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幼师教学民族舞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魅力,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和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学习民族舞蹈的过程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在舞蹈表演中感受到美的力量,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
1. 选择适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曲目,如《茉莉花》、《草原小调》等。
2. 教授基本的民族舞蹈动作,如手臂的舞蹈动作、身体的转动和起伏、脚步的舞蹈步伐等。
3. 介绍民族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幼儿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背景。
4. 进行民族舞蹈的表演和排练,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舞蹈的魅力。
三、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民族舞蹈。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幼儿初步了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特点和魅力,激发他们对民族舞蹈的兴趣。
2. 学习民族舞蹈动作。
教师向幼儿展示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手臂的舞蹈动作、身体的转动和起伏、脚步的舞蹈步伐等,并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学习民族舞蹈曲目。
选择适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曲目,如《茉莉花》、《草原小调》等,让幼儿通过音乐感知民族舞蹈的韵律和节奏。
4. 进行民族舞蹈的表演和排练。
让幼儿分组进行民族舞蹈的表演和排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5. 民族舞蹈的展示和分享。
组织幼儿进行民族舞蹈的展示和分享,让他们在家长和同学面前展示所学的民族舞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舞蹈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
教师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模仿和学习民族舞蹈的动作和表现方式。
2.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族舞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观摩学习法。
通过观摩民族舞蹈表演和视频资料,让幼儿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对他们的舞蹈动作和表演进行评价和指导。
民族民间舞蹈学前教育论文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既有助于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又能够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表演能力。
本文将探讨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
一、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 培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早期的学前教育以及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拓展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协作精神为主要目的,但是缺少文化内涵的引导,在孩子们的文化认同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
而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儿童可以在身体的感受中,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感受到民族文化特色,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开发儿童的身体潜能民族民间舞蹈在形式和舞技上都比较自由,当孩子在跳舞时,能够更好地让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还可以发展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3. 促进发展孩子的表演能力全身的肢体表演和面部表情,都是民间舞蹈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在幼儿期,因缺乏经验,孩子们更难以做到在表演中细节的把握和自我情感的表达。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可以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在舞蹈表演中更好地表达自我情感。
二、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教育中的方法1. 常规课程中引入将民族民间舞蹈纳入常规的幼儿教育课程中,让孩子在播放音乐、跳舞等环节中,学习到一些民间舞蹈的形式和动作。
在儿童的生活中引入民间舞蹈,可以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并有意识地慢慢接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2. 组织专业培训对于幼儿园中专业教师而言,应该加强其民族民间舞蹈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可以通过课程体验、专业培训和文化活动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民间舞蹈素养和教学水平。
同时,还可以邀请专业舞蹈人员和艺术家为幼儿园开展讲座和演出,让孩子们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
一、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和表演艺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中的民族舞蹈表演进行深入探讨。
二、民族舞蹈的重要性1. 民族舞蹈的文化意义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可以使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民族舞蹈的身心发展作用民族舞蹈强调情感的表达和身体的协调与柔韧性,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使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幼儿园中班民族舞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律动感2. 培养幼儿的表演意识和舞台表现力3. 增强幼儿的体态美感和自信心4. 了解并尊重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舞蹈的兴趣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选取合适的民族舞曲选择旋律优美、易学易唱、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曲,如《茉莉花》、《彩云追月》等。
2. 教学动作分解将整个舞蹈分解成动作小节,逐个教授,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掌握。
3. 指导幼儿的表情和姿态强调幼儿舞台表演的表情和姿态,通过示范和指导使幼儿掌握正确的表演技巧。
4. 排练舞蹈安排幼儿园舞蹈表演的排练时间,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排练,熟练掌握舞蹈动作和表演要求。
五、教学过程1. 舞蹈学习(1)了解音乐节拍(2)学习基本舞蹈动作(3)掌握舞蹈的整体结构2. 舞蹈排练(1)反复排练每个动作(2)整体排练和磨合3. 舞蹈表演(1)进行舞蹈展示和表演(2)进行舞蹈评比和总结六、教学评价与展望1.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演和对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指导,并记录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2. 教学展望通过民族舞蹈教学,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舞蹈的兴趣,为其今后的艺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结语本文针对幼儿园中班舞蹈教案中的民族舞蹈表演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分别从民族舞蹈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前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要求、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方式探讨、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策略、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评价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幼儿舞蹈创编是学前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它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舞蹈创编,幼儿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而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方式和策略,有助于探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发挥自身潜能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评价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方法,可以更客观地了解幼儿的表现和进步,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学前教育专业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要求1. 具备舞蹈教育专业知识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舞蹈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编创理论等。
幼儿园儿童民族舞蹈教案:多彩童年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民族舞蹈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感,丰富他们的文化体验,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通过开展多彩的民族舞蹈教育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民族舞蹈教育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跳舞,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从小就接触和了解各种民族文化,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和尊重心。
在幼儿园开展民族舞蹈教育,需要精心设计和策划教案,以确保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全面、深入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舞蹈,领略不同民族的风情。
民族舞蹈教育需要从简单的舞蹈动作开始,引导孩子们感受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动作,学习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培养孩子们的舞蹈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茉莉花》这首经典的民族舞蹈时,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习摇摆、踮脚等简单的动作,让他们感受花朵摇曳的风情。
民族舞蹈教育需要逐步深入,引导孩子们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情。
可以通过播放不同地域的民族舞蹈视瓶,让孩子们观看和模仿,了解不同民族的舞蹈特色和文化内涵。
可以邀请一些舞蹈老师或者专业的民族舞蹈演员来幼儿园进行舞蹈表演,让孩子们亲身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增加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亲近感。
再次,民族舞蹈教育需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引导孩子们参与集体舞蹈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现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或者全园的集体舞蹈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互相配合,共同排练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可以鼓励孩子们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展现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欲。
民族舞蹈教育需要总结和回顾,让孩子们对民族舞蹈活动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组织一次民族舞蹈展示和共享,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学到的舞蹈动作和表演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改进策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
实践中我们发现,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师资力量不足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大多以古典舞蹈为主,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舞蹈,如现代舞、民族舞等,涉及的比较少。
这样会导致学生的舞蹈技能和审美水平无法得到全面的提高。
2.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缺乏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手段上,一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影响了教学效果。
4.实践环节不足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实践环节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熟练度和经验。
二、改进策略2.加强师资建设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舞蹈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招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或者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来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应该更新舞蹈教学的教学手段,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高校和教师们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相信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行业。
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学生姓名XXX院系名称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专业名称音乐学(音乐舞蹈)班级2011级X班学号2011XXXX指导教师XXXXX完成时间201X年X月X日中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学生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也不断提高,对于社会中各个领域的人才也不断提出要求。
这一改变必然会对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针对当前的民间舞蹈教学在幼儿园开设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现状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开发,应怎样通过学前教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更好的对我国民间舞蹈元素进行集成和发扬。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元素;学前教育;应用Application of Chinese folk dance elements inPreschool Educat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degree of social civilization is also rising, for talent in all areas of society has also been requested. This change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eschool education. For the current folk dance teaching kindergarten opened in the presence of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in this respect and study how to better carry out the current status quo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or pre-school, pre-school children through what should imperceptibly internalization and better for our country to integrate elements of folk dance and carry forward.Key words:Chinese folk; dance elements; preschool; Application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 (1)(三)研究意义 (1)(四)研究方法 (1)二、相关概述 (1)(一)我国民间舞蹈元素概述 (1)(二)我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 (2)(三)学前教育中融入民间舞蹈元素的作用 (2)三、我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对儿童影响 (3)(一)扩大儿童对民间舞蹈的认知能力 (3)(二)学习中国民间舞蹈有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 (3)(三)培养儿童学个人情操和良好习惯 (3)(四)通过民间舞蹈元素学习掌握其他传统知识 (3)四、建立健全我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4)(一)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民间舞蹈教材 (4)(二)教学中融入民间舞蹈元素并付诸实践 (4)(三)制定我国学前儿童民间舞蹈考级制度 (4)五、结论 (5)参考文献 (5)中国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学前教育中主要课程为数学、识字以及美术等,但是很少能够看到开设舞蹈课的学前教育,即使少数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中存在舞蹈课,但也只是肤浅的介绍,往往忽略了它存在的意义。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儿童故事、儿童游戏、儿童笑话、学前教案、托班教案、小班教案、中班教案、大班教案、教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games, children's joke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nursery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educational lesson pl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幼儿教育中民族舞蹈教学探讨幼儿教育中民族舞蹈教学的实施以文化传承为目的。
民族舞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幼儿作为中国的新生代群体,在其启蒙教育阶段进行民族舞蹈教学,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其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重要基础。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种类多样、形式复杂、风格特异,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民族文化,塑造了各民族的发展风貌。
如朝鲜族舞蹈中“喜洁净”、“重礼节”、“敬老”及“尚白”等文化习俗,就是该民族精神与文化生活在舞蹈文化中的重要体现。
这些文化与宗教信仰及图腾崇拜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儒家、道家清高及神仙思想境界紧密关联。
故在幼儿文化教育阶段对其进行民族舞蹈教育,首要任务就是在启蒙教育中向其渗透文化传承思想。
幼儿教育中文化传承以民族舞蹈教学为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是由不同民族的舞蹈文化、形态及价值观所构成。
以朝鲜族为例,正是由于不同传统文化的因素组合,才使该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崇鹤”审美情趣。
所以,幼儿文化教育中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必须以基础舞蹈教学为前提,只有在日常舞蹈教学中,引导幼儿了解本民族舞蹈的具体形态及舞姿和意境等,才能为其将来深入、全面弘扬舞蹈文化和展现舞蹈历史风韵奠定坚实的基础。
民族舞蹈教学的实施与文化传承的结合。
首先,我国民间舞蹈的文化脉络是一脉相承的,大多数民族舞蹈形式都可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生活原形。
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将民族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遵循幼儿成长和发育规律,以感受艺术氛围和舞蹈艺术魅力为主,通过观察及模仿,使幼儿了解不同民族舞蹈背后承载的民族文化。
在此过程中,将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相结合,能够全面反映我国社会历史变化过程,也可系统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历史风貌。
所以,舞蹈作为人类思想和情感中最强烈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在创造中华文明及塑造中华文明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幼儿来讲,其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育阶段,好奇心强、认知力低下,结合这一特点,通过民族舞蹈教育的实施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无疑能够促进幼儿文化心理的发育及文化基因的生长。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案篇一:学前舞蹈幼师教学案例儿童舞蹈《老鹰捉小鸡》二拍舞步的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案例背景】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师专业舞蹈课,儿童舞蹈这一部分中,采用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儿童舞考级教材二拍舞步《老鹰捉小鸡》这一教材,是对幼师专业学生学习儿童基本舞步和创编能力的培养。
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与调查,观察到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其毕业之后大多是从事幼儿教育,因此,其幼儿教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的质量,对幼儿产生莫大的影响。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来说,其需要学生掌握丰富的幼儿舞蹈教育知识。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例如:可以安排学生设计幼儿舞蹈活动的方案;通过课下作业,鼓励学生去大胆的创作幼儿舞蹈等。
通过这些方法,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者这一工作。
【案例描述】课例:《儿童舞蹈——二拍舞步及运用》流程1---创设情境、启动体验结合儿童舞蹈动律,开启儿童舞蹈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流程2----设计问题、激活体验1. 播放课件“老鹰做小鸡”视频,请学生观看,引出课题《二拍舞步及运用》。
2. 设计问题:(1)有哪些二拍舞步,分哪几个角色,队形上有什么变化?(2)注意追步与蹦跳步的连接。
流程3---实践纵情、主动体验教师活动:1、讲解单一动作,实际操作演练。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生理、心理、掌握动作情况。
2、将学生分为4组组,每组设组长1人,观察员1人。
3、布置学习任务4、体验活动中巡视、适时点拨、引导。
对学生情绪、课堂气氛的调控措施,有张有驰、边收边放,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参与的有序、可控,收到预期效果。
学生活动:(主动体验)学生分4组,每组都选出角色互换的人选,自定学习形式,可以分角色表演,讲练。
并以小组为单位探究、讨论问题。
镜头一:《二拍舞步》中老鹰捉小鸡的动作学习思维广角: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横追步来表演,此动作适合多大年龄的儿童。
小议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摘要:在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五大技能是:弹、唱、跳、说、画。
为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成长的需求,建设有特色的舞蹈课程是重点。
形成必修与选修、基础性和特色性互推互动的体系,中职学校如何科学地开设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成为重要的研究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图分类号:g718.2?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214-02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舞蹈课程,但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教学,基本没有与之配套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和教材,所以舞蹈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准则,按照自己主观进行教学,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必要加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建设。
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1.舞蹈课的课时少。
学前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是:学前教育专业三年五个学期,每学期教学周17周,舞蹈课每周2课时,五个学期加起来一共170课时。
舞蹈课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仅仅170课时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的。
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舞蹈技能及舞蹈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在舞蹈方面会受到很到的限制。
2.没有规范的舞蹈教材。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是学习的理论基础,没有教材的课堂是随意的,不规范的,更无从谈起教学质量。
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找到适合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不能只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不利于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
3.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对舞蹈教学并没有专业的重视,这给舞蹈课程的设置带来弊端。
很多中职学校的舞蹈课程没有科学的教学计划,没有专业的教师安排,没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想。
4.学生自身条件局限性。
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体动作,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行为艺术。
然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般是初中毕业生,在舞蹈训练方面年龄偏大,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基本定型,可塑性降低。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舞蹈方向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舞蹈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应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现各种风格的舞蹈,同时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的规定。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教学和个别指导。
3.实践环节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应结合课中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
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
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了解、掌握、会、”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研究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幼儿女生民族特色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民族舞蹈的特色和魅力。
2. 帮助幼儿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4. 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选择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舞曲,如《茉莉花》、《草原小姐》等。
2. 舞蹈服装,准备一些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舞蹈服装,如旗袍、汉服等,以增强舞蹈的民族特色。
3. 舞蹈道具,可以准备一些扇子、绸带等道具,用于增加舞蹈的视觉效果。
4. 舞蹈场地,选择一个宽敞的场地,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三、教学内容。
1. 引入,播放一段中国传统舞蹈的视频,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丽和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2.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教导幼儿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步伐、转身、手臂动作等。
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
3. 学习舞蹈曲目,教导幼儿学习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舞曲,通过分解动作和练习,让幼儿掌握舞蹈的整体结构和节奏。
4. 增加舞蹈道具,引导幼儿使用扇子、绸带等道具,增加舞蹈的视觉效果,让舞蹈更具民族特色。
5. 团队合作,让幼儿分组练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6. 表演和欣赏,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并邀请家长和其他幼儿园师生观看,让幼儿展现自己的舞蹈成果。
四、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示范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
2. 游戏教学法,通过一些舞蹈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3. 分组练习法,让幼儿分组练习舞蹈,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4. 欣赏教学法,让幼儿观看一些优秀的舞蹈表演视频,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播放一段中国传统舞蹈的视频,让幼儿感受舞蹈的美丽和魅力。
2.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老师示范基本的舞蹈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
如走路、转身、手臂动作等。
3. 学习舞蹈曲目,老师教导幼儿学习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舞曲,通过分解动作和练习,让幼儿掌握舞蹈的整体结构和节奏。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研究
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萌芽时期,他们好动、爱模仿、喜欢新鲜事物,因此他们很容易被有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形式多样的民族舞蹈动作以及风格各异的民族舞蹈服饰所吸引,这就为幼儿舞蹈教师有效地开展民族舞蹈教学提供了可能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必要要掌握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实用策略,在广泛接触不同风格民族舞蹈的基础上,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与个人的舞蹈教学能力。
一、通过视频播放与亲身体验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浓厚兴趣
当前,我国很多幼儿园开设的民族舞教学以一种舞蹈班的方式开展。
这种舞蹈班其实就是一种兴趣班。
固然,很多幼儿选择民族舞蹈是源于兴趣,但我们倘若细细观察,很多幼儿在学习民族一段时间后兴趣锐减甚至全无,此后便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继续进行舞蹈学习。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既有来自幼儿自身方面的,也有舞蹈教学方面的,相比较而言,后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更大。
为此,学前舞蹈专业幼儿民族舞蹈教学应当首先注重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蹈的兴趣。
具体策略有三:其一,通过多媒体、电视向幼儿播放民族生活视频,让幼儿了解民族衣食住行、民族生活,尤其是民族节庆活动中的舞蹈影像,增强幼儿对民族舞蹈的视觉、听觉感受。
例如,教幼儿跳新疆的《锅庄舞》时,可以先组织幼儿观看新疆人民在古尔邦节、肉孜节的视频。
等幼儿看完后,询问他们视频中那些跳锅庄舞的舞者是什么表情、穿什么衣服、有哪些典型舞蹈动作等。
其二,给幼儿与民族舞蹈中的形象来个“亲密接触”。
例如,教幼儿跳傣族的《孔雀舞》,可以先带幼儿到动物园观看孔雀,引导幼儿欣赏孔雀的体态、羽毛与色彩。
待幼儿对孔雀有一番了解并形成印象后,再让他们在舞蹈课堂上表现出孔雀走路、喝水、鸣叫的样子,然后再安排他们学习舞蹈动作。
其三,给幼儿布置与民族舞蹈学习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画民族服饰、制作民族舞蹈手工、录民族舞蹈小视频等。
二、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与开发符合幼儿的民族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舞蹈教学与成人舞蹈教学内容是有很大区别的。
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炼出他们的所想所爱,投其所好。
例如,幼儿天真、活泼,爱幻想、爱自由,喜欢彩色、闪亮以及带有美妙声音的物品等。
为此,学前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要围绕幼儿上述特点与需求来设计与开发民族舞蹈教学内容。
具体策略有三:其一,在民族舞蹈的题材上,应尽量选择一些民族童话故事或寓言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人物或小动物,并给他们配备色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让幼儿积极地投入其中。
其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要尽量与幼儿生活、娱乐接轨。
例如,将新疆舞的“晃头移颈”动作与幼儿左右摇头(模仿拨浪鼓)、前后移颈(模仿乌龟)相结合,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新疆舞的动作技巧。
其三,针对小班的幼儿,多让他们聆听民族舞蹈音乐,以美妙、动听的音乐刺激为主,以舞蹈动作教学为辅。
针对中班的幼儿,在对他们进行音乐刺激的同时,让他们逐步掌握民族舞蹈的肢体语言以及动作节奏。
对大班与学前班的幼儿,应注重培养他们民族舞蹈动作的表现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将民族舞蹈纳入幼儿早操、课间操等活动内容,拓宽幼儿民族舞蹈教学的覆盖面
早操与课间操是缓解幼儿学习压力,放松幼儿心情的重要途径。
就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幼儿园的早操与课间操都以一种偏向体育运动的形式存在,或伸展运动,或跳跃运动。
其实,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包含多类型动作技巧以及高审美价值的舞蹈类型,完全可以通过早操、课间操呈现给幼儿。
在具体实践中,策略有二:其一,对现有的民族舞蹈教材进行重新编排,设计出专门的民族舞课间操;其二,在现有的早操与课间操音乐、动作中加入民族舞蹈元素。
例如,加入手上托、手下压、拉手、踢腿等黎族舞蹈常见动作,以提高幼儿的黎族舞蹈能力。
与相对枯燥的体育操相比,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舞蹈操不仅动作优美,而且更易学习,容易激发幼儿学习民族舞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此策略的实施,对舞蹈教师的创编能力有较高要求,需要舞蹈教师加强舞蹈创编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四、用简单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讲解与动作示范,提高幼儿民族舞蹈教学效果
民族舞蹈样式多样,且每种舞蹈的动作技巧繁多,成人学习都有很大难度,况且是幼儿。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用教成人的语言与肢体动作教幼儿如何如何。
例如,教幼儿巴塘孔雀舞的孔雀汲水动作时,不能直接说“这时的步法应该是‘一步一点’、‘一步一撩’”。
如果这么说,幼儿根本听不懂。
正确的做法是,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幼儿说:“小孔雀走一步,停一下,尾巴晃动一
下;又走一步,又停一下,尾巴又晃动一下……”这种妙趣横生的语言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讲解同时,教师应当亲自给幼儿做示范,并注意眼神与幼儿的交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不必太严谨,应适当夸张,充满童趣。
另外,在讲解与示范舞蹈动作时,教师还应注意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自编民族舞蹈。
例如,教幼儿傣族舞蹈《快乐的泼水节》时,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完教材上的舞蹈动作后,再让他们端着自己的小水杯模仿刚才所学的泼水动作自编一套《小水杯舞》。
幼儿自编舞蹈不仅能够增强他们学习民族舞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垣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15(23).
[2]何辉,张海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2015(8).
[3]韩文瑛.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