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期末测试题1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犯罪心理学测试题1.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犯罪行为的法律分析B. 犯罪行为的心理分析C. 犯罪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 犯罪行为的统计学分析2.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3.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哪个因素通常不被认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原因?A. 社会环境B. 个人心理特征C. 遗传因素D. 个人饮食习惯4.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犯罪者在犯罪前的心理状态?A. 犯罪动机B. 犯罪机会C. 犯罪预谋D. 犯罪冲动5. 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理论”主要指的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预防C. 犯罪行为的模仿D. 犯罪行为的预测6. 根据犯罪心理学,以下哪个因素可能与犯罪行为的减少有关?A. 增加犯罪的惩罚力度B. 提高社会经济水平C. 增加犯罪的机会D. 降低法律的执行力度7.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犯罪者在犯罪后的心理状态?A. 犯罪动机B. 犯罪后的心理适应C. 犯罪预谋D. 犯罪冲动8.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以下哪个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学习得来的?A. 心理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行为主义理论D. 认知失调理论9. 在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犯罪者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变化?A. 犯罪动机B. 犯罪过程的心理分析C. 犯罪预谋D. 犯罪后的心理适应10. 犯罪心理学中的“标签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什么?B. 犯罪行为的标签化C. 犯罪行为的惩罚D. 犯罪行为的预测正确答案:1. B2. D3. D4. D5. A6. B7. B8. B9. B10. B。
犯罪心理学期末测试题答案1犯罪心理学期末测试题答案12007年11月一、名词解释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2、犯罪心理结构: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
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
3、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主观上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4、犯罪心理预测:是指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做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
5、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认能力或控制能力。
二、填空1、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2、初犯、惯犯3、渐变型、突变型、机遇型4、定型化、个性化、职业化5、自尊心成就感过强、不良的情感品质、挫折耐受力差6、自首心理、潜逃心理、对抗心理7、心理诊断8、最有可能犯罪的人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1、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五种类型:物欲型动机犯罪;性欲型动机犯罪;情绪型动机犯罪;信仰型动机犯罪;集合型动机犯罪。
2、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犯罪动机的产生易为外界诱因引起;犯罪动机易变化,不稳定;犯罪动机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情绪性;犯罪动机的未被意识的特征比较明显。
3、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对工作草率粗心,不负责任;注意品质不良;性格方面的粗心大意,感知、记忆模糊,思维判断有片面性;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应激不良。
4、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一般心理预防的内容有:(1)排除和减少主体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
(2)防止犯罪心理结构的形成。
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1)预防突发性犯罪行为的发生;(2)破除已形成的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犯罪动机分析B. 犯罪行为预测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预防措施2. 犯罪心理学中,以下哪个理论不是解释犯罪行为的心理原因?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洛伦兹的攻击性本能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3.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帮助法官做出判决B. 为犯罪者提供心理治疗C. 协助警方进行犯罪预防D. 指导犯罪侦查工作二、多选题4.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犯罪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暴力犯罪B. 经济犯罪C. 网络犯罪D. 环境犯罪5. 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方面的应用包括?A. 制定犯罪预防策略B. 进行犯罪风险评估C. 教育公众提高防范意识D. 为犯罪者提供心理辅导三、判断题6. 犯罪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它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7. 犯罪心理学只关注犯罪者的心理特征,而不涉及受害者的心理状态。
()四、简答题8.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
9. 描述犯罪心理学如何帮助警方进行犯罪侦查。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一名男子在深夜潜入一家珠宝店,盗走了价值数百万元的珠宝。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名男子可能的心理特征和动机。
答案:一、单选题1. D2. C3. B二、多选题4. ABCD5. ABC三、判断题6. 正确7. 错误四、简答题8.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包括帮助法官理解犯罪者的心理状态,评估犯罪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量刑提供参考依据,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为犯罪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康复建议。
9. 犯罪心理学通过分析犯罪者的行为模式、心理特征和动机,帮助警方构建犯罪者的心理画像,预测犯罪行为,指导侦查方向,以及在必要时为警方提供心理干预。
五、案例分析题10. 根据犯罪心理学的知识,这名男子可能具有以下心理特征:冒险精神、对财富的强烈渴望、以及可能存在的反社会倾向。
第一题:懦弱的男人男人和女人坐皮艇在海上时,遭遇了鲨鱼,在鲨鱼离他们只有10米远的时候,男人着急的将女人推进了海里,并抽出匕首指着女人,说道,我们只能活一个!随即男人迅速划船逃离.女人很失望,对于这个懦弱自私的男人,她没有责怪他什么,只怪自己瞎了眼看上他...... 女人在默默的等待死亡, 五米,四米......鲨鱼速度很快,女人闭上了眼睛,忽然鲨鱼绕过了她,冲向皮艇,将男人拖下水,疯狂的撕咬男人,很快男人便尸骨无存.后来女人被路过的商船救了下来,女人发现船长望着海水在哭泣.女人问他哭什么?船长说出了原因,女人听后伤心欲绝,跳进海里自杀了.船长说了什么?第二题:迷路的男孩有个男人开车去机场赶班机,在到了一个三岔口时,看见一个男孩蹲在地上哭泣.男人下车询问男孩为什么哭,男孩说他迷路了.于是男人带着小男孩朝他描述的大致方向找去,在开了很久的车之后,男孩说看见了自己的家,便跳下车.这时,男人发现自己已经误了班机的起飞时间.男人在车里沮丧起来,突然又吓的直冒汗,然后又欣慰的笑了.是什么事造成男人这样的情感变化?第三题:地下酒吧的秘密在地下五层的酒吧中,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坐在吧台边的椅子上焦急的等待.他的眼睛一动不动的注视着天花板上钟表上的时间.突然他像发了狂一样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接着将手机狠狠的扔在地上,然后哭着大喊:救命!......他一系列行为的原因是什么?第四题:只有公主逃走了!王子带着公主逃出了鬼堡,到出口处时,魔鬼出现了,魔鬼说:“白色代表天使,与恶魔对立,所以穿白色连衣裙的公主不能通过,必须死在这里!”说着魔鬼掏出了匕首.结果王子却死了,公主逃出了鬼堡,为什么?第五题:死于心脏病.花匠和他的女朋友在谈论最近发生的一件变态的碎尸案件,谈着谈着,花匠的女朋友说:“还是谈点别的吧,比如你养的花!对了,你的后园里的花我可以参观一下吗?”花匠表示花还没有开好,等花开的时候再参观吧.女朋友点头同意了.傍晚的时候,花匠的女朋友偷偷进入的花匠的花园,在参观一周后,她突发心脏病死了.她到底受到了什么惊吓才导致心脏病的?第六题:妈妈的手小明睡在妈妈睡的大床旁边的小床上,每天夜里小明的妈妈都会从被窝里伸出手拉住小明的手,小明才能睡着.有一天,有人发现小明全家都死了.小明的爸爸被砍成了肉泥,小明的妈妈也死了,小明也死了。
犯罪心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犯罪行为的法律分析B. 犯罪行为的心理学分析C. 犯罪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 犯罪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答案:B2.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环境B. 个人心理C. 法律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二、填空题1.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_________有关。
答案:心理因素2.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犯罪行为的_________。
答案:成因3.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为_________提供理论依据。
答案:犯罪预防和矫正三、简答题1. 简述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犯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阶段,主要关注犯罪行为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因素;中期阶段,开始关注犯罪行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现代阶段,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深入研究犯罪行为的复杂成因。
2. 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些应用?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包括:犯罪预防、犯罪侦查、犯罪评估、犯罪矫正、犯罪审判等。
四、论述题1. 论述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成因,可以预测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其次,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最后,犯罪心理学还可以为犯罪预防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2. 论述犯罪心理学在犯罪矫正中的作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犯罪矫正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可以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提高矫正效果;其次,犯罪心理学可以帮助犯罪者认识自己的行为问题,促进其自我改变;最后,犯罪心理学还可以为犯罪矫正工作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犯罪者重建社会关系,顺利回归社会。
繁昌电大10—11年度第二学期《犯罪心理学》期末试卷学号姓名得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6题,总共30分)犯罪心理学虞犯潜意识犯罪综合动因论物欲型动机犯罪冰山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总共40分)1、犯罪心理学有什么作用?2、犯罪心理学分为几个亚结构?这些亚结构在犯罪人发动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3、贪污受贿犯罪人的心理特征?4、偶犯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三论述题(每题15分,2题,总共30分)1、犯罪少年有哪些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2、试分析女性犯罪心理结构特征?答案:犯罪心理学: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犯罪对策心理学依据的一门科学。
虞犯:即有可能犯罪的人,包括:经常与有犯罪习性的人交往者、经常出入不良场所者、经常逃学或离家出走者、参加不良组织者、无正当理由携带凶器者、人格有严重缺陷者。
潜意识: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
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
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犯罪综合动因论:指个体犯罪原因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主体内外因素多层次、多角度构成的整体结构。
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动态性是基本的要点。
物欲型动机犯罪:又称利欲型动机犯罪或贪利型动机犯罪,是犯罪的一种主要类型,也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
是指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个人消费水平,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动机,并由此引发的犯罪行为。
冰山理论:是指眼睛所看到的总是远远小于看不到的,而且浮在水面上的是容易解决的问题,水面下的才是最难处理的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4题,总共40分)犯罪心理学有什么作用?答:(1)有助于把握犯罪人犯罪心理和行为形成发展的规律。
(2)有助于提高刑事司法活动的水平,(3)有助于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犯罪心理学测试题目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项?A. 犯罪者的社会背景B. 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C. 犯罪预防的法律手段D. 犯罪现场的物理证据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犯罪动机B. 犯罪倾向C. 犯罪现场重建D.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答案:C3. 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画像”是指什么?A. 犯罪现场的物理画像B. 犯罪者的心理特征描述C. 犯罪行为的统计分析D. 犯罪动机的逻辑推理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犯罪心理学中常用的理论?A.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B. 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C.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D.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答案:C5. 犯罪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莱昂·费斯汀格C. 卡尔·罗杰斯D. 亚伯拉罕·马斯洛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答案:犯罪心理学在司法实践中主要应用于犯罪预防、犯罪侦查、法庭审判和罪犯改造等方面。
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帮助侦查人员快速锁定嫌疑人,为法庭审判提供心理证据,以及在罪犯改造过程中提供心理辅导。
7. 描述犯罪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内心冲突和外部压力时,无意识地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压抑、投射、合理化等。
犯罪者可能通过这些机制来减轻犯罪行为带来的内疚感和焦虑。
8. 解释“犯罪倾向”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答案:犯罪倾向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形成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大脑结构)、心理学因素(如性格、动机)、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背景、社会压力)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连环杀手在作案时总是选择在雨夜,且受害者均为年轻女性。
请分析其可能的心理特征和动机。
犯罪心理学的测试题及答案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和动机的学科领域。
通过测试和评估来了解罪犯的心理状态和特征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犯罪心理学的测试题目及其答案,供读者参考。
测试题一:谁更容易犯罪?1. 某人成长在一个被父母忽视的家庭,缺乏关注和爱;2. 某人在孩提时期曾目睹或经历过暴力和虐待;3. 某人在学校中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一直不好,被排斥和边缘化;4. 某人具有高度攻击性和冲动的个性特征。
答案:以上都有可能会增加个人犯罪倾向,但无法确定某个特定个人是否会犯罪。
犯罪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经历、关系和个人特征等。
因此,只有综合评估以上各因素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测试题二:请判断以下心理特征是否与犯罪行为相关。
1. 冷漠无情;2. 缺乏责任感;3. 反社会人格障碍;4. 抑郁症;5. 精神分裂症。
答案:1-3与犯罪行为有较强的相关性。
冷漠无情、缺乏责任感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些罪犯常见的心理特征。
而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不一定直接导致犯罪行为,但可以增加个人易犯罪的风险。
测试题三:以下哪个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最相关?1. 学业成绩不好;2. 同伴压力和社交关系问题;3. 家庭环境不稳定;4. 缺乏体育和文艺等合适的课外活动。
答案:以上四个因素都与青少年犯罪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最相关的是同伴压力和社交关系问题。
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受同伴的影响较大。
如果他们陷入了不良的社交圈子或受到压力,就有可能产生犯罪行为。
测试题四:以下哪个因素与女性犯罪最相关?1. 自卑感和不安全感;2. 身体虐待或性虐待的经历;3. 经济困境和贫困;4. 婚姻家庭问题。
答案:以上所有因素都可能与女性犯罪有关。
女性在犯罪行为中受到不同的社会、心理和经济压力。
例如,自卑感和身体虐待经历可能导致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攻击行为。
经济困境和婚姻家庭问题也可能推动女性采取违法行为。
通过以上测试题目,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一些犯罪心理学相关的问题和答案。
16道犯罪心理测试题测试题:1. 你认为犯罪行为的原因是什么?2. 你如何看待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3. 你认为犯罪行为是可以预防的吗?4. 你认为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有多大?5.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个人性格有关吗?6.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有关吗?7.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经济状况有关吗?8.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精神疾病有关吗?9.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法律制度有关吗?10.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道德观念有关吗?11.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宗教信仰有关吗?12.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媒体宣传有关吗?13.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网络环境有关吗?14.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社交圈有关吗?15.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个人经历有关吗?16. 你认为犯罪行为与个人价值观有关吗?例如:1. 我认为犯罪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2. 我认为犯罪分子的心理状态是复杂的,他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走上犯罪道路,例如心理扭曲、精神疾病、社会压力等。
3. 我认为犯罪行为是可以预防的,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完善法律制度、改善社会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
4. 我认为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很大,一个充满暴力和犯罪的社会环境,更容易滋生犯罪行为。
请继续完成剩下的测试题。
16道犯罪心理测试题测试题:犯罪动机与心理状态5. 你认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前会经历怎样的心理过程?6. 你认为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会感受到哪些情绪?7. 你认为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会感到后悔吗?8. 你认为犯罪分子在逃避法律制裁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社会与犯罪9. 你认为社会对犯罪分子的态度会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吗?10. 你认为社会对犯罪行为的容忍度会影响犯罪率吗?11. 你认为社会对犯罪分子的帮助和支持是否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康复?12. 你认为社会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否有效?个人与犯罪13. 你认为个人是否应该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负责?14. 你认为个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犯罪行为?15. 你认为个人是否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来改变自己的犯罪行为?16. 你认为个人是否可以通过社会支持来改变自己的犯罪行为?例如:5. 我认为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前会经历动机的产生、目标的设定、计划的制定等心理过程。
犯罪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犯罪行为B. 犯罪心理C. 犯罪动机D. 犯罪原因答案:B2. 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属于()。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学科答案:D3.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4.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
A. 预防犯罪B. 惩罚犯罪C. 理解犯罪D. 改造犯罪答案:A5. 犯罪心理学中,犯罪动机的形成主要受到()的影响。
A. 社会环境B. 个人经历C. 遗传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6.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有关。
A. 心理因素B. 社会因素C. 生物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7. 犯罪心理学中,犯罪行为的分类不包括()。
A. 暴力犯罪B. 经济犯罪C. 政治犯罪D. 情感犯罪答案:D8.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犯罪者的心理特征不包括()。
A. 冲动性B. 反社会性C. 依赖性D. 攻击性答案:C9. 犯罪心理学中,犯罪预防的措施不包括()。
A. 法律教育B. 心理干预C. 社会支持D. 经济制裁答案:D10. 犯罪心理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产生与()无关。
A. 心理因素B. 社会因素C. 生物因素D. 教育水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B. 犯罪行为的心理特征C. 犯罪预防的心理策略D. 犯罪改造的心理方法答案:ABCD2.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动机类型包括()。
A. 物质动机B. 情感动机C. 权力动机D. 报复动机答案:ABCD3.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包括()。
A. 案例分析法B. 心理测量法C. 行为观察法D. 心理实验法答案:ABCD4. 犯罪心理学认为,影响犯罪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A. 认知偏差B. 情绪障碍C. 人格缺陷D. 社会适应不良答案:ABCD5. 犯罪心理学中,犯罪预防的心理策略包括()。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蚌埠分校2007年下半学期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专科法学专业《犯罪心理学》试题 2008年1月
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犯罪心理
2、犯罪心理结构
3、犯罪目的
4、犯罪心理预测
5、变态心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________与累犯,偶犯与_________。
3、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常见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犯罪心理结构的不断强化,可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阶段、__________阶段、________阶段。
5、情绪型动机犯罪的心理结构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缉捕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罪犯进行_____________是进行心理矫治的前提。
8、虞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每小题5分,共30分)
1、按犯罪的不同动机来分,犯罪可分为哪五种类型?
2、少年犯罪人的动机特征主要有哪几点?
3、造成行为人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4、在犯罪心理的预防中,一般与特殊心理预防的内容有哪些?
5、什么叫犯罪动机,它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6、团伙犯罪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四、论述(15分)
1、比较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心理的不同。
五、案例分析(15分)
恋情悲歌
不久前,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病房里躺着一个脚戴镣铐的特殊伤病员,半闭着双眼,低垂着脑袋,他就是情场败阵的某劳改农场管教干部——关新发。
关新发今年24岁,端庄文雅,自小勤学奋进,颇受女性喜爱。
当他踏入中学校门时,一个本屯从小相识的女同学关新凤闯进了他的怀抱,两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可谓是一对青梅竹马,在学习上相互勉励。
数年寒窗终于双双熬出了头,两年前关新发考取了管教干部,当上了人民警察,女友关新凤获得了师专文凭,当上了中学教师,同学们对他俩的美好前程无不羡慕。
可是,正当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时,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彼此之间的理解得不到平衡,恋情开始慢慢地出现了鸿沟,双方的矛盾愈演愈烈。
今年春,女友关新凤正式提出分手,中断爱情关系。
这犹如晴天霹雳,失恋的痛苦极大地刺激着关新发的身心,精神萎靡不振,工作躺倒不干。
场领导看在眼里,伸出热情的手,找他谈心,劝导他慎重对待个人问题,阐明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希望他在工作、生活中寻觅新的知音。
可是领导语重心长、肺腑之言对他无济于事,好几个月沉浸在伤心的沼泽中不能自拔。
去年秋天的某日他由劳改农场回到寨沙中学找女友关新凤做最后一次“挽救”爱情工作。
双方在激烈的舌战中,关新发面对着难以挽回的爱情,无法控制自己的理智,做出了人生悲惨的选择,持刀将关新凤活活砍死。
自己感到罪责难逃,自杀未遂,关新发的所作所为,演了一幕恋情上执法犯法的可耻悲剧,等待他的将是无情的审判。
请结合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可以从犯罪人的犯罪原因,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