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OS考试题目与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8.50 KB
- 文档页数:5
2009上半年程序员考试真题及答案-下午卷试题一设x位于区间(0, 1),该流程图的算法要点是逐步累积计算每项的值(作为 T),再逐步累加T值得到所需的结果S。
当T值小于10-5时,结束计算。
【流程图】(1) S (2) x/n (3) T<0.00001 (4) S+T (5) n+1—n本题属于简单的数值计算应用。
人们经常需要近似计算初等函数的值。
在计算机内部,近似计算初等函数的值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初等函数按幂级数展开,再计算前若干项的和,直到计算误差满足要求为止。
在设计算法时应考虑,对于自变量的大致范围,如何展开级数,使级数收敛的速度比较快,在计算过程中,怎样估计计算的误差是否己经满足要求。
由于初等函数在计算机中需要频繁使用,因此设计髙效率的算法非常重要。
这种精益求精的设计是全世界许多专家己经反复探索并实现了的。
对于一般程序员来说,只要求基本的、正确的算法设计,并实现编程就可以了。
本题中,为了计算指数函数e x的值,已经给出了基本的算法,以及计算过程中控制误差终止计算的方法。
本题主要的重点是如何设计计算流程,实现级数前若干项的求和,以及判断终止计算的条件。
级数求和通常采用逐项累加的方法。
设S为累加的结果,T为动态的项值,那么,S+T —S就能完成各项的累加。
由于本题中T=x n/n!,如果每次都直接计算该项的值,则计算量会很大。
这种项的特殊性表明,后一项与前一项有简单的关充分利用前项的计算结果则会大大减少计算量。
这是程序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
本题的流程图中,一开始先输入自变量X,接着对一些变量赋初值。
变量n与T需要赋初值,对变量S也应赋初值。
级数项号n的初值为1,逐次进行累积的T也应有初值1,逐次进行累加的S则应有初值0或级数第1项的值1。
从随后的流程看,S应有初值1,本题中(1)处应填S。
项值T的累积公式应是T,所以本题中(2)处应填x/n。
流程图中(3)处为判断计算过程结束的条件,按照题中的要求,当T<10-5时计算过程结束,因此,(3)处应填T<0.00001。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技术真题2009年9月(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58,分数:64.00)1.数字信号处理器由于在其内部设计了能够高速处理多路数字信号的电路,可以用在需要快速处理大量复杂数字信号的领域。
下列哪一个设备不需要数字信号处理器(分数:1.00)A.雷达B.彩色电视机√C.数字音视频设备D.数字图像处理设备解析:2.八进制数1507转换成十进制数是多少(分数:1.00)A.833B.839 √C.840D.841解析:[解析] (1507)8=1×83+5×82+7×80=(839)103.数据包要求从源主机出发,最终到目的主机。
下列哪一个设备可为数据包选择输出路径,将它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网络(分数:1.00)A.通信线路B.路由器√C.WWW服务器D.调制解调器解析:[解析] 数据包从源主机出发,通常需要经过多个路由器才能达到目的主机,所经过的路由器负责将数据包正确地从一个网络传送到另一个网络。
当数据包经过多个路由器,最终被送到目的网络后,目的主机就可以接收到该数据包,并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4.当电子邮件软件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时,可以使用下列哪一个(些)协议Ⅰ.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Ⅱ.邮局协议POP3 Ⅲ.交互式邮件存取协议IMAP(分数:1.00)A.仅ⅠB.仅ⅡC.仅Ⅱ和Ⅲ√D.仅Ⅰ和Ⅲ解析:[解析] 在电子邮件程序向邮件服务器中发送邮件时,使用的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而在电子邮件程序从邮件服务器中读取邮件时,可以使用邮局协议(POP3,Post Office Protocol)或交互式邮件存取协议(IMAP,Interactive Mail Access Protocol)协议,它取决于邮件服务器支持的协议类型。
注:所附答案为个人整理,不是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2009年计算机专业考研真题——OS一、试题23. 单处理机系统中,可并行的是()。
I. 进程与进程II. 处理机与设备III. 处理机与通道IV. 设备与设备A. I、II和IIIB. I、II和IVC. I、III和IVD. II、III和IV24. 下列进程调度算法中,综合考虑进程等待时间和执行时间的是()。
A.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B. 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C.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D. 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25. 某计算机系统中有8台打印机,有K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最多需要3台打印机。
该系统可能会发生死锁的K的最小值是()。
A. 2B. 3C. 4D. 5【解析】3k<8+k => k<4(n个进程共享m个同类资源,若每个进程都需要用该类资源,而且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之和小于m+n。
则该系统不会因竞争该类资源而阻塞。
)26. 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
A. 界地址保护B. 程序代码保护C. 数据保护D. 栈保护27. 一个分段存储管理系统中,地址长度为32位,其中段号占8位,则段长最大是()。
A. 2的8次方字节B. 2的16次方字节C. 2的24次方字节D. 2的32次方字节28.下列文件物理结构中,适合随机访问且易于文件扩展的是()。
A. 连续结构B. 索引结构C.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定长D. 链式结构且磁盘块变长29. 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问请求序列为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调度(电梯调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访问序列是()。
A. 110,170,180,195,68,45,35,12B. 110,68,45,35,12,170,180,195C. 110,170,180,195,12,35,45,68D. 12,35,45,68,110,170,180,19530.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8 二.综合应用题 8 2010年全国研究生考试计算机统考试题及答案2009年统考计算机考研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A.栈B.队列C.树D.图2.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的容量至少是A.1 B.2 C.3 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代表二叉树的根,L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 B.NRL C.RLN D.RNLB. 4.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5.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6层(设根为第1层)有8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1196.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是结点v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的森林中,u和v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I.父子关系 II.兄弟关系 III. u的父结点与v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和IIC.I和IIID.I、II和III7.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 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1 III.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1A.只有IB. 只有IIC.I和IID.I和III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阶B树定义要求的是 A.根节点最多有m棵子树 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9.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3,5,12,8,28,20,15,22,19 B. 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 D. 3,12,5,8,28,20,15,22,1910.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 B.插入排序 C.选择排序 D.二路归并排序11.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 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2.一个C语言程序在一台32位机器上运行。
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R单选1.()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2.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3.()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B.独立性C.实时性D.交互性4.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 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5.如果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程序B.内存C.CPUD.中断6.进程从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A.该进程的时间用完B.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C.输入输出操作完成D.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7.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 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C.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 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8.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A.运行B.等待C.就绪D. 完成9.S.queue,S.value是信号灯S的两组成部分,当S.value=2时,表示()。
A. 有2个等待申请该资源的进程B. 该资源还有2个可供使用C. S.queue一定大于0D. 该资源已使用了2个10.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段.A. 管理信息B. 信息存储C. 数据D. 程序11.在下面的叙述中关于临界资源正确的表述是()A.非共享资源B.任意共享资源C.互斥共享资源D.同时共享资源12.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A.进程释放资源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13.资源预先分配策略可以实现死锁的( ).A.预防B.避免C.检测D.恢复14.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A.编译B.连接C.运行D.重定位15.在分页存储管理中,指出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对应关系的是()A.页表B.PCBC.段表D.段页表16.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A.字符B.数据项C.记录D.文件17.( )结构的文件最适合于随机存取的应用场合.A.流式B.索引C.链接D.顺序18.硬盘属于( )A. 字符型设备B. 独占型设备C. 块设备D. 虚拟设备19.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时间.A. 寻找B.延迟C.传送D.启动20.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C.绝对地址D.内存地址21.快表在计算机系统中是用于()的。
每小题2分,共70分第1题:以下关于虚函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虚函数属于成员函数B.虚函数不允许说明成静态的C.凡是虚函数必须用virtual说明D.虚函数可以被继承【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虚函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动态绑定问题.使类的实例表现出多态性,虚函数在继承后依然保持虚函数特性,此时不需要用virtual关键词修饰。
第2题:A【参考解析】:本题主要考察setfill的用法。
只用在设置了宽度的情况下,字符填充操作setfill才有意义。
另外要注意的是设置宽度setw是所有格式中惟一一个一次有效的设置。
第3题: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对象之间不可以相互赋值B.对象可以用作函数参数C.对象可以用作数组的元素D.对象可以用作另一对象的成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如果重载了赋值运算符后,对象之间是可以赋值的,对象如C++中其他内置的数据类型一样,可以作为函数参数、数组元素,其他对象的成员存在。
第4题: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AB x;语句时将自动调用该类的()。
A.有参构造函数B.无参构造函数C.拷贝构造函数D.赋值重载函数【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当没有显式调用指定形式的构造函数。
系统自动调用无参构造函数,如果没有为类指定此构造函数,则系统自动为其生成一个最简单的无参构造函数。
)。
A)654321B)432156C)456123D)123456【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采用递归函数的方式将数组中的元素进行倒置,只要能够看出函数fun的功能,即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
第6题: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由分散到集中的设计方法是()。
A.视图设计B.视图集成设计C.集中式模式设计D.分数式模式设计【参考解析】:数据库概念设计中,由分散到集中的设计方法是视图集成设计。
第7题:类的构造函数的作用是()。
A.一般成员函数B.类的初始化C.对象的初始化D.删除对象创建的所有对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类的构造函数的作用,构造函数一般负责完成对象建立时的初始化工作,如资源的分配。
操作系统理论与实践考试试卷一.项选择(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题于的括号内,填在其它地方无效。
答案未选或选错本小题记0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进程调度的主要功能是()。
A.执行用户命令B.将作业调入内存C.执行用户程序D.选择就绪进程占用处理机2.处理机处于用户态时可执行的命令是()。
A.读磁盘块 B.设置处理机状态C.设置存储保护寄存器 D.加法3.在某个文件系统中存放空一个闲磁盘块号的数据结构的长度是4字节,磁盘块的大小是1024字节,该文件系统能管理的磁盘空间的大小是()。
A.5120GB B. 4096GB C.2048GB D.1024GB4.在操作系统中,把每个进程中访问()的程序段称为临界区。
A.共享资源 B.临界资源 C.公共设备 D.系统设备5.在计算机系统中通道是()。
A.I/O设备 B.通用的I/O设备C.中断设备 D.专用于I/O控制的处理机6. 在操作系统中,一个进程占用了除CPU以外的所有资源,该进程处于( )。
A.就绪状态 B.运行状态 C.创建状态 D.等待状态7.在用户程序中要求读某个文件中11200个字节,将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A.键盘命令 B.系统调用 C.图形 D.函数8. 中断返回是执行()A、return语句B、中断返回指令C、进程终止操作D、OS代码9.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判断是否越界的判别式为()。
A. 0 ≤被访问的页号<页的大小B. 0 ≤被访问的页号<程序的总页数C. 0 ≤被访问的页号<内存块大小D. 0 ≤被访问的页号<内存块数10. UNIX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分时操作系统,在进程状态变迁中,当进程从核心态运行状态转换成就绪状态的原因是( )。
A、时间片到B、中断(或自陷)返回C、被抢占D、进程暂停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什么是缓冲技术?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什么?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有哪些?3.用户在使用文件之前必须要做打开文件的操作,为什么?4.I/O控制功能是什么?5.操作系统有哪些特性?三.文件的路径名是:\user\home\defr\typr.c。
os2009-12期末考卷A上海应⽤技术学院2009—2010学年第⼀学期《操作系统》期末(A)试卷课程代码:B204222学分: 3.5考试时间:分钟课程序号:班级:学号:姓名:我已阅读了有关的考试规定和纪律要求,愿意在考试中遵守《考场规则》,如有违反将愿接受相应的处理。
试卷共页,请先查看试卷有⽆缺页,然后答题。
⼀.是⾮题(1分×10)1.在⼀个计算机系统中,通常都含有各种各样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归纳起来可将资源分为四类: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
()2.操作系统中的所谓“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个物理实体变为若⼲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3.进程之间的互斥和同步是⼀种通信。
()4.在引⼊线程的操作系统中,进程之间可以并发执⾏,但在⼀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不可并发执⾏。
()5.系统调⽤与⼀般调⽤的最⼤区别就在于:调⽤程序是运⾏在⽤户态,⽽被调⽤程序是运⾏在系统态。
()6.两个进程交替执⾏,称该两进程按异步⽅式执⾏。
()7.打印机、磁带机、磁盘都属于临界资源。
()8.磁盘调度算法主要是为了优化旋转延迟时间,以达到加快读盘速度的⽬的。
()9.⽤户程序运⾏在⽤户态下,通过软件中断进⼊核⼼,运⾏在核⼼态,返回后仍运⾏在⽤户态。
()10.设备分配中的安全性是指防⽌⽤户损坏设备。
()⼆.选择题(2分×10)1.以下不产⽣硬件中断的是。
A、I/O故障B、电源故障C、缺页D、时钟中断2.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作流程和。
A、为⽤户提供良好的⼯作环境和接⼝B、对⽤户的命令作出快速响应C、作为服务机构向其它站点提供优质服务D、防⽌有⼈以⾮法⼿段进⼊系统3.当⼀进程运⾏时,系统可基于某种原则,强⾏将其撤下,把处理器分配给其它进程,这种调度⽅式是。
A、中断⽅式B、剥夺⽅式C、⾮剥夺⽅式D、查询⽅式4.某系统中有4个并发进程,都需要使⽤同类资源,使⽤数分别为4、3、2、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1.C2.A3.C4.B5.A6.D7.A8.B9.D 10.B11.C 12.D 13.B 14.C 15.D1.并发性共享性2.程序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PCB) 多3.34.唤醒5.信箱6.先请求先服务优先级高者优先7.58.避免9.逻辑地址10.文件命名冲突11.逻辑地址12.无结构的流式文件13. 分段存储系统动态分区系统14.315.13 151.错误就绪状态2.错误3.正确4错误5.错误1操作系统的概念:通常把操作系统定义为用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临界资源: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
地址映射将程序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换成主存中的地址的过程缺页中断就是要访问的页不在主存,需要操作系统将其调入主存后再进行访问。
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调用操作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子功能。
2.内核级线程是操作系统内核实现、管理和调度的一种线程。
由于有操作系统管理,所以操作系统是知道线程的存在,并为其安排时间片,管理与其有关的内核对象。
因为内核级线程是由内核来管理,所以每次线程创建、切换都要执行一个模式切换例程,所以内核级线程效率比较低,而且内核级线程的调度是由操作系统的设计者来决定的,所以缺乏灵活性。
但是内核级线程有一个有点就是当一个进程的某个线程因为一个系统调用或者缺页中断而阻塞时,不会导致该进程的所有线程阻塞。
内核级线程的优点:较好的并行能力,一个进程内的线程阻塞不会影响该进程内的其他线程内核级线程的缺点:线程管理的开销过大,缺乏灵活性。
用户级线程是通过运行在用户态的运行时库来管理的,其优点是,线程的一切(包括调度、创建)都可以完全由用户自己决定,所以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而且由于是在用户态上进行管理,所以就省去了内核管理的开销,所以具有高效率。
但是用户级线程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一个进程内的某一个线程阻塞将导致整个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全部阻塞。
而且由于用户级线程没有时间片概念,所以每个线程必须运行一段时间后将CPU让个其他的线程使用,否则,该线程将独占CPU。
学生: 789 得分: 0单项选择题1. 操作系统是一种()[2分][A] 通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应用软件[D] 软件包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2.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设备和文件。
[2分][A] 程序[B] 文件[C] 资源[D] 进程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3. 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
[2分][A] 硬盘[B] 软盘[C] 内存[D] 打印机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4. 为了执行更多的程序,计算机需要有()。
[2分][A] 更大的内存[B] 更快的外设[C] 更强的稳定性[D] 更先进的终端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5. UNIX操作系统的主要工作语言是()。
[2分][A] B语言[B] COBOL语言[C] PACAL语言[D] C语言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6. 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2分][A] 请求系统服务[B] 终止系统服务[C] 申请系统资源[D] 释放系统资源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7. 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2分][A] 存储在内存和外存[B] 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C] 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D] 动态和静态特征正确答案 D学生答案8. 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2分][A] 作业控制块[B] 进程控制块[C] 文件控制块[D] 程序控制块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9. 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了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系统,根据它而感知进程的存在。
[2分][A] 进程状态字[B] 进程优先数[C] 进程控制块[D] 进程起始地址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10. 下列进程状态的转换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2分][A] 就绪→运行[B] 运行→就绪[C] 就绪→阻塞[D] 阻塞→就绪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11. 下列各项步骤中,哪一个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步骤()。
[2分][A] 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PCB[B] 由CPU调度程序为进程调度CPU[C] 为进程分配内存等必要的资源[D] 将PCB链入进程就绪队列正确答案 B学生答案12. 如果某一进程在运行时,因某种原因暂停,此时将脱离运行状态,而进入()[2分][A] 自由状态[B] 停止状态[C] 阻塞状态[D] 暂停状态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13. 已经获得除()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2分][A] 存储器[B] 打印机[C] CPU[D] 磁盘空间正确答案 C学生答案14. 操作系统中,()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2分][A] 处理机管理[B] 作业管理[C] 高级调度管理[D] 存储和设备管理正确答案 A学生答案15. 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调度算法。
2009年计算机统考真题(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80 分。
1.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
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 A.栈 B.队列 C.树 D.图2.设栈S 和队列Q 的初始状态均为空,元素abcdefg 依次进入栈S。
若每个元素出栈后立即进入队列Q,且7 个元素出队的顺序是bdcfeag,则栈S 的容量至少是A.1 B.2 C.3 D.43.给定二叉树图所示。
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4.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A.LRN B.NRL C.RLN D.RNL5.下列二叉排序树中,满足平衡二叉树定义的是6.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 6 层(设根为第 1 层)有8 个叶结点,则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最多是A.39 B.52 C.111 D.1197.将森林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若在二叉树中,结点u 是结点v 的父结点的父结点,则在原来1的森林中,u 和v 可能具有的关系是I.父子关系II.兄弟关系III. u 的父结点与v 的父结点是兄弟关系A.只有IIB.I 和IIC.I 和IIID.I、II 和III8.下列关于无向连通图特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I.所有顶点的度之和为偶数II.边数大于顶点个数减 1 III. 至少有一个顶点的度为 1A.只有IB. 只有IIC.I 和IID.I 和III9.下列叙述中,不符合m 阶B 树定义要求的是A.根节点最多有m 棵子树 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 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10.已知关键序列5,8,12,19,28,20,15,22 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A. 3,5,12,8,28,20,15,22,19B. 3,5,12,19,20,15,22,8,28C. 3,8,12,5,20,15,22,28,19D. 3,12,5,8,28,20,15,22,1911.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 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A.起泡排序 B.插入排序 C.选择排序 D.二路归并排序12.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 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3.一个 C 语言程序在一台32 位机器上运行。
2009年下半年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试题及答案(B套-已更正)D说明: (无)参考答案:阅卷指南: 共有5个评分点评分点名称分值序号1 文字录入完全正确。
332 将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设置为2.5cm、2.5cm、2.2cm、2.2cm。
3 将段落标题设置为华文行楷、三号、3 浅橙色、居中;正文文字设置为宋体、四号、行距为1.5倍。
4 为正文添加绿色、双波浪型三维边 3框。
5 为文档添加网格线。
3第2小题(总分:15分)题目:请在Word软件中制作一幅扇面图形,并在扇面上录入一首诗(如附图所示)。
用Word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1.诗的文字字体大小18磅、方正舒体,文字必须位于扇面上。
2.文字颜色为黑色,所作图形形状必须为扇形,大小自定。
参考答案:参考题目中图示评分点名称分值序号1 诗的文字字体大小18磅、方正4.5舒体,文字必须位于扇面上。
4.52 文字颜色为黑色,所作图形形状必须为扇形,大小自定。
3 制作完成的扇面图形与图示基 6本一致。
第3小题(总分:15分)题目:创建“演讲比赛评分表”(内容如下表所示),按照题目要求完成后,用Excel的保存功能直接存盘。
要求:1.表格要有可视的边框,并将表中的内容设置为宋体、12磅、居中。
2.将歌手编号用001、002、……、010来表示,并设置为居中。
3.用函数计算每名歌手的“最后得分”,其中最后得分=(每名歌手得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总和)/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用函数计算选手名次。
5.用IF函数计算获奖等级,其中第一名为一等奖,第二、三名为二等奖,第四、五、六名为三等奖。
阅卷说明: 以下参考函数供阅卷时参考使用,未指定函数计算的用其它函数计算正确均给满分。
3.用函数计算每名歌手的“最后得分”,其中最后得分=(每名歌手得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总和)/4(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函数:(SUM(B3:G3)-MAX(B3:G3)-MIN(B3:G3))/4)4.用函数计算选手名次。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09年下半年程序员上午试卷(考试时间 9 : 00~11 : 30 共 150 分钟)1.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 2B 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 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 75 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 1 分,满分75 分。
3. 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 A、B、C、D 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 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
解答时用正规 2B 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例题● 2009 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88)月(89)日。
(88)A. 9 B. 10 C. 11 D. 12(89)A. 4 B. 5 C. 6 D. 7 因为考试日期是“11 月 4 日”,故(88)选 C,(89)选 A,应在答题卡序号 88 下对 C 填涂,在序号 89 下对 A 填涂(参看答题卡)。
●在Word中,利用(1)功能按钮,可以在画好的图形内填充颜色;在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椭圆”按钮后,再按住(2)键进行绘制可确保绘出一个圆形(1)A. B. C. D.(2)A.Shift B.Ctrl C.Alt D.Tab●在下图所示的工作表中,若学生的最终成绩等于平时成绩的30%加上考试成绩的70%,那么应在E2单元格中填写(3),并(4)拖动填充柄至E7单元格,则可自动算出这些学生的最终成绩。
(3)A.C2*30%,D2*70% B.C2*30%:D2*70%C.SUM(C2*30%,D2*70%)D.SUM(C2*70%:D2*30%)(4)A.向水平方向 B.向垂直方向C.按住Shift键向水平方向D.按住Shift键向垂直方向●“”中的gov代表的是(5)。
《操作系统》复习题(2009.5)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一、选择题1.从用户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是 。
A. 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C. 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的软件D.由若干层次的程序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体2.内存分配的最佳适应算法的空闲区表是 。
A. 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B. 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C. 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 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3.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可以保证不让死锁发生。
其中采用资源有序分配法,是破坏 条件。
A. 互斥B. 不可剥夺C. 请求和保持D. 循环等待4.在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内容如右图。
若页的大小为4KB ,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相应的物理地址为 。
A. 8192 B. 4096 C. 2048 D. 1024 5.下列各项工作步骤中,不是创建进程所必须的步骤。
A. 建立一个PCBB. 为进程调度CPUC. 为进程分配内存等必要资源D. 将PCB 链入进程就绪队列6.采用段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32位表示,其中10位表示段号,页的大小为4KB ,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页号是 。
A. 1024B. 1023C. 4096D. 40957.多道程序系统中,当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片到C. 等待某一事件D. 等待的事件发生8.文件系统中若文件的物理结构采用顺序结构,则文件控制块FCB 中关于文件的物理位置的信息应包含 。
A. 首块地址B. 首块地址和文件长度C. 索引表地址D. 索引表地址和索引表长度9.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结构的缓冲技术。
A. 单缓冲区B. 双缓冲区C. 多缓冲区环D. 缓冲池10.进程调度算法有多种, 不是进程调度算法。
A.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B. 最短查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C. 静态优先数调度算法D.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11.若采用位示图(100行,32列)表示磁盘块的使用状态。
2009年操作系统概论试卷答案第I 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是【】A.中央处理器、主存、辅存和输人输出设备B.中央处理器、主存、块设备和字节设备C.中央处理器、主存、高速设备和低速设备D.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人输出控制系统和输人输出设备【注】D(P1)一般认为,搡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缩写为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
2.一般认为, 操作系统是这样一种系统软件, 即【】A.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和改善人机界面B.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C.改善人机界面、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和提高程序运行的速度【注】C(P2)3.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是【】A.网络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和分时操作系统B.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C.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D.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批处理操作系统【注】B(P3)4. 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三个可以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每一批数据都需顺序被这些模块执行。
当有多批数据时,这三个程序模块中可以并行运行的是A. 输入程序、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B.输人程序和处理程序C.处理程序和打印程序 D.打印程序和输入程序【注】A(P15)图2.2; 把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三个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 输入程序, 处理程序, 打印程序。
其中输入程序负责启动输入机读数据, 在把读入的一批数据交给处理器处理的同时, 可启动输入机读下一批数据。
同样,处理好一批数据后, 让打印程序输出结果, 只要一批新数据已经读入, 即可在打印结束的同时又开始处理一批新数据。
2009年计算机应用基础统一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将永远符合Moore定律B、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通常尺寸越小,速度越快C、集成电路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D、集成电路是在金属基片上制作而成的2、人们往往会用“我用的是10M宽带上网”来说明自己计算机连网的性能。
这里的“10M”指的是数据通信中的______指标。
A、通信带宽B、数据传输速率C、误码率D、端到端延迟3、所谓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
下列______不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
A、移动台B、固定电话交换局C、移动电话交换中心D、基站4、十进制算式7×64+4×8+4的运算结果用二进制数表示为______。
A、110100100B、111001100C、111100100D、1111011005、微机硬件系统中地址总线的宽度(位数)对______影响最大。
A、存储器的访问速度B、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空间的大小C、存储器的字长D、存储器的稳定性6、PC机配有多种类型的I/O接口。
下列关于串行接口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慢速设备连接的I/O接口就是串行接口B、串行接口一次只传输1位数据C、一个串行接口只能连接一个外设D、串行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一定低于并行接口7、自CPU采用Pentium系列之后出现的主板,存放BIOS的ROM大都采用______。
A、EPROMB、Flash ROMC、Mask ROMD、PROM8、主板是PC机的核心部件,下列关于PC机主板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主板上通常包含CPU插座和芯片组B、主板上通常包含内存储器(内存条)插槽和ROM BIOS芯片C、主板上通常包含PCI和AGP插槽D、主板上通常包含IDE插槽及与之相连的光驱9、下列关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和CMOS存储器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长治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操作系统》期中试题网络工程 专业(2009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把答案填入下表中)1. ( )为用户分配主存空间,保护主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不被破坏,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
A. 处理器管理 B .存储管理 C .文件管理 D .作业管理2. 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则( )。
A.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B.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C.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进程等待进入D.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3. 设有一组作业,它们的提交时间及运行时间如下所示:作业号 提交时间 运行时间(分钟) 1 8:00 702 8:40 303 8:50 104 9:10 5试问在单道方式下,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作业的执行顺序是( )。
A. 1,2,3,4 B. 1,3,2,4 C. 3,1,2,4 D. 1,3,4,2 4. 下面关于系统的安全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一定会发生死锁B. 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可能会发生死锁C. 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也可能会发生死锁D. 不安全状态是死锁状态的一个特例 5. 死锁问题的解决可以有多种途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死锁的防止是通过破坏进程进入不安全状态来实现的B. 通过避免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实现死锁的避免C.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是配合使用的,当系统检测到出现死锁状态时,就通过死锁解除方法来解除死锁D. 死锁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但可以避免 6. 信箱通信是一种( )通信方式。
A. 直接B. 间接C. 低级D. 信号量 7. 某系统的进程状态转换图如图所示。
所谓因果转换指的是有两个转换,一个转换的发生会引起另一个转换的发生,前一个转换称为因,后一个转换称为果,这两个转换称为因果转换。
当然,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发生,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
单选1.()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2.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A.利用率B.可靠性C.稳定性D.兼容性3.()不是分时系统的基本特征:A.同时性B.独立性C.实时性D.交互性4.进程控制块是描述进程状态和特性的数据结构,一个进程( ).A.可以有多个进程控制块B.可以和其他进程共用一个进程控制块C. 可以没有进程控制块D.只能有惟一的进程控制块5.如果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 )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程序B.内存C.CPUD.中断6.进程从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A.该进程的时间用完B.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C.输入输出操作完成D.进程调度程序的调度7.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 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C.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 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8.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A.运行B.等待C.就绪D. 完成9.S.queue,S.value是信号灯S的两组成部分,当S.value=2时,表示()。
A. 有2个等待申请该资源的进程B. 该资源还有2个可供使用C. S.queue一定大于0D. 该资源已使用了2个10.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段.A. 管理信息B. 信息存储C. 数据D. 程序11.在下面的叙述中关于临界资源正确的表述是()A.非共享资源B.任意共享资源C.互斥共享资源D.同时共享资源12.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A.进程释放资源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13.资源预先分配策略可以实现死锁的( ).A.预防B.避免C.检测D.恢复14.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 ).A.编译B.连接C.运行D.重定位15.在分页存储管理中,指出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对应关系的是()A.页表B.PCBC.段表D.段页表16.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A.字符B.数据项C.记录D.文件17.( )结构的文件最适合于随机存取的应用场合.A.流式B.索引C.链接D.顺序18.硬盘属于( )A. 字符型设备B. 独占型设备C. 块设备D. 虚拟设备19.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的目的是为了缩短( )时间.A. 寻找B.延迟C.传送D.启动20.通常,用户编写的程序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逻辑地址B.物理地址C.绝对地址D.内存地址21.快表在计算机系统中是用于()的。
A.存储文件信息B.与主存交换信息C.地址变换D.存储通道程序22.为使虚存系统有效地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
A.该程序不应含有过多的I/O操作B.该程序的大小不应超过实际的内存容量C.该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局部性D.该程序的指令相关不应过多。
23.存在Belady异常现象的页面置换算法是()A.OPT B.FIFO C.LRU D.LFU24.UNIX系统中,文件存贮器的空间管理采用的是( )A.位图法B.空闲块表法C.成组连接法D.单块连接法25.为防止用户使用共享文件时可能造成文件被破坏,通常可采用( )方法来保护文件.A.建立多个副本B.定时转储文件C.规定使用权限D.设置口令26.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时,一个程序如何分段是在( )决定的.A.分配主存时B.用户编程时C.装作业时D.程序执行时27.磁盘是可共享的设备,每一时刻( )作业启动它.A.可以有任意多个B.能限定多个C.至少能有一个D. 至多能有一个28.SPOOLing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 )分配.A.独占B.同时C.虚拟D.物理29.为解决文件重名问题,通常采用()来保证按名存取的安全。
A、重名翻译机构B、建立索引表C、建立指针D、多级目录结构30.逻辑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时,采用的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
A.逻辑文件结构 B.存储介质特性C.主存储器管理方式 D.外存分配方式简答1.简述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低级调度?什么时候会引发操作系统重新进行进程调度?3.内存管理中典型的连续分配方式有哪些?简要分析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
4.现代操作系统几乎都在I/O设备与处理机交互数据时使用缓冲区,请分析说明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1.设两个优先级相同的进程P1、P2如下,令信号量S1、S2初值为0,已知Z=3。
P1、P2并发运行结束后X、Y、Z的值分别是多少,给出计算的分析说明?信号量在这里起了什么功能?(10分)进程P1Y=2Y=Y+3V(S1)Z=Y+0P(S2)Z=Y+Z进程P2X=2X=X+3P(S1)X=X+YY=Y+ZV(S2)2.某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配合有一台处理器CPU和两台输入输出设备IO1,IO2,现有优先级由高到低的三个进程P1、P2、P3同时存在,他们使用资源的先后次序和占用时间分别是:进程P1:IO2(30ms),CPU(10ms),IO1(30ms),CPU(10ms),IO2(10ms)。
进程 P2:IO1(20ms),CPU(20ms),IO2(40ms)。
进程 P3:CPU(30ms),IO1(20ms)。
[1]画出进程P1、P2、P3运行图(以时间为横坐标,cpu和设备为纵坐标,代表进程执行的横线上标出进程号)。
(6分)[2]计算各进程从开始到完成所用的时间,三个进程从开始到全部完成CPU的利用率为多少?(4分)3.一个采用基本分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页面大小为2K。
现有A、B、C3个进程需要内存,地址空间大小分别为3.5K,9K,4.3K,则系统分给他们的内存量总计多少?3个进程产生的碎片合计多少?若A进程占用了6、7、9、15(设页面号及物理块号均从0计数)这4个物理块,请计算A进程中指令地址为2560字节的指令的物理地址是多少?(十进制计算即可,要求有必要的计算说明)(8分)4.一个请求分页系统,假如一个作业分配得到3个物理块并采用局部置换,当有如下页面走向时:4、3、2、1、4、3、5、4、3、2、1、5,采用LRU页面置换算法的过程如何?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各是多少?(5分)5.一个8M的磁盘,若盘块大小为1K。
若记录盘块号以字节为单位,则一个索引盘块能记录多少盘块号?如果采用单级索引方式组织文件,则能够支持的文件最大大小是多少?(7分)6.在UNIX系统中,文件采用混合索引分配方式,设该系统一个盘块大小为1KB,做索引的盘块可存放256个盘块地址。
设前十个直接盘块地址是D[0-9],一级索引的盘块地址为D1,D1索引盘块内的盘块地址为D1[0-255],二级索引的盘块地址是D2。
请结合画图说明文件FCB的混合索引节点里关于文件地址部分的结构,并说明计算某文件的第10248字节所在的磁盘物理地址的过程。
(10分)参考答案单选DACDD CCCBDACADA BBCAACCBCC BDCDD简答1. 简述OS 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多道程序设计的思想引入操作系统之后,要求多个程序在一段时间中同时发生,由此以后的现代操作系统都以并发为最基本特征(2分)由于并发也导致了资源的共享、程序执行的异步性,同时现代操作系统也都会采用各种虚拟技术从逻辑上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共享、异步、虚拟也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3分) 2. 什么是低级调度?什么时候会引发操作系统重新进行进程调度?低级调度也就是内存中的进程调度(1分)。
调度的时机:进程正常结束;由于I/O 操作或PV 操作导致运行态的进程阻塞时;时间片系统中时间片完成时;抢占调度方式下新产生的高优先级的进程进行抢占时(4分) 3. 内存管理中典型的连续分配方式有哪些?简要分析各种分配方式的特点。
连续分配方式: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伙伴系统)、动态分区分配、可重定位的动态分区分配。
(2分)各方式特点:只适合单用户单任务情况;分区大小固定,分大小平均和大小不同的两类划分方式,该方式下分区数量往往固定,并发数有限制,有内碎片;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相对复杂,分区数量不确定,有外碎片;可重定位的动态分区方式可将碎片紧凑,提高内存利用率。
(3分,至少说明3种方式即可)4. 现代操作系统几乎都在I/O 设备与处理机交互数据时使用缓冲区,请分析说明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匹配CPU 与I/O 设备间的速度 2分 减少设备对CPU 的中断 2分 提高CPU 和I/O 的并行度 1分综合1.进程P1 Y=2 Y=Y+3 V(S1) Z=Y+0 P(S2)Z=Y+Z进程P2 X=2X=X+3P(S1)X=X+Y Y=Y+Z V(S2) 任意时刻系统有可能调度任何进程执行,但由于P2进程中P(S1)会导致阻塞,不管进程以什么顺序请求执行,都会在信号量S1控制下使P1进程先执行Y=Y+3(Y=5)后P2进程才能执行X=X+Y (X=10),此时P1的Z=Y+0(Z=5)可以与P2的加法并发。
两个进程继续向下执行,P1进程P(S2)也会导致阻塞,只能等待P2进程V(S2)唤醒,所以S2信号量控制使P1的Z=Y+Z 在P2的Y=Y+Z 的V(S2)后才能执行。
V(S2)前会有两种结果如上图,最后在P1分别得Z=15、16 三个值各1分(3分),两个同步顺序分析(各3分)信号量起同步的顺序控制作用(1分)三个进程从开始到全部完成总共需100ms,(2分)其中CPU工作时间70ms,故利用率70%(2分)图6分3.3个进程各需要页面数为2、5、3,系统总计分给他们的内存量是10*2K(2分)总计碎片为4-3.5+10-9+6-4.3=3.2K (2分)页面大小为2K,2560 =2048+512,该指令在A的第2个页面内偏移512字节(2分)对应的物理地址为:7*1024+512=7680字节(2分,单位少些减一分)4.4 3 2 1 4 35 4 3 2 1 54 4 4 1 1 15 2 2 23 3 34 4 4 4 1 12 2 23 3 3 3 5缺页次数:10 1分缺页率:10/12=83% 1分5.总共有盘块数为:8M / 1K=8K个(1分)则盘块号需13位,即记录一个盘块号需要2个字节(2分)一个索引盘块能记录的数量为1KB/2B=2^9个(2分)单级索引能支持的最大文件是:2^9*1K=0.5M(2分)6.10248/1024=10 余8。
(2分)所以该字节磁盘物理位置是文件占用的第11个盘块内偏移8字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