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 格式:ppt
- 大小:394.00 KB
- 文档页数:14
最新15-16@创造性思维训练1大纲重点讲义资料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最新15-16@创造性思维训练1大纲重点讲义资料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最新,15-16@,创造性思维,训练,大纲,重点,讲义,资料,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创造性思维训练1》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创造性思维训练1主要是针对素描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培养学生稳固扎实的造型能力,熟练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和视觉造型修养,集观察感受、分析思考和动手为一体的一门重要实践性课程。
通过训练,从素描走向设计,奠定视觉传达的基本素养,培育敏锐的造型感知为基础的空间形象表现能力。
以超越客观现实,唤起人们真实感受的创意表现技能为中心,强调用自己的眼力、心力、想象、兴趣和意念作画,引导具有一定审美格调的联想与表现能力,为专业设计奠定良好的基本功力。
二、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84学时课程总学分:5学分三、课时分配序号12345课程内容形态表象研究自然形态的研究现实形态的研究人工形态解析的研究形式与表现的研究合计课时分配总学时18学时16学时16学时18学时16学时84学时理论学时121010121054实践学时6666630四、适用专业及年级(一)本大纲广泛适用于数字媒体、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本科教学;(二)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年级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实践学时或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练习中。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创造性思维训练1的重要性,初步掌握创造性思维训练1(设计素描)的历史演义,理解设计素描的本质和规律,掌握创造性思维训练1(设计素描)的各种表现语言形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设计表现能力。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训练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模.(mú)式恭.(ɡōnɡ)喜不言而喻.(yù)B..汲.(xí)取推敲.(qiāo)根深蒂.(dì)固C..曲.(qǔ)线创.(chuànɡ)意孜.(zhī)孜不倦D.压榨.(zhà) 渊博.(bó)锲.(qiè)而不舍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思维选择头脑麻烦B.探求放弃路径插花C.创意组合精通缺乏D.游戏乒乓灵感关健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银杏树根深蒂固,抗风力很强,是扩大绿化面积、治理环境的优良树种。
B.他就像一个有无限动力的发动机一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到深夜。
C.去学校读书,不仅要学习文化,而且要学习做人,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D.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道数学难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
C.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D.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曰的生机吗?我问自己。
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6.将下面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②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③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 创.意(chuàng) 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 模.式(mú) 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 关键.(jiàn)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恭喜曲线模式行之有郊B.满足路径汲取一事无成C.赞同素材压榨楔而不舍D.发明渊博机械持之一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听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D.为了筹集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修改:删去“随着”或“让”)C.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修改:删除“造成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狼牙山五壮士》选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创客文化与创新精神的含义和价值;2. 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3.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制作自己的创客作品;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运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创客文化与创新精神的含义和价值;2. 思维导图与创意思维的训练;3. 切实的创客制作实践操作。
三、教学步骤1. 讲解创客文化与创新精神(2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视频、照片等形式,介绍创客文化与创新精神的含义、发展历程、价值和未来趋势。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创客文化和创新精神对社会的重要性,进而对创客训练营的学习、方法、真实价值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 讲解思维导图与创意思维的训练(40分钟)在学习完创客文化和创新精神后,教师通过示范和练习的方式,教授学生思维导图的概念、优势和操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意思维的训练。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各种创意思维内容形象化并连接起来,提高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操作(90分钟)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训练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小零件、LED灯、电池、导线等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制作自己的“创客作品”。
4. 团队合作和作品展示(4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共同完成一个小的创客项目。
每个小组在完成后,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评分。
通过评分和点评,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小组合作的优势和合作意义。
同时,让学生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己创作上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教学手段1. PPT展示;2. 实践操作;3. 组织小组讨论。
五、教学评估方式1. 评价学生在创客训练营中的表现、表达、合作等方面;2. 通过小组间展示作品的方式,评价每个小组的作品、创意和实现过程;3. 通过听取学生评价“创客训练营”对个人成长和意义的汇报,评价教学成果。
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一、辅导课题目《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二、辅导主题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成为生活中的小创客。
(一)政策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其中自主发展下的“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修订)》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包括激发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2014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动机,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二)理论依据1.创客与创造力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创客教育理念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
创客就是一群喜欢或享受创新的人[1]。
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学领域中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
英国哲学家米尔说过: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属于创造力的果实。
人类具有的创造力将世界推向文明与进步。
创造力至少包括四种成分: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的产品、创造性的个人和创造性的环境[2]。
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进行提升。
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产生新事物(新成果)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3]。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流畅性,表现为对已有知识进行迅速的清晰的表达,对未知世界进行连贯的联想。
训练流畅性可从联想着手,开启学生想象的天空,点燃学生思考的热情。
(2)变通性,表现为多角度的将不同知识建立联结关系,体现思维的广度。
训练变通性,可从发散思维练习入手,在发散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联结。
(3)独特性,是指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来分析问题,体现思维的深度,即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超前性、超常性和超群性。
独特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特性。
创客训练营——创造性思维大闯关(教学设计)小学生心理健康通用版引言孩子是一张白纸,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所必需的环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和理论。
其中,创客训练营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能够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增强其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能力的发展。
目标本次创客训练营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由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且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上尝试创新。
内容第一阶段:开拓瞳力,让孩子放飞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体设计一座未来城市,给他们提供一些起点,如地球上的某个城市,然后给他们问答式的问题,引导他们描述未来城市中的建筑、教育、交通、科技等方面的实现。
具体问题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交通:如何实现人口密集地区的高效快捷的运输,如何减少交通瓶颈等。
2.教育:未来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方式会变得怎样,变化会带来更多创新吗?3.科技:未来科技会带来哪些变革,这些革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吗?第二阶段: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开拓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切实培养到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同样的环境下,观察环境,并用各种颜色的铅笔绘画出来。
在绘画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画出来的画面是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他们想到什么等等。
第三阶段:动手实践在学生学会了如何思考创新的过程之后,可以让他们进入到实际动手制作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可以让学生根据第一和第二个阶段的想法,设计出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或案例,教师在给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原型之后,让学生用试错法来完善这个原型并优化。
当然,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不同的,教师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创造性思维主题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独立、灵活地运用智力、观察、分析、判断、想象、联想、反思等能力,主动地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快节奏、高竞争的社会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许多学校和机构开展了创造性思维主题活动。
一、活动背景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创造性思维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活动通过创造性的任务和问题,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 创意竞赛组织学生之间的创意竞赛,可以是绘画、写作、设计等多种形式。
活动可以设立不同主题,通过创新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多样性,可以将不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
2. 创造性思维训练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案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逻辑推理游戏,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最优解;也可以给学生一个虚拟的问题场景,让他们参与讨论和解决。
通过这些训练,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 创意工坊组织学生参与创意工坊,通过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工坊可以设置不同主题,例如环保、科技、艺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创造性思维的魅力。
这种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并在团队中互相协作,实现共同目标。
三、活动效果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性思维主题活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创造,通过不同形式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力。
活动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在创造性思维主题活动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中的细节和矛盾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