体位,未整理床单各扣2分 413.规范洗手(口述),取下口罩。
皮内注射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考号:所用时间:得分:
记扣分总则:
1、未真实操作一次扣0.5分,如洗手未按出洗手液、记录未用笔写或拿笔却不是真写,记录地方错误、记录时间错误等等。
2、程序颠倒影响下面操作进行,需重新纠正再做,一次扣3分。
3、凡水或药液打湿被单、衣服一处扣1分。
滴至其他部位每滴扣0.2分
4、给药和各种注射等查对不严发生差错者扣20分。
5、穿刺退针1次扣1分、退针2次扣3分、退针3次扣5分,退针3次后必须拔出穿刺针。
6、穿刺失败1次扣5分、穿刺失败2次扣10分、另扣评价中相应分值、谢绝穿刺三次。
7、无菌操作时凡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直接污染无菌物品或区域,本人发现纠正而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一次扣1分,未发现的严重污染可造成不良后果者扣20分。
8、操作中无针对性交流扣2分。
9、未举手示意操作开始0.5、结束扣0.5分。
10、垃圾分类不清每样物品扣0.5分。
皮内注射【目的】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多用于局部麻醉、预防接种和膜岛素治疗。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1~2ml注射器、5号半或6号针头、注射卡、药物,必要时各肾上腺素。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指导内容】1.告诉患者不可用手按揉局部,以防影响结果的观察。
2.指导患者暂勿离开病房,如有不适立即告知。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及过敏史,如患者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做皮试。
3.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做药物过敏试验消毒皮肤时忌用腆剂,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5.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进入皮内为宜,角度过大易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结果。
6.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7.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及按揉操作部位。
8.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
9.结核菌素试验需观察72小时,剩余药液及注射器残留药物需灭活后再处置。
【相关知识】1.皮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2.常用皮试液的浓度①青霉素浓度:含200~ 500u/mL;②链霉素: 2500u/mL;③破伤风浓度: 1500u/mL④细胞色素C浓度: 0.75mg/mL⑤头孢菌素浓度: 500ug/mL3.注射部位选择:皮内试验为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局部麻醉为实施局部麻醉处。
4.青霉素试验液的配制方法①于含有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2mL,稀释后每lmL含青霉素40万u;②用lmL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lmL内含有青霉素4万u;③弃去0.9mL,余O. 1mL,加生理盐水至lmL,则lmL内含青霉素4000u④再弃去0.9mL,余O.lmL(或弃去O. 75此,余0.25ml加生理盐水至lmL,则lmL内含有青霉素400u(或500u),即配成皮试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