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 格式:pptx
- 大小:374.67 KB
- 文档页数:53
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的纳税调整……有那么容易吗?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纳税调整额的计算一直困扰着我。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9号)规定,金融企业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金融企业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当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我事务所与代理客户的意见分歧很大,我所与税务机关的理解也不尽一致。
我有以下疑问:1.财税【2015】9号公式中,“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应当按照“累积年度(截至上年末)计提的可以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合计减去以前年度核销贷款金额。
我这种理解对吗?2.当年准予税前列支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各类期末贷款余额-期初贷款余额) ×对应计提比率上年核销的贷款损失。
这个算式对吗?3.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5】3号)分类扣除贷款损失准备后,对正常类贷款可以按财税【2015】9号规定的1%的比率计提扣除?答复贷款损失准备的税会差异主要包括:(1)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基数可能不同;(2)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比例可能不同;(3)会计核销的损失金额与当年允许扣除的损失金额可能不同;(4)当年度收回的以前年度核销的贷款还要区分以前年度是否已在税前扣除。
资产减值准备的纳税调整方法应根据会计处理方法及税前扣除办法的差异确定。
分析如下:1会计处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企业(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企业(典当)的质押贷款、抵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通过“贷款损失准备”科目核算。
会计做账实务基础操作1. 会计凭证的编制
- 了解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 正确区分借方和贷方的科目
- 准确计算金额并填制凭证
2. 账簿的记账
- 按照会计科目设置明细分类账簿
- 及时将经过审核的凭证记入相应账簿
- 保持账簿记录完整、清晰、准确
3.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 核对银行对账单和现金日记账
- 分析银行存款余额差异的原因
- 编制调节表,调节银行存款余额
4. 实物资产的计价和记录
- 掌握各种实物资产的计价方法
- 建立实物资产的明细账簿
- 定期盘点,保持账实相符
5. 工资计算和分录
- 熟悉工资构成和各项扣除项目
- 根据工资数据计算应付工资总额
- 将工资分录记入相关的会计科目
6. 财务报表的编制
- 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编制各类报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 附注说明确保报表信息完整透明
以上是会计做账实务的一些基础操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会计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也至关重要。
金融企业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商业银行专用)一、资产类1003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企业(银行)按规定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存款,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吸收存款”、“清算资金往来”等科目;减少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
1011存放同业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企业(银行)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和存放的金融机构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增加在同业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减少在同业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同业的各种款项。
1031存出保证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
二、本科目可按保证金的类别以及存放单位或交易场所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存出保证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结算备付金”、“应收分保账款”等科目;减少或收回保证金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余额。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企业持有的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金融)接受委托采用全额承购包销、余额承购包销方式承销的证券,应在收到证券时将其进行分类。
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在本科目核算;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会计实务操作流程一、会计实务操作流程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核算实务应真实、准确反映经济活动的本质和经济事实,遵循客观性原则,不受个人主观意识和借贷关系的影响。
2.谨慎性原则:核算实务应保守原则,即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采取较为保守的方法计算收入和费用,以避免过高或过低估计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3.独立性原则:核算实务应与其他会计主体的经济事务相互独立,确保核算实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会计实务操作流程的具体步骤1.收集凭证:会计凭证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收集各种经济业务产生的原始凭证,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2.记账:根据凭证的内容,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将经济业务的发生额分录到各个科目账户中,同时编制会计分录。
3.登记:将记账信息登记到会计账簿和账户中,包括总账、明细账、辅助账等。
4.核算:对账面信息进行核算,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的计算和核对。
5.调整:根据会计分录和核算结果,对账务进行调整,以纠正错误、遗漏或其他需要调整的情况。
6.编制财务报表:根据核算结果,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7.审计:对编制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8.报税:根据财务报表和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并进行报税,确保按照法律规定缴纳税款。
9.归档: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按照规定归档,以备查阅和审计。
三、会计实务操作流程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遵循会计原则:会计操作应遵循会计原则的规定,如货币计量、计价基础和会计核算基础等。
2.准确性和及时性:会计操作应准确反映经济事实,并及时登记、核算和编制报表。
3.统一性和规范性:会计操作应统一制定、规范执行,确保凭证的编制、账务的登记和报表的编制具有一致性。
4.防范错误和失误:会计操作时应注意细节,避免错误和失误的发生,确保会计数据的准确性。