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及其关系(山东省地理优质课)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0.25 MB
- 文档页数:18
《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以亚洲为例》课堂实录及点评一、【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理环境中地形、气候、河流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讲述的是认识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重点应落在关系上,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区域地理进行智能整合,学习时采用案例+规律总结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气候、地形及河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重点从地形对气候、地形对河流、气候对河流等三个方面展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2、理解亚洲地形、气候与水系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亚洲的地形、气候与水系之间的关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过程与方法】地形、气候、水系三者之间关系分析注重多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突出具体问题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讨论法等,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面向的是高三正在一轮复习的学生,课程中涉及的大洲的基本概况在初中已经学过且在高二复习过,所以学生对于大洲的地形特征、气候分布及特点、河流的特征等知识较为熟悉,但对这几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整体性思维。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合作法四、教学过程导入:刚才给大家展示了一组美轮美奂的图片,其中有美丽的雪山冰川、河流塑造的三角美景、急石飞瀑、漂亮的老牛湾、寒冬冰封的河流等等,如果用我们地理术语来描述的话,这些图片给我们展示了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就以区域为载体,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我们先从最熟悉的亚洲入手。
让我们一起跟随地图灵动的线条,穿越多彩的亚洲。
(大屏幕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识记亚洲的的基本自然特征2.理解并掌握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3.学会分析区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会分析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师:下面我们先从气候这一自然地理要素出发,来开启我们的亚洲之旅。
认识大洲(第二课时)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以亚洲为例【学习目标】1。
识记亚洲的的基本自然特征2.理解并掌握亚洲地形、气候和河流的关系3。
学会分析区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4.能通过分析区域地形、气候特征,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夯实基础】☆读图识记☆一、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1.亚洲的位置范围填绘要求:标出主要经纬线的度数;填出亚洲频临的海洋填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填出亚洲和其他大洲分界线的名称。
2.亚洲的地形填绘要求:在图中标出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山脉ABCD,高原EFGHI,平原JK3。
河流填绘要求:在图中标出重要的河流名称注入北冰洋①②③,注入太平洋④⑤⑥,注入印度洋⑦⑧(四)亚洲的气候1。
在图中标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规律总结】1.亚洲的位置范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的半球,东西半球的半球。
●经纬度位置纬度10°S~80°N,南北跨度90°,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且跨寒温热三带。
经度26°E~169°W,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海陆位置东临①、北临②、南邻③,西侧通过黑海、④与大西洋相通.●相对位置东北以⑤与北美为界,西北以⑥、乌拉尔河、里海、⑦、黑海、土耳其海峡与⑧为界,西南以⑨、红海、曼德海峡与⑩为界思考:如何描述区域的位置?2。
亚洲地形特征地形复杂,中部高,四周低,中部地形以为主,平原分布于周围地区思考:如何描述大洲(区域)地形特征?3.亚洲气候特征。
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以亚洲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考试大纲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要求与目标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目标设计思路:参考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最近5年各地高考题中有关地形、气候、河流的题目,课堂学习重点落在能力的培养上,基本知识如主要的地形、气候、河流分布经纬度的识记,以轮廓图为载体,通过读图填图,同位互查,课堂检查落实。
具体的能力培养:牢固掌握基本的地理事物主要特征如地形特征,河流水文特征描述,遇到相关题目时能调动和运用基本的这些知识。
能够从能够从题目的文字材料,表格以及图中中获取地形、气候、河流等信息,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分析它们的关系,通过分析能够用简洁的语言阐述题目中的问题教学目标设计学会描述某大洲(区域)的地形特征学会分析区域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明确三者的关系学会分析并描述某河流水文特征【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为认识大洲(第二课时)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重点应落在关系上,结合高中知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区域地理进行智能整合,学习时采用案例+高考题的方式,案例以亚洲为例,其他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则在采用讲义补充的方式,与学生的思考进行印证,并以规范的语言,牢固掌握。
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则重点从地形对气候、地形对河流、气候对和河流三个方面展开。
【学情分析】对于进入高三的学生,很多内容都已经学习过,但如何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做到规范答题不丢分,还需要加强,所以在本讲中运用亚洲案例帮助学生牢固建立地形、气候和河流的关系,并选取历年典型高考题目进行规范训练。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是今年天津卷的高考题。
我们一起来看高考都考了哪些?所以今天这节课《大洲的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关系》我们要重点突破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